一、毫米波星间链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孟丽竹[1](2021)在《Q频段卫星地面站信标接收系统的设计与原位天线校准》文中指出Q频段(30-50GHz)作为毫米波的近频段,因其具有更高频率、更大带宽、更高速率在卫星通信领域广受关注。Q频段的信号波长与大气中物质的尺寸相近,更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因而在保证链路质量的前提下,Q频段卫星通信对信标接收系统的设计以及接收天线安装的精确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丹麦奥尔堡大学毫米波研究组内访学期间的实验工作,在综合考虑各方面成本的情况下以超外差接收结构为基础,创新利用空间、角度分集技术完成了双支路信标接收系统的设计,同时抓住接收天线的高方向性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面站接收信号功率变化来估测天线指向角的新定标技术,并在站心坐标系下完成双支天线的校准工作。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如下:(1)基于丹麦地区的气候环境特征,综合考虑星地链路中可能存在的各类传输损耗和系统噪声,其中着重考虑降雨衰减对下行链路的影响,完成了卫星通信的信道勘测及链路预算,并对信标接收系统各部件的参数提出了相应要求,保障卫星信标接收系统运行安全、可靠。(2)在考虑各方面成本以及实际操作可行性和便捷度的情况下,以超外差接收结构为基础完成了双支路信标接收系统的设计,使用较为简单的原位定向天线来取代复杂的卫星跟踪系统,通过空间、角度分集组合方案来满足Q频段卫星通信的链路需求,以此实现更广泛的链路覆盖。(3)基于天线接收信号功率对卫星在轨运动位置变化表现出的高度敏感性,创新提出了站心坐标系下原位信标接收天线指向角的校准方案,并在实测数据中应用降噪策略进行实验验证,在理论与实验的双向支撑下保证该方案在实际天线指向角校准工作中的可行性。Q频段卫星信号接收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本文提出的信标接收系统设计方案以及接收天线校准策略可为Q频段卫星链路的研究以及卫星信标接收系统的搭建提供一定实际操作经验。
王天佳[2](2021)在《面向大规模低轨卫星星座的频率兼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商业航天的快速发展以及卫星发射成本的降低,大规模低轨(Low Earth Orbit,LEO)卫星星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频率是通信卫星能够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为了保障大规模低轨卫星星座的顺利建设,亟需开展面向大规模低轨卫星星座系统的频率兼容性研究。本文以系统间频率兼容性评估为出发点,基于大规模低轨卫星星座系统、静止卫星轨道(Geostationary Satellite Orbit,GSO)卫星通信系统及5G毫米波通信系统的系统特性,对干扰影响因素的高效分析、有害干扰的有效减缓以及动态干扰的多维度刻画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大规模低轨卫星星座与GSO卫星通信系统之间干扰影响因素问题。针对大规模低轨卫星星座卫星数量众多,系统之间干扰分析复杂度高这一问题,本文采用基于空间位置概率的双精度干扰计算方法分析了 LEO地球站的部署模型和GSO地球站的地理位置对系统间干扰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GSO地球站的地理位置这一因素对干扰影响较大,在赤道附近区域会产生有害干扰。2.研究了大规模低轨卫星星座与GSO卫星通信系统之间的干扰减缓问题。针对赤道附近的严重干扰,提出了一种基于Q-Learning动态分配卫星波束的干扰减缓算法。该算法对卫星波束分配方案进行探索与学习,基于学习经验数据迭代得到最终的卫星波束分配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在强有害干扰情况下,所提算法与基于功率控制的干扰减缓算法相比,在低轨卫星星座的性能损失最小化方面具有显着的性能提升。3.研究了大规模低轨卫星星座与5G毫米波系统之间干扰评估问题。不同于GSO卫星通信系统与5G毫米波系统之间的静态干扰,大规模低轨卫星星座与5G毫米波系统之间的干扰复杂且动态变化,因而传统的静态干扰评估方法及评估指标不再适用。针对该问题,首先提出了一种动态干扰分析框架,接着在分析传统干扰评估指标适用性基础上,提炼系统间干扰特性,从时空统计性和系统全局性出发定义并评估了有害干扰发生概率、系统可用性、单波束吞吐量等干扰评估指标。
徐常志,靳一,李立,张学娇,谢天娇,汪晓燕,李明玉,曹振新[3](2021)在《面向6G的星地融合无线传输技术》文中研究指明随着5G移动通信网络走向商业化,围绕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6G)的发展愿景、能力需求与关键技术开展研究正在成为新的热点。首先,该文概括了未来6G可能涉及的星地深度融合、新谱段通信、分布式协作MIMO和智能通信等关键技术方向,重点探讨了基于星地深度融合的天地一体化网络(SGIN);然后,针对可能存在的两种典型网络拓扑架构,分析了星间高速链路、星地馈电链路和星地用户链路的特点和技术要求,综述了3种不同类型传输链路的高速通信进展情况。最后,对未来6G天地互联网络亟需突破的光学相控阵多用户接入、高效能星地激光通信和光电一体化组网等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与展望,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指明方向。
王子宁,赵柏,郭雨晴,孔槐聪,黄硕[4](2020)在《毫米波高通量卫星通信系统:机遇,应用及挑战》文中指出高通量卫星(High Throughput Satellite, HTS)是指相同带宽条件下,数据吞吐量达到传统通信卫星数倍甚至几十倍的通信卫星。由于它能提供数百吉比特(Gbps)甚至太比特(Tbps)量级的容量,被认为是通信卫星领域发展速度最快、关注程度最高、潜力最大的一类卫星系统。近年来,利用毫米波频段来提升高通量卫星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和传输速率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受到了世界各国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该文首先探讨了毫米波高通量卫星在下一代无线通信中的机遇,然后介绍了高通量卫星系统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毫米波高通量卫星通信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场景,最后指出下一步工作面临的挑战。
吴巍[5](2020)在《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发展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通信和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空间网络相关技术日趋成熟,全球信息化发展领域已全面拓展到人类生产、生活和科研的所有空间,包括陆地、海洋、天空和太空。对于我国而言,加快建设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通过天地网络配合实现全球无缝覆盖的目标,是信息网络发展的重点。给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组成、网络形态与主要特点,研究归纳国内外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并分析给出建设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希望为我国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研制和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赵月[6](2020)在《毫米波星间链路载波同步算法研究》文中提出星间链路泛指两颗卫星之间建立起的无线链路,支持独立的太空组网,能够有效减少传输时延,是卫星通信发展的重要趋势。星间链路在实现全球快速高效无缝连接,构建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毫米波星间链路的工作频段在60GHz左右,频谱资源丰富,且存在较为严重的大气衰减。因此,毫米波星间链路能够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传输和相对安全的太空通信环境,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商业等领域,成为国内外众多科研机构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针对毫米波星间链路的载波同步算法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星间通信系统的组成和星间链路的传输特性,重点对星间链路中多普勒频移的特征进行研究。由于通信卫星之间的高速相对运动,星间链路中存在大多普勒频偏和不可忽略的多普勒变化率,直接影响接收端的正常工作。根据星间链路产生的时变大频偏,本文以工作在毫米波频段的无线通信协议IEEE802.11ad单载波频域均衡系统(SC-FDE)为基础,参考传统同步算法中利用训练序列进行两步自相关运算的方案,提出了基于卡尔曼滤波的载波同步算法。该算法分为两步,包括第一步的粗频偏估计和第二步的卡尔曼滤波。第一步的粗估计主要采用提取前后采样点相位差的思想,对前导序列格雷码的自相关函数进行相邻点差分计算来对抗噪声,并以此获得较大的估计范围。第二步的卡尔曼滤波使用卡尔曼滤波器来优化第一步估计结果以提高估计频偏值的稳定性,并跟踪星间链路中随时间变化的频偏。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载波同步算法适应于星间链路的通信场景,能够进行高精度、大范围的载波频率偏移估计。此外,本文依据所采用的物理层帧结构和提出的载波同步算法,在FPGA开发平台Vivado上设计实现了完整的物理层基带链路收发流程,并且给出了所提载波同步算法的硬件实现思路和详细设计方案,为未来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张雯[7](2020)在《毫米波星群组网多址接入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卫星移动通信凭借其通信覆盖范围广、不受地理条件约束等优势,被广泛的应用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不易覆盖或建设成本过高的领域。目前,卫星通信技术正朝着小卫星方向发展,由多颗小卫星通过星间协作组成的网络,可以发挥出传统的单颗大卫星不可比拟的优势。尤其是毫米波技术日趋成熟,可以很好的满足卫星通信对高速率、大容量、宽带实时性的需求。然而,卫星所在的网络环境与地面网络环境在链路情况、通信距离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导致地面移动通信协议并不能普遍的适用于星间网络通信场景。因此,设计一套符合卫星网络通信场景的通信标准则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标准中的MAC协议对网络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由于卫星网络中每颗小卫星的资源有限,若想要提高网络总体的可达速率,使接入过程变得更加高效,选择合适的接入方式和抑制多址接入过程中存在的干扰也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论文首先介绍了卫星通信系统在多址接入机制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本方案的星群组网数据链路层的应用架构,并重点分析了 MAC协议中信道接入模块中的多址接入机制。随后,针对毫米波场景下,波束域多址接入过程导致的星间链路存在的干扰问题,从星上资源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基于联合波束偏置的多波束干扰抑制方案。方案在接收卫星处,引入多波束接收技术,并将卫星间通信所使用的定向波束作为资源进行管理,使用波束偏置技术,调整卫星的波束指向,并以网络的可达速率作为适应度,结合优化后的遗传算法计算出每个波束的最佳波束指向,以达到抑制或减小星间链路存在的干扰,为后续MAC帧的多址接入确定好通信链路。最后在NS3网络模拟器中搭建星群组网场景,对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联合波束偏置的多波束干扰抑制方案可以很好的满足星间通信需求,有效提高网络整体的可达速率。本论文通过解决星群组网多址接入机制中的干扰问题提升了网络的整体性能。
王慧文[8](2020)在《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低轨卫星路由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低轨(Low Earth Orbit,LEO)星座网络具有通信时延低、全球覆盖、通信容量大、发射成本低等特点,是实现全球无缝实时信息传输的一种有效方式。卫星网络路由技术是保证卫星网络各项业务顺利进行的关键,如何在复杂多变的低轨星座网络环境中实现稳定性好、通信效率高的路由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提升低轨星座网络路由性能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低轨卫星路由策略,该策略首先根据低轨卫星运行规律建立低轨星座模型及星座网络拓扑。在此基础上,针对卫星链路状态,设计了一种链路状态感知策略,通过链路状态预测、链路状态更新,实时维护两跳链路状态。然后,将低轨卫星路由算法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相结合,提出基于双深度Q网络(Double Deep Q-Learning Network,DDQN)的低轨卫星路由算法,将卫星节点作为智能体根据马尔科夫过程建立DDQN模型,以DDQN模型作为路由计算的核心,两跳链路状态作为模型的输入,最优下一跳节点作为模型的输出,利用值函数Q网络和目标Q网络感知卫星网络拓扑、学习路由决策策略,通过价值函数的约束,使DDQN模型在低轨星座环境下学习一种具有最短路径特性和负载均衡特性的路由决策策略。另外,针对星上路由故障情况,包括断路、环路、链路拥塞,该策略中设置了相应的处理机制,能够及时预防和处理路由故障,进一步提高了低轨卫星路由策略的适用性和抗毁性。最后,通过NS-3平台仿真卫星网络流量,在不同的网络情况下分析验证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低轨卫星路由策略的性能,由仿真结果可知,该路由策略能够适用于低轨星座网络环境,并在平均端到端时延、丢包率、系统吞吐量三方面性能表现良好。
王俊英[9](2020)在《导航系统激光星间链路分配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拥有独立研发、自主建设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力量提升的制高点,星间链路的研究和建设成为导航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有着更高通信容量、更快传输速率的激光通信链路更能迎合未来导航系统发展需要。结合我国无法在全球范围内布设地面站的现状,本文主要关注导航星座网络激光星间链路场景,对星间链路分配方法展开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接入流量分布的建链算法,依据卫星对所覆盖区域的用户流量的转发能力,考虑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密度等因素对用户流量分布产生的影响,建立了星间链路接入流量转发量模型,在此基础上,执行满足导航系统通信和测距需求的链路分配算法,优先对覆盖接入流量密集区域的境外卫星进行链路分配。通信需求以最小化境外卫星→境内卫星→境内地面站通信时延为标准,用星间PDOP(Position Dilution Of Precision)值来评估系统测距性能。为了评估本文所提出的建链算法,本文利用卫星轨道生成工具搭建了星座场景,基于MATLAB对比了静态链路分配方法和动态链路分配方法的性能差异,得出两种建链方法各有优缺点,静态分配方法能够减少链路切换次数,拓扑构型更加稳定,但是系统通信和测距性能表现上不如动态分配方法。最后,考虑到激光星间链路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发生故障,引发一些网络可靠性的问题,通过人为设置20%的链路失效进行仿真,测试了4种极端失效和两种随机失效场景网络运行状况。仿真结果显示随着卫星失效链路数目的增加,时延性能产生一定的恶化,但整体不会影响系统通信服务能力,从而验证了网络的可靠性。
谢刚[10](2020)在《26GHz IMT系统与无线电定位及卫星间业务兼容性研究》文中指出国际电信联盟为5G高频段专门设立了研究议题,其确立的候选频段24.25-27.5GHz(简称26GHz频段)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也是研究最多的频段。研究毫米波国际移动通信(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IMT)系统与其他通信业务间的兼容性是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的主要工作有:第一,分析总结了毫米波26GHz频段IMT系统,其中包括网络拓扑模型、大规模基站模型以及天线模型等;第二,研究了 IMT系统与无线电定位业务的兼容性,基于雷达参数及相关设备搭建了完整的车载雷达测速测距模型,进而分析两种业务的兼容共存性;第三,研究了 IMT系统与卫星间业务的兼容性,采用ITU最新的相关参数及中心站建模方法,完成对动态星间链路的仿真建模和大规模IMT基站的全球部署,并对基站高度、载波带宽、主波束俯仰角以及中心站建模参数等进行了仿真分析。本文基于全球26GHz频段规划现状,选取合理的模型及参数,构建系统级仿真,研究了毫米波26GHz IMT系统与无线电定位以及卫星间业务的兼容共存性分析,为5G无线通信及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毫米波星间链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毫米波星间链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Q频段卫星地面站信标接收系统的设计与原位天线校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卫星链路降雨衰减特性研究现状 |
1.2.2 卫星信标接收天线校准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卫星信标接收基本原理 |
2.1 卫星信标接收系统基本情况概述 |
2.2 接收系统射频前端常用结构比较 |
2.2.1 超外差接收机 |
2.2.2 直接变频接收机 |
2.2.3 数字中频接收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卫星通信信道勘测及链路预算 |
3.1 卫星及地面站位置参数 |
3.2 卫星在轨运动引起的多普勒效应 |
3.2.1 卫星相对地面站的仰角及方向角变化 |
3.2.2 卫星在轨运动引起的多普勒频移计算 |
3.3 卫星链路传输损耗 |
3.3.1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 |
3.3.2 地—空链路降雨衰减 |
3.3.3 卫星链路系统噪声 |
3.3.4 相位噪声与频移 |
3.4 天线参数及链路预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Q频段卫星信标接收系统的设计 |
4.1 卫星信标接收系统整体设计分析 |
4.2 射频前端器件选用情况 |
4.2.1 天线选用情况 |
4.2.2 室外单元器件情况 |
4.2.3 室内单元器件情况 |
4.2.4 振荡器单元器件情况 |
4.3 数字信号处理单元情况 |
4.4 双支路Q频段信标接收系统的设计 |
4.4.1 双支路Q频段信标接收系统设计原理 |
4.4.2 双支路Q频段信标接收系统的器件选用 |
4.4.3 系统相位噪声 |
4.4.4 信标接收系统整体情况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接收信标数据分析的天线指向角校准 |
5.1 卫星信标接收数据处理 |
5.2 卫星信标接收系统模拟分析 |
5.3 原位天线指向角的校准 |
5.3.1 原位天线指向角校准原理 |
5.3.2 信号多普勒频谱的理论与实际校验 |
5.3.3 原位天线指向角校准操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2)面向大规模低轨卫星星座的频率兼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低轨卫星星座与GSO卫星通信系统间频率兼容性研究现状 |
1.2.2 低轨卫星星座与5G毫米波系统间频率兼容性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特性及干扰机理分析 |
2.1 引言 |
2.2 卫星通信系统特性 |
2.2.1 OneWeb星座系统 |
2.2.2 Starlink星座系统 |
2.2.3 Telesat星座系统 |
2.3 5G毫米波系统特性 |
2.3.1 5G毫米波系统用频特性 |
2.3.2 5G毫米波系统部署场景 |
2.3.3 5G毫米波系统天线模型 |
2.4 干扰机理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轨卫星星座与GSO卫星通信系统间干扰研究 |
3.1 引言 |
3.2 干扰模型 |
3.2.1 干扰场景 |
3.2.2 干扰分析数学模型 |
3.2.3 天线及波束模型 |
3.2.4 电波传播模型 |
3.3 基于空间位置概率的双精度干扰分析方法 |
3.3.1 基于空间位置概率的双精度干扰分析方法 |
3.3.2 仿真实现及结果分析 |
3.4 基于Q-Learning的干扰减缓算法 |
3.4.1 优化问题模型 |
3.4.2 学习模型及算法流程 |
3.4.3 仿真实现及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轨卫星星座与5G毫米波系统间干扰研究 |
4.1 引言 |
4.2 干扰模型 |
4.2.1 干扰场景 |
4.2.2 干扰分析数学模型 |
4.2.3 动态干扰场景建模 |
4.3 干扰评估指标研究 |
4.3.1 传统干扰评估指标 |
4.3.2 系统层面的干扰评估指标 |
4.3.3 干扰评估方法 |
4.4 仿真实现及结果分析 |
4.4.1 仿真参数 |
4.4.2 仿真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专利成果 |
(4)毫米波高通量卫星通信系统:机遇,应用及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高通量卫星通信的研究现状 |
1.1 地球同步静止轨道高通量卫星 |
1.2 非地球同步轨道高通量卫星 |
2 毫米波高通量卫星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
2.1 频率选择 |
2.2 跳波束技术 |
2.3 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 |
2.4 恒模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
2.5 时延容忍网络 |
3 典型应用场景 |
3.1 广播电视和高清电视服务 |
3.2 多媒体内容分发 |
3.3 远程物联网 |
4 下一步工作的挑战 |
4.1 毫米波天线 |
4.2 路由机制算法 |
4.3 射频器件 |
5 结语 |
(5)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发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概述 |
2.1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组成 |
2.2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形态 |
(1)天星地网 |
(2)天基网络 |
(3)天网地网 |
2.3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特点 |
3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发展现状与趋势 |
3.1 基于GEO星座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
3.1.1 国际移动卫星(Inmarsat)系统 |
3.1.2 美军的先进极高频(AEHF)卫星通信系统 |
3.2 基于LEO星座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
3.2.1“铱星”(Iridium)二代系统投入运营并提供宽带服务 |
3.2.2“一网”(One Web)发射3批共74个卫星节点 |
3.2.3“星链”(Starlink)进入大规模部署阶段,已发射11批总计653个卫星节点 |
3.2.4 电信卫星(Tele Sat)公司星座拟于2022年开始部署 |
3.2.5 亚马逊推出柯伊伯(Kuiper)星座计划 |
3.2.6 我国规划的多个LEO星座系统发射试验卫星 |
(1)“鸿雁”星座 |
(2)“虹云”星座 |
(3)“天象”星座 |
(4)“银河Galaxy”星座 |
3.3 发展趋势与展望 |
3.3.1 通过星间链路实现天基网络的空间连通 |
3.3.2 天基网络由单层星座向多层星座拓展 |
3.3.3 天基网络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拓展 |
3.3.4 星间链路以激光为主,星地链路以微波为主 |
3.3.5 天基网络与地面网络融合发展 |
4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关键技术分析 |
4.1 技术参考模型 |
(1)信息传送层 |
(2)网络服务层 |
(3)应用系统层 |
(4)安全防护 |
(5)运维管理 |
4.2 关键技术 |
4.2.1 体系结构设计与优化技术 |
4.2.2 星座设计与优化技术 |
4.2.3 网络协议设计与优化技术 |
4.2.4 网络资源虚拟化及按需组网技术 |
4.2.5 网络可靠信息传输技术 |
4.2.6 网络安全防护技术 |
4.2.7 网络运维管理技术 |
4.2.8 高并发差异化用户接入控制技术 |
4.2.9 仿真验证及评估技术 |
5 结束语 |
(6)毫米波星间链路载波同步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内容及创新点 |
1.4 本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星间通信和载波频偏同步算法概述 |
2.1 星间通信系统概述 |
2.2 星间链路的频率选择 |
2.3 星间链路的传输特性分析 |
2.3.1 视距分析 |
2.3.2 路径损耗分析 |
2.3.3 多普勒分析 |
2.4 基于IEEE802.11ad的星间链路物理层帧结构 |
2.4.1 帧结构 |
2.4.2 格雷码序列 |
2.5 常用的载波同步算法 |
2.5.1 时域估计算法 |
2.5.2 频域估计算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毫米波星间链路的载波同步算法研究 |
3.1 系统模型和研究思路 |
3.1.1 系统模型 |
3.1.2 研究思路 |
3.2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星间链路载波同步 |
3.2.1 算法总体概述 |
3.2.2 基于自相关差分的粗估计 |
3.2.3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平滑估计 |
3.2.4 算法复杂度分析 |
3.3 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物理层基带链路和载波同步算法的FPGA设计 |
4.1 总体架构设计 |
4.2 物理层基带链路设计 |
4.2.1 发射端 |
4.2.2 接收端 |
4.3 载波同步算法设计 |
4.3.1 基于自相关差分的粗估计算法设计 |
4.3.2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平滑算法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贡献及结论 |
5.2 下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毫米波星群组网多址接入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卫星通信系统发展概况 |
1.1.2 多址接入机制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星群组网 |
1.2.2 多址接入机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结构安排 |
1.3.1 论文主要工作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星群组网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架构 |
2.1 引言 |
2.2 星群组网技术 |
2.3 星群组网数据链路层架构 |
2.3.1 网络架构 |
2.3.2 协议栈整体架构 |
2.3.3 数据链路层功能模块 |
2.4 多址接入方式概述 |
2.4.1 固定分配接入方式 |
2.4.2 轮询接入方式 |
2.4.3 随机竞争接入方式 |
2.5 波束域的多址接入研究 |
2.5.1 毫米波技术 |
2.5.2 多波束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毫米波星群波束域多址接入的干扰抑制方案 |
3.1 引言 |
3.2 干扰抑制问题的研究现状 |
3.3 基于联合波束偏置的波束域多址接入干扰抑制方案 |
3.3.1 星群中干扰问题场景 |
3.3.2 干扰抑制方案设计 |
3.3.3 干扰抑制方案实现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毫米波星群功能模块开发与波束域多址接入干扰抑制方案性能仿真 |
4.1 引言 |
4.2 NS3网络模拟器介绍 |
4.2.1 NS3软件架构 |
4.2.2 NS3基本模型 |
4.3 基于NS3的实现架构中功能模块的开发 |
4.3.1 MAC高层(Mac High) |
4.3.2 MAC低层(Mac Low) |
4.3.3 物理层 |
4.4 干扰抑制方案的性能验证与结果分析 |
4.4.1 仿真建立 |
4.4.2 仿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符号说明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8)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低轨卫星路由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低轨星座网络关键技术及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介绍 |
2.1 引言 |
2.2 低轨星座模型 |
2.2.1 卫星轨道参数 |
2.2.2 低轨星座构型 |
2.2.3 星间链路 |
2.3 低轨星座路由技术分析 |
2.3.1 低轨星座网络路由面临的问题 |
2.3.2 低轨星座网络路由的分类 |
2.4 深度强化学习概述 |
2.4.1 强化学习介绍 |
2.4.2 深度强化学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低轨卫星路由策略 |
3.1 引言 |
3.2 现有卫星路由算法存在的不足 |
3.3 基于STK+Matlab的低轨星座建模 |
3.3.1 基于STK的卫星建模 |
3.3.2 STK和Matlab互联建立低轨星座 |
3.4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低轨卫星路由策略 |
3.4.1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低轨卫星路由方案 |
3.4.2 链路状态感知策略 |
3.4.3 基于DDQN的低轨卫星路由算法 |
3.4.4 路由故障情况处理机制 |
3.4.5 基于DDQN的低轨卫星路由算法工作流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1 引言 |
4.2 NS-3软件介绍 |
4.3 仿真参数设置 |
4.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 |
(9)导航系统激光星间链路分配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导航系统发展现状 |
1.2.2 导航系统星间链路发展现状 |
1.2.3 星间链路分配方法研究现状 |
1.3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导航卫星星座及星间链路体制分析 |
2.1 卫星导航星座分析 |
2.1.1 卫星导航星座构型 |
2.1.2 导航系统卫星相对位置关系 |
2.2 可视性约束分析 |
2.2.1 星间可视性约束分析 |
2.2.2 星地可视性约束分析 |
2.3 星间链路概述及工作频段选择 |
2.3.1 星间链路功能 |
2.3.2 星间链路分类 |
2.3.3 星间链路频段选择——激光频谱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导航系统星间链路接入流量分析及性能指标 |
3.1 星间链路拓扑分析 |
3.1.1 场景设置 |
3.1.2 星座可见性分析 |
3.1.3 星间链路状态划分 |
3.2 星间链路接入流量分析 |
3.2.1 导航系统运作模式分析 |
3.2.2 星间链路业务流量及分布 |
3.3 导航系统性能指标 |
3.3.1 导航系统端到端通信时延 |
3.3.2 星间位置精度因子PDOP值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考虑接入流量分布的链路分配方法研究 |
4.1 星间链路接入流量转发量模型 |
4.2 考虑接入流量分布的星间链路分配模型 |
4.2.1 关于星间链路分配问题分析 |
4.2.2 激光星间链路分配算法 |
4.3 星间链路分配方法 |
4.4 仿真结果分析 |
4.4.1 通信和测距性能分析 |
4.4.2 网络可靠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10)26GHz IMT系统与无线电定位及卫星间业务兼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毫米波26GHz频段IMT系统 |
2.1 毫米波26GHz频段的全球形势 |
2.2 毫米波IMT系统 |
2.2.1 网络拓扑模型 |
2.2.2 大规模基站模型 |
2.3 天线模型 |
2.3.1 AAS天线模型 |
2.3.2 倾角修正天线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IMT与无线电定位业务兼容性研究 |
3.1 IMT系统与无线电定位业务干扰场景 |
3.2 无线电定位系统模型 |
3.2.1 FMCW雷达模型基本结构 |
3.2.2 雷达信号及参数 |
3.2.3 线性FMCW雷达测速测距原理 |
3.3 IMT与无线电定位业务兼容性仿真分析 |
3.3.1 车载雷达系统测距测速仿真 |
3.3.2 IMT信号干扰雷达信号研究 |
3.4 暗箱测试 |
3.4.1 测试配置 |
3.4.2 测试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IMT与卫星间业务兼容性研究 |
4.1 IMT系统与卫星间业务干扰场景 |
4.2 卫星间系统模型 |
4.2.1 中心站系统模型 |
4.2.2 测试参数 |
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3.1 全球IMT基站干扰卫星间业务研究 |
4.3.2 参数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四、毫米波星间链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Q频段卫星地面站信标接收系统的设计与原位天线校准[D]. 孟丽竹.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面向大规模低轨卫星星座的频率兼容性研究[D]. 王天佳.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面向6G的星地融合无线传输技术[J]. 徐常志,靳一,李立,张学娇,谢天娇,汪晓燕,李明玉,曹振新.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1(01)
- [4]毫米波高通量卫星通信系统:机遇,应用及挑战[J]. 王子宁,赵柏,郭雨晴,孔槐聪,黄硕. 电子质量, 2020(12)
- [5]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发展综述[J]. 吴巍.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2020(01)
- [6]毫米波星间链路载波同步算法研究[D]. 赵月.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7]毫米波星群组网多址接入机制研究[D]. 张雯.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8]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低轨卫星路由策略研究[D]. 王慧文.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9]导航系统激光星间链路分配方法研究[D]. 王俊英. 南京大学, 2020(04)
- [10]26GHz IMT系统与无线电定位及卫星间业务兼容性研究[D]. 谢刚.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