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442”企业:国企改革的一次创新

南京“442”企业:国企改革的一次创新

一、南京市的“442”企业: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闫昊生,孙久文,蒋治[1](2021)在《创新型城市、所有制差异与企业创新:基于目标考核视角》文中提出目标考核是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关键环节,会显着影响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这一典型的地区性政策为切入点,借助三重差分方法,利用中国工业企业专利申请与授予的微观数据,研究了地方政府在面临考核压力时,政策实施对国有和非国有企业创新行为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创新型城市建设对国有企业专利申请量的提升作用显着强于非国有企业,这种差异更多体现在受到目标考核的发明专利上,而且当政府面临更强的考核压力时差异更加明显。此外,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资源倾斜效应"和国有企业自身的"策略性创新"是两个主要机制。本文为政府目标考核对企业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了政策启示。

林柄全[2](2020)在《集群间合作对企业选址及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集群间合作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跨区域合作中的重要纽带。对于集群间合作,从网络视角提出的“集群网络”是研究产业集群的新兴主题。与此同时,“网络效应”与“集聚效应”之争也已成为国际区域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集聚效应的实证研究着重分析其对企业选址和TFP影响,但研究结论差异很大。多数研究将集聚效应限定在特定地理范围内,并假定地区之外的经济活动对该地区没有影响。在地方集群广泛对外合作、融入集群网络的背景下,仅关注本地因素是远远不够的。本文认为,集群企业不仅受益于集聚效应、集群内部合作,也受到集群外部合作的影响。对于集群网络,国外文献依据产业内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将集群网络细分为创新合作网络和采购—供应商合作网络(简称“采供合作网络”)。本文尝试将有关集群网络和网络效应的新近研究相结合,以中国汽车制造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探索集群间合作对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影响。主要回答如下问题:创新合作网络和采供合作网络的时空演化呈现何种趋势?不同类型的集群间合作网络如何影响企业选址和企业生产率?网络效应与集聚效应、集群内部合作效应有何差异?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本文一方面利用《国家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提取企业间联合申请专利数据。另一方面,通过手工录入《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手册》、《中国汽车工业企事业单位信息大全》等纸质资料,获取到十分难得的企业间采供合作数据。通过识别地方集群,将合作关系数据汇总到集群层面,刻画集群之间的合作网络。在此基础上,探究集群网络引发的网络效应。主要有如下发现:第一,利用企业间创新合作和采供合作数据描述中国汽车制造业集群网络。在网络总体特征上,2种类型集群网络的网络规模逐渐扩大,网络密度持续增加。其中,采供合作比创新合作更加密集。在社团划分上,创新合作网络日趋地方化,并形成了若干个地方集群组成的内部联系密切的社团;采供合作网络的社团划分呈现弱化的趋势。第二,集群间创新合作对企业选址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而集群间采供合作对企业选址的效应并不显着。地方集群的对外创新合作提升了本地的技术门槛,不利于新企业的成立。具体而言,地方集群与其他集群每增加约35次专利合作,将阻碍本地1家新企业的成立,且上述效应在高效率企业和外资企业样本中更为显着。由于短期内难以进入现有的创新网络中,高效率的汽车制造业企业和外资企业为了企业的快速成长,在进行企业选址的过程中会主动避开强烈嵌入于创新合作网络的地方集群。第三,集群间的采供合作对企业TFP产生影响,创新合作对企业TFP并未产生显着的影响作用。但是,采供合作对企业效率的改善并非具有普适性。具体而言,对于参与到集群网络中的企业而言,其所在地方集群的对外采供合作的频次每增加1次,企业TFP增加0.00422。对未能参与其中的企业,上述效应并不稳健。中介效应分析发现,集群间采供合作能够促进企业增加专利申请量、共享采供合作关系,进而促进企业TFP的提升。对比网络效应、集聚效应和集群内部合作效应三种力量,可以发现在纳入集群间合作引发的网络效应之后,集聚效应和集群内部合作效应并不稳健。网络效应是影响企业选址和生产率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的研究发现具有如下政策启示。第一,制定面向外部合作网络的地方产业政策,合理平衡集聚效应和网络效应。第二,在推动地方集群对外创新合作的过程中,要妥善应对因广泛的对外创新合作造成本地技术门槛的提升及其对企业创业产生的抑制作用。第三,鼓励内资与外资企业的技术合作,推动外资企业积极融入集群间创新网络之中。第四,推动技术合作、供应链合作共享平台的建立,推动地方集群利用外部合作关系获取在本地难以获得的关键知识,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升。

朱倩[3](2019)在《南京市创新生态系统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南京市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形成了一定的创新氛围与创新优势,但现有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优化空间。在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形势下,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的迫切要求南京市优化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全文围绕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根据南京的的实际情况,就如何优化南京创新生态系统进行了研究。正文第一部分介绍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的研究基础,特别是详细梳理了国内外有关的研究现状,并进行了评析。且对南京市本土化研究做了分析,发现目前关于南京市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仍有空白,故引出本选题。第二部分重点梳理和总结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基本理论,界定了创新的本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及创新与发展的内在关系,并从创新的本体出发,深度挖掘了创新的五个过程,进而分析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支持创新过程的五个要素,即产业定位、创新资源、网络互动、公共服务及动力机制。第三部分以整体的城市创新生态系统为分析框架,通过对五个要素的逐个分析,探讨了政府如何在不能导致市场机制破坏、资源环境的恶化和政府法治受损前提下在优化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发挥作用。第四部分则是根据理想状态下的五个要素为分析框架,梳理南京市目前政府已出的产业政策,来对南京市的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现状中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第五部分针对南京市的具体问题提出对应政策并做出制度化表述以保证对策建议的可操作性和直接应用性。具体政策为:明确创新定位,建立创新认定标准;针对性供给创新资源,强化产业生态系统;畅通内外互动网络,对接现有创新资源;完善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建立专门的政府创新管理责任部门;提高公众创新意识,培育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新文化;分阶段干预创新,维护公平、正义的市场环境。

王林[4](2019)在《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研究》文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创新已成为一种潮流汹涌而来,正在影响着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基于智慧专业化理论,通过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智慧专业化追求区域创新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益,重点培育和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以优势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智慧专业化的空间分布是指不同区域之间创新资源定向投入和政策定向支持,以及区域产业的竞争优势评价。智慧专业化在发展比较优势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在确立未来比较优势和区域专业化战略转化为经济和社会成果方面影响较为深远。通过界定区域智慧专业化产业空间分布的特征,以31个省份的权威统计面板数据为基础,从4个维度15个指标出发,运用改进的信息熵权TOPSIS法,构建了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评价指标体系与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评价模型。以智慧专业化理论为基础,基于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发展水平评价和智慧专业化指数得分,对比国外智慧专业化的发展现状及特征,结合国内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区域智慧专业化的研究内容。中国东中西部区域智慧专业化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省份区域智慧专业化水平都较高,广东省的智慧专业化水平最高,西部省份区域智慧专业化水平都较弱,且智慧专业化发展水平高的区域与发展水平一般的区域存在较大的极化现象。智慧专业化的空间效应表现为聚集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创新投入对区域自身的自我强化效应,在外部创新环境的作用下,将会聚焦于该区域的经济生产效率的提升,产生区域智慧专业化的聚集效应。从投入产出维度、供给需求维度两方面,构建了区域智慧专业化的空间分布的影响体系,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投入要素、区域产业结构、区域政策因素四个层面,选取了人均GDP、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研发经费支出、省区前三年专利授权量之和、制造业占GDP比重、FDI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政府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共计7个变量指标。以中国31个省份2014-2016年的数据为基础对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影响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科研创新的资金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科技创新基础对于省域范围内智慧专业化发展水平都会存在积极促进作用。通过区位熵识别各区域的智慧专业化产业集合,构建了区域智慧专业化测度值评价体系,分析了各区域智慧专业化测度值以及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与时空格局演变。智慧专业化测度值具有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区间内区域间的差异性在增大,东部地区是智慧专业化测度值的高值区;智慧专业化测度值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关系,智慧专业化测度值强的区域其邻近区域测度值也相对较强;同类型空间关系的区域呈现出了较为明显得连片分布特征,H-H区域由东南沿海地区向长江沿线区域扩展,而西部地区连片的L-L区域没有发生改变;智慧专业化产业发展水平、智慧专业化产业促进能力、智慧专业化产业关联度以及智慧专业化产业发展环境的差异性,对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测度值呈现出不均衡的空间分布类型产生重要影响。构建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变化趋势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之上运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预测近五年区域智慧专业化指数的变化与趋势,以探索性空间分析法对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模式进行分析。当前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格局整体呈现出东强西弱的特征,这一格局在未来五年将会继续保持,但是区域之间智慧专业化差异将会趋于收敛;区域智慧专业化将会呈现出正向的空间关系,但正相关的强度将会减弱;局部空间自相关演化将会呈现出西部的部分地区将会继续处于L-L型,但东部沿海以及中部部分区域将会演化为H-H型。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不仅能够影响区域自身发展,同时也关系到临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在区域智慧专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制定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总体规划、建立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选择和培育体系、重视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空间布局、强化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一体化发展,最终实现区域间和区域内的协同发展。通过协同发展来缩小区域智慧专业化发展之间的差距,从总体上提升区域智慧专业化的发展水平,推动和促进区域智慧专业化的均衡发展。

朱蕾[5](2019)在《基于合作治理的地方政府“放管服”改革 ——以南京市栖霞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放管服”改革作为我国第七次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变、行政效率的提升以及服务型政府建设具有重大意义。2013年我国开始了以简政放权为“先手棋”的第七次行政体制改革,2015年李克强总理进一步提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的改革要求,2018年十九届三中全会拉开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序幕,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时至今日,地方政府“放管服”改革虽已取得较大的改革成效,但依旧存在一定的行政改革缺陷。伴随着政府改革的全面推进,地方政府碎片化改革而非整体推进、重数量速度而非质量效益、改革行政主体单一化、部门利益化、“信息孤岛”、“趋同式创新”等问题仍待解决,囿于困境中的地方政府“放管服”改革亟待学者基于问题导向的研究和关注。南京市栖霞区作为“全科政务”以及“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全国基层试点单位,在“放管服”改革创新上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其同样存在着上述所提及的地方政府“放管服”改革的各地通病。因此,文章通过对栖霞区的实地调研,结合相关统计数据、政策文件等,通过文献分析、数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栖霞区政府“放管服”改革的政府政策应然状态与基于市场、社会满意度和获得感的实然状态的对比,从组织结构、伦理意识、关系体系三个维度对地方政府“放管服”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其内在原因进行分析。并在对官僚制行政体系下“主从—线性”协作逻辑的批判和扬弃的基础上,从政府内部协同整体、政府行政人员的价值回归以及多主体的合作治理等方面来建构基于“平等—网络”合作逻辑的合作治理运作模式和行动体系,以期在化解我国“放管服”改革困境、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同时,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及政府治理的创新提供新的治理逻辑。

史建明[6](2017)在《大型建筑企业SSHJ公司创业路径研究》文中指出自二十世纪70年代,全环范围内的公司创业活动兴起,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国内企业公司创业活动逐渐增多,华为、海尔等企业在面对企业转型时纷纷选择公司创业这剂良方。“十二五”末以来,国内经济面临严峻的下行压力,中国经济步入了经济转型的“新常态”,面对经济低迷,国家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战略。建筑行业面临产能过剩、投资迅速下降,传统建筑市场萎缩、转型升级的新挑战。煤化工建设领域是公司的一个核心业务,与其他竞争对手业务存在严重同质化,限制了传统优势发展,在行业市场波动的情况下,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SSHJ深入探索、研究公司创业活动,着力谋划差异的转型之路。本文首先回顾了公司创业的背景和相关理论文献后,分析了 SSHJ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通过国内外企业公司创业经验揭示公司创业的作用,阐释SSHJ公司创业的必要性,认为SSHJ进行公司创业有助于SSHJ实现转型升级、可以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有助于留住创业人才激发公司发展活力。接着重点对SSHJ公司创业的环境和创业基础进行了分析,主要从创业商机、创业资源和创业团队进行论述,进而构建了 SSHJ公司创业的路径。同时借助于海尔经验,提出了 SSHJ公司创业的三种模式:公司内创业、引入外部创业、在岗员工创业。针对这三种模式,分别提出了具体的创业实施方案。对于公司内创业,实行合股经营承包改革方案;对于引入外部创业实行基础设施公司设立方案;对于在岗员工创业提出了 RJ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文章对SSHJ公司创业活动进行了论述,制订出了公司创业的规划并制订公司创业发展规划实施保障。在公司创业战略上,指出了未来发展的三个公司创业发展方向定位:第一,深耕传统主业市场;第二,开拓基础设施工程业务,创新业务模式;第三,拓展多种新兴产业、工程业务。本文通过对SSHJ公司创业路径研究,为企业的下一步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建筑行业探索新形势下的转型提供借鉴。

董姝娜[7](2016)在《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以长吉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实践表明,集聚与扩散是我国区域成长、区域差异形成、区域关系调整的重要方式。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通过率先集聚实现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带来我国其它地区发展机会剥夺问题的出现,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扩散,促进区域经济协调与一体化发展成为新时期宏观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我国以往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是关注集聚与扩散的正外部性,而忽略集聚对外部地区发展的剥夺,转移与扩散对外部区域的破坏等负外部性问题。基于区域外部性的扩散与一体化研究成为当前我国区域发展与区域关系重构的“热点”领域。本文在传统集聚与扩散研究基础上,强调从区域发展正外部性的研究视角出发,研究发达地区对外部区域的发展扩散效应,在西方区域发展扩散理论与实践借鉴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动力机制与模式,归纳总结我国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对我国区域整合与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客观评价,其研究目的是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的逐步收敛,现代区域发展关系的重构,发达地区扩散对落后地区的拉动与支撑,为过度集聚发达地区的再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基于上述理论研究与实践需求,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发展扩散理论研究成果和针对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现实背景,归纳总结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驱动机制与扩散模式,以长吉区域为例,分析长吉地区发展扩散与区域一体化现状特征,对长吉地区发展扩散与区域一体化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研究由6章构成:第一章区域发展扩散的国内外研究综述。这一部分从发展扩散概念出发,梳理了国内外区域发展扩散理论形成背景和主要的研究成果,并对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客观分析与评价,剖析了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分析区域发展扩散与一体化研究的未来趋势,提出了本论文研究的切入点。第二章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心-外围理论、极化-涓滴效应理论、区域增长极理论、梯度推移学说、点轴理论与区域外部性理论等区域发展经典理论,阐述了这些基础理论与区域发展扩散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关系,为本论文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章我国区域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这一部分首先分析了我国区域发展非平衡性的现实基础与主要表现,其次从我国发展扩散的必然性,城乡关系的转变,区域市场体系的完善,区域发展观念与文化的变化,区域发展政策变化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动力机制,再者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了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主要模式。第四章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证分析。这一部分梳理了交易成本、贸易交流、市场竞争等传统区域一体化理论分析框架,阐述了直接投资、规模经济、长期增长、产业集聚等现代区域一体化理论分析视角,介绍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城市联盟、京津冀产业一体化等我国区域一体化的经典案例,客观评价了我国区域一体化的实践效果。第五章长吉区域发展与扩散系统分析。这一部分剖析了长吉区域形成发展的地域因素,阐述了长吉城市集聚与扩散发展的主要表现,分析了长吉区域产业分布格局、城镇整体布局以及区域对外联系的空间格局,评价了长吉区域对省域经济发展、吉林省中部城市群、长吉图开放区和哈长城市群的发展扩散效应。第六章长吉区域一体化整合与重构。这一部分从长吉区域一体化的必然性,东北亚国际合作、我国区域一体化、吉林省经济格局和长吉图国家战略等方面阐述了长吉区域一体化的形成背景,从产业整合格局、城镇整合、功能空间整合、基础设施整合、生态空间整合以及一体化制度创新等方面分析了长吉区域整合发展的未来格局。

李学文[8](2016)在《面向运营模式的城市公共交通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公共交通资源的供需矛盾日渐突出,随之而来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交通安全等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也给城市公共交通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务院于2012年发布了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意见,要求缓解交通拥堵,转变城市交通方式。交通运输部2014年下发了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完善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深化交通大部门体制改革,探索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合理发展的新模式。虽然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在公共交通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垄断化运营还是市场化运营、集中化管理还是分散化管理孰优孰劣存在分歧,绩效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缺乏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存在财政补贴不公平,公交企业的投入和产出存在比例失调的情况。与此同时,缺少竞争的运营方式和职责不清晰的管理方式导致运营企业在经营中丧失主动性和积极性,企业不再以提高运营服务质量为主要目标,转而追求扩大规模等无序浪费的方式“制造”亏损,使得公共交通使用者满意度下滑。在此背景下,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城市公共交通绩效评价问题,解答不同运营方式和管理方式对城市公共交通绩效评价的影响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在运营模式视角下对城市公共交通绩效评价问题进行了研究,将运营模式按照企业运营方式和政府管理方式两个角度进行界定,总结了两种角度下的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模式特点、类别、属性和趋势,构建了面向运营模式的城市公共交通绩效评价理论框架。通过扩展已有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提出了基于图效率的SE-DEA-Gini方法和基于改进的博弈交叉效率评价方法,利用两种方法对19个城市2009年到2014年的公共交通服务进行评价,在不同运营模式下得出了城市公共交通绩效评价结果。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对城市公共交通实行可持续优先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支撑,运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定量比较为城市公共交通继续深化改革提供了思路,新的评价方法可为城市公共交通管理者开展绩效评价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选择。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阐述了面向运营模式的城市公共交通绩效评价问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简述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框架和创新之处。第二章归纳和梳理了城市公共交通绩效评价问题的研究现状。给出了绩效评价的概念和框架,从绩效评价角度、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三方面对已有的研究作了归纳和评述,总结了不同学者对上述问题的观点和存在的分歧,指出了已有研究的不足。第三章将运营模式按照企业运营方式和政府管理方式两个角度进行界定。按企业运营方式将运营模式分为垄断化运营、多元化运营和混合化运营三类,对不同的运营方式进行了比较,给出了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方式的趋势。按政府管理方式将运营模式分为交叉化管理、一体化管理和一城一交管理三类,比较了不同的管理方式,给出了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方式的趋势。为了分析城市公共交通在不同运营方式和管理方式下的绩效评价差异,给出了样本城市选择的依据。最后从评价角度、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分析三个方面构建了面向运营模式的城市公共交通绩效评价理论框架。第四章给出了论文的研究假设,并提出了基于图效率的SE-DEA-Gini方法,该方法能有效避免传统DEA方法同时得到多个有效决策单元的问题,保证模型总存在可行解,引入Gini准则可有效降低指标重要程度不一致的情况,提高了DEA方法的判别能力。利用该方法对我国19个城市的公共交通投入产出数据做了实证分析,从不同运营方式和管理方式角度出发测算了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效率,分析了不同运营方式和管理方式下的效率差异。第五章提出了改进的博弈交叉效率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有效决策单元和无效决策单元施加限制的约束下降低了传统博弈交叉效率结果的不唯一性缺陷,引入正则限制条件提高了迭代算法的收敛速度。基于改进博弈交叉效率评价方法对我国19个城市的公共交通投入产出数据做了实证分析,从不同运营方式和管理方式角度出发测算了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效率,分析了不同运营方式和管理方式下的效率差异。第六章分析了城市公共交通绩效评价结果,提出了可行对策建议。目前,我国19个城市绩效评价结果偏低,采用市场导向的多元化运营方式的效率最高,实施一城一交改革的城市效率未必比其他方式要好,对于人口规模适中的城市一体化管理方式的效率最高。针对分析结果给出了三条对策建议:确保公交优先战略的贯彻落实,引入市场竞争建立高效的公共交通运营方式,制定职责明晰的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方式。第七章总结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城市公共交通绩效评价是城市交通管理中重要的研究问题之一,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和结论是对城市公共交通绩效评价理论的探索和补充,可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借鉴,为公共交通运营模式改革提供决策参考。

葛晓永[9](2016)在《研发团队学习导向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 ——基于团队冲突的中介效应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自主创新不够,创新质量不高。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质量。创新是企业的重要使命。团队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可以迅速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单元。团队目标导向、团队冲突与团队创新绩效显着相关,以往研究普遍认为,学习导向和团队冲突是创新绩效的重要前因变量,然而对学习导向、团队冲突与创新绩效之间的作用机理研究不足。本文以高科技企业研发团队为研究对象,围绕学习导向、团队冲突、创新绩效、团队信任四个关键变量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分析,重点探讨了团队冲突和团队信任在学习导向对创新绩效影响中的作用机理。本研究对学习导向、团队冲突、创新绩效和团队信任相关文献进行全面回顾分析,借鉴了认知学习理论、社会信息处理理论、团队运作模型理论、突变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等心理学、社会学、物理学研究成果,提出了学习导向—团队冲突—创新绩效的主研究框架,构建了基于团队层面的学习导向对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提出了相关研究假设,并通过实证分析对假设进行了验证。首先,探讨并检验了学习导向对团队冲突的作用机理。从价值观视角和目标选择视角两个方面分析研究并整合界定了学习导向的内涵,应用以往文献关于团队多样性对团队冲突影响的研究成果以及认知学习理论中关于团队交互记忆系统(TMS)和共享心智模式(SMM)的研究成果分析探讨了学习导向对团队认知冲突和情感冲突的作用机理,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导向与团队冲突的两个维度显着相关,学习导向对认知冲突有正向作用,对情感冲突有负向作用。其次,分析检验了团队冲突在学习导向对创新绩效影响中的中介作用。在对学习导向、团队冲突与创新绩效相关研究成果回顾总结的基础上,借鉴耗散结构理论,研究学习导向、团队冲突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与作用机理,探讨团队冲突在学习导向对创新绩效影响中的中介作用,运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导向正向影响创新绩效;学习导向正向影响认知冲突,认知冲突正向影响创新绩效学习导向在认知冲突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学习导向负向影响情感冲突,情感冲突负向影响创新绩效,学习导向在情感冲突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最后,分析并检验了团队信任在团队冲突对创新绩效影响中的调节效应。在对团队认知冲突、情感冲突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团队信任的认知信任维度和情感信任维度对团队认知冲突、情感冲突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并运用多元线性层次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团队认知信任在认知冲突对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中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团队认知信任在情感冲突对创新绩效的消极影响中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团队情感信任在认知冲突对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中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团队情感信任在情感冲突对创新绩效的消极影响中没有调节效应。高科技研发团队是实施创新国家战略的关键,本文探讨了高科技研发团队学习导向、团队冲突、团队信任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加强学习导向,增加团队认知冲突,减少团队情感冲突,加强团队信任可以有效地提高团队创新绩效。本研究对企业创新发展和国家经济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黄南[10](2015)在《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经济转型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受世界经济不景气以及国内多种瓶颈性因素的制约,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不断下降,中国经济因此由高速增长步入了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时期。面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中国经济必须通过转型发展,才能实现稳步可持续发展的可能。要顺利实现此次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需要对其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明确其作用方式和影响机理,才能有效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进程。产业结构调整是影响经济转型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但是由于经济转型的目标会随着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不同进行调整,因而,在新一轮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需要对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转型中的影响作用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明确其对经济转型的影响机理和影响程度,这对于推动中国新一轮的经济转型步伐,促进中国经济的成功转型的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当今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特征,以及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指出,目前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中呈现出融合化、服务化、高科技化以及生态化趋势,而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发展起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则进一步促进了世界产业在发展范式、空间形态和功能上的变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调整,第一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正在缓慢下降,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则逐渐上升,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以泰尔指数所衡量的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也在逐渐上升。这些表明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中国经济进入稳步发展的新常态时期后,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方、调整的动力、产业结构的均衡状况以及产业的空间格局等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新的调整态势。随后,本文研究了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转型的影响机理。在研究这一问题之前,本文先从中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背景分析入手,明确了中国新一轮经济转型发展的主要目标,将其概括为“三种能力”的提升,即经济平稳持续增长能力的提升、经济高质量运行能力的提升,以及经济绿色发展能力的提升。并对这三种能力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分别研究了产业结构调整对各种能力提升的影响机理,构建起产业结构调整与中国新一轮经济转型之间关系的理论框架,并通过数理分析的方式较为清晰地阐述了产业结构调整与中国新一轮经济转型的“三种能力”之间的内在关系。接下来,文章构建了综合评价中国经济转型程度的指标体系,运用大量的统计数据,从全国和省际两个层面,对中国经济转型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价,并以中国经济转型的评价指数为因变量,以产业结构调整的合理化和高度化为自变量,增加适当的控制变量,从而建立了产业结构调整与中国经济转型的计量回归模型。通过该模型,文章从总体性影响和分能力影响两个方面入手,研究了产业结构调整在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同时本文将1990-2013年划分为不同的历史阶段,进行了分阶段的实证研究;将全国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进行了分区域的实证研究。从实证研究的结果看,总体来看,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的经济转型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因素。但在分能力的影响上,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平稳持续增长和高质量运行的促进较为明显,而在经济绿色发展方面的促进作用不如产业结构高度化。同时,研究结果还显示,在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作用不太显着,但在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转型总指标以及三种能力的促进作用则较为明显。相反,产业结构高度化在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对经济转型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但在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的西部地区,其促进作用则明显高于产业结构合理化。最后,文章根据实证研究所得出的研究结果,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此推动中国经济转型的几点建议,认为,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要将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手段,尤其要重视产业结构合理化在促进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作用,不过也不能忽视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作用,要将加快服务业的发展作为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主要内容,要通过互补性资产的培育提升中国产业的创新能力,还要重视中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等。对于不同的地区而言,则要根据自身的发展阶段,选择适合地区自身条件的经济转型之路。

二、南京市的“442”企业: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京市的“442”企业: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创新型城市、所有制差异与企业创新:基于目标考核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
二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一)创新型城市、目标考核与其对企业的影响
    (二)目标考核、所有制与政策效果差异
    (三)实现机制:资源倾斜效应与策略性创新行为
        第一,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资源倾斜效应。
        第二,国有企业的策略性创新行为。
三 估计方法、变量和数据
    (一)估计方法
    (二)变量选择
        1.被解释变量。
        2.核心解释变量。
        3.控制变量。
    (三)数据来源
四 估计结果
    (一)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二)目标考核、所有制与政策效果差异
    (三)异质性分析:政策效果的差异来源于地方政府考核压力
    (四)实现机制:资源倾斜效应与策略性创新
        1.资源倾斜效应。
        2.企业的策略性创新。
五 稳健性检验
    (一)平行趋势与动态效应
    (二)匹配后的估计结果
    (三)滞后被解释变量
    (四)剔除2009和2010年的样本
    (五)加入直辖市样本
    (六)改变国有企业界定方式
    (七)控制企业固定效应
六 结论

(2)集群间合作对企业选址及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第一章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理论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1.2.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2.2 研究数据的说明
        1.2.3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3 可能的创新
2 第二章概念界定与理论回顾
    2.1 概念界定
        2.1.1 地方集群与集群网络
        2.1.2 集聚经济
        2.1.3 企业选址
        2.1.4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2.2 集聚经济理论的演进:从集聚外部性到网络外部性
        2.2.1 集聚外部性视角下的理论演进与反思
        2.2.2 集聚经济理论存在的不足
        2.2.3 网络外部性理论的早期探索与提出
    2.3 区域科学领域产业集群理论的演进:从地方集群到集群网络
    2.4 本章小结
3 第三章实证研究综述
    3.1 集聚经济影响下的企业选址与企业生产率
        3.1.1 集聚经济作用下的企业选址——企业成立阶段
        3.1.2 集聚经济作用下的企业生产率——企业成长阶段
        3.1.3 集聚效应、选择效应与分类效应——建立企业选址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3.2 集群间合作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
        3.2.1 集群的网络观:从集群本地合作网络到集群间合作网络
        3.2.2 集群间合作的渠道:兼论关系型数据
        3.2.3 有关集群外部合作效应的研究进展
    3.3 研究述评
4 第四章地方集群的识别与集群网络的刻画
    4.1 识别地方集群
        4.1.1 对地方集群所在空间尺度的探讨
        4.1.2 对地方集群的识别过程
    4.2 集群网络的时空特征
        4.2.1 中国汽车制造业集群网络的刻画
        4.2.2 集群网络的网络特征
        4.2.3 集群网络的社团发现
        4.2.4 集群间合作发生的空间尺度
    4.3 集群间合作的邻近性因素
        4.3.1 分析方法与模型设定
        4.3.2 指标选取
        4.3.3 采用QAP方法的邻近性因素分析
        4.3.4 采用面板负二项回归模型的邻近性因素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第五章集群间合作对企业选址的影响
    5.1 引言
    5.2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5.2.1 模型设定
        5.2.2 数据与变量
        5.2.3 统计描述
    5.3 实证分析结果
        5.3.1 基准模型的估计结果
        5.3.2 内生性讨论
        5.3.3 稳健性检验
    5.4 进一步探讨
        5.4.1 企业生产率的异质性
        5.4.2 企业所有制的异质性
        5.4.3 地方集群的异质性——是否存在对外创新合作
    5.5 本章小结
6 第六章集群间合作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
    6.1 引言
    6.2 数据处理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6.2.1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
        6.2.2 数据预处理
        6.2.3 数据匹配与面板构建
        6.2.4 缺失数据的处理
    6.3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6.4 基准模型的回归结果
        6.4.1 基准模型的估计结果
        6.4.2 内生性讨论
        6.4.3 稳健性检验
    6.5 进一步探讨
        6.5.1 学习机制:集群间合作提升企业研发水平
        6.5.2 匹配机制:集群间合作有利于企业获得供应商合作机会
    6.6 本章小结
7 第七章结论与启示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政策启示
    7.3 本文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附录1 :1994 年与2002 年的行业分类代码匹配
    附录2 :2002 年与2011 年的行业分类代码匹配
    附录3 :2000~2013 年地方集群所在县区行政区划调整的详细内容
    附录4 :汽车零部件的主要分类
    附录5 :潜在的地方集群所在县区信息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3)南京市创新生态系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二、区域创新发展关键在于构建创新生态系统
    (一)创新与发展
    (二)创新的过程
    (三)支持创新过程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
    (四)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要素
    结论
三、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与政府的作用
    (一)明确创新产业定位
    (二)丰富创新资源供给
    (三)畅通创新网络互动
    (四)优化创新公共服务
    (五)强化创新动力机制
    结论
四、南京市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南京市创新产业定位不明确
    (二)南京市创新资源供给不足
    (三)南京市网络互动存在缺陷
    (四)南京市公共服务的建设尚不完善
    (五)南京市缺失促进创新生态系统动力机制
    结论
五、南京市构建优良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议
    (一)明确创新定位,建立创新认定标准
    (二)针对性供给创新资源,强化产业生态系统
    (三)畅通内外互动网络,对接现有创新资源
    (四)完善知识产权管理系统
    (五)建立专门的政府创新管理责任部门
    (六)提高公众创新意识,培育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新文化
    (七)分阶段干预创新,维护公平、正义的市场环境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4 论文创新点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3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概述
    3.1 智慧专业化概念
    3.2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理论
    3.3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实践
4 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评价
    4.1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产业选择与测度
    4.2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4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发展水平的实证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影响因子
    5.1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影响因子的模型构建
    5.2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影响因子的研究假设
    5.3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影响因子的实证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类型格局
    6.1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类型格局的模型构建
    6.2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类型格局的实证结果
    6.3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类型格局的时空演化
    6.4 本章小结
7 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
    7.1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变化趋势的模型构建
    7.2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变化趋势的实证结果
    7.3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变化趋势的格局预测
    7.4 本章小结
8 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政策启示
    8.1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总体规划的政策启示
    8.2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选择和培育的政策启示
    8.3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空间布局的政策启示
    8.4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启示
9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2 计算机软件着作权登记证书
附录3 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产业测度一览表

(5)基于合作治理的地方政府“放管服”改革 ——以南京市栖霞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政府改革研究现状
        1.2.2 国内“放管服”改革研究现状
        1.2.3 “放管服”改革与合作治理相结合的研究现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不足
2 “放管服”改革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框架
    2.1 “放管服”改革的提出及发展历程
        2.1.1 “放管服”改革的概念界定
        2.1.2 从中央到地方的“放管服”改革发展历程
        2.1.3 行政体制改革中政府、市场、社会关系演化分析
    2.2 合作治理理念、核心及现实内涵
        2.2.1 合作治理理念的提出
        2.2.2 合作治理的核心要素
        2.2.3 “放管服”改革中的合作治理理念
    2.3 两种合作逻辑的分析框架建构及关系阐释
        2.3.1 基于现实的“主从—线性”协作逻辑提出及关系阐释
        2.3.2 基于未来的“平等—网络”合作逻辑建构及关系阐释
        2.3.3 两种“关系—结构”逻辑的综合分析
3 “主从—线性”逻辑下地方政府“放管服”的改革分析
    3.1 市场—社会对“放管服”改革感知实然与政府应然比较分析
        3.1.1 南京市栖霞区基本情况
        3.1.2 栖霞区“放管服”改革调研的基本情况
        3.1.3 政府对“放管服”改革应然状态预期
        3.1.4 基于调查统计的市场、社会对“放管服”改革效果评价
    3.2 “主从—线性”逻辑下栖霞区“放管服”改革的现存缺陷
        3.2.1 组织结构:改革主体线性结构刚化
        3.2.2 伦理意识:行政意识法理结构固化
        3.2.3 关系体系:行政生态体系封闭化
4 “主从—线性”逻辑下栖霞区“放管服”改革缺陷的深层原因探析
    4.1 “分工—协作”体系导致组织碎片化、僵化
        4.1.1 行政改革分工下的组织碎片化、僵化
        4.1.2 权力整合中的部门利益化
        4.1.3 “主从—线性”协作逻辑中的组织僵化
    4.2 “价值祛魅”导致行政人员道德自主性的丧失
        4.2.1 “价值祛魅”下的行政部门“数字游戏”
        4.2.2 过度控制下的行政人员“不做不错”
    4.3 “中心—边缘”结构致使改革主体行政单一化
        4.3.1 权力与权利分立中的身份分离
        4.3.2 “中心—边缘”结构下的组织封闭
5 地方政府“放管服”改革中“平等—网络”合作逻辑建构
    5.1 “平等—网络”逻辑下地方政府“放管服”改革的时代定位与发展契机
        5.1.1 “平等—网络”合作逻辑的时代要求
        5.1.2 突破“主从—线性”协作逻辑的现实条件
    5.2 建构“平等—网络”合作行动逻辑的可能
        5.2.1 协同整体:打破部门、层级碎片化
        5.2.2 价值回归:培育行政人员道德自主性
        5.2.3 合作治理:推动多主体的改革参与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大型建筑企业SSHJ公司创业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
    1.3 主要内容、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1.3.1 主要内容
        1.3.2 可能的创新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思路和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创业
        2.1.2 公司创业
        2.1.3 创业导向
    2.2 创业理论
        2.2.1 创业者
        2.2.2 创业机会
        2.2.3 创业过程
    2.3 公司创业理论
        2.3.1 公司创业的影响因素
        2.3.2 公司创业的影响结果
        2.3.3 公司创业结构模型
3 SSHJ公司创业选择
    3.1 SSHJ公司创业必要性
        3.1.1 公司发展现状
        3.1.2 公司现存的问题与挑战
    3.2 国内外企业公司创业经验
        3.2.1 3M公司创业经验
        3.2.2 巨人公司创业经验
        3.2.3 海尔公司创业经验
    3.3 公司创业助力SSHJ再腾飞
        3.3.1 SSHJ公司创业动因
        3.3.2 公司创业的优势
4 SSHJ公司创业路径分析
    4.1 创业商机分析
        4.1.1 宏观政策导向
        4.1.2 行业竞争环境
        4.1.3 地区发展机遇
    4.2 创业资源基础
        4.2.1 公司组织资源
        4.2.2 公司财务资源
        4.2.3 技术研发资源
        4.2.4 公司能力
    4.3 创业团队基础
        4.3.1 SSHJ人员构成情况
        4.3.2 创业团队构建
    4.4 SSHJ公司创业路径
        4.4.1 公司创业SWOT分析
        4.4.2 公司创业路径构建
5 SSHJ公司创业规划
    5.1 战略制定
        5.1.1 总体战略
        5.1.2 战略分解
    5.2 创业举措与途径
        5.2.1 深耕传统主业市场
        5.2.2 开拓基础设施工程业务
        5.2.3 拓展多种新兴产业、工程业务
    5.3 创业实施方案
        5.3.1 公司内创业:合股经营承包改革方案
        5.3.2 引入外部创业:基础设施公司设立方案
        5.3.3 在岗员工创业:RJ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
6 SSHJ公司创业实施保障
    6.1 文化保障
    6.2 组织保障
    6.3 人力资源保障
    6.4 资金保障
    6.5 机制保障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以长吉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依据
    二、论文的主要概念解析
    三、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问题
    四、论文的研究意义
第—章 区域发展扩散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一节 发达国家研究成果的梳理
        一、区域外部性研究
        二、扩散效应研究
        三、扩散模型研究
    第二节 我国研究成果的审视
        一、扩散主体研究
        二、扩散环境研究
        三、扩散方式研究
        四、扩散调控研究
第二章 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中心—外围理论
        一、中心—外围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基于中心—外围理论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规律
    第二节 极化—涓滴效应理论
        一、极化—涓滴效应的内涵
        二、极化—涓滴效应展的评价
    第三节 区域发展的增长极理论
        一、增长极理论的学术基础
        二、区域增长极理论的形成
        三、区域增长极的空间效应
    第四节 梯度推移学说
        一、梯度推移学说的内涵
        二、梯度推移学说的评价
    第五节 点轴理论
        一、点轴理论的理论内涵
        二、点轴理论在我国的发展
    第六节 区域外部性理论
        一、区域外部性的理论基础
        二、区域外部性的形成条件与作用特征
        三、本文对区域外部性的基本认识
第三章 我国区域发展扩散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平衡
        一、资源禀赋与环境的差异性
        二、产业发展与结构的差异性
        三、区域城镇化的不平衡性
        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非均衡性
        五、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性
    第二节 区域发展扩散的动力机制
        一、发达地区过度集聚与扩散需求
        二、城乡与区域发展关系的转变
        三、区域市场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四、区域交通联系的支撑
        五、区域政策体系的引导
    第三节 区域发展扩散的空间模式
        一、中心—外围的圈层扩散
        二、交通引导的轴带扩散
        三、跳跃式组团扩散
        四、低密度连续蔓延扩散
第四章 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证分析
    第一节 传统理论分析框架
        一、交易成本理论
        二、贸易交流理论
        三、市场竞争理论
    第二节 现代理论分析的视角
        一、直接投资效应
        二、规模经济效应
        三、长期增长效应
        四、产业集聚效应
    第三节 我国区域一体化的实证分析
        一、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
        二、厦泉漳城市联盟
        三、京津冀地区产业一体化发展
        四、长三角城市群整合发展
    第四节 我国区域一体化实践的评价
        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复杂性
        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差异性
        三、区域一体化进程的阶段性
        四、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制度限制性
        五、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客观必然性
第五章 长吉区域发展与扩散系统分析
    第一节 长吉区域形成发展的地域因素
        一、地理区位与交通条件
        二、历史基础与时空关联
        三、产业发展差异与互补
        四、城市功能差异与联系
    第二节 长吉城市单体发展的集聚与扩散
        一、长吉二市的集聚发展分析
        二、长吉二市的扩散发展分析
    第三节 长吉区域的形成发展
        一、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
        二、区域人口与城镇整体布局
    第四节 长吉区域发展扩散效应
        一、长吉区域与吉林省域经济发展
        二、长吉区域与吉林中部城市群发展
        三、长吉区域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四、长吉区域与哈长城市群发展
第六章 长吉区域一体化发展与空间重构
    第一节 长吉区域一体化的区域背景
        一、东北亚国际合作区位优越
        二、我国区域一体化格局逐渐成型
        三、吉林省经济空间格局亟需协调
        四、“长吉图”国家战略的政策机遇
    第二节 长吉区域产业整合格局
        一、产业体系的构建
        二、产业空间的整合
        三、产业部门的融合
        四、产业发展的创新
    第三节 长吉区域城镇整合与一体化
        一、区域城镇等级体系的调整
        二、区域城镇职能结构的转变
        三、区域城镇空间体系的构建
    第四节 长吉区域功能空间的整合
        一、主体功能区空间管制
        二、重点功能空间的发展
        三、历史文化空间的保护
    第五节 长吉区域基础设施的整合
        一、综合性立体交通体系的形成
        二、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
        三、区域市政设施的整合
        四、提升区域信息功能
    第六节 长吉区域生态空间的整合
        一、区域生态环境的评价
        二、区域生态空间的整合
        三、区域生态环境的优化
    第七节 长吉区域一体化的制度创新
        一、政府管理调控的创新
        二、市场运行机制的完善
        三、区域协调机制的创新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可能的创新点
    三、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面向运营模式的城市公共交通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问题与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框架
        1.3.4 创新之处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城市公共交通绩效评价文献综述
    2.1 绩效评价
        2.1.1 绩效评价概念
        2.1.2 绩效评价框架
    2.2 城市公共交通绩效评价角度文献综述
        2.2.1 企业运营方式
        2.2.2 政府管理方式
        2.2.3 评价角度述评
    2.3 城市公共交通绩效评价指标文献综述
        2.3.1 效率与效益维度
        2.3.2 管理者维度
        2.3.3 运营者维度
        2.3.4 使用者维度
        2.3.5 多维度融合
        2.3.6 评价指标述评
    2.4 城市公共交通绩效评价方法文献综述
        2.4.1 SE-DEA评价方法
        2.4.2 交叉效率评价方法
        2.4.3 其他评价方法
        2.4.4 评价方法述评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运营模式的城市公共交通绩效评价理论框架构建
    3.1 引言
    3.2 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模式I(企业运营方式)界定
        3.2.1 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特点
        3.2.2 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方式类别界定
        3.2.3 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方式属性界定
        3.2.4 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方式趋势
    3.3 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模式II(政府管理方式)界定
        3.3.1 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特点
        3.3.2 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方式类别界定
        3.3.3 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方式属性界定
        3.3.4 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方式趋势
    3.4 样本城市选择
    3.5 面向运营模式的城市公共交通绩效评价理论框架构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图效率SE-DEA-GINI方法的城市公共交通绩效评价
    4.1 引言
    4.2 研究假设
        4.2.1 运营方式与绩效评价
        4.2.2 管理方式与绩效评价
    4.3 SE-DEA-GINI方法
        4.3.1 DEA基本概念
        4.3.2 DEA模型
        4.3.3 SE-DEA方法
        4.3.4 Gini准则
    4.4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4.5 描述性统计分析
        4.5.1 时间角度分析
        4.5.2 城市角度分析
        4.5.3 运营模式角度分析
    4.6 城市公共交通SE-DEA-GINI效率分析
        4.6.1 整体角度
        4.6.2 运营模式角度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改进博弈交叉效率方法的城市公共交通绩效评价
    5.1 引言
    5.2 改进的博弈交叉效率方法
        5.2.1 博弈交叉效率评价方法
        5.2.2 改进的博弈交叉效率评价方法及其算法
    5.3 博弈交叉效率唯一性和收敛性对比
    5.4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5.5 城市公共交通博弈交叉效率分析
        5.5.1 整体角度
        5.5.2 运营模式角度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市公共交通绩效结果分析及对策建议
    6.1 城市公共交通绩效结果分析
        6.1.1 公共交通绩效评价结果偏低
        6.1.2 不同运营方式会影响公共交通绩效评价结果
        6.1.3 不同管理方式会影响公共交通绩效评价结果
    6.2 改善城市公共交通绩效的对策建议
        6.2.1 确保公交优先战略的贯彻落实
        6.2.2 引入市场竞争,建立高效的公共交通运营方式
        6.2.3 制定职责明晰的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方式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模式界定
        7.1.2 基于图效率的SE-DEA-Gini评价方法研究
        7.1.3 改进的博弈交叉效率评价方法研究
        7.1.4 绩效结果分析与对策建议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
致谢

(9)研发团队学习导向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 ——基于团队冲突的中介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0.绪论
    0.1 研究背景
    0.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目的
    0.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0.3.1 研究对象
        0.3.2 研究方法
    0.4 研究意义
        0.4.1 理论意义
        0.4.2 实践意义
    0.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0.5.1 研究内容
        0.5.2 技术路线
    0.6 本文主要创新点
    0.7 本章小结
1.文献回顾
    1.1 学习导向的相关研究
        1.1.1 学习的层面
        1.1.2 组织学习理论
        1.1.3 团队学习理论
        1.1.4 学习导向的概念界定
        1.1.5 学习导向的前因变量研究
    1.2 创新绩效的相关研究
        1.2.1 创新定义
        1.2.2 创新的分类
        1.2.3 创新绩效的概念界定
        1.2.4 创新绩效的前因变量研究
        1.2.5 学习导向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
    1.3 团队冲突的相关研究
        1.3.1 团队冲突的概念内涵
        1.3.2 团队冲突维度(类型)
        1.3.3 冲突管理研究
        1.3.4 团队冲突的前因变量
        1.3.5 团队冲突的结果变量
        1.3.6 学习导向、团队冲突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
    1.4 团队信任的相关研究
        1.4.1 团队信任的概念内涵
        1.4.2 团队信任的维度
        1.4.3 团队信任的相关变量研究
    1.5 文献评述与现有研究的不足
        1.5.1 有关学习导向的研究文献评述
        1.5.2 有关创新绩效的研究文献评述
        1.5.3 有关团队冲突的研究文献评述
        1.5.4 有关团队信任的研究文献评述
    1.6 本章小结
2.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2.1 理论基础
        2.1.1 认知学习理论
        2.1.2 创新来源理论
    2.2 研究假设
        2.2.1 学习导向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假设
        2.2.2 学习导向与团队冲突的关系假设
        2.2.3 团队冲突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假设
        2.2.4 团队冲突在学习导向与创新绩效之间中介效应的假设
        2.2.5 团队信任在团队冲突与创新绩效之间调节效应的假设
        2.2.6 假设汇总与理论模型构建
    2.3 本章小结
3.变量测量及评价
    3.1 变量的测量
        3.1.1 学习导向
        3.1.2 团队冲突
        3.1.3 创新绩效
        3.1.4 调节变量
        3.1.5 控制变量
    3.2 变量测量的信度和效度评价
        3.2.1 问卷设计
        3.2.2 小样本测试
        3.2.3 学习导向量表的信度分析与探索性因子分析
        3.2.4 团队冲突量表的信度分析与探索性因子分析
        3.2.5 团队创新绩效量表的信度分析与探索性因子分析
        3.2.6 团队信任的信度分析与探索性因子分析
    3.3 本章小结
4.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4.1 正式调研
        4.1.1 数据收集
        4.1.2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4.2 研究方法与步骤
    4.3 量表的信度检验
        4.3.1 学习导向量表的信度检验
        4.3.2 团队冲突量表的信度检验
        4.3.3 团队创新绩效的信度检验
        4.3.4 团队信任量表的信度检验
        4.3.5 建构信度分析
    4.4 测量效度检验
        4.4.1 聚合效度检验
        4.4.2 区分效度检验
    4.5 数据加总分析
    4.6 变量的相关分析
    4.7 假设检验
        4.7.1 多元线性回归及其适用性分析
        4.7.2 团队学习导向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检验
        4.7.3 团队学习导向与团队冲突的关系检验
        4.7.4 团队冲突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检验
        4.7.5 团队冲突的中介作用检验
        4.7.6 团队认知信任的调节效应检验
        4.7.7 团队情感信任的调节效应检验
        4.7.8 假设检验汇总
    4.8 本章小结
5.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1.1 学习导向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5.1.2 学习导向对团队冲突的影响
        5.1.3 团队冲突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5.1.4 团队冲突在学习导向对创新绩效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5.1.5 团队信任在团队冲突对创新绩效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5.2 理论贡献及实践启示
        5.2.1 理论贡献
        5.2.2 实践启示
    5.3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附录: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经济转型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第一节 经济转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节 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 中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及经济转型期的新要求
    第一节 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特征及未来趋势
    第二节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进程及总体状况
    第三节 新一轮经济转型期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要求
第四章 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转型的影响机理分析
    第一节 基于机理分析的中国经济转型目标界定
    第二节 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平稳持续增长的影响机理
    第三节 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运行质量的影响机理
    第四节 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机理
第五章 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经济转型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中国经济转型的总体评价
    第二节 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经济转型影响程度的计量检验
    第三节 研究结果及发现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不足和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后记

四、南京市的“442”企业: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创新型城市、所有制差异与企业创新:基于目标考核视角[J]. 闫昊生,孙久文,蒋治. 世界经济, 2021(11)
  • [2]集群间合作对企业选址及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分析[D]. 林柄全.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3]南京市创新生态系统优化研究[D]. 朱倩.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2019(01)
  • [4]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研究[D]. 王林.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5]基于合作治理的地方政府“放管服”改革 ——以南京市栖霞区为例[D]. 朱蕾.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7)
  • [6]大型建筑企业SSHJ公司创业路径研究[D]. 史建明.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6)
  • [7]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以长吉地区为例[D]. 董姝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8]面向运营模式的城市公共交通绩效评价研究[D]. 李学文.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1)
  • [9]研发团队学习导向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 ——基于团队冲突的中介效应研究[D]. 葛晓永. 南京大学, 2016(05)
  • [10]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经济转型的影响研究[D]. 黄南. 南京大学, 2015(05)

标签:;  ;  ;  ;  ;  

南京“442”企业:国企改革的一次创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