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印度加强椰子种质资源收集(论文文献综述)
卢丽兰,刘蕊,肖勇,李静,沈晓君,李和帅,范海阔[1](2021)在《椰子种质资源、栽培与利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椰子是热带地区主要木本油料作物,也是食品能源作物;不仅口感清凉,风味独特,并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并且具有解毒、美容、消毒等功效。随着椰子产业发展,对椰子需求越来越大,因此,椰子规模化生产发展迅速,关于椰子各方面研究非常重要,同时也受到人们重视。然而,与其他经济作物相比,椰子种质资源、栽培、产品加工及作用等研究较晚,研究基础较为薄弱,但是,近20 a来,国内外在椰子种质资源、栽培、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产品加工等及作用研究取得一些重要进展,为椰子生产和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本文综合分析了椰子种植资源收集、鉴定评价、创新利用、耕作栽培、栽培生理等研究进展情况,并介绍了椰子产品加工利用的研究进展,就进一步的研究和利用提出具体建议,以期为今后椰子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朱晨桥[2](2020)在《柑橘模式材料的开发与金柑属植物系统发育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柑橘是世界最重要的果树作物和贸易农产品之一,但柑橘的童期长、种子多胚性、植株高大、基因组高度杂合等生物学特点,限制了其基因功能和遗传学研究的进展。山金柑(Fortunella hindsii)属于芸香科(Rutaceae)、金柑属,具有完整柑果结构、童期极短、植株矮化等突出特点,本课题组在2009年的资源调查中发现了具有单胚特点的山金柑株系,是目前最有潜力成为柑橘“模式”实验材料的种质。本研究围绕进一步开发和科学利用单胚山金柑,即个体小、童期短、杂交容易(单胚)、纯合度高的实验材料,开展了相关研究;创建了单胚山金柑纯和自交系,评价了单胚山金柑的主要农艺性状,以单胚山金柑作为母本进行种间杂交实验、创建了遗传群体;利用纯系材料测序、组装了山金柑基因组,并基于转录组和基因组分析,对山金柑生活史基因共表达模式和早花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基于核SSR、叶绿体扩增序列和全基因组SNP,对金柑属植物进行了系统发育、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和种群动态等分析,解析了金柑属系统发育地位和种群分化历史,提出了栽培金柑起源的新观点。主要研究结果简述如下:1. 山金柑纯系创建、栽培评价和杂交群体创制扩繁了单胚山金柑自交第二代(S2)118个株系、自交第三代(S3)28个株系,利用n SSR分子标记筛选了一系列纯合度>90%的高纯合材料;其中,单株S3y-45杂合度低至0.62%。评价了单胚山金柑的重要农艺性状,发现~70%的实生苗可在当年成花(童期约8个月),单胚性状稳定(单胚率>90%),植株极矮化(一年生实生苗平均株高15.29cm);以嫁接苗首次坐果数作为评价标准,在自交系中筛选了一系列单胚优系材料,其中‘S2f-179’第一年(首次)平均坐果数最高,达到了5.90个。构建了单胚山金柑PN02(F.hindsii)×滑皮金柑(F.crassifolia)种间杂交群体,获得了包含222个杂种子代的F1群体;基于F1群体中的单胚单株,繁育了F2群体,目前获得了包含713个单株的F2群体。2. 山金柑基因组测序、基因共表达模式分析及早花机理初探以纯系材料‘S3y-45’作为材料,使用Pacbio、Illumina和10X genomics平台测序、组装了山金柑基因组1.0,组装大小373.6 Mb,contig-N50=2.21 Mb,scaffold-N50=5.16 Mb。注释到了32,257个蛋白编码基因,其中的12,360个基因在9个柑橘亚科植物基因组中具有直系同源基因,986个是山金柑特有基因。基于低拷贝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揭示了,相比于枳(Poncirus),山金柑与柑橘属主要栽培种质,如柚(C.grandis)、枸橼(C.medica)、橙(C.sinensis)等有较近的系统发育关系,与橘(C.reticulata)最近,两者约分化于5.32百万年前。对山金柑生活史13个不同组织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并进行了WGCNA分析,鉴定了27个共表达模块;对比山金柑与柚和柠檬的86个成花发育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现31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的18个涉及成花诱导阶段。对山金柑SPL基因家族进行了鉴定,发现了19个Fh SPLs;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山金柑比甜橙多了2个SPL3/4/5(内源成花诱导途径关键基因)同源拷贝:Fh SPL7/9;进一步的定量表达实验,验证了Fh SPL7/9在成熟叶片、茎、腋芽分生组织中上调表达,并与光周期成花诱导关键基因SOC1的表达呈正相关(r=0.94),与抑制成花发育的mi R156a表达负相关(r=-0.91)。3. 金柑属植物系统发育分析利用46个核SSR和5个叶绿体位点对38份金柑属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金柑属植物核遗传多样性较高(Na=4.34;Ne=2.27;Ho,He,u He=0.49),叶绿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Hd=0.693;Pi=0.00073;Nh=13)。结合Nei氏遗传距离聚类和叶绿体系统发育树,证明了金柑属独立的种系起源。PCo A分析和群体结构分析表明,金柑属内包含两大种群:栽培金柑(罗浮、罗纹和金弹)和山金柑。对15份栽培金柑种质和15份野生山金柑进行了基于基因组SNP的群体遗传学分析。PCA和群体结构分析都验证了金柑属内“栽培金柑—山金柑”两大种群的遗传结构;在栽培金柑内,显示了清晰的“罗浮(F.margarita)—金弹(F.crassifolia)”遗传结构;所有罗纹(F.japonica)材料都显示了罗浮和金弹混合的遗传背景,表明罗纹可能起源于罗浮和金弹的杂交或回交;但这三个栽培种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均大于0.25,证明它们都应有“种”(species)的地位。栽培金柑种群的基因组SNP多样性水平(Pi=0.12,Theta=0.10)显着低于山金柑种群(Pi=0.23,Theta=0.26),两个种群的Tajima’s D、Fu&Li’s D*、Fu&Li’s F*值均显着背离0,拒绝中性进化检验,说明它们的进化过程中都经历了定向选择。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显示,栽培金柑种群的连锁不平衡强度高,连锁不平衡衰减速度慢,衰减距离更长,说明栽培金柑种群经历的选择强度更高,暗示其经历了人工选择。种群动态分析发现,栽培金柑祖先和山金柑祖先分别在距今70-120万年前和30-60万年前各经历了一次与第四纪冰期相关的种群缩减,而后,栽培金柑在距今1-2万年前又经历了一次急速的种群扩张。以上结果暗示了金柑属在与橘分支分化后至第四纪冰河期开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种群分化,栽培金柑的祖先种群的地理分布更北,栽培金柑经历的急速种群扩张很可能与人类的选择和驯化有关。
夏春华[3](2020)在《基于生态价值的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与应用》文中提出2018年公园城市及生态价值理念被提出,包括发展战略、经济建设、运行管理、社会共享、生态价值、城市品牌与生活品质及生态价值等方面建设内容。公园城市建设是具有前沿性的人居环境改善工程,生态是本底。生态环境价值是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的核心,依赖于生态本底的适生植物资源的生态功能。本研究立足于公园城市建设的生态环境价值,针对公园城市人居环境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适生植物资源不足、绿地系统不能涵盖生态空间以及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基于国内外相关绿带、公园体系、绿地系统及绿色生态空间等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应用植物生物多样性、植物生理生态学、植物群落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基本原则,采用实地观测、文献检索、问卷调查、层次分析、软件模型分析、实验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公园城市生态绿网结构,重构公园城市生态价值体系,构建适生植物资源库,评价探索典型适生植物在生态绿网的应用模式。目的在于丰富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研究内涵,为地域性公园城市及其生态价值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市域绿色生态空间的生态安全、防护、生产及风景游憩等四大生态功能,实地观测分析综合性公园、红树林湿地与农业生态田园所构建生态绿网现状,发现生态绿网具备风景游憩、生态防护的生态价值,但目前城乡绿地系统不能有效涵盖绿色生态空间。应用公园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空间规划及植物多样性的基础理论,分析海洋生态绿网规划特点,提出以生态绿网替代区域绿地,借助生态空间网络研究植物资源的生态价值。综合分析地域城市面临的重要生境因子,以及特殊热带、滨海、台风等自然条件对植物及其生态价值的影响力,提出抗风性、抗逆性、治污性是生态防护类价值的主要指标,绿网生态价值体系由生态防护(抗风性、抗逆性、治污性)与风景游憩(生态景观性、生态教育性)两大类组成。2实地调查与文献查阅相结合,收集发现湛江适生野生木本植物种类103科317属543种,红树林群落植物种类有14科25种,主要热带种植作物有20科29种。而目前生态绿网应用的适生植物只有79科202种,其中公园绿化应用也才有47科154种,并以无瓣海桑群落生态修复红树林,以甘蔗为农业田园的主要生态植物。应用的适生植物资源存在多样性不足,外来引种速生树种过多,生态价值不高等问题。3通过对543种野生木本植物及市域其他植物资源的调研分析,筛选出有较高生态价值的适生植物共计231种,分属72科177属,为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提供物质基础。进一步依据植物的抗风性、抗逆性、治污性、生态景观价值、生态教育作用进行功能分类、汇总,借助Python语言代码重复利用、免费开源、模块化、函数化的精炼优势,建立适生植物资源的分类数据库,系统可实时动态化更新,实现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成果共享。4立足于植物资源的生态价值,对综合性公园调查,分析评价绿网不同植物资源特点,发现风景游憩类的适生植物季相景观模式单一,骨干、基调树种季相景观缺乏等问题;红树林湿地外来速生树种数量过大,风景游憩功能低;农业生态田园风景游憩类的生态产品少、经济效益低下。依据公园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公众生态价值需求和绿网生境与植物资源特点,从植物资源分类库中选用典型适宜的适生植物资源,重塑生态价值及路径如下:①综合性公园生态景观价值构建选用典型适生植物有:美丽异木棉+红花羊蹄甲+红鸡蛋花+朱缨花+琴叶珊瑚;榄仁树+红花羊蹄甲+红千层+红花檵木+龙船花;铁冬青+黄槐+狐尾椰+夹竹桃+鸡冠刺桐+灰莉。②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生态教育、景观价值构建选用典型乡土红树植物有:红海榄、黄槿+海漆(水黄皮和杨叶肖槿)、银叶树+海芒果、白骨壤、桐花树等。③农业生态田园生态景观、教育价值选用典型适生植物采取“菠萝蜜+红掌”的林下两层间种群落模式。地域性适生植物资源系统的构建,尚需不断收集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的植物资源研究成果,以丰富资源库的植物种类,这一研究值得持续进行。
张哲[4](2018)在《海南三种蝴蝶兰属植物的保育生物学研究》文中认为蝴蝶兰属(Phalaenopsis)植物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在世界兰花贸易占有极高的份额,但野生种质资源受到人为活动、盗采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种群退化严重,极度濒危。本研究以海南岛分布的大尖囊蝴蝶兰(P.deliciosa)、海南蝴蝶兰(P.hainanensis)和五唇兰(P.pulcherrima)三种蝴蝶兰属植物为材料,开展了大尖囊蝴蝶兰和海南蝴蝶兰生境群落结构及附生习性、内生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繁殖生物学三方面的研究;分析了五唇兰花色和伴生报酬植物对其繁殖成功的影响,并研究了五唇兰的遗传多样性及交配系统。研究结果将为种原生蝴蝶兰的保育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理论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尖囊蝴蝶兰(Phalaenopsis deliciosa)(1)群落结构及附生习性:植物群落具有明显的热带属性,以热带亚洲分布和泛热带分布为主;共调查到附生宿主41种,对叶被木(Streblus taxoides)和刺桑(S.ilicifolius)具有附生偏好性。水平分布格局上,个体在3个种群内均存在小尺度聚集分布的现象。垂直分布格局上,个体均分布在5 m以下,且集中于1–1.9 m高度等级上。(2)内生微生物:共获得代表性内生真菌菌株38株,鉴定得到5个OTUs,归为5个属,优势属为球二孢属(Lasiodiplodia)和曲霉属(Aspergillus);共获得代表性内生细菌菌株54株,鉴定得到17个OTUs,归为12个属,优势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3)开花物候:去雄处理(3.28 d)和授粉处理(8.98 h)的单花花期极显着低于自然状态的单花花期(6.93 d);个体、种群水平上,2014年较2015年花期开始较早,结束较晚;个体水平的相对开花强度较低,主要分布频率为10%–40%;个体水平物候指数与繁殖成功的相关分析发现,座果率与花期持续时间和开花数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4)传粉机制:属泛化的食源性欺骗传粉系统,传粉者为彩带蜂(Nomia sp.)。(5)繁育系统:无自动授粉和无融合生殖的现象,自交结实率(60.00%)和异交(65.00%)无显着差异(P>0.05),但它们均显着高于自然结实率(2014年为7.14%;2015年为4.24%)。(6)花粉迁移:大尖囊蝴蝶兰2014年的花粉迁移率(移出率16.43%,沉降率7.30%)较2015年高(移出率8.48%,沉降率4.24%),三级电站(SD)种群两年的花粉迁移率均相对较低。2海南蝴蝶兰(Phalaenopsis hainanensis)(1)群落结构及附生习性:植物群落具有明显的热带属性,以热带亚洲分布和泛热带分布为主;共调查到附生宿主17种,但对刺桑(Streblus ilicifolius)和云南野桐(Mallotus yunnanensis)具有附生偏好性。水平分布格局上,个体在4个代表性样方内均存在小尺度聚集分布的现象。垂直分布格局上,个体分布在4 m以下,各个距离等级分布数量差异不显着,但在0–0.9 m和2–2.9 m高度等级上分布数量最多。(2)内生微生物:共获得代表性内生真菌菌株56株,鉴定得到7个OTUs,归为为6个属,优势属为炭角菌属(Xylaria)和镰刀菌属(Fusarium);共获得代表性内生细菌菌株65株,鉴定得到19个OTUs,归为14个属,优势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3)开花物候:去雄处理(6.00 d)和授粉处理(10.57 h)的单花花期极显着低于自然状态(12.40 d);个体、种群水平上,2014年较2015年花期开始较早,结束较晚;个体水平的相对开花强度较低,主要分布频率为20%;个体水平物候指数与繁殖成功的相关分析发现,座果率与花期持续时间和开花数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4)传粉机制:属泛化的食源性欺骗传粉系统,传粉者为柔毛切叶蜂(Megachile lanata)。(5)繁育系统:无自动授粉和无融合生殖的现象,自交结实率(26.27%)显着低于异交(100.00%)(P<0.01),可能存在自交不亲和或近交衰退;人工授粉结实率均显着高于自然结实率(2014年为6.52%;2015年为5.32%)。(6)海南蝴蝶兰2014年的花粉迁移率(移出率16.00%,沉降率6.67%)较2015年高(移出率15.96%,沉降率5.32%),椰子村(YZC)种群两年的花粉迁移率都相对较低。3五唇兰(Phalaenopsis pulcherrima)(1)五唇兰多样的花色在昆虫的视觉空间中分为2种,粉色和紫色;这两种花色表型分别与伴生报酬植物山芝麻(Helicteres angustifolia)和拟金草(Oldenlandia consanguinea)相似,形成了双色拟态的效果。(2)粉花在种群中占有优势,不同花色表型的五唇兰雄性和雌性繁殖成功率在不同种群、不同年份均不存在显着差异,证明花色间不存在负频率选择作用。(3)山芝麻和拟金草对五唇兰的雄性和雌性繁殖成功率均有显着的正相关影响,表明伴生报酬植物对五唇兰具有磁性物种效应。(4)五唇兰存在合子前的晚期自交不亲和机制。(5)五唇兰在较小尺度上存在着个体聚集分布的现象,也存在小尺度的空间遗传结构,三元回归分析发现五唇兰的种子散布相对花粉具有很高的局限性。(6)五唇兰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种群间的遗传分化较低;五唇兰种群显着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而杂合子过量。(7)五唇兰属于异交为主的交配系统,8个果荚的F1代均为异交后代,每个果荚仅有一个父本;五唇兰花粉流的距离平均为272.68 m。4三种蝴蝶兰的比较分析(1)群落结构群落植物组成均具有明显的热带区系成分;(2)空间分布:均具有在较小距离上聚集分布的现象,可能在局域尺度上受到真菌分布的影响;(3)内生微生物:内生真菌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可能受到生活习性和生境条件的影响;内生细菌均以芽孢杆菌属为优势属;(4)花期物候:授粉和去雄处理均可显着降低单花花期,具有兰科植物典型的授粉后(或去雄后)的响应机制;花期重叠程度较高,均分布在5到11月范围内,开花高峰期均出现在7到8月间;大尖囊蝴蝶兰和海南蝴蝶兰的座果率与花期持续时间和开花数均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可能存在远离生境效应;而五唇兰的座果率与花期持续时间和开花数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由磁性物种效应导致。(5)传粉机制:传粉昆虫均为蜂类,但种类不同,均属于泛化的食源性欺骗传粉系统;自然状态下的生殖隔离主要依赖不同的传粉者。(6)繁育系统:人工授粉座果率均显着高于自然座果率,说明存在严重的花粉限制;均不存在自动授粉和无融合生殖;海南蝴蝶兰和五唇兰具有自交不亲和或近交衰退的现象;三种蝴蝶兰种间杂交正反交均可结实。(7)花粉迁移:花粉迁移率在受到人为干扰和自然灾害影响的种群中相对较低。综上,在三种蝴蝶兰的保育中,应加强对生境植物群落特别是附生偏好树种或伴生植物的保护,也应加强对传粉昆虫的保护。对于人为干扰较大种群,如本研究中大尖囊蝴蝶兰的三级电站种群(SD)应加强原生境的就地保护和种群监测;海南蝴蝶兰的椰子村(YZC)种群应尽快进行迁地保护。同时,也应注意自然灾害造成的种群繁殖适合度的降低和种群衰退,采取重引入(种群复壮)的保育策略。
张慧坚,曾小红,刘晓光,刘海清,卢琨,李晓娜,董定超,濮文辉,麦雄俊,谢龙莲,秦斌华[5](2018)在《国内外热带作物生产与科技发展研究综述》文中认为为掌握国内外热带农业的生产与科技发展现状、趋势,以便为中国热带农业科技政策制定、科研立项、科技成果申报等提供决策参考,笔者在广泛查阅国内外研究和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归纳了橡胶、木薯、油棕、香蕉、菠萝、芒果、荔枝等主要热带作物的生产与科技发展现状、趋势,并进行了国内外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热带作物产业在全球热带作物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因热带农业科技体系建设仍不够完善、种质资源存量及品种结构、布局不合理、仅注重产中研究、高水平研究成果较少、高层次人才及现代农民数量较少等科技现状限制了其产业的发展,有必要通过构建生态高值热带农业技术体系、科学布局、调整品种与产业结构、加强产前产后技术力量及轻简栽培技术的研发、注重各层次及各学科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等,促进中国热带作物科技水平的提升,进而促进热带作物单产和品质的提高。
石松[6](2017)在《20世纪美国康奈尔大学对外农业援助发展历程研究》文中认为出于服务国家战略、人道主义等多重因素的考虑,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自二战后开始有组织、大规模地向其他需要帮助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量援助。由于农业进步对于消除贫困、维护全球和平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美国政府和很多援助机构将相当数量的对外援助资源投入了农业发展领域,其形式包括农业物资的直接投入、灌溉设施等工程援建,以及教育和技术援助等。经过多年实践,美国政府、科学和教育界人士逐步得到共识:帮助受援方发展自身的农业生产体系,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才是最为关键的援助内容和有效的援助方式。纵观美国自身的农业发展历程和经验,教育、科研和推广“三位一体”的农业发展体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开创这一发展模式的美国赠地高校,也在其发展过程中将关注的对象从本国农业逐步扩大至更广阔的范围。他们分享知识、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也因此在空间上得以延伸和拓展。尤其是在二战后,为了配合杜鲁门政府“第四点计划”的战略需求,美国赠地高校首先在政府组织下承担实施了一批对外援助项目。在农业领域开展对外援助,在诸多赠地高校乃至美国高校中,康奈尔大学可谓是先锋和代表。因此,本文旨在全面系统地梳理康奈尔大学自20世纪开始组织和参与的农业领域的对外援助活动的整个发展历程,将这一发展历程划分为两个阶段分别进行考查论述,并作对比分析。康奈尔大学开展对外农业援助较早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约20世纪上半叶的时间为其初步发展的第一个历史阶段。二战结束后,康奈尔大学的对外农业援助开始逐步向第二个阶段转型,从而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纵观这两个阶段,康奈尔大学开展对外农业援助不论是起源还是转型,均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内部动因的综合作用下发生的;而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其援助地域和对象的侧重、援助方式和内容的选择同样也有着较为显着的变化。从两个发展阶段中选取的代表性援助案例“康奈尔—金陵故事”和“康奈尔—洛斯巴诺斯故事”,既折射出各自历史阶段的不同背景和特点,也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体现出延续性和传承性的脉络。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对康奈尔大学对外农业援助的整个发展历程及其影响进行客观的评述,首先必须承认这些援助行为给受援方带来的客观帮助,为世界农业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以及它对先进农业科技在全球传播和应用的推动。但是,我们亦不能忽视对外农业援助配合国家外交战略、实现国家利益的工具性特点,以及援助双方必须互惠互利而绝非单向给予的基本特征。由此来看,这些援助行为也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本研究的创新之处首先在于观点和视角的创新:一是将康奈尔对外援助行为从学界普遍理解的二战后起源向前追溯至19与20世纪之交,将当时的一些民间和个人行为认定为其对外农业援助的开端,从而得以更完整地把握和分析研究对象的全貌;二是从对外农业援助的利益指向出发,能更好地理解其发生发展的背景和原因,以及实施援助一方从中的获益;三是明确了对外农业援助行为与农业高校基本职能之间的关系,以便于科学归纳和梳理具体援助内容与形式。此外,本研究发掘利用了大量康奈尔大学保存的珍贵档案和史料,在研究内容和材料上也有一定的创新之处。通过对康奈尔大学对外农业援助发展历程的研究,除了可以更多地挖掘历史、还原先进农业科技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的历史轨迹,更可以从史实中总结归纳出一定的经验和启示。希望这些经验和启示,对于中国农业高校在放眼全球寻求更大发展机遇时能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也希望对于新形势下中国和其他各国加强农业领域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农业生产面临的新挑战能够有所启迪。
曾宪海[7](2017)在《广东不同地区油棕产量相关性状比较及影响因子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由于“粮油争地”矛盾导致我国食用油生产长期不足,因而不得不大量进口植物油脂,其中年进口棕榈油约600万吨。油棕(Elaeisguineensis Jacq.)是世界上单产、总产最高的油料作物,被誉为“世界油王”,也是我国拟重点发展的木本油料作物之一。油棕是典型的热带植物,而我国热区地处热带北缘,环境复杂多样,风、寒、旱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为发展适合我国热带北缘环境特点的油棕栽培技术,本小组开展了系列研究。本研究是在广东新引种油棕种植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选取深圳、东莞、茂名、化州、湛江和雷州6个有代表性区域的油棕居群中38株油棕大树优株开展了连续5年的野外定点观测,通过开发出油棕EST-SSR分子标记对种质来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验证分析,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比较了油棕生长、产量组分性状,抗寒力,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及其所在地气象要素、土壤特性等因素,以及影响油棕产量和抗寒力的主要因子。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利用初选抗寒高产油棕优株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比较分析了油棕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和油棕EST-SSR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结果表明,6个地区新引种的油棕同源性很高,无明显地区性聚类情况,与引种调查结果吻合。2.应用电导率法及Logistic方程评价了油棕抗寒力并筛选出抗寒居群和优株。以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作为抗寒力鉴定指标,比较了油棕优株及居群之间的抗寒力差异及其与生长和产量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优株及居群之间的抗寒力均存在极显着差异,并初选出深圳居群的SZ7为抗寒植株(-6.19℃),东莞居群为抗寒居群(-5.44℃);(2)优株及居群的抗寒力与果穗重量呈显着正相关。3.正常果实重量和果穗重量等是评价油棕单产的重要指标。对6个油棕居群38株优株的18个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5年定点观测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所有性状株间差异明显,部分性状居群和年度差异显着;(2)植株的正常果实重量(ANFW)和果穗重量(ABW)分别与鲜果实产量(NFF)和鲜果穗产量(FFB)极显着正相关且有最大的正的直接影响,是单株产量的决定因子,并依此筛选出植株MM3和MM5分别作为高产NFF(44.33kg/株/年)和高产FFB(115.44kg/株/年)单株,选择结果与方差分析结果一致;(3)群体的正常果实数量(ANNF)和果穗败育率(ABR)分别与NFF和FFB显着正、负相关性且有最大的正、负直接影响,是群体产量的决定因子,并依此均筛选出化州居群作为高产NFF(20.50kg/株/年)和高产FFB(61.38kg/株/年)居群,其中NFF选择结果与方差分析结果一致。4.有效积温等气象要素是影响油棕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子。比较分析了 6个地区16年的6个气象参数对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年≥10℃有效积温是果穗数量、果实总数量、正常果实数量、果穗比和鲜果实产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有效积温高时,果穗、果实数量以及果穗比高,鲜果实产量高;年均温对叶片生长量(FP)和稔实率(FCR)均有决定性影响,年均温高果穗稔实率高,而叶片营养生长受抑制;年最低温是花性别比(SR)的主要影响因子,且与SR密切正相关,年最低温较高有利于提高雌花序比例;最冷月均温对雌花败育率影响最大且有正的直接影响;年日照时数对果穗败育率、花果数量、果穗重量和鲜果穗产量有决定作用和极显着正相关性,日照时数高时,果穗败育率高、花果数量少、果穗小,从而导致了鲜果穗产量下降;年降雨量是正常果实重量的主要影响因子且有正的直接影响。5.土壤质地和速效钾含量等土壤特性对油棕生长和产量有较大影响。比较分析了 6个地区4年的7个土壤特性参数对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砂量对雌花败育率、稔实率、果粒重、正常果实重量和鲜果实产量有决定性影响和显着正相关,适宜的土壤质地对降低雌花败育率、提高鲜果实产量等有重要作用;速效钾对提高果穗重量的影响最大,而速效磷则相反;硝态氮对叶片生长量有决定影响和显着负相关,硝态氮含量高不利于叶片生长;铵态氮对果实总数量和正常果实数量有决定影响和显着正相关,铵态氮含量高能提高成果数量;pH值是花性别比(SR)的决定因子,其次是铵态氮,较高的pH值和铵态氮含量均有利于雌花序比例的提高,且两者在调控SR方面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有机质对果穗数量和果穗败育率有决定作用和显着负相关,但对叶片生长量有最大的正的直接影响,表明有机质主要满足营养生长而不是生殖生长。6.有效积温、速效钾和上角质层厚度等是影响油棕抗寒力的主要因子。以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作为抗寒力鉴定指标,比较分析了气象要素、土壤特性和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对油棕抗寒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年≥10℃有效积温与LT50呈显着正相关且有决定作用,有效积温低有利于选出抗寒力强的油棕种质;(2)土壤速效钾含量高对降低LT50、提高油棕抗寒力具有决定作用,而速效磷则相反;(3)叶片上角质层厚度较大对油棕抗寒力提高具有决定影响。7.广东现存新引种的油棕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为我国油棕种植提供了有益参考。综合分析表明,现存油棕优株能在年最低温4.63~6.03℃,年最冷月均温14.15~15.15℃,年≥10℃有效积温8219.38℃~8532.03℃等气候条件下以及在弱酸性至中性的砂壤土条件下正常生长和开花结果,并在粗放抚管条件下年产果穗和果实产量达71.89kg/株和20.50kg/株。
何云,李琼,陈业渊[8](2015)在《热带作物种质资源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通过介绍我国热带作物种质资源的区域分布,阐述种质资源考察、收集和保存的状况,总结鉴定评价技术体系和共享平台建设的情况,以及资源的鉴定、评价与创新利用等方面的现状,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深入挖掘、强化自主创新、提高共享效率等建议,为合理利用我国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奠定基础。
姬卿[9](2014)在《中国木薯开发利用研究 ——基于种质资源视觉的理论与实证探讨》文中研究说明论文在种质资源的背景下选取木薯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归纳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大量搜集相关数据资料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中国木薯生产进行经济分析。论文根据研究思路确定了中国木薯生产经济分析的技术路线。在这个路线的指引下,首先介绍了种质资源学和木薯种质资源及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然后系统考察了中国木薯的生产现状与产业现状,用时间趋势回归法对中国木薯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进行度量,用时间序列模型对中国木薯总产量进行预测,对中国木薯产品需求及市场进行分析,从投入产出和影响木薯产量的因素两个方面对木薯生产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并对国外主要木薯生产国的生产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借鉴;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木薯生产、销售和组织化进行实证研究,利用调查问卷所得数据对影响木薯种植面积和单产的因素进行定量模型分析,并对中国木薯生产扩能进行简要布局;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从产前投资推动和产后消费拉动对促进中国木薯生产发展的对策建议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论文分别选用对数、线性和二项式时间趋势方程对中国1961-2012木薯种植面积、总产和单产进行时间拟合,通过分析可见中国木薯发展经历了急升→急降→缓升→急降→缓升的过程。2、论文采用时间序列模型的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p,d,q)模型)对2015-2020年中国木薯总产量进行预测,结果理想,说明使用这种方法进行预测可行。根据该模型预测结果,到2020年中国木薯总产量将达到550万t左右,比2012年增加20%。3、分析表明:中国木薯种植面积、总产和单产分别以2.13%、2.66%和0.53%的年均增长率递增,但中国木薯种植面积和总产占世界的比重都较小,只有1.5-2%左右,单产水平虽比世界平均水平略高,但与木薯单产平均水平较高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同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薯购买商,每年花费数十亿美元进口木薯及制品,中国木薯贸易对世界的依存度极高。4、从投入情况看,每667m2木薯的生产成本低于甘蔗、稻谷、玉米、小麦、大豆、花生和烤烟。从产出情况看,种植木薯每667m2产值高于玉米和小麦,种植木薯所获得的净利润、投入产出比和成本利润率均高于对比的七种作物。5、国外主要木薯生产国的经验借鉴是:第一,木薯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扶持;第二,好种出好苗,育种乃重中之重;第三,木薯行业协会,作用巨大;第四,尊重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配套实施价格支持政策;第五,通过科技创新,增加木薯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第六,木薯产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6、通过对广西、广东、云南、海南、福建和江西等六个省的调查问卷发现:中国木薯生产绝大部分仍然处于传统的家庭生产模式,农民分散种植,孤立面对市场,缺乏有效的组织,难以形成生产规模:农民确定木薯种植面积的主要依据是自有土地面积,但土地资源有限;木薯间套种虽然效益显着,但单种木薯仍占半壁江山;木薯销售的主要方式是木薯收购商到地头收购,销售价格低是农民普遍反映的问题;“公司+合作社+农户”是农民一致认可的生产经营模式,但绝大部分木薯种植户与加工企业之间没有规范的合同进行约束和利益连带,产业链条没有形成,生产与销售之间关系松散。7、论文利用调查问卷所得数据,运用非线性回归和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中国木薯种植面积和单产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土地面积和劳动力的投入分别是影响木薯种植面积和单产的第一因素。基于上述分析和结果,我们从产前投资推动和产后消费拉动两个方面提出“七推”“三拉”促进木薯生产的政策措施,“七推”即继续加大木薯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力度,从源头上保障木薯生产;加大新品种的培育力度和推广强度,为木薯生产提供良种好苗;加大国家对木薯种植的政策指导与资金扶持,做大做强木薯产业;加快科技创新和队伍建设,完善研发推广体系;通过土地信托流转,推进专业合作社建设,构建新型木薯现代化种植体系;研究木薯北移栽培体系,稳中扩大木薯种植面积;研究木薯种植与收获的机械化体系,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三拉”即木薯“吃起来”,恢复木薯的粮食身份和地位,提升市场价值;加大木薯产品深加工力度,提高木薯的经济价值;实施木薯价格支持政策,完善农民利益保障机制。
许丽菁,范海阔,杨耀东,郑小蔚,董志国[10](2014)在《发展中国椰子科技国际合作交流的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加强椰子科技国际合作交流的背景及中国椰子科技国际合作概况,分析中国椰子产业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和科技含量高的椰子深加工产品,缺乏高层次椰子科技国际合作交流的人才,缺乏与国外科研机构合作开发较大的椰子产业的科研项目等我国椰子科技国际合作存在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对中国椰子科技国际合作交流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二、印度加强椰子种质资源收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印度加强椰子种质资源收集(论文提纲范文)
(1)椰子种质资源、栽培与利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椰子种质资源研究 |
1.1 椰子种质收集保存 |
1.2 椰子种质鉴定评价 |
1.3 椰子种质资源利用 |
2 栽培技术 |
2.1 椰子栽培营养与施肥 |
2.2 椰子植物保护与病虫害防治 |
3 椰子生理生化 |
3.1 椰子抗逆生理 |
3.2 椰子营养成分 |
3.2.1 可溶性糖 |
3.2.2 脂肪酸 |
3.2.3 蛋白质 |
3.2.4 其他 |
4 椰子分子生物学 |
5 椰子产品加工及利用 |
6 展望 |
(2)柑橘模式材料的开发与金柑属植物系统发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课题的提出 |
2.前人研究进展 |
2.1 模式植物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进展 |
2.1.1 模式植物拟南芥开发与应用历史 |
2.1.2 水稻、番茄和杨树模式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
2.1.3 前人在柑橘基因功能研究中使用的实验材料与研究进展 |
2.1.4 山金柑的生物学特点及其开发和应用进展 |
2.2 果树植物全基因组测序研究进展 |
2.2.1 温带果树 |
2.2.2 亚热带果树 |
2.2.3 热带果树 |
2.3 真柑橘果树系统发育与金柑属起源研究进展 |
2.3.1 真柑橘果树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
2.3.2 中国柑橘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2.3.3 金柑的栽培与传播历史 |
3.本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单胚山金柑纯系和杂交群体的构建及栽培评价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单胚山金柑纯系的构建 |
2.2 单胚山金柑农艺性状评价指标 |
2.3 单胚山金柑×滑皮金柑F1群体和F2群体的构建 |
2.4 DNA提取、分子标记初步估计纯合度与杂种鉴定 |
2.5 山金柑基因组特点检测 |
3.结果与分析 |
3.1 单胚山金柑纯系的构建 |
3.2 单胚山金柑农艺性状评价 |
3.3 单胚山金柑自交优系的选择 |
3.4 单胚山金柑PN02×滑皮金柑F1的构建与表型的初步调查 |
3.5 单胚山金柑PN02×滑皮金柑F2的繁育 |
4.讨论 |
4.1 山金柑纯系材料的进一步科学利用 |
4.2 “模式柑橘”“模式栽培”的继续探索 |
4.3 单胚山金柑PN02×滑皮金柑F1、F2群体的未来应用 |
第三章 山金柑全基因组测序 |
1.引言 |
2.材料和方法 |
2.1 植物材料与核酸提取方法 |
2.2 基因组测序与组装流程 |
2.3 基因组与转录组分析方法 |
2.4 山金柑成花基因表达分析、SPL基因家族分析和实时定量荧光PCR实验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3.1 山金柑基因组测序 |
3.1.1 基因组测序和组装 |
3.1.2 基因组注释 |
3.1.3 基因组共线性分析 |
3.1.4 同源基因分析 |
3.1.5 系统发育分析 |
3.2 山金柑生活史转录组测序与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
3.2.1 山金柑生活史转录组测序 |
3.2.2 山金柑生活史基因共表达模式分析 |
3.2.3 山金柑成花机理比较转录组分析 |
3.3 山金柑SPL基因家族分析 |
3.3.1 山金柑SPL基因鉴定 |
3.3.2 山金柑SPL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3.3.3 山金柑SPL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4.讨论 |
4.1 山金柑基因组的进一步优化 |
4.2 山金柑在柑橘植物树体发育研究中的未来应用 |
4.3 山金柑作为柑橘生殖发育研究的模式材料及山金柑早花机理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
第四章 金柑属植物系统发育研究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植物材料与DNA提取方法 |
2.2 核SSR分子标记实验与分析方法 |
2.3 叶绿体序列测序实验与分析方法 |
2.4 重测序数据分析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3.1 基于核SSR的金柑属植物遗传评价 |
3.1.1 基于核SSR数据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2 基于核SSR数据的主坐标分析 |
3.1.3 基于核SSR数据的系统发育分析 |
3.1.4 基于核SSR数据的群体结构分析 |
3.2 基于叶绿体序列的金柑属植物遗传多样性与系统发育分析 |
3.2.1 基于叶绿体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2 基于叶绿体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
3.3 基于全基因组SNP的栽培金柑与山金柑群体遗传学分析 |
3.3.1 栽培金柑与野生山金柑系统发育与主成分分析 |
3.3.2 栽培金柑与野生山金柑群体结构分析 |
3.3.3 栽培金柑种群与野生山金柑种群基因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3.4 栽培金柑种群与野生山金柑种群遗传分化分析 |
3.3.5 栽培金柑种群与野生山金柑种群连锁不平衡分析 |
3.3.6 栽培金柑种群与野生山金柑种群基因组高分化区检测 |
3.3.7 栽培金柑种群与野生山金柑种群动态分析 |
3.3.8 基于本研究结果和前人报道的栽培金柑起源假说 |
4.讨论 |
4.1 栽培金柑种质资源收集和评价的思考 |
4.2 金柑属植物的分类、系统发育与起源争议问题的新观点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附表 |
附录Ⅱ:附图 |
附录Ⅲ:补充数据 |
附录Ⅳ:科研产出 |
致谢 |
(3)基于生态价值的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公园城市概述 |
1.4.1 公园城市定义 |
1.4.2 公园城市在园林、森林与生态园林等方面的前期探索 |
1.4.3 公园城市建设的地域性生态原则 |
1.4.4 公园城市建设的内涵 |
1.5 国内外公园城市建设实践与理论研究现状 |
1.5.1 绿带—绿道—绿廊—公园体系 |
1.5.2 生态绿网理论 |
1.5.3 生态绿网规划实践探索 |
1.5.4 生态绿网特点分析 |
1.5.5 基于植物生态学理论的生态价值指标分类 |
1.5.6 植物多样性专题研究 |
1.6 研究问题 |
1.6.1 公园城市绿地系统不能有效涵盖生态空间网络 |
1.6.2 基于生态功能的适生植物资源应用不足 |
1.6.3 公园城市生态价值侧重于生态防护且未形成体系 |
1.7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7.1 研究内容 |
1.7.2 创新点 |
1.8 研究策略与方法 |
1.8.1 研究策略 |
1.8.2 研究方法 |
1.9 研究技术路线 |
2 基于地域特殊自然地理要素的城乡绿网及生态价值体系构建 |
2.1 湛江市概况 |
2.2 湛江市绿网的生态结构 |
2.2.1 市域生态空间格局 |
2.2.2 市域生态空间的生态安全、防护、生产及风景游憩功能 |
2.2.3 城区与环城绿网 |
2.2.4 城区绿地与环城绿网生态功能评价及生态绿网结构 |
2.3 绿网生态价值体系构建要素分析 |
2.3.1 生态价值构建的地域化原则 |
2.3.2 风景游憩类生态价值分析 |
2.3.3 基于地域性城市特殊自然地理要素因子影响力评价 |
2.3.4 地域性城市生态防护价值指标分析 |
2.3.5 湛江生态绿网不同植物资源生态价值的公众评价 |
2.4 地域性公园城市绿网的生态价值体系 |
2.5 本章小节 |
3 湛江市域适生植物资源收集与分类 |
3.1 市域植物多样性 |
3.2 绿网生态植物资源分析 |
3.2.1 综合性公园景观游憩空间及其骨干基调树种资源 |
3.2.2 红树林湿地生态保护空间及其植物群落 |
3.2.3 农业生态田园及其生态产品 |
3.2.4 植物资源应用现状分析 |
3.3 基于生态价值优势的植物资源收集、分类 |
3.4 地域性适生植物分类 |
3.4.1 适生植物 |
3.4.2 适生植物资源种类库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PYTHON语言的适生植物资源分类库构建 |
4.1 构建适生植物资源库的目的与任务 |
4.2 Python语言特点 |
4.3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适生植物资源库原理与流程 |
4.3.1 原理 |
4.3.2 流程 |
4.4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湛江适生植物资源库 |
4.5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湛江适生植物资源生态价值分类库 |
4.6 本章小结 |
5 综合性公园植物生态景观价值评价及重构 |
5.1 城区绿地综合性公园 |
5.2 综合性公园植物群落季相景观分析 |
5.3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价值——观花 |
5.4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价值——观果 |
5.5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价值——观叶 |
5.6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评价 |
5.7 综合性公园适生植物群落资源筛选 |
5.7.1 综合性公园适生植物资源筛选原则 |
5.7.2 综合性公园适生植物资源种类筛选 |
5.8 综合性公园生态景观价值重塑 |
5.9 本章小节 |
6 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风景游憩价值重塑 |
6.1 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生态景观价值 |
6.2 红树林湿地生态游憩经验借鉴 |
6.3 基于生态景观、教育价值的乡土红树植物资源选用 |
6.4 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风景游憩价值的重塑路径 |
6.4.1 区位自然条件分析 |
6.4.2 场地挑战与策略 |
6.4.3 系统功能构建 |
6.4.4 乡土红树植物群落规划 |
6.5 本章小节 |
7 农业生态田园生态景观及教育价值重塑 |
7.1 基于绿网生态价值的农业生态田园 |
7.2 基于生产性景观的农业生态田园生态价值 |
7.3 植物生理生态学相关理论与生态产品品质 |
7.3.1 植物生理生态学理论 |
7.3.2 环境因子与植物生态产品生产模式的关系分析 |
7.3.3 生产性花果资源筛选及其生态产品生产模式 |
7.4 红掌产品花色质量提升的植物生理学研究 |
7.4.1 材料与方法 |
7.4.2 结果与分析 |
7.4.3 讨论与结论 |
7.5 菠萝蜜果品质量提升的植物生理学研究 |
7.5.1 材料与方法 |
7.5.2 结果与分析 |
7.5.3 讨论与结论 |
7.6 农业生态田园的生产生态景观价值重塑 |
7.7 本章小节 |
8 讨论与结论 |
8.1 讨论与展望 |
8.2 结论与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湛江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库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4)海南三种蝴蝶兰属植物的保育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兰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
1.1.1 生活习性 |
1.1.2 与内生微生物的关系 |
1.1.3 繁育系统及传粉机制 |
1.1.4 种子散播及幼苗更新机制 |
1.1.5 种群遗传多样性及交配系统 |
1.2 兰科植物的保育 |
1.2.1 兰科植物的保育现状 |
1.2.2 兰科植物的保育方法 |
1.2.3 兰科植物保育的影响因素 |
1.3 蝴蝶兰属植物保育研究概述 |
1.3.1 种类和分布 |
1.3.2 系统发生学 |
1.3.3 组培快繁 |
1.3.4 内生微生物 |
1.3.5 繁殖生物学 |
1.3.6 种群遗传学 |
1.3.7 种群动态监测及重引入 |
1.4 课题选择 |
1.4.1 研究材料 |
1.4.2 选材依据 |
1.4.3 研究目的 |
1.4.4 研究意义 |
1.4.5 研究内容 |
1.4.6 研究地概况 |
1.5 创新与特色 |
1.6 技术路线 |
2 大尖囊蝴蝶兰和海南蝴蝶兰的生境植物群落结构及附生习性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样地 |
2.1.2 数据处理及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群落结构组成 |
2.2.2 群落区系特征 |
2.2.3 附生习性 |
2.2.4 空间分布格局 |
2.3 讨论 |
2.3.1 植物群落结构组成 |
2.3.2 群落区系特征 |
2.3.3 附生习性 |
2.3.4 空间分布格局 |
2.4 小结 |
3 大尖囊蝴蝶兰和海南蝴蝶兰内生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植物材料 |
3.1.2 内生菌的分离与纯化 |
3.1.3 内生菌的分子鉴定 |
3.1.4 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构建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最佳表面消毒时间 |
3.2.2 内生真菌和细菌的分离 |
3.2.3 内生真菌和细菌的分子鉴定 |
3.3 讨论 |
3.3.1 内生真菌多样性 |
3.3.2 内生细菌多样性 |
3.4 小结 |
4 大尖囊蝴蝶兰和海南蝴蝶兰的繁殖生物学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种群概况及个体统计 |
4.1.2 花形态测量 |
4.1.3 开花物候 |
4.1.4 传粉观察 |
4.1.5 繁育系统 |
4.1.6 花粉迁移 |
4.2 结果 |
4.2.1 花朵形态测量 |
4.2.2 开花物候 |
4.2.3 访花昆虫 |
4.2.4 繁育系统 |
4.2.5 花粉迁移 |
4.3 讨论 |
4.3.1 开花物候 |
4.3.2 传粉机制 |
4.3.3 繁育系统 |
4.3.4 花粉迁移 |
4.4 小结 |
4.4.1 大尖囊蝴蝶兰的繁殖生物学 |
4.4.2 海南蝴蝶兰的繁殖生物学 |
5 五唇兰两种花色表型及伴生报酬植物对其繁殖成功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研究样地 |
5.1.2 花色反射光谱测定 |
5.1.3 花色对繁殖成功的影响 |
5.1.4 花色间的负频率选择 |
5.1.5 伴生报酬植物对繁殖成功的影响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花色反射率测定 |
5.2.2 花色对五唇兰繁殖成功的影响 |
5.2.3 花色间的负频率选择 |
5.2.4 伴生报酬植物对五唇兰繁殖成功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五唇兰的遗传多样性与交配系统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研究地概况 |
6.1.2 花粉管萌发的荧光观察 |
6.1.3 空间分布格局 |
6.1.4 SSR分子标记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花粉管萌发的荧光观察 |
6.2.2 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 |
6.2.3 DNA提取结果 |
6.2.4 SSR引物筛选及体系优化 |
6.2.5 成年群体和F1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
6.2.6 种群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 |
6.2.7 基于花色表型的成年群体系统发育树 |
6.2.8 小尺度的空间遗传结构 |
6.2.9 交配系统 |
6.2.10 父本分析 |
6.3 讨论 |
6.3.1 自交不亲和机制 |
6.3.2 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 |
6.3.3 空间分布格局及遗传结构 |
6.3.4 交配系统及父本分析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大尖囊蝴蝶兰(Phalaenopsis deliciosa) |
7.1.2 海南蝴蝶兰(Phalaenopsis hainanensis) |
7.1.3 五唇兰(Phalaenopsis pulcherrima) |
7.1.4 三种蝴蝶兰部分研究结果的比较分析 |
7.2 展望 |
7.2.1 菌根化育苗及重引入 |
7.2.2 交配系统 |
7.2.3 谱系地理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主要仪器及设备信息 |
附表2 PDA和NA培养基配方 |
附表3 原生蝴蝶兰属植物的种类及分布 |
附表4 大尖囊蝴蝶兰群落物种名录 |
附表5 海南蝴蝶兰群落物种名录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国内外热带作物生产与科技发展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全球热带作物生产概况 |
1.1 全球热带作物生产情况 |
1.2 中国热带作物生产情况 |
2 国内外热带作物科技发展比较研究 |
2.1 世界热带作物科技发展现状 |
2.1.1 成立了众多各有特色的国际或区域研究组织 |
2.1.2 各主要热带作物科技取得重大突破 |
2.1.3 农业科研能力培养得到重视 |
2.1.4 科技交流合作日益频繁 |
2.2 中国热带作物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 |
2.2.1 热带农业科技体系自身建设得到不断加强 |
2.2.2 部分科技成果已位列世界先进行列 |
2.2.3 热带农业条件建设不断加强 |
2.2.4 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成绩显着 |
2.3 中国热带作物科技与世界先进科技水平差距 |
2.3.1 国内热带农业科技体系建设仍不够完善, 合作力度仍需加强 |
2.3.2 种质资源存量及品种结构、布局不合理不利于产业升级 |
2.3.3国外注重全产业链研究, 国内注重产中研究 |
2.3.4国外涉及的学科及高水平论文均多于国内的 |
2.3.5 高层次人才及现代农民少影响产业科技贡献率的提高 |
3 世界热带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及中国热带作物发展对策 |
3.1 世界热带农业科技发展趋势 |
3.1.1 多学科交叉与融合趋势明显 |
3.1.2 热带农业科学技术协同创新机制体制将日益完善 |
3.1.3 现代育种技术进步将促进热带作物品种创新与培育 |
3.1.4 节本增效与资源节约型技术研究成为自主创新与推广主流 |
3.1.5 热带作物工厂化生产技术及热带农业信息化技术研发将成为热点 |
3.2 中国热带农业科技发展政策建议 |
3.2.1 拓宽研究领域, 构建生态高值热带农业技术体系 |
3.2.2 科学布局、调整品种与产业结构, 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 |
3.2.3 加强产前、产后技术力量及轻简栽培技术的研发, 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多样化 |
3.2.4 注重各层次、各学科领域人才队伍建设, 构建定位明确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 |
(6)20世纪美国康奈尔大学对外农业援助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依据与意义 |
一、研究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针对康奈尔大学的相关研究 |
二、对外农业援助的相关研究 |
三、有关康奈尔大学近代开展对外农业援助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框架 |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一、相关理论依据 |
二、研究方法 |
三、资料来源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可能的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
第一节 “对外农业援助”的内涵与外延 |
一、对外援助(援外)、国际援助 |
二、对外农业援助 |
第二节 几个相关概念的阐释和辨析 |
一、国际发展援助 |
二、粮食援助 |
三、国际农业与农村发展 |
第二章 康奈尔大学对外农业援助的起源与初步发展 |
第一节 康奈尔大学对外农业援助发端的背景与动因 |
一、国家战略视角下的宏观背景 |
二、对外农业援助在康奈尔大学起源的内部动因 |
第二节 起源阶段康奈尔大学对外农业援助地域与方式的选择 |
一、地域的选择: 拉美与亚太地区 |
二、基于高校基本职能的援助方式的选择 |
第三节 主要援助活动内容 |
一、教育与人才培养: 招收外国留学生 |
二、开展科学研究: 零星出现的资源考察 |
三、以个人活动为主的知识转移与技术推广 |
四、校内组织或相关保障: 民间组织与社团的成立 |
第三章 康奈尔大学对外农业援助的转型和快速发展 |
第一节 转型的背景和动因 |
一、对外农业援助发生转型时的全球局势与宏观背景 |
二、康奈尔大学对外农业援助获得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因 |
第二节 康奈尔大学对外农业援助转型中的地域和方式的选择 |
一、地域的选择: 广泛性与重点性并存 |
二、更加综合多样的援助方式 |
第三节 主要援助活动内容 |
一、教育与人才培养: 关注重点从规模向质量的转变 |
二、开展科学研究: 内容极大拓展与丰富 |
三、在技术推广基础上形成更加立体综合的援助项目 |
四、校内组织或保障: 官方机构的成立与激励措施 |
第四章 不同历史阶段的代表性个案及其比较分析 |
第一节 起源与初步发展阶段: 康奈尔—金陵故事 |
一、援助背景与起源 |
二、主要援助经历与内容 |
三、援助产生的影响和效应 |
第二节 转型和快速发展阶段: 康奈尔—洛斯巴诺斯故事 |
一、援助背景及起源 |
二、主要援助经历与内容 |
三、援助产生的影响和效应 |
第三节 康奈尔大学对外农业援助两个发展阶段的比较和分析 |
一、援助行为发生发展的背景和动因的对比 |
二、援助对象和发生地点的比较 |
三、援助方式与行为的比较 |
第五章 评价与启示 |
第一节 历史评价 |
一、带给受援方的积极影响,以及对世界农业发展做出的贡献 |
二、援助行为具有双方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基本特征 |
三、推动先进农业科技在全球范围的传播 |
四、特定时代背景下帮助获取国家利益的工具 |
五、“美国需要”和“美国模式”形成的历史局限性 |
第二节 经验与启示 |
一、对外农业援助与农业高校自身发展的良性互动 |
二、紧紧依托高校基本职能,充分发挥自身特长 |
三、“官民并举”和多渠道的经费投入 |
四、始终坚持合作共赢的基本属性 |
五、重视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广东不同地区油棕产量相关性状比较及影响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前言 |
1.1 油棕生长习性 |
1.1.1 油棕地理分布 |
1.1.2 油棕生态学特性 |
1.1.3 油棕植物学特征 |
1.2 油棕产业发展概况 |
1.2.1 油棕主要用途及食用品质 |
1.2.2 世界油棕产业发展概况 |
1.2.3 我国油棕产业发展概况 |
1.3 国内外油棕研究现状 |
1.3.1 油棕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保存 |
1.3.2 油棕种质资源评价 |
1.3.3 油棕种质资源创新利用 |
1.3.4 油棕引种栽培 |
1.3.5 抗寒生理 |
1.3.6 抗旱生理 |
1.3.7 光合生理 |
1.3.8 叶片解剖学 |
1.3.9 EST-SSR标记 |
2 研究目的意义 |
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油棕引种调查及居群优株的初选 |
1 油棕引种调查 |
1.1 调查时间和方法 |
1.2 调查结果 |
1.2.1 种植分布及生长概况 |
1.2.2 种植品种及其表现 |
2 油棕居群优株的初选 |
2.1 油棕居群初选结果 |
2.1.1 深圳油棕居群 |
2.1.2 东莞油棕居群 |
2.1.3 茂名油棕居群 |
2.1.4 化州油棕居群 |
2.1.5 湛江油棕居群 |
2.1.6 雷州油棕居群 |
2.2 油棕优株初选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油棕产量相关性状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比较分析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试验材料 |
1.1.2 试验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株间差异 |
1.2.2 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居群差异 |
1.2.3 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年度差异 |
1.3 讨论 |
第二节 油棕抗寒力比较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油棕个体植株的抗寒力评价 |
2.2.2 油棕居群的抗寒力评价 |
2.3 讨论 |
第三节 油棕叶片解剖结构特征比较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油棕叶片解剖结构的基本特征 |
3.2.2 油棕叶片解剖结构特征的植间差异 |
3.2.3 油棕叶片解剖结构特征的居群差异 |
3.2.4 聚类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节 油棕遗传多样性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EST-SSR引物的筛选 |
4.2.2 EST-SSR产物的多态性 |
4.2.3 聚类分析 |
4.2.4 主坐标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节 油棕种植区域气象要素比较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油棕种植区域气象要素情况 |
5.2.2 油棕种植区域气象要素的地区差异 |
5.2.3 油棕种植区域气象要素的年度差异 |
5.3 讨论 |
第六节 油棕种植区域土壤特性比较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油棕种植区域土壤特性情况 |
6.2.2 油棕种植区域土壤特性的地区差异 |
6.2.3 油棕种植区域土壤特性的年度差异 |
6.3 讨论 |
第四章 影响油棕产量的主要因子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之间的相互影响 |
2.1.1 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2.1.2 影响油棕产量的主要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 |
2.2 油棕抗寒力对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影响 |
2.2.1 油棕个体植株的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与抗寒力的相关性分析 |
2.2.2 油棕居群的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与抗寒力的相关性分析 |
2.3 气象要素对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影响 |
2.3.1 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
2.3.2 影响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主要气象因子 |
2.4 土壤特性对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影响 |
2.4.1 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与土壤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
2.4.2 影响油棕生长和产量组分性状的主要土壤因子 |
3 讨论 |
第五章 影响油棕抗寒力的主要因子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影响油棕抗寒力的气候条件 |
2.1.1 油棕抗寒力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
2.1.2 影响油棕抗寒力的主要气象因子 |
2.2 影响油棕抗寒力的土壤条件 |
2.2.1 油棕抗寒力与土壤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
2.2.2 影响油棕抗寒力的主要土壤因子 |
2.3 影响油棕抗寒力的叶片解剖结构特征 |
2.3.1 油棕叶片解剖结构特征与抗寒力相关性分析 |
2.3.2 影响油棕抗寒力的主要叶片解剖结构因子 |
3 讨论 |
综合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附录 |
致谢 |
(9)中国木薯开发利用研究 ——基于种质资源视觉的理论与实证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木薯产业相对落后 |
1.1.2 木薯生产成为制约中国木薯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4 本研究的相关经济理论 |
1.4.1 产业经济理论 |
1.4.2 资源经济理论 |
1.4.3 循环经济理论 |
1.4.4 计量经济理论 |
1.5 研究内容和论文的基本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的基本框架 |
1.6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1.6.3 创新点 |
第2章 种质资源学与木薯种质资源 |
2.1 种质资源学 |
2.1.1 发展历程 |
2.1.2 发展趋势 |
2.2 木薯种质资源 |
2.2.1 起源与分布 |
2.2.2 营养与用途 |
2.2.3 木薯种质资源及其研究进展 |
2.3 木薯种质资源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分析 |
2.3.1 谁拥有了种质资源,谁就拥有了将来的世界 |
2.3.2 木薯种质资源的能量转化利用优势显着 |
2.3.3 新品种的选育有力地推动了木薯产业的发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木薯生产及产业现状分析 |
3.1 生产现状分析 |
3.1.1 生产概况 |
3.1.2 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情况及变动特征分析 |
3.1.3 木薯总产发展趋势预测 |
3.1.4 木薯生产的国际地位 |
3.2 产业现状分析 |
3.2.1 加工现状 |
3.2.2 消费现状 |
3.2.3 国际贸易现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木薯生产的经济效益分析 |
4.1 投入产出分析 |
4.1.1 投入分析 |
4.1.2 产出分析 |
4.1.3 投入产出率分析 |
4.1.4 木薯与其他作物的比较 |
4.2 中国木薯产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气候条件 |
4.2.2 土壤条件 |
4.2.3 生产技术 |
4.2.4 木薯的收获总面积 |
4.2.5 单一生产者种植规模 |
4.2.6 价格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世界木薯主要生产国的经验与借鉴 |
5.1 世界木薯主要生产国的经验 |
5.1.1 尼日利亚 |
5.1.2 泰国 |
5.1.3 巴西 |
5.1.4 越南 |
5.1.5 印度 |
5.2 各国经验对中国木薯生产的借鉴 |
5.2.1 木薯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扶持 |
5.2.2 好种出好苗,木薯育种乃重中之重 |
5.2.3 木薯行业协会,作用巨大 |
5.2.4 尊重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配套实施价格支持政策 |
5.2.5 通过科技创新,增加木薯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 |
5.2.6 木薯产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木薯生产调查分析 |
6.1 调查地区、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
6.2 调查结果分析 |
6.2.1 受调查者家庭基本情况分析 |
6.2.2 木薯生产分析 |
6.2.3 木薯销售分析 |
6.2.4 木薯种植的组织化研究 |
6.2.5 影响木薯总产的因素分析 |
6.2.6 中国各木薯主产区的比较 |
6.3 中国木薯生产存在的问题 |
6.3.1 品种单一,新品种推广与产业发展存在差距 |
6.3.2 管理粗放,经济效益不如种植其他经济作物 |
6.3.3 分散种植,不能实现规模效益 |
6.3.4 没有补贴,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 |
6.3.5 机械化水平低,生产效率低下 |
6.3.6 投入不足,推广体系不健全 |
6.3.7 价格偏低,种植木薯收益不突出 |
6.4 中国木薯生产扩能的布局分析 |
6.4.1 国内扩能 |
6.4.2 国外扩能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1.1 木薯生产取得巨大成就,扩能亦有空间 |
7.1.2 木薯产业外贸依存度高,供需矛盾突出 |
7.1.3 木薯生产比较效益显着,产值有待提高 |
7.1.4 木薯种植科技含量低,组织化程度弱 |
7.1.5 家庭土地面积和劳动力的投入是木薯总产的重要影响因素 |
7.1.6 在中国各木薯主产区,情况各具特色 |
7.2 政策建议 |
7.2.1 继续加大木薯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力度,从源头上保障木薯生产 |
7.2.2 加大新品种的培育力度和推广强度,为木薯生产提供良种好苗 |
7.2.3 加大国家对木薯种植的政策指导与资金扶持,做大做强木薯产业 |
7.2.4 加快科技创新和队伍建设,完善研发推广体系 |
7.2.5 通过土地信托流转,推进专业合作社建设,构建新型木薯现代化种植体系 |
7.2.6 研究木薯北移栽培体系,稳中扩大木薯种植面积 |
7.2.7 研究木薯种植与收获的机械化体系,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 |
7.2.8 木薯“吃起来”,恢复木薯的粮食身份和地位,提升市场价值 |
7.2.9 加大木薯产品深加工力度,提高木薯的经济价值 |
7.2.10 实施木薯价格支持政策,完善农民利益保障机制 |
7.3 不足之处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7.3.1 不足之处 |
7.3.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 中国木薯种植户生产、销售与组织化调查问卷 |
附件2 影响木薯种植面积的因素分析原始数据 |
附件3 影响木薯单产的因素分析原始数据 |
附件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发展中国椰子科技国际合作交流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开展椰子科技国际合作的背景 |
2中国椰子科技国际合作概况 |
2.1承担国际椰子专业组织的国际科研项目 |
2.2引进优良椰子种质资源和椰心叶甲生物防治技术 |
2.3外派援外专家和利用技术培训援助发展中国家 |
2.4开展学术交流 |
2.5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和加工设备, 产品畅销国外 |
3中国椰子科技国际合作存在的问题 |
3.1中国椰子产业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和科技含量高的椰子深加工产品 |
3.2缺乏高层次椰子科技国际合作交流的人才 |
3.3与国外科研机构合作层度较浅, 缺乏较大的合作开发椰子产业的科研项目 |
4发展中国椰子科技合作交流的建议 |
4.1引进高层次人才, 加强国际合作交流人才的培养, 加深与国外椰子科研机构的合作, 实现椰子种质创新应用的突破 |
4.2利用引进国外椰子优良的种质资源, 选育和培育椰子新品种,扩大优质种苗的繁育规模并推广配套栽培技术, 提升中国椰子种植的经济效益 |
4.3加强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平台的建设, 通过与东南亚椰子主要生产国的椰子科技合作, 实现椰子产业精深技术的突破 |
4.4加强与国际科研机构的合作, 申请加入亚太椰子共同体(APCC), 重视在国际机构中的 “话语权”, 扩大我国椰子科技的影响力 |
四、印度加强椰子种质资源收集(论文参考文献)
- [1]椰子种质资源、栽培与利用研究进展[J]. 卢丽兰,刘蕊,肖勇,李静,沈晓君,李和帅,范海阔. 热带作物学报, 2021(06)
- [2]柑橘模式材料的开发与金柑属植物系统发育学研究[D]. 朱晨桥.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3]基于生态价值的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与应用[D]. 夏春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1)
- [4]海南三种蝴蝶兰属植物的保育生物学研究[D]. 张哲. 海南大学, 2018
- [5]国内外热带作物生产与科技发展研究综述[J]. 张慧坚,曾小红,刘晓光,刘海清,卢琨,李晓娜,董定超,濮文辉,麦雄俊,谢龙莲,秦斌华. 农学学报, 2018(03)
- [6]20世纪美国康奈尔大学对外农业援助发展历程研究[D]. 石松.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7]广东不同地区油棕产量相关性状比较及影响因子分析[D]. 曾宪海. 海南大学, 2017(02)
- [8]热带作物种质资源研究进展[J]. 何云,李琼,陈业渊. 北京农业, 2015(34)
- [9]中国木薯开发利用研究 ——基于种质资源视觉的理论与实证探讨[D]. 姬卿. 海南大学, 2014(07)
- [10]发展中国椰子科技国际合作交流的探析[J]. 许丽菁,范海阔,杨耀东,郑小蔚,董志国. 热带农业科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