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在展览设计中的应用

计算机在展览设计中的应用

一、计算机在展览设计方面的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闫明娣[1](2021)在《论博物馆展览设计与布展流程中的AR技术应用研究》文中认为

黄锦南[2](2021)在《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哈萨克斯坦是我国的世代友好邻邦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和先行先试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媒体中的国家形象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学科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已有成果大部分采用了基于还原论的研究方法,并不能完全契合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本身固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质,忽略了国家形象系统内部的动力学特征和涌现。因此,本论文将网络科学的复杂网络方法引入国家形象研究,以检验该方法在国家形象系统研究中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了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的全部涉华报道和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与新冠疫情相关的部分涉华报道文本,构建了一大一小、一整体一局部的两种文本数据库,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结合诸如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中哈两国政府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官方媒体中的整体国家形象进行了全面挖掘和研究,并对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在哈官媒中的国家形象进行了具体的个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哈真理报》涉华报道主要展现了以下4个角度的中国形象:(1)哈萨克斯坦的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2)哈萨克斯坦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3)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形象;(4)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对国别区域研究的方法创新作出探索,尝试复杂网络方法在国家形象研究中的应用;(2)挖掘和呈现“一带一路”和新冠疫情背景下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真理报》中的中国形象;(3)为国家形象、国别区域、乃至其他领域研究者提供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的客观中国形象数据和真实报道文本。

瞿子慧[3](2021)在《针对儿童认知的博物馆图像化信息平台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的博物馆存在展示内容不充分、教育活动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等问题,数字化时代下,新媒体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活动产生了极大地影响,博物馆单一的展示核心功能正逐步转变为以教育为主的“第二课堂”。儿童作为博物馆教育的主体,其认知能力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对于图形的认知需求难以得到针对性的满足。由此集图像化信息展示,针对性图形认知训练、生成,及时反馈于一体的博物馆图像化信息平台成为新的探究方向。本文以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为基础,结合新兴的图像风格迁移算法技术,以儿童用户特征分析为调查背景,提升儿童对图形认知的能力,完成博物馆教育的目的。课题研究的博物馆图像化信息平台系统基于儿童图像认识发展原理,利用大数据时代下的弱人工智能,将图像风格迁移算法融入到平台的信息架构设计中,强调儿童对图形认知的效率和效果,提高儿童在博物馆教育中的针对性和自主性。具体的做法为,深度分析儿童认知发展特点、儿童图形认知规律、博物馆图像化信息与弱人工智能技术之间的联系;针对儿童用户特征进行问卷调研,分析、归纳、总结儿童和家长对博物馆线上教育平台的需求和影响儿童快速认知图像能力的因素;提出针对儿童认知的博物馆图像化信息平台的设计方法和设计原则,最后将课题所得出的研究结果进行设计实践。以上海博物馆青铜器馆为例,建立青铜器纹饰解读专题、构建智能评分机制,模拟生成青铜器纹饰为核心功能的线上应用设计。

李梦琦[4](2020)在《理论策略与批评路径 ——数字艺术的虚拟性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字时代的到来使得艺术与科技的结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数字技术不仅参与了艺术创作,成为作品有机的整体部分,同时还积极地融入了艺术的传播与批评过程。艺术与艺术理论的面貌都为之一新。尤其是随着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计算机算法、人工智能(AI)等技术的兴起,数字艺术的类型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扩展了已有艺术类型的创作媒介、内容和手段,同时也促使了包括VR艺术、生成艺术及人工智能等新兴艺术类型的出现,而对新兴艺术的批评与研究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由于数字技术本身的专业壁垒,数字艺术创作呈现出了一定程度上的“黑箱”效应:批评者与观众无法完全理解艺术生产的技术,从而可能造成一定的误读和认知困难;与此同时,如何在艺术而非技术场域内理解数字技术的角色与意义,并将之融入艺术批评反思与理论生产中,也为理论研究者提出了新的挑战。虚拟性作为数字技术的重要特性,随着数字技术被应用于艺术创作而融合成为了数字艺术作品的主要特性,改变了艺术生产与批评的策略与路径。这主要体现在:1)以虚拟性为核心形成了一系列数字艺术的重要议题,比如虚拟空间、虚拟体验、虚拟实在、虚拟性生成等;2)在以上议题中,虚拟性与其它技术及艺术相关理论,如沉浸性、具身性、实在论、生成性等结合成为了一套数字艺术的理论策略;3)基于以上策略建立起一个以虚拟性为核心概念的、适用于数字艺术的批评路径,突破以“媒介-形式-内容”为路径的艺术批评方式和以主题、风格为对象的批评策略,具有了新的时代意义。本文首先以技术的角度回顾了数字艺术的发展历史,明晰了虚拟性作为一种技术属性和媒介特性在数字艺术中的核心地位。然后以“虚拟性”为核心概念,从理论策略和批评路径两个角度对数字艺术中的虚拟性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梳理虚拟性概念在艺术、技术和哲学理论中的交叉内涵,并结合在三个领域中已有的理论路径,如奥列弗·格劳(Oliver Grau)的媒介图像理论、凯瑟琳·海尔斯(N.Katherine Hayles)的具身性理论、列夫·曼诺维奇(Lev Manovich)的新媒体理论以及生成艺术理论等,本文建立起了一套以虚拟性为核心的理论策略,即虚拟空间与艺术体验、虚拟实在与艺术形态、以及虚拟生成与艺术生产。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了数字艺术中具有代表性的两个类别——数字交互装置和数字生成图像,针对两个类别下最新的代表性案例,应用以虚拟性为核心的理论策略对其进行了艺术批评,形成了一条“艺术生产-艺术形态-艺术体验”的批评路径。

韩雨江[5](2019)在《当代数字视觉艺术研究 ——源起、呈现与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艺术是超验的精神实验,但植根于生活本原。物质生活的每一次重大变迁,都会引发艺术观念与方法的变革。论及20世纪中期以来对全球影响最为深远的社会生产革命,大概就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数字革命”了,有人甚至将其称为影响人类历史新走向的“第四次产业革命”。“数字化”渐次影响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回首1952年,美国科学家、数学家、艺术家本·弗朗西斯·拉波斯基(Ben F.Laposky)创作的数字艺术作品《电子抽象(Electronic Abstraction)》被认为是计算机图像艺术的开始,也可以被认为是先锋计算机艺术的开端。艺术家开始尝试用“数字化”的方式来进行艺术的新表达,并逐渐引发了当代视觉艺术的新潮流,在当代艺术的驳杂丛林中,绽放了“数字艺术”的奇葩,其中,以激发视觉审美感知为目的的“数字视觉艺术”成果最为引人注目。“数字视觉艺术”的萌芽、探索与新实验,逐渐走出了传统艺术的藩篱,对“前数字时代”的艺术实践史提出了颇具颠覆性的挑战。在创新、挑战、焦虑与再实验的摸索前行中,“数字视觉艺术”新现象为思考艺术本质提供了绝佳的案例素材,形成了卓具学理价值的艺术学前沿话题。本文以“数字视觉艺术”为第一关键词,旨在集中回答一个核心问题:当代数字视觉艺术,究竟是不是一种颠覆了“存在决定意识”的“新物像”?具体而言,这个问题可以描述为:当代数字视觉艺术,在哪些方面超越了传统的艺术实践,又在何种意义上深植于生活与实践的传统?作为视觉艺术实践方式的“数字”,到底是本体和归宿,还是方式与手段?视觉艺术的“数字化”到底是在谋杀,抑或是在拯救看似无路可退,亦无路可进的当代艺术?面对数字视觉艺术的迷思与彷徨,我们应当如何扞卫人性自由创造的尊严,避免“人役于物”的“异化”结局。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按如下逻辑展开论证。首先,在第一章中追溯视觉艺术“数字化”的源起,在历史流变、思想演变和科学转变的语境中梳理视觉艺术这一重要转向的来龙去脉。其次,以第二章概述当代视觉艺术家以“数字化”媒介寻求传统艺术突破的努力过程,分析其中的代表人物及其视觉艺术“数字化”的呈现成果。再次,在前述背景交代的基础上,由具体而抽象,力图概括当代数字视觉艺术的两大特征——“非物质”与“无边界”,分别用第三章和第四章两章的篇幅来讨论,为本文的重点。最后,进一步提高学理站位,站在艺术哲学或美学的视角来分析数字视觉艺术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并以实践唯物论和人本主义的立场予以解释和应答,此为文章的难点,但也最能表达作者的观点与心声。

赵雪彤[6](2019)在《数字交互艺术的创意呈现与价值表达》文中研究说明当今时代,数字技术的广泛普及和应用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对艺术领域进行了革新。数字技术与艺术的融合,突破了传统的艺术表现形态与创作模式,带来了全新的艺术形式——数字交互艺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数字媒体发展的背景下,数字交互艺术日趋成熟。从最初的互动理念的诞生到简单的机械物理互动装置的出现,再到现在层出不穷的各种形态的多媒体互动艺术作品,数字交互艺术以其独特的科技属性和艺术特征为艺术接受者带来新的艺术体验,深深影响着当下艺术领域,吸引着无数人注目于此。论文试图通过对数字交互艺术的概念梳理、发展溯源,从学理上探究数字交互艺术的内在逻辑与审美特征,并从数字创意产业的角度,探索数字交互艺术的创意呈现与价值表达。论文第一章从历史语境出发,以三个时间节点作为梳理数字交互艺术的发展脉络的关键,本文认为数字交互艺术的雏形出现于20世纪60到70年代出现,20世纪80到90年代开始发展,自21世纪以来受到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得到全面兴起;同时指出数字交互艺术的发展来源有二,一是交互理念的诞生,二是数字技术的加持。论文第二章着重分析数字交互艺术的形态与特征。论文根据数字交互艺术的呈现方式将其分为“数字影像类”“物理装置类”“网络虚拟类”;并且总结了数字交互艺术的三大艺术特征:艺术体验的互动性与沉浸感、审美客体的艺术美与科技感、艺术文本的综合性与公共性。论文第三章在前文的基础上,分析数字交互艺术的多维创意呈现方式,如沉浸型互动体验展览、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美化、具有交互体验的创意广告,同时以国内外案例佐证。论文的第四章以接受美学等理论基础,从艺术审美、社会文化、商业应用三个维度探析数字交互艺术的价值。本文认为,数字交互艺术为艺术世界带来了全新的样貌,具有多种特征、呈现方式与价值,尤其以商业价值最为独特。

孙睿[7](2019)在《观念与视野: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身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世纪开始,身体成为各界普遍关注的研究焦点。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不断加深,它逐渐发展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身体作为人类意识的重要载体,其最显着的特征即丰富性,而这种丰富性不但指的是生物属性多样化,同时还彰显了人类社会文化的基本内涵。身体有自己的述说方式与设计语言,身体如同一面镜子,不仅能够展现人的风格,还能折射出当前社会人们在观念上发生的变化。身体的视觉形式通过引导、传达、记忆来满足身体的物质需求、审美需求、功能需求。通过视觉进行创造属于一种认知行为。身体在创作时能够感知自身正位于和世界的新型互动之中,将其发展至全新的精神层面中。梅洛·庞蒂在其前两部着作《行为的结构》和《知觉现象学》中均反复强调,他的目的是要探讨意识与自然的关系。在艺术设计的发展进程中,情感与设计如同两股持续涌动的潮流,成为人类造物活动有序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支持。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身体沟通打破“视觉”的范围,向“触觉、听觉、嗅觉、味觉”拓展,直至打动人们的情感。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理论认为,身体是我思的主体,而在我思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技术,这从另一个角度上展现出了人们把握世界本质的方法。身体体验是现象学的关注焦点,该学派重点研究的是空间中身体的各种感受。身体行为作为艺术创作的元素,行为艺术的本质更多的是身体作为媒介直接进行的自我反思,使作品表达出深刻的文化意义与内涵,看似简单的身体行为引起我们高度的共鸣。很多艺术类型都是以身体语言为载体进行表述的,譬如舞蹈、雕塑等。文学、美术等学科则是以描述身体语言的方式进行再创作,并以此为契机,揭示人的生存状态,赋予人类生命新的寓意。身体语言在设计中所传达的各种现象均取决于一种前提,即表达以信息诉求为基准的身体原因。具体来说,设计传达的基础是一种认知共性,即对某一姿态,某一动作,某一场景下的身体内在情绪、情感状态、常见动作的普遍性认知。设计的产生从本质上说是来源于身体的需求,在身体体验与产品设计的“感知层”中,身体行为对产品的感知过程是通过身体与产品产生接触性交互来实现的。身体美学包括如下要素:第一,肉体;第二,服装;第三,个人;第四,社会。将这四个要素运用到日常生活以及艺术设计中,从服装、肉体、个人三个要素下探讨时尚、设计和身体美学的关系,将身体与服装、人体外形、风貌、姿态等都结合起来,实现对身体美学更为细致深刻地刻画,分析出相关的艺术设计理念。

庞观[8](2019)在《设计奖项在创新型社会的意义 ——以德国IF、日本优良设计、中国红星奖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国际设计奖项从最初的创建至今大概已有60年的时间。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设计奖项伴随着社会结构与人类文明的变化,设计的目标、服务的对象、倡导的价值观等也都产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的研究方向不仅能在一定意义上对当今如火如荼的设计评奖提供冷静思考的空间,亦对我们设计评价体系的梳理乃至社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一些理论与现实的指导意义。尤其针对当今我国各类设计奖项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一现象,提出需要认真研究这一问题,努力在自身发展上规避弯路。文章梳理分析了相关具有代表性的国际设计奖项,透过设计奖项的历史脉络、成长经历、成败因素等来找出现代化社会知识经济的今天,设计奖项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与新内涵。看到设计奖项在社会文明发展和创新中起到的方向引领和文化价值提升作用,可以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一部分。论文首先讨论了设计奖项的理论框架,分析了20世纪中期的重要设计因素和当时社会历史背景对设计奖项产生的影响。还着重讨论了历史上以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针对设计奖项颁布的国家政策相关发展措施。并将具有代表性的三大设计奖项作了比较分析。德国IF奖诞生最早,代表西方设计奖项,具有典型性;日本战后迅速崛起,以设计为振兴国家的发展战略,日本的G-mark奖项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使命感;中国的红星奖作为发展中国家设计奖项崛起的代表,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比较快。通过三大奖项在结构、机制流程、评委与参赛者、发展变化与奖项外延(展览、交流、培训)等方面的比较,讨论设计奖项在各自的发展中呈现出的不同文化价值与社会责任。文章又讨论了设计奖项对于企业的经济价值和对于社会的文化价值。在企业的成长中看到设计奖项带来的市场效益的繁荣,看到企业与设计奖项共同生长的脉络;以及在每个国家的国家发展、普世教育、社会进步方面也有设计奖项的重要作用。文章继而深入讨论了本文的论述重点——在创新型社会中设计奖项的意义。通过对社会现代化理论中设计奖项处于知识经济中位置的确定,重新认识设计奖项在当今的以知识为主导的创新型社会中承担的创造力价值。同时,重要的问题还有设计奖项于今天所具备的批评价值、与产业与科技的桥梁作用、以及改变社会的推动力。在相对完整地梳理了设计奖项的相关内容后,发现其中存在的启发人们思考的问题是全篇创新之处,也是最终的文章落脚点。最后的结论部分提出了大致七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其中包括设计奖项的公信力与价值导向问题;对于设计奖项的发展力度与落实程度问题;设计奖项数量与质量的问题;奖项的根本目的仍应是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问题;如何通过设计奖项正确引导科技利用问题;设计奖项对于专业人才的储备与普及大众教育问题;及设计奖项如何创造新型生活方式与社会这几个最终问题。

孙鑫[9](2018)在《动态影像艺术的反叙事性研究》文中指出动态影像艺术产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0世纪60年代中期,它几乎是伴随着表演、观念艺术、激浪派和极限主义一起出现的。动态影像艺术产生的直接根源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反商业电视,以白南准等人为代表,试图通过艺术家手中的便携式摄像机,表现出不同于主流电视媒体文化的另一种个人化的社会和文化批评视角;另一方面是从事动态影像艺术制作的艺术家们在当时受到了激进派、表演艺术、人体艺术、贫穷艺术、波普艺术、极简雕塑、概念艺术、先锋音乐、实验电影、当代舞蹈和当代戏剧等一系列多样化跨学科的文化运动和理论的影响。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计算机数字影像处理、数字编辑、三维虚拟、网络媒介和互动技术的运用,动态影像艺术直接与环境和公共交流的概念相联系。发展到80年代,大量表现为一种合成影像艺术,以电子媒体为核心媒介的多种影像处理、装置环境和视觉形态综合使用的艺术语言。到了90年代,动态影像艺术已然成为一种全球化的现象。艺术家们借助全球语境与本土语境的优势,创作了一大批极具个人理念并且类型多样的动态影像作品,时至今日已然发展成一种虚拟沉浸式的影像艺术形式。本文所研究的动态影像艺术是兼具先锋性与实验性的影像艺术实践。动态影像艺术在图像自身中具有一种视觉的批判功能,并在后现代主义形成时期能够在电影、电视、广告这些商业和大众流行图像内部进行反制和瓦解,使后现代主义在大众图像的使用上渗透进一种文化批判,最终形成对大众图像的一种另类而精英的解读方式,其叙事方式带有明显的反叙事性。所谓反叙事,实则还是在叙事,是对于叙事结构、叙事语言、叙事时空等的一种实验性探索,以一种逆向的方式实现了叙事的功能。本文通过对20世纪60年代后社会环境、相关艺术、思想理论、科学技术的研究,试图为“动态影像艺术的反叙事性”由酝酿到发生,梳理出清晰的历史脉络。具体为:首先,考察20世纪60年代后与动态影像艺术产生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代表人物以及相关艺术的影响。其次,对动态影像艺术的结构、主题、语言、时空等诸多元素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这些元素与反叙事性的关系。本文由六部分构成:引言部分,主要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现状与意义。第一部分,阐述“动态影像艺术”的源起与叙事功能。主要表明这种具有当代性的影像艺术形式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对主流商业电视的反抗,并且受到了实验电影、实验音乐等不同艺术形式和艺术思潮的影响,在叙事功能方面形成了一种新型的视觉文本形式。第二部分,描述“动态影像艺术的反叙事性”走入人们视野的历史背景。分析了20世纪60年代后社会环境、相关艺术、思想理论、科学技术对动态影像艺术发展的影响,为之后形成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和空间。通过对电视传媒媒体力量的反抗,以及传统电影叙事的颠覆,具有反叙事性的动态影像艺术实践拉开了帷幕。第三部分,描述了动态影像艺术反叙事结构的基本形态。总体来说,一方面体现在非线性的叙事结构上,另一方面是结合了非线性叙事的超文本叙事结构,整体上完成了对传统影像叙事结构的颠覆。第四部分,是对动态影像艺术的主题及影像语言中反叙事性的深入研究。时代的演变最大的变化是叙事主题的变化,因此,边缘群体和自我意识的变化、边缘群体生活与社会生活、自我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以及政治和文体差异对观念的集合形成了动态影像艺术反英雄与反宏大叙事的创作主题。继而,以动态影像艺术的创作主题为线索,深入研究了影像语言的形态与特点。众多动态影像艺术家的经典作品成为了研究动态影像艺术反叙事性的重要依据。这些艺术家着眼于创造新的影像语言和新的编码方式,立足于影像的实验性和先锋性,试图通过动态影像的反叙事性特征,颠覆传统的影像叙事语言。第五部分,分析反叙事性在动态影像时空维度中的表现。通过对动态影像艺术中时间与空间维度的分析,阐释动态影像艺术在空间上的多角度以及时间上的多层级,这不仅是对传统影像叙事时空的表现手段进行了解构,而且也利用新技术探讨动态影像艺术发展新的时空维度的可能性。第六部分,重点讨论反叙事性对动态影像艺术创作实践的意义,以及由此引发的艺术反思。

余沛[10](2018)在《当代科技发展对展示空间的影响浅析》文中研究指明一直以来当代科技的发展对于建筑的影响极其重大的,但是笔者发现,当代科技及其发展对于建筑空间特别是展示空间的影响很少被研究,所以我希望用这篇文章来发表自己对于当代科技对于展示空间设计的影响的浅见。本文对当代科技对于展示空间的影响进行了分类探讨,基于当代科技发展的背景下,追根溯源地将过去与现在的展示空间进行对比,以当代展示空间生成与发展历程,以及展示功能的发展演变,对于当代展示空间这类展览建筑核心空间的变化与发展做了简要介绍。在研究当代展示空间发展的理论基础上,对深圳市、东莞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城市若干家座展览建筑进行了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并主要通过研究国内外实践案例分别总结概括出当代科技发展对展示空间的影响。论文提出了在近几次科技革命的背景下,当代科技对于展示内容和主题的扩充效应,对展示空间提出新的要求,带来了展示空间功能、形态以及审美上的变化,这种变化;还提出了当代科技的发展使展示空间秩序呈现出非线性和反线性、软化、复杂化甚至是虚拟化的趋势,当代展示空间不再是静态的、线性的空间了;还提出了当代科技发展对现代展示空间的发展具有驱动作用,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当代科技对设计师的客观影响以及对于展示空间的建筑言语表达,最后总结出相应的当代展示空间的设计逻辑和策略,当代展示空间的形态和审美呈现出和以往不同的气质,是对过去的反思、强化和逆转,对未来的展望、尝试和信心。希望本文可以为以后展示空间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借鉴。

二、计算机在展览设计方面的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计算机在展览设计方面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1.5 研究创新点及论文结构
2 整体中国形象系统网络构建与测量
    2.1 关键词同现网络构建及其网络特性分析
    2.2 网络层级分析及核心关键词节点提取
    2.3 核心关键词节点内部网络构建及其加权聚类分析
3 中哈非经济关系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3.1 中哈首脑外交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3.1.1 不断升级的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3.1.2 值得信任、不吝支持的好朋友形象
        3.1.3 潜力巨大、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形象
    3.2 中哈边境和安全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3.2.1 中哈边境繁荣共建者形象
        3.2.2 上合组织框架下哈重要安全合作伙伴形象
        3.2.3 哈打击边境走私活动合作者形象
    3.3 中哈人文交流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3.3.1 哈萨克斯坦文化传播的支持者形象
        3.3.2 中哈人文交流的推动者形象
        3.3.3 丝路复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形象
    3.4 关键词节点“2017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中国形象分析
        3.4.1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积极参与者形象
        3.4.2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
        3.4.3 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可持续发展大国形象
4 经济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4.1 哈对华出口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1.1 哈对华出口贸易的积极推动者形象
        4.1.2 哈出口贸易的重要市场形象
    4.2 中哈交通运输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2.1 富有成效的交通运输合作伙伴形象
        4.2.2 哈过境运输潜力释放的驱动者形象
    4.3 中哈投资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3.1 中哈投资合作的推动者形象
        4.3.2 带来多重利好和雪中送炭的对哈投资者形象
    4.4 中国国内经济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4.1 飞速发展、迎难而上的经济强国形象
        4.4.2 攻坚克难、施工高效的基建强国形象
5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之中国形象分析
    5.1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技术”的中国形象分析
        5.1.1 自主创新、积极进取的科技强国形象
        5.1.2 科技惠民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5.2 灾难属性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的中国形象分析
        5.2.1 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
        5.2.2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6 中国形象之新冠疫情涉华报道个案分析
    6.1 中哈关系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6.1.1 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6.1.2 哈重要经济合作伙伴形象
    6.2 中国国内抗疫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6.2.1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6.2.2 医疗系统强大、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大国形象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3)针对儿童认知的博物馆图像化信息平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信息化时代下博物馆转变为教育的“第二课堂”
        1.1.2 新媒体技术对我国博物馆资源利用开发的影响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小结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1.4.1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2 论文框架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儿童认知与博物馆图像化信息平台概述
    2.1 儿童及儿童认知的概念
    2.2 图像化信息的概念
    2.3 博物馆图像化信息平台需求分析
        2.3.1 拓展博物馆教育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2.3.2 丰富博物馆线上平台的内容
        2.3.3 拓展儿童提升图形认知能力的方式
        2.3.4 图像风格迁移技术的应用价值实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针对儿童认知的博物馆图像化信息调查研究
    3.1 上海博物馆青铜馆图像信息的调研
        3.1.1 上海博物馆青铜馆实地调研
        3.1.2 上海博物馆官方网站及app图像信息调研
    3.2 《博悟之旅——写给孩子的传统文化》案例
    3.3 关于博物馆线上教育的调查
    3.4 针对儿童图形认知能力的调查
    3.5 小结
第四章 图像风格迁移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4.1 图像风格迁移的算法框架
    4.2 基于大数据的图像风格迁移应用和弱人工智能
    4.3 图像风格迁移应用于博物馆图像化信息平台的设想
第五章 针对儿童认知的博物馆图像化信息平台设计实践
    5.1 博物馆图像化信息平台系统功能规划
        5.1.1 用户需求整理
        5.1.2 信息架构
        5.1.3 功能确定
        5.1.4 原型图设计
    5.2 针对儿童认知的博物馆图像化信息平台中的设计语言
        5.2.1 卡片式设计的运用
        5.2.2 视觉设计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设计展示
附录2 博物馆线上教育调查问卷
附录3 儿童临摹图案的情况调研
附录4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4)理论策略与批评路径 ——数字艺术的虚拟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国际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问题与方法
第一章 数字艺术、虚拟技术与“虚拟性”概念
    第一节 数字技术与数字艺术
    第二节 虚拟技术与艺术创作
    第三节 “虚拟性”概念与数字艺术
        一、虚拟性概念溯源
        二、数字媒介的虚拟性作为数字艺术中的核心问题
        三、数字艺术中的虚拟性概念及核心理论
第二章 理论策略:数字艺术的虚拟性核心议题
    第一节 虚拟空间与艺术体验
        一、空间区隔与视觉机制
        二、空间入口与体验机制
        三、空间的特点与体验的核心
    第二节 虚拟实在与艺术形态
        一、“软”“硬”结合的虚拟实在
        二、作为原料的信息
        三、模拟实在的算法
    第三节 虚拟生成与艺术生产
        一、生产媒介的多变性
        二、生产机制的演化性
        三、生成技术的复杂性
第三章 批评路径:聚焦虚拟性的数字艺术批评
    第一节 数字交互装置艺术——以team Lab作品为例
    第二节 数字图像与生成艺术——以“下一个伦勃朗”项目和罗比·巴拉特作品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致谢

(5)当代数字视觉艺术研究 ——源起、呈现与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关于论文研究概念的几点说明
第一章 视觉艺术“数字化”的源起
    第一节 何谓“数字”:从“原子”到“比特”
    第二节 哲学思想流变引发的艺术观念变革
    第三节 数字技术发展对于艺术的启示
        一、科技进步引发的视觉艺术革新
        二、当代视觉艺术对于“数字”的回应
第二章 视觉艺术中的“数字化”呈现
    第一节 计算机图像艺术:从“蒙娜丽莎”的数字化再造说起
    第二节 数字摄影艺术:即时获取与无限延展
    第三节 数字影像艺术:视觉文化转向的新奇观
        一、影像艺术先行者白南准
        二、史丹·范德比克的电子科技创新
        三、用影像探索感知经验:比尔·维奥拉的超验世界
        四、俄罗斯AES+F艺术小组:一场荒诞的生活嘉年华
    第四节 虚拟现实艺术:超真实的沉浸式感官体验
        一、《渗透》:夏洛特·戴维斯穿越真实与虚拟的艺术媒介
        二、《洞穴》:丹·塞迪对柏拉图哲学观念的致敬
        三、超越时空对话:米开朗基罗与缪晓春的《最后的审判》
    第五节 数字互动装置:公众介入与作品重构
    第六节 人工智能艺术:超越“人”的技术造物
第三章 数字视觉艺术的“非物质”特征
    第一节 不断被提及的“新”问题:数字化的“非物质”
        一、由工具自由引发的思想自由
        二、凌驾于物质之上的视觉艺术
        三、数字科技与视觉艺术的实验
    第二节 “信息物”与“物质物”的艺术表达
        一、虚拟的真实:无限性、非物质化的存在与虚无
        二、交互式体验:行动与知觉的融合
        三、无本体复制:抹杀“原作”与“复制品”之间的鸿沟
第四章 数字视觉艺术的“无边界”特征
    第一节 对话平台的打开:创作的自由
        一、打破观念的壁垒
        二、拓展时空的维度
        三、数字媒介的延伸
    第二节 艺术跨界融合的视觉重构
        一、跨越学科门类的艺术再造
        二、开放艺术自身限定的场域
        三、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无界互动
        四、数字视觉艺术的受众审美体验
第五章 数字视觉艺术的焦虑与应答
    第一节 数字视觉艺术的焦虑
        一、当代视觉艺术的“终结”
        二、视觉艺术的数字恐惧症
    第二节 数字视觉艺术的应答
        一、扞卫艺术:数字应忠诚于艺术的本体
        二、扞卫生活:数字记忆与艺术记忆
        三、扞卫人性:数字艺术的人本回归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数字交互艺术的创意呈现与价值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辨析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第一章 数字交互艺术的发展脉络
    第一节 20 世纪60到70 年代:交互艺术初现
    第二节 20 世纪80到90 年代:计算机技术推动交互艺术发展.
    第三节 21世纪以来:数字交互艺术的全面兴起
第二章 数字交互艺术的形态与特征
    第一节 数字交互艺术的形态
    第二节 数字交互艺术的特征
第三章 数字交互艺术的创意呈现
    第一节 沉浸型互动体验展览
    第二节 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美化
    第三节 互动体验的广告新模式
第四章 数字交互艺术的价值表达
    第一节 审美范式多向度,审美满足新体验
    第二节 艺术的共享与共赏
    第三节 共创模式下的数字创意产业新方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插图清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观念与视野: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身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论题来源及研究思路
    第二节 研究范围及相关特定概念界定
        一、当代艺术与设计
        二、身体艺术
        三、身体与设计
    第三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关于身体的哲学思考
        二、关于身体与艺术关系的研究
        三、关于身体艺术的研究
        四、关于当代艺术设计视野下身体的研究
        五、身体与设计学研究
    第四节 文本结构与研究方法
        一、文本结构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论题研究意义
第一章 视觉艺术设计与身体
    第一节 身体与视觉形式的三种功能
        一、引导功能
        二、传达功能
        三、记忆功能
    第二节 身体“意象”与设计
        一、女性主义身体
        二、身体与创作——感觉的逻辑
        三、“表层”、“表现”与身体的“意象”
    第三节 身体绘画与设计
        一、抽象化设计
        二、写实主义
        三、超现实主义
        四、德国新表现主义
    第四节 身体与叙事设计
        一、戏剧化设计
        二、体验设计
        三、情感设计
        四、隐匿设计
第二章 公共艺术设计与身体
    第一节 雕塑设计与身体
        一、拟人型
        二、身体的局部表达
        三、器官的抽象化
    第二节 互动装置设计与身体
        一、身体与情境交融设计
        二、间接感发——互动设计
        三、体验感官式设计
    第三节 反形式艺术设计与身体
        一、身体或质料的现象学
        二、精神、物质与身体
    第四节 人体工程学与功能性公共艺术设计
        一、休息功能
        二、引导功能
        三、娱乐功能
第三章 身体行为的设计解读
    第一节 观念设计与身体
        一、怪诞艺术设计
        二、文化与身份
    第二节 行为艺术与身体
        一、身体与时间设计
        二、身体与空间设计
        三、身体与情感设计
    第三节 身体设计的视觉语言
        一、肢体语言的形式表现
        二、肢体语言的信息传达
        三、肢体语言与场景构建
    第四节 身体设计的动态演绎
        一、流动旋律中的身体设计
        二、张力幻象中的身体设计
        三、反叛意识下的身体设计
        四、身体设计与极限探索
第四章 身体功能的设计延伸
    第一节 技术、身体和设计的三重奏
        一、技术与身体
        二、身体、技术与现象学
        三、身体、技术与设计
        四、无器官身体
    第二节 基于本体的设计
        一、基于身体体验的设计
        二、弥补身体缺陷的设计
        三、增强身体功能的设计
        四、贴合身体习惯的设计
    第三节 身体导向的设计
        一、运动器械设计
        二、健身器械设计
        三、康复护具设计
第五章 身体美学与时尚设计
    第一节 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
        一、身体美学的本体论的三个场极
        二、身体美学现象论的三个角度
        三、身体美学的现实维度
    第二节 身体规训与设计
        一、缠足与姿态规训
        二、束胸与形体规训
        三、高跟鞋——身体的扭曲与时尚
    第三节 身体形态与设计
        一、身体形态与空间
        二、身体比例与剪裁
        三、人体动力学与身体形态
    第四节 身体、时尚、消费与设计
        一、鲍德里亚的消费身体与虚拟身体
        二、消费主义的兴盛与身体设计
        三、时尚消费语境中的身体装饰设计
        四、时尚消费语境中的身体形态设计
总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8)设计奖项在创新型社会的意义 ——以德国IF、日本优良设计、中国红星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必要性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一、强国——制定国家设计产业发展战略
        二、创新——知识创新、制度创新促进社会现代化
        三、责任——普世设计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设计奖项研究现状
        二、国内设计奖项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问题与方法
        二、特色与创新
        (一)学术理论的创新性贡献
        (二)实际价值的创新性贡献
        (三)社会普及教育的创新性贡献
    第五节 基本结构
第一章 国际设计奖项概述
    第一节 奖项的意涵
    第二节 二十世纪中期设计价值对设计奖项建立的影响
        一、德意志制造联盟对设计奖项建立的影响
        二、现代主义与机械美学对设计奖项建立的影响
        三、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工业设计对设计奖项建立的影响
        四、“优良设计”观念复兴的设计因素对奖项建立的影响
第二章 设计奖项的产生背景及构成要素
    第一节 国际设计发展趋势
        一、国家层面发展措施对设计奖项的影响因素
        (一)制定国家级设计振兴政策
        (二)设计政府管理机构的设立
        (三)设计公共设施的建设
        (四)设计教育体系的完善
        (五)设计产业的学术研究
        二、行业发展趋势对设计奖项的影响因素
        三、从业机构发展趋势对设计奖项的影响
    第二节 设计奖项评奖机制与基本构成要素
        一、设计奖项的评奖机制
        二、设计奖项机制的基本构成要素
第三章 国际奖项对比分析研究
    第一节 国际设计奖项综述
    第二节 三大代表性设计奖项的重要性与作用比较分析
        一、德国IF、日本G-mark、中国红星奖的产生背景比较
        二、德国IF、日本G-mark、中国红星奖的奖项结构比较
        三、德国IF、日本G-mark、中国红星奖奖项机制与流程比较
        四、德国IF、日本G-mark、中国红星奖评委与获奖者比较
        五、德国IF、日本G-mark、中国红星奖的完善与发展
        六、德国IF、日本G-mark、中国红星奖的外延比较分析
第四章 设计奖项设立与企业的关联
    第一节 设计奖项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一、设计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二、设计奖项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第二节 设计奖项与国际企业发展的关联
        一、德国瓷器制造商罗森塔尔(Rosenthal)与IF
        二、产品与服务供应商WMF与 IF
        三、电器生产商博朗(Braun)与IF
        四、技术和服务供应商博世(Bosch)与IF
        五、电器制造与系统服务西门子(Siemens)与IF
第五章 设计奖项设立与社会的关联
    第一节 奖项建立社会价值
    第二节 三大代表性奖项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关联
        一、专业人才储备上的价值
        二、国家经济发展与推动社会进步层面上的价值
        三、普世的教育意义及人才储备作用
        四、各奖项特点
第六章 设计奖项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实践推动作用
    第一节 社会的现代化理论对设计奖项的影响
    第二节 知识时代的科技、产业与设计奖项的必然联系
        一、工业文明社会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奖项的关系
        二、创新型社会中知识特性与设计奖项的关系
        三、设计奖项对科技发展的驱动
        (一)设计是技术和文化的桥梁
        (二)技术是需要被思想驱动的工具
        四、知识经济下产业结构与设计奖项的关系
    第三节 设计力创新
    第四节 设计奖项的新发力与新内涵
        一、设计奖项的批评价值
        二、设计奖项加强设计的体验感
        三、设计奖项可改变社会
    第五节 设计奖项的价值测度
结论
    第一节 设计奖项在创新型社会中的思考与启示
        一、从红点2018 中国失信事件看设计奖项的公信力与价值导向
        二、西方国家对设计奖项的重视与发展力度更加切实
        三、设计奖项的设立数量大于质量
        四、设计奖项仍应以推动本土设计与经济的发展为目标
        五、设计奖项应正确的引导设计与社会科技之间的连接
        六、设计奖项在设计人才储备与普及性教育的重要性
        七、设计要创造新型的、却并不遥远的生活方式
    第二节 设计奖项在创新型社会意义研究的重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动态影像艺术的反叙事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现状
        (一)动态影像艺术研究
        (二)影像叙事理论研究
    四、研究意义
第一章 动态影像艺术的源起及其叙事功能
    一、动态影像艺术的产生及发展
        (一)动态影像艺术的实验先驱
        (二)动态影像艺术的前卫实践
    二、动态影像艺术与电影和电视
        (一)动态影像艺术与电影的区别
        (二)动态影像艺术与电视的区别
    三、动态影像艺术及其叙事功能
        (一)传统媒介的叙事功能
        (二)动态影像的叙事功能
第二章 动态影像艺术的形式独立及反叙事性的合法性
    一、动态影像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二)相关艺术的影响
        (三)思想理论的影响
        (四)科学技术的影响
    二、动态影像艺术中反叙事性的合法性
        (一)反抗电视的传媒力量
        (二)反抗电影的传统叙事
第三章 动态影像艺术的反叙事性结构
    一、动态影像艺术的非线性结构
        (一)从画框中走出来的风景——全景艺术
        (二)打破叙事传统的非线性结构——詹姆斯乔伊斯的意识流
        (三)网状模式——动态影像艺术的非线性叙事
    二、动态影像艺术的超文本结构
        (一)从封闭走向开放
        (二)从线性走向分叉
        (三)从完整走向碎片
第四章 动态影像艺术语言的反叙事性
    一、动态影像艺术的主题演进
        (一)反英雄主题
        (二)反宏大主题
    二、动态影像艺术的语言形态
        (一)视听——边界消融
        (二)互动——观者重生
        (三)体验——环境虚拟
    三、动态影像艺术的语言特点
        (一)记录的即时性
        (二)身体的表演性
        (三)文本的观念性
        (四)技术的连接性
        (五)装置的环境性
        (六)电子的编辑性
        (七)多维的虚拟性
        (八)时空的交互性
第五章 动态影像艺术中时空维度的反叙事性
    一、动态影像艺术中时间维度的反叙事性
        (一)分叉的故事时间
        (二)自由的叙述时间
        (三)互动的观看时间
    二、动态影像艺术中空间维度的反叙事性
        (一)隐喻的故事空间
        (二)交互的叙述空间
        (三)虚拟的现实空间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当代科技发展对展示空间的影响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1.3.1 展示空间相关概念概述
        1.3.2 当代科技相关概念概述
        1.3.3 本文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1.4 既有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依据及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依据及研究方法
        1.5.2 本文研究架构
    1.6 论文的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当代科技与展示空间概述
    2.1 当代科技的发展简述
        2.1.1 当代科技体系的分类
        2.1.2 建筑弱关联科技的发展
        2.1.3 建筑强关联科技的发展
    2.2 展示空间的探讨
        2.2.1 展示空间发展的历史演变
        2.2.2 展品类型和展示方式的演化和发展
        2.2.3 传统展示空间的不足
        2.2.4 展示空间的未来发展趋势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当代科技的发展对于展示内容和主题的影响
    3.1 第一次科技革命延伸背景下的展示内容和主题的变化
    3.2 第二次科技革命背景下的展示内容和主题的变化
    3.3 第三次科技革命背景下的展示内容和主题的变化
    3.4 第四次科技革命背景下的展示内容和主题的变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当代科技的发展对于展示空间构成的影响
    4.1 当代科技的发展对于展览建筑空间秩序的调整
        4.1.1 非线性叙事和反线性的空间秩序
        4.1.2 新时代的服务空间和被服务空间
        4.1.3 多媒体展示空间分散化和小型化
    4.2 展示空间的软化
        4.2.1 空间形态的可变性
        4.2.2 空间的不定形态
        4.2.3 空间构成逻辑的软化
        4.2.4 空间界面的软化
    4.3 展示空间的复杂性
        4.3.1 结构技术应用背景下的展示空间的复杂性、无序性和差异性
        4.3.2 多媒体技术应用背景下的展示空间的影像化、智能化和虚拟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当代科技的发展对于展示空间形态和审美的影响
    5.1 当代展示空间形态审美的技术演绎
        5.1.1 科技的“支撑”
        5.1.2 反转逻辑
        5.1.3 裸露结构
        5.1.4 效率至上
    5.2 科技的“精简”
        5.2.1 几何纯粹
        5.2.2 自然流淌
    5.3 科技的“远望”
        5.3.1 超现实
        5.3.2 预见未来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计算机在展览设计方面的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博物馆展览设计与布展流程中的AR技术应用研究[D]. 闫明娣.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2]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D]. 黄锦南. 浙江大学, 2021(08)
  • [3]针对儿童认知的博物馆图像化信息平台设计研究[D]. 瞿子慧. 东华大学, 2021(01)
  • [4]理论策略与批评路径 ——数字艺术的虚拟性问题研究[D]. 李梦琦. 南京大学, 2020(04)
  • [5]当代数字视觉艺术研究 ——源起、呈现与特征[D]. 韩雨江.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数字交互艺术的创意呈现与价值表达[D]. 赵雪彤. 深圳大学, 2019(12)
  • [7]观念与视野: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身体[D]. 孙睿.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8]设计奖项在创新型社会的意义 ——以德国IF、日本优良设计、中国红星奖为例[D]. 庞观.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1)
  • [9]动态影像艺术的反叙事性研究[D]. 孙鑫.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 [10]当代科技发展对展示空间的影响浅析[D]. 余沛. 深圳大学, 2018(07)

标签:;  ;  ;  ;  ;  

计算机在展览设计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