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增长放缓

世界经济增长放缓

一、世界经济增速放缓(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刘元春,刘晓光,闫衍[1](2022)在《疫情反复与结构性调整冲击下的中国宏观经济复苏——2021—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报告》文中认为2021年是中国宏观经济持续复苏的一年,呈现出"前高后低"、"结构分化"和"压力加剧"的特征。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总体稳定、外资外贸的景气持续、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向好以及全面小康目标的顺利完成,为中国宏观经济在疫情期间的持续复苏提供了持续的动力和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极端天气的出现、大宗商品价格的高企、宏观经济政策的快速常态化、房地产和碳减排等结构性调整政策的同步实施、金融风险的控制以及平台整顿引发的社会舆情变化,使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自2021年第二季度起持续上扬,经济复苏进程有所放缓,负向产出缺口有所扩大,前高后低的态势明显放大。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十四五"规划全面落实、新发展格局全面布局的一年。一方面,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将部分延续2021年宏观经济复苏的动力和基础;另一方面,在宏观经济政策再定位、协调体系再调整以及"十四五"规划全面落实等因素的作用下,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将得到极大缓解。但值得注意的是,如何在结构性政策与总量性政策、逆周期政策与跨周期政策之间寻找到新的平衡依然面临许多挑战。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ACCEPT)宏观预测课题组,李稻葵,厉克奥博,陈大鹏,吴舒钰[2](2022)在《走出疫情 稳字当头——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2022年发展预测》文中研究说明2021年中国经济整体呈现疫后复苏态势,前三季度GDP两年平均增速达到5.2%,基本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同时,2021年第三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基础设施投资疲软和房地产投资增速迅速下滑,成为拖累实体经济复苏的主要因素,消费也有所放缓,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边际减弱。展望2022年,GDP增速将处于4.9%~5.8%的增长区间。实现较为乐观的5.8%的增速预期,有赖于有效防控疫情反弹、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释放市场主体尤其是民营企业活力以及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的短期任务和长期目标。

王莹,智艳,张天桂,刘芳,姜云飞[3](2022)在《委重投艰的世界经济:新趋势、新应对、新稳态——2022年世界经济分析报告》文中提出受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率提高、财政货币政策强势托底和数字化转型红利释放等因素的共同影响,2021年世界经济整体迈入修复通道,但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和低收入经济体之间的复苏分化日益明显。展望2022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边际弱化、宏观经济政策逐步正常化以及全球产业链重构或将提速,各主要经济体的复苏力度趋缓,经济增速见顶回落的顺序大概率为美国—欧盟—新兴市场。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将给国际贸易、跨国并购和全球金融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而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协定RCEP的生效将给世界经济注入新活力。中国经济将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进程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继续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和强劲动力。

付敏杰[4](2022)在《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1980—2020——新发展格局的增长史回顾与全球审视》文中研究说明1980年以来,中国和世界经济增速的趋势性变化是经济周期下边界的持续下移。2010年以来的中国GDP增速10年均值下降30%,世界GDP名义增速下降70%、不变价美元增速下降约30%。欧盟和美国在2000年前开始增长减速,中国增长减速最晚,减速幅度小于欧盟、高于美国。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不断增加,未受到2010年以后中国增长减速影响。以现价美元衡量的中国与世界人均GDP比值从1980的7.64%增至2020年的96.11%,以不变价美元衡量的比值也从1980年的5.53%增至2020年的79.55%,2020年以购买力平价衡量的比值超过100%。40年来中国与美国经济增速的差距没有显着收敛,而是处于长期上升通道。2010—2020年的中美增速差距小于长期差距,但2020年中美增速差距超过10年均值。

李雪,吕新业[5](2021)在《现阶段中国粮食安全形势的判断:数量和质量并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粮食产量持续稳步迈上新台阶,实现了从"吃不饱"到"吃得饱"再到"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粮食安全保障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并逐步从数量增长进入数量与质量并重的新阶段。新时期,数量安全仍是人口大国保障粮食安全的必然条件,质量安全是收入增长到较高水平的必然要求,数量与质量并重是粮食安全进入新阶段的必然选择。面对新阶段新形势,保障粮食的数量和质量安全仍是治国理政、应对新风险新挑战的头等大事,保障能力也需相应地向更高层次跃升,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增强资源和市场的战略掌控和调配能力,在数量安全的前提下兼顾质量安全,不断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邓宇[6](2021)在《共同富裕背景下中国跨越中高收入阶段的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文中研究指明按照国际标准,从人均GDP、人均GNI数据看,中国已迈入中高收入阶段,成为中等收入国家。依据"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目标设定,预计到2035年,中国人均GDP和人均GNI将达到2万美元,有望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然而,未来中国要跨越中高收入阶段仍面临一些现实挑战,经济增速放缓、人口老龄化、地方债务风险等将是主要障碍。本文认为,随着中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加快,中国跨越中高收入阶段具有现实可行性,但仍应全面客观评估中国进入到中等收入阶段后现状和问题,从中长期视角观察我国顺利跨越中高收入阶段的制约因素和主要障碍。如何破解这些发展困局和现实难题,关系到中国能否顺利跨过"中等收入陷阱"。本文建议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从内生性增长驱动和外部有利条件运用两个层面着手推进经济稳定增长、社会制度变革以及高水平对外开放,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抓住内外有利窗口期,稳步促进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和财富合理分配,构建起稳定的"橄榄型"社会结构,顺利迈入高收入发展阶段。

吴振宇,唐朝[7](2021)在《全球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金融风险态势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严重冲击,但随着疫苗接种速度加快,全球经济正在逐步恢复。应对疫情的大规模财政和货币救助政策在短期内会推高经济增速,但未改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总趋势。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结构性问题有所恶化。随着救助政策效力下降和逐步退出,全球经济增长中枢可能下移。受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改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性增强、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框架调整、流动性向实体经济传导效率提高等因素的影响,疫情后全球通胀水平将高于疫情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金融安全网持续强化,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金融动荡进一步增强了各国危机应对能力。然而,疫情后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背离程度加大,风险进一步累积。全球将处于金融风险与危机应对能力均上升的脆弱平衡状态。在金融安全网保障能力不均衡、危机应对工具不足和疫情后发达经济体经济政策转向的影响下,新兴市场将面临更大金融风险防控压力。

马洪涛[8](2021)在《2021年上半年中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及展望》文中认为2021年上半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额、进出口额增长大幅反弹,贸易规模创同期历史记录,贸易逆差扩大50%以上。大宗农产品——粮食、棉花、食糖、食用油籽、食用植物油、牛羊肉、乳制品进口全面增长且增幅较大;优势出口产品——水产品贸易顺差大幅扩大,蔬菜出口下降、贸易顺差缩窄,水果贸易逆差扩大超三成。中美经贸第一阶段协议按进度执行,自美国农产品进口已恢复至经贸摩擦前水平,美国超过巴西重回中国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国位置;对美国出口恢复性增长,

韩磊[9](2021)在《“十四五”时期江苏经济增长潜力测算及支撑分析》文中认为"十四五"时期是江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开局起步期,需要在提高发展质量的基础上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利用生产函数的基本原理,考虑资本、劳动产出弹性以及技术水平的动态时变性,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对"十四五"时期江苏经济增长潜力展开测算,估算出资本产出弹性将逐渐走低,劳动投入产出弹性将逐渐走高,全要素生产率稳步增长,经济平均潜在增速为5.532%。在此基础上,建构结构化经济增长支撑分析框架,分析得出",十四五"时期江苏可从战略、需求、产业、要素、空间5个方面寻求经济增长支撑。考虑到"十四五"时期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外部环境变化,江苏实际增速将低于潜在增速并进入新的增长区间,结构调整也是平缓而非剧烈的过程并呈现新特征。对此,江苏需要适时适度增加政策力度,对冲外部不利因素影响,使实际增速不要过低于潜在增速,争取与潜在增速持平或略高。

项后军,周雄,郑斯钿[10](2021)在《经济增速放缓、银行竞争与流动性囤积》文中研究表明基于2009年至2018年172家中国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探讨经济增速放缓、银行竞争与流动性囤积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经济增速放缓会提高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囤积水平,而银行竞争加剧则会降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囤积水平;(2)银行竞争与经济增速放缓的交互效应结果显示,银行竞争能够削弱经济增速放缓对流动性囤积的正向影响,且该交互效应在股份制和城商行、农商行及以下样本组中表现明显,国有五大行的样本组则不明显。研究结论表明经济增速放缓确实是导致银行流动性囤积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强化银行竞争能够有效地缓和经济增速放缓对流动性囤积的正向影响,这一发现对于我国当前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以及切实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世界经济增速放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经济增速放缓(论文提纲范文)

(1)疫情反复与结构性调整冲击下的中国宏观经济复苏——2021—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总论与预测
二、复苏进程延续的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
    (一)国民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产出水平向长期增长趋势线回归进程受阻
    (二)工业生产从高速增长回归常态,服务业生产受疫情影响仍未完全恢复
    (三)外资外贸保持强劲增长,消费投资复苏节奏延缓,内需动力有待加强
    (四)企业绩效、居民就业、政府收入全面改善,微观基础得到进一步修复
    (五)宏观经济景气度整体走弱,部分先行指标下行
三、短期下行压力加大的中国宏观经济
    (一)内需持续不足导致经济复苏动力不断弱化、低于荣枯临界点的风险
    (二)出口的超预期增长难以充分发挥溢出效应导致投资预期紊乱的风险
    (三)居民未来收入信心低迷导致消费增长潜力出现“永久性下滑”的风险
    (四)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传递效应减弱导致市场复苏内生动力变异的风险
    (五)中小微企业恢复速度全面放缓导致经营困难局面难以扭转的风险
    (六)就业领域结构性问题突出导致未来失业压力再度反弹的风险
    (七)房地产市场大调整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下行压力全面加大的风险
    (八)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短期集中释放超出经济复苏阶段可承受能力的风险
    (九)疫情防控期不断被动延长导致传统产业复苏持续低迷的风险
四、结构性调整冲击与外部环境变异下的中国宏观经济
    (一)内部结构性转型全面启动和叠加的中短期冲击
    (二)外部环境变异的中短期冲击
        1.全球疫情持续期延长,导致国内疫情防控期被动延长。
        2.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超过疫情前水平,引发所谓“能源危机”。
        3.世界经济面临滞胀风险,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或引发市场动荡。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2)走出疫情 稳字当头——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2022年发展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一、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一)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低水平运行
    (二)消费:消费总体持续复苏,疫情压抑性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
    (三)价格:PPI与CPI“剪刀差”持续扩大
    (四)房地产:房地产市场下半年出现“量价齐跌”风险
    (五)国际经济形势:全球经济复苏分化,不确定不稳定性因素增加
二、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展望
    (一)投资动能有望向常态增长水平回归
    (二)消费总体延续复苏节奏,但疫情可能增加新的不确定性
    (三)CPI呈现前低后高走势,PPI同比持续下行
    (四)房地产市场面临“硬着陆”风险,“既防猛涨、又防暴跌”的“双向调控”有望成为政策常态
    (五)RCEP生效可能导致部分产业承压,中美关系可能面临新变数
三、促进2022年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政策建议
    (一)适时推出碳税,建设全国统一减碳大市场
    (二)统筹平衡、标本兼治,避免房地产成为触发经济下滑的“导火索”
    (三)激发民营经济活力,稳定市场主体信心
    (四)倡导全球一致抗疫,抓住双边、多边合作机会,维护产业链稳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委重投艰的世界经济:新趋势、新应对、新稳态——2022年世界经济分析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2021年世界经济回顾
    1.2021年世界经济的新亮点
        (1)科技创新护航经济增长,疫情控制程度决定复苏节奏
        (2)宏观经济政策全面扩张,双松搭配托底经济复苏
        (3)碳减排行动加速推广,绿色经济渐行渐近
        (4)数字化转型快速推进,“数字引擎”驱动可持续发展
    2.2021年世界经济的主要问题
        (1)疫情持续反复,复苏步伐放缓
        (2)复苏分化,不平等加剧
        (3)供应链危机,能源价格飙升
        (4)政府债务高企,通胀快速攀升
        (5) 外商投资审查趋严,高技术贸易风险增加
二、影响2022年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1.疫情反复是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2.持续高通胀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风险
    3.发达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分化为世界经济稳定复苏埋下隐患
    4.全球产业链重构或将重塑国际分工格局
    5.科技创新和绿色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复苏的新动能
三、2022年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1.世界经济: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逐步放缓,宏观政策对冲力度逐渐减弱
        (1)经济增速见顶回落的顺序大概率为美国—欧盟—新兴市场
        (2)宏观政策从托底经济复苏向常态化调控回归
    2.国际金融: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释放溢出效应,全球金融市场面临波动风险
        (1)全球流动性预期收紧,资本市场或将全线承压
        (2)供需紧张格局得以缓解,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有望“见顶”
    3.世界贸易:货物贸易增速回落,RCEP生效注入新活力
        (1)补库存需求回落,全球货物贸易有望回归平稳增长
        (2)疫情影响边际弱化,全球服务贸易有望进一步复苏
        (3)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协定RCEP生效,全球贸易注入新活力
    4.全球投资: 跨境并购投资回归趋势提升,低税引资政策面临调整
        (1)全球融资成本回升,跨境并购投资大幅增长态势或受抑制
        (2)全球企业税改进展迅速,低税引资政策面临调整
四、2022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1.需求侧:双循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1)制造业投资结构不断改善,基建投资将有更快增长
        (2)消费复苏缓慢,政策促进空间较大
        (3)货物出口贸易价量齐升,2022年增长将趋于放缓
    2.供给侧: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就业保持平稳
        (1)工业对经济贡献高于疫情前,向好趋势不变
        (2)服务业增速低于GDP增长率,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将持续提升
        (3)就业提前完成全年目标,稳就业政策需持续发力
    3.中国经济的新风险与新动力
五、结论与展望

(4)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1980—2020——新发展格局的增长史回顾与全球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率预测和文献描述
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与全球经济“失去的十年”
    (一)中国经济增长的周期与趋势:1980—2020
    (二)世界经济增长中的周期与趋势:1980—2020
    (三)各国经济增长率分布的演变:1980—2020
三、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四个十年
    (一)方法和指标
        (1)名义汇率折算的现价美元。
        (2)2010年不变价美元。
    (二)测算结果
四、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快速赶超:人均视角
五、中国经济赶超前景:相对增速的视角
六、结 论

(5)现阶段中国粮食安全形势的判断:数量和质量并重(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粮食发展形势变化
    (一)第一阶段(1978—1984年):快速增长
    (二)第二阶段(1985—1994年):徘徊增长
    (三)第三阶段(1995—2003年):增产之后大幅减产
    (四)第四阶段(2004—2020年):稳定发展
    (五)原因及启示
二、中国粮食安全步入新阶段:数量与质量并重
    (一)数量安全是人口大国保障粮食安全的必然条件
        1.从发展经验来看,保障数量安全始终是粮食安全的基础。
        2.从趋势判断来看,仍以依靠国内生产满足粮食消费为主。
        3.从外部环境来看,粮食数量安全是促进新格局形成的最坚实保障。
        4.从危机应对来看,粮食数量保障是应对复杂形势和突发事件的压舱石。
    (二)质量安全是收入增长到较高水平的必然要求
        1.粮食消费结构和需求不断升级。
        2.产业各环节向全产业链协调发展转变。
        3.粮食安全保障主体向多元化新型经营体系发展。
    (三)数量与质量并重是粮食安全进入新阶段的必然选择
三、新阶段粮食安全面临的新形势
四、立足新阶段新形势粮食安全的政策取向
    (一)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二)持续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全面增强资源和市场的战略掌控和调配能力

(6)共同富裕背景下中国跨越中高收入阶段的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综述
二、基本概念和标准界定
三、目前我国跨入中高收入阶段的发展现状
    (一)人均GNI实现大跨越,但距离高收入仍有较大差距
    (二)居民储蓄率呈持续下滑态势,人均可支配收入仍偏低
    (三)居民收入差距有缩小迹象,而财富分化有扩大化趋势
    (四)居民收入仍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其他收入占比偏低
    (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较大,不同群体收入有所分化
四、未来中国跨越中高收入阶段的主要障碍
    (一)经济增速放缓与人口老龄化,居民收入增长动能减弱
        1. 经济增速放缓过快与未来增长压力较大,居民收入增长潜力有待激发。
        2. 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人口红利”消退与人口养老赤字扩大。
    (二)区域发展仍不平衡,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累积
        1. 区域发展不平衡与城乡发展不均衡,造成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化。
        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财政收支失衡,将制约民生建设与公共服务供给。
    (三)居民负债偏高与过度借贷,削弱未来居民收入增长空间
        1. 居民债务持续攀升与杠杆率偏高,可能会进一步挤压消费内需发展空间。
        2. 过度借贷与超前消费现象较为突出,对未来创新驱动和居民收支平衡不利。
    (四)资本无序扩张与技术垄断造成行业群体收入分化
        1. 资本无序扩张和过度金融化趋势,引发金融资源分布不均和社会财富分化。
        2. 数字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重构劳动关系,技术垄断引致不同行业收入差距扩大。
五、共同富裕背景下中国跨越中高收入阶段的路径选择
    (一)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夯实共同富裕物质基础
        1. 保持经济增速稳定可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 深化居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高水平共同富裕。
    (二)积极稳妥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促进地方经济健康运行
        1. 积极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严格规范政府发债融资。
        2. 持续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
    (三)更加重视民生事业发展,更好地促进人民美好生活
        1. 健全城乡社会保障机制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2. 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大民生金融发展。
    (四)加大人力资本教育投入,重视中低收入群体教育培训
        1. 加大人力资本教育投入,激活人力资本红利。
        2. 重视中低收入群体职业教育培训,增强收入创造能力。
    (五)优化居民房产资产配置结构,促进消费金融有序发展
        1. 强化实施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优化居民资产配置结构。
        2. 倡导居民合理理性消费,推动居民杠杆率稳步下降。
六、结论与展望

(7)全球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金融风险态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球经济将延续疫情前低速增长态势
    (一)结构性因素拉低潜在增长率
        1.人口增速下降、老龄化提速叠加疫情冲击,劳动力供给持续放缓。
        2.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劳动生产率增速下降的趋势仍将延续。
        3.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收入差距拉大,新冠肺炎疫情强化了该趋势。
        4.老龄化和投资节约性创新影响到固定资本形成。
    (二)制度性因素影响全球潜在经济增速
        1.逆全球化加剧,产业链供应链调整与重构不利于全球经济增长。
        2.低碳转型给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三)全球经济短期有可能冲高,但中期仍将保持低增长
        1.疫情前主要经济体均处于景气周期的下行阶段。
        2.受低基数和刺激政策影响,疫情后期全球经济增速将短暂走高。
        3.全球未来稳杠杆进程将会制约中长期经济增速。
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改善,全球通胀水平将高于疫情前
    (一)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货币传导机制不畅,流动性未有效进入实体经济
        1.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大规模流动性未有效进入实体经济。
        2.资产质量恶化,不良贷款率大幅上升,商业银行信用扩张能力与意愿下降。
        3.居民和企业部门修复资产负债表,经济增速低迷,信用扩张需求不强。
        4.监管要求趋于严格,约束商业银行扩张。
    (二)疫情后,流动性环境更加宽松,货币传导效果有所改善
        1.信贷渠道效果改善。
        2.大规模财政救助政策推动信用扩张。
    (三)全球流动性环境从“超宽松”向“常态化”回归,会制约通胀水平的上升
        1.财政救助对信用扩张的支持作用减弱。
        2.企业信用扩张可持续性不强。
        3.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后,全球流动性环境将收紧。
        4.疫情后各国都面临稳杠杆、去杠杆的任务。
        5.美国调整货币政策框架将抬升全球通胀水平。
三、全球风险和危机应对能力同步上升,新兴市场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概率加大
    (一)疫情期间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背离程度加大,风险进一步累积
    (二)全球金融安全网的保护能力和各国危机应对能力提升,但国家之间存在差异
        1.发达经济体、新兴市场在运用非常规货币政策应对金融危机方面均有突破,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性有所提升。
        2.全球金融安全网建设不断完善,在应对疫情冲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应对能力差异较大。
    (三)在金融风险与危机应对能力均上升的脆弱平衡状态下,风险向新兴市场转移

(8)2021年上半年中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2021年上半年农产品贸易特点
    2.1 农产品进出口额创同期历史新高,贸易逆差扩大50%以上
    2.2 粮棉油糖进口保持高位,牛羊肉和奶粉进口达历史最高水平
    2.3 水产品、水果出口呈现恢复性增长,蔬菜出口略降
    2.4 自美国进口大幅增长,已超过经贸摩擦前水平
3 2021年上半年主要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
    3.1 谷物进口激增,出口延续下降态势
        3.1.1 大米进口增加,出口下降
        3.1.2 小麦进口超关税配额量一半以上,自美国进口大幅增加
        3.1.3 玉米超配额进口一倍以上,近6成来自美国
    3.2 棉花进口激增,食糖进口减少
        3.2.1 棉花进口达关税配额量1.8倍,近4成来自美国
        3.2.2 食糖进口已远超食糖保障措施实施前进口量
    3.3 食用油籽和食用植物油进口双增
        3.3.1 大豆进口恢复至中美经贸摩擦前水平
        3.3.2 食用植物油进口增长近3成
    3.4 猪牛羊肉和乳制品进口快速增加
        3.4.1 牛羊肉进口增加,自美国猪肉进口下降
        3.4.2 乳制品进口大幅增加,新西兰是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3.5 水产品出口大幅增加,进口持平,贸易顺差大幅扩大
    3.6 蔬菜出口下降,水果贸易逆差扩大,茶叶贸易顺差收窄
        3.6.1 蔬菜出口下降,进口增长,贸易顺差缩窄
        3.6.2 水果进出口双增,贸易逆差扩大超3成
        3.6.3 茶叶出口额增加出口量减少,贸易顺差收窄
4 下半年农产品贸易趋势展望
    4.1 大宗农产品进口展望
        4.1.1 粮食进口增加,自美国粮食进口将创历史新高
        4.1.2 棉花进口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美国仍是主要进口来源地
        4.1.3 食糖进口将延续增长态势,但增幅收窄
        4.1.4 牛羊肉进口将继续增长,猪肉进口增速放缓
    4.2 特色优势出口农产品出口展望
        4.2.1 水产品出口增速放缓,全年顺差扩大
        4.2.2 蔬菜出口延续下降态势,贸易顺差进一步收窄
        4.2.3 水果进口将进一步增长,贸易逆差将创新高

(9)“十四五”时期江苏经济增长潜力测算及支撑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江苏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
    1. 增长态势
    2. 产业结构
    3. 要素支撑
    4. 需求结构
三、“十四五”时期江苏经济增长支撑条件
    1. 战略支撑
    2. 需求支撑
    3. 产业支撑
    4. 要素支撑
    5. 空间支撑
四、“十四五”时期江苏经济增长潜力测算
    1. 模型设定及数据处理
    2.“十四五”时期江苏经济潜在增速的测算
五、结论及建议

(10)经济增速放缓、银行竞争与流动性囤积(论文提纲范文)

一 文献综述
二 理论机理与研究设计
    (一)经济增速放缓对流动性囤积的影响
    (二)银行竞争对流动性囤积的影响
    (三)银行竞争对经济增速放缓与流动性囤积之间关系的影响
三 变量选取、定义及样本说明
    (一)变量选取与定义
        1.流动性囤积指标构建
        2.经济增速放缓的测度
        3.银行竞争的测度
        4.其他变量
    (二)数据说明
    (三)描述性统计
四 实证分析
    (一)经济增速放缓对于银行流动性囤积的影响估计
    (二)银行竞争对流动性囤积的影响估计
    (三)银行竞争对经济增速放缓与流动性囤积之间关系的影响估计
    (四)稳健性检验
        1.替换经济增速放缓变量
        2.替换银行竞争指标
        3.动态面板模型再估计
        4.异质性检验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

四、世界经济增速放缓(论文参考文献)

  • [1]疫情反复与结构性调整冲击下的中国宏观经济复苏——2021—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报告[J].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刘元春,刘晓光,闫衍.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22(01)
  • [2]走出疫情 稳字当头——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2022年发展预测[J].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ACCEPT)宏观预测课题组,李稻葵,厉克奥博,陈大鹏,吴舒钰. 改革, 2022
  • [3]委重投艰的世界经济:新趋势、新应对、新稳态——2022年世界经济分析报告[J]. 王莹,智艳,张天桂,刘芳,姜云飞. 世界经济研究, 2022(01)
  • [4]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1980—2020——新发展格局的增长史回顾与全球审视[J]. 付敏杰. 河北学刊, 2022(01)
  • [5]现阶段中国粮食安全形势的判断:数量和质量并重[J]. 李雪,吕新业. 农业经济问题, 2021(11)
  • [6]共同富裕背景下中国跨越中高收入阶段的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J]. 邓宇. 西南金融, 2021(11)
  • [7]全球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金融风险态势分析[J]. 吴振宇,唐朝. 经济纵横, 2021(10)
  • [8]2021年上半年中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及展望[J]. 马洪涛. 世界农业, 2021(10)
  • [9]“十四五”时期江苏经济增长潜力测算及支撑分析[J]. 韩磊. 现代管理科学, 2021(07)
  • [10]经济增速放缓、银行竞争与流动性囤积[J]. 项后军,周雄,郑斯钿.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5)

标签:;  ;  ;  ;  ;  

世界经济增长放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