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国内光纤单链路故障时延时间测量及保护策略比较

台湾国内光纤单链路故障时延时间测量及保护策略比较

一、Delay Time Measurement and Comparison of Protection Strategies with One-Link Failed Domestic Optical Fiber Networks in Taiwan(论文文献综述)

赵盛烨[1](2021)在《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技术是计算机与通信的超融合技术,解决了无线通信技术中按身份分配不同通信权限的问题。其中,“云计算技术”是基于实时数据通信的控制方法,“区域”描述了精准限定的物理覆盖范围,“安全通信技术”是特定区域的受控通信控制技术。前人在通信速率和便捷程度的需求下,研发出的通信系统往往只是解决了通信的效率、可靠性、便捷性问题,较少考虑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保密机构的破坏和这些机构的特殊需要,在各类通信协议的标准当中也不存在这样的信令集供特殊功能的通信设备研发。同时,当前在网的2G-3G通信系统出于通信效率考虑较少地使用了计算机辅助单元,因此作者在研究提升云计算算法效率的基础上,将2G-3G通信系统进行上云改良,再结合4G和5G通信协议,研究通信系统对移动台终端鉴权和定位的原理,并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实验,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特定终端用户群体实现了这一目标,同时该固定区域之外的移动台用户不受该技术体系的影响。文章以区域安全通信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新兴技术展开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提出一种云环境下异构数据跨源调度算法。针对云计算中异构数据跨源调度传输耗时问题,现有的调度方法很多都是通过启发式算法实现的,通常会引起负载不均衡、吞吐量和加速比较低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云环境下异构数据跨源调度方法,在真正进行调度之前进行了数据预取,大大减小了调度时的计算量,从而减小了调度资源开销。然后,更新全部变量,对将要调度的异构数据跨源子数据流质量进行排列,并将其看做子流数据的权重,每次在调度窗口中选择异构多源子流数据中最佳质量的子流数据进行调度传输,直到全部数据子流处理完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方法能够在云环境下对异构数据进行跨源调度,同时具有较高的负载均衡性、吞吐量和加速比。2.提出一种云环境下改进粒子群资源分配算法。云计算中,云平台的资源分配,不仅面对单节点的资源请求,还有面对更复杂的多节点的资源请求,尤其对于需要并行运行或分布式任务的用户,对云集群中节点间的通信都有非常严格的时延和带宽要求。现有的云平台往往是逐个虚拟机进行资源分配,忽略或者难以保障节点间的链路资源,也就是存在云集群多资源分配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云资源描述方法,并且对粒子群云资源分配方法进行改进。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地对云资源进行分配,提高了云资源的平均收益和资源利用率,在资源开销方面相比于传统方法减少了至少10%,而且有更短的任务执行时间(30ms以内)。3.提出一种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的移动台动态定位算法。无线网络影响因素较多,总是无法避免地产生定位误差,为取得更好的可靠性与精准度,针对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提出一种移动台动态定位算法。构建基于到达时延差的约束加权最小二乘算法,获取到达时延差信息,根据移动台对应服务基站获取的移动台到达时延差与到达角度数据,利用约束加权最小二乘算法多次更新定位估计,结合小波变换,架构到达时延差/到达角度混合定位算法,依据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环境的到达时延差数据采集情况,将估算出的移动台大致位置设定为不同种类定位结果,通过多次估算实现移动台动态定位。选取不同无线网络环境展开移动台动态定位仿真,分别从到达时延测量偏差、区域半径以及移动台与其服务基站间距等角度验证算法定位效果,由实验结果可知,所提算法具有理想的干扰因素抑制能力,且定位精准度较高。4.构建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系统。系统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整个系统是完整的,并且已经得到了实践的验证。通过SDR软件定义的射频通信架构,实现系统间的通信超融合。对于非授权手机与非授权的SIM卡要进行通信阻塞,同时要对手机与SIM卡分别进行授权,当有非授权手机或者授权手机插入非授权SIM卡进入监管区域中后,要可实现对其通讯的完全屏蔽和定位,软件系统应对非法用户进行控制,所有非法用户的电话、短信、上网都应被记录和拦截。硬件系统主要对顶层模块、时钟模块、CPU接口模块、ALC模块、DAC控制模块进行了设计。同时,本文使用改进的卷积定理算法提高了信号的保真度。5.智能化区域安全体系研究。未来的区域安全管理员还需要对多个进入的移动台终端进行鉴别,解决谁是终端机主、是否有安全威胁、真实身份是什么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立智能化区域安全通信体系,并将其保存在存储设备中,该体系可以实现自我学习。最后,通过实际应用对上述研究工作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满足了特定领域特定场景下的区域安全通信需求。

王威雄[2](2021)在《守时系统国际时间比对数据融合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精度时间比对是国际标准时间UTC产生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精密时间用户向国家标准时间溯源的基本手段。UTC(NTSC)作为全球参与UTC计算的重要守时系统之一,其国际比对链路必须保证连续、稳定、可靠运行。UTC(NTSC)基准系统现有多条相互独立的卫星双向时间比对(TWSTFT)和GNSS时间比对链路,但在UTC比对中目前仍以单一手段为主,在链路切换或故障时可靠性还有提升空间。因此,如何融合现有冗余时间比对数据来提高国际时间比对链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当前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另外,对多模GNSS时间比对进行融合处理从而提升单系统时间比对性能,以及将GNSS时间比对与TWSTFT融合来改善TWSTFT中的周日效应也是当前时频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我国时间基准UTC(NTSC)系统现有的多种时间比对手段,通过不同的数据融合算法就时间比对数据融合涉及的时间比对原理及误差项修正、融合模型的建立及参数估计、对融合结果的性能评估等方面进行研究,并采用实际算例进行验证。主要研究工作和贡献如下:(1)介绍了用于融合处理的时间比对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性能评估方法。首先梳理了TWSTFT、GNSS共视和精密单点定位(PPP)时间比对的基本原理和误差项来源,具体给出了每种方法对应的误差修正方式;分析了直接校准和间接校准的硬件时延校准方法,重点讨论了间接校准中利用GNSS移动校准站以及基于链路双差校准的流程及相应的不确定度分析,并利用实际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利用GNSS移动校准站实现了对亚欧TWSTFT链路的成功校准,实际校准不确定度在当前1.5ns的校准不确定度范围内。已校准的PPP链路可通过链路双差校准的方式对GPS共视链路进行校准,校准不确定度约为3.0ns。(2)研究了基于Vondrak-Cepek组合滤波的北斗共视和TWSTFT融合方法。为提高守时链路可靠性并减小卫星双向时间比对中的周日效应,利用北斗共视链路没有周日效应的特点,通过Vondrak-Cepek组合滤波方法对不同基线长度链路间的北斗共视时间比对结果分别与硬件SATRE TWSTFT和软件接收机SDR TWSTFT结果进行了融合处理。采用时间偏差和幅值频谱两个指标以及GPS PPP时间比对链路分别对融合结果进行内外符合评估。结果表明,经过Vondrak-Cepek滤波的融合结果中周日效应基本消失,融合后24小时频谱分量幅值相比融合前最少减小84%以上;融合结果平均时间为1d的时间偏差稳定度相比融合前SATRE和SDR TWSTFT的稳定度明显提高,对长基线NTSC-PTB的平均增益因子为1.83(1为零增益),对短基线NTSC-NIM链路的平均增益因子为1.64;融合解与GPS PPP链路差值(DCD)结果的标准差也明显减小,NTSC-PTB SATRE双向链路DCD标准差由融合前0.95ns减小为0.35ns,NTSC-NIM SATRE双向链路由1.02ns减小为0.61ns,融合后链路噪声得到明显改善。(3)从Kalman滤波方法“预测-修正”的思想出发,提出了基于Kalman滤波的TWSTFT和GPS PPP时间比对融合算法。以短期稳定度好且分辨率高的GPS PPP结果的一阶差分量作为长期稳定度好但分辨率低的TWSTFT结果的平均频率变化量,与TWSTFT数据一起作为Kalman滤波的组合观测量,通过滤波参数的选取优化获得融合观测的状态估计,即融合时间比对结果,并从质量控制方面对Kalman滤波观测值残差的正态性进行了检验与分析。通过在不同基线长度上的试验结果表明,Kalman滤波观测值残差近似服从正态分布,融合结果中的周日效应基本消失且短期稳定度明显提高,在平均时间32小时内对不同基线长度的SATRE TWSTFT的TDEV增益因子约为5 8,对SDR TWSTFT的增益因子约为4 6;融合结果与参考链路的DCD偏差小于300ps,保证了融合解与参考链路的一致性,提升了国际时间比对链路的可靠性。(4)利用联邦滤波算法并行化计算和高容错性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容错联邦Kalman滤波的多模GNSS共视时间比对融合算法。随着全球各GNSS系统的不断建设,GNSS观测数据充分冗余,多模GNSS融合时间比对成为当前热点之一。本文首先在长短基线上对GPS、Galileo、GLONASS以及北斗二号系统的共视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Galileo系统共视性能优于或与GPS系统相似,优于当前星座状态下的GLONASS和北斗二号系统;采用已校准的GPS PPP链路对单星座结果进行双差校准后,利用各链路特性对联邦Kalman滤波主滤波器和子滤波器关键参数进行赋值,同时在Kalman滤波的状态方程中引入量测噪声系数来对量测噪声进行动态调整,当子系统发生故障时对故障进行实时检测和隔离,最后获得性能更佳的融合结果;将融合解与单Galileo共视、标准差加权以及GPS PPP时间比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不同基线长度上的大量算例表明,相较其他方法的时间比对结果,容错联邦Kalman滤波融合解在减小时间比对链路噪声水平,提高时间比对链路稳定度和可靠性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谭玉莲[3](2021)在《HIAF-BRing电源样机数字控制器设计和实现》文中指出增强器BRing是强流重离子加速器HIAF加速器系统的核心,是获取高流强、高能量、高品质重离子束流的关键部分。BRing磁场的上升速率应达到12 T/s以实现束流由低能快速地加速到高能,从而提高加速器运行效率。因此BRing二极铁电源的输出电流,其上升和下降时间应在百毫秒内,上升速率应达到38000A/s。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二极铁电源采用全储能,变前励,多个全开关功率单元串并联的实现方案:大量的母线薄膜电容提供上升段的全部能量;采用高低压切换方法以实现变前励,并同时满足注入平台段电流的相对误差不超过5×10-5以及上升段跟踪误差不超过1×10-4的要求;前级采用PWM整流器,后级采用斩波器,共同实现全开关方案。电源共由21个模块组成,首先由7个功率模块(6高压1低压)串联,再将3个支路并联,以达到5100 A/3620 V的输出目标。这些实际的工程需求,不仅是对电源的挑战,也对其数字控制器的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解决21个功率模块的空间分布,协调控制,多信号传输等问题,同时提高数字控制器的抗干扰性能,提出了基于全光纤介质传输的主从控制器架构方案。针对主从控制器架构,设计了多模块间多芯片大容量数据高速传输机制,实现了全部软件开发工作。主控制器实现了整机逻辑控制、故障保护、网络通讯、调试数据回读、后级调节运算、脉冲输出等功能,从控制器实现了数据采集、故障检测以及前级PWM整流等功能。依照HIAF-BRing二极铁电源的多模块串并联的特点,设计了基于有限状态机FSM的电源状态检测轮询机制,实现了整体有序逻辑控制,使得大电流、宽电压范围、大功率电源状态可观测,运行稳定,同时辅以双冗余模块故障联锁保护系统,大大提高电源的可靠性。针对电源调试需求,利用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千兆以太网,提出了基于先进先出FIFO的较低延迟应用层协议数据解析方案,设计了应用层协议的重发机制,实现了多达65535种大容量数据的带时间戳回读,同时增设了具备一定刷新率的实时数据回读显示功能,极大增加了电源调试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率。该数字控制器现已经全面应用于HIAF-BRing二极铁电源样机中,囿于功率模块数目的限制,暂时实现了单支路5模块串联,3支路并联,共15个模块串并联工作,上升和下降时间处于百毫秒内,5100 A/3620 V输出,注入平台段相对误差不超过6.25×10-5,上升段跟踪误差不超过2.5×10-4的输出目标,基本达到了设计预期。在电源实际调试、老化实验等长达10个月的实验中验证了其工程实现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解决了HIAF工程中一个重要的核心技术问题。

高维良[4](2021)在《配电网5G通信电流差动保护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DG的大量接入使配网的结构发生改变,过流保护难以适应;传统的配电自动化存在停电初期故障切除时间长,停电范围大的现象,供电可靠性不高。差动保护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困难。但差动保护应用在配网中面临两个困难:首先是光纤的铺设成本过高,不适合作为配网差动的首选通道形式。其次是常规的同步方式受限于应用环境或成本等因素并不能直接应用在配网当中。5G通信可以提供高可靠低时延通信场景,并且5G+网络切片技术可以为数据传输提供专用的通道,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5G中带有高精度的时间信息,可以为保护装置授时,实现同步采样。5G的出现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展开了如下几项工作:(1)分析了 5G用作差动保护通信通道的可行性。首先对配网中差动保护对通道的各项指标要求做出了理论推导,提出配网差动保护通道指标。其次对5G的网络架构和各项性能做出介绍和分析,论证其在各种通信环境下还能否满足差动保护实时传输数据的要求。(2)提出了适用于配网差动保护的保护判据和同步方式。根据配网与主网故障特性的不同,选择幅值比较式和比率制动式的组合判据形式,并对其对同步误差的耐受性做出了推导和分析。比较常规同步方式和自同步方式的优劣,并对自同步算法的最大误差做出推导和分析。最后,结合5G通信与自同步算法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5G的自同步方式。(3)开发出5G差动保护装置。在传统STU(SmartTerminal Unit,智能终端)的基础上开发出配网5G差动保护装置,并对配网中常用的通信协议做出性能分析,选择适合5G差动保护的协议类型。对装置的软件系统进行开发,使其在各种配网场景下能可靠动作,同时适配5G时延高于光纤的特点。(4)完成了实验室和场外环境下的保护装置测试。搭建5G+RTDS(real time digital simulation system,实时数字仿真系统)配网仿真模型,对所开发装置进行RTDS闭环测试实验,验证其可靠性和速动性等性能指标。进一步地,对所开发装置进行了场外试验测试验证,验证了保护的性能指标和自同步算法的准确性。

舒亮[5](2021)在《大容量低成本城域光网络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型大带宽低时延业务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内容供应商、云服务商和网络运营商越来越多地将数据中心建设在用户所在的城市周围,这使得城域光网络逐渐成为全球流量的主要承载网络。在城域光网络容量需求急剧增长的同时,由于“提速降费”的国家政策,各大运营商的收入增长速度难以匹配成本支出的增长。因此,如何实现低成本的大容量城域光网络将成为城域网研究中的重点问题。大容量低成本城域光网络的实现依赖于低成本的高速传输和智能管控技术。低成本直接检测传输系统中的链路损伤补偿是短距城域数据中心互联(DCI)网络面临的主要挑战;而长距城域核心网则面临低冗余弹性光网络的智能管控挑战。针对大容量低成本城域光网络面临的上述挑战,论文围绕城域直接检测传输技术和城域光网络软故障诊断技术进行研究,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城域直接检测传输系统非线性补偿技术研究a)色散与信号-信号拍频干扰(SSBI)是限制直接检测传输系统容量距离积的首要链路损伤。论文设计了基于低成本双驱马赫增德尔调制器(DD-MZM)和克拉莫-克若尼(KK)检测的单边带(SSB)4电平脉冲幅度调制(PAM4)信号传输方案。112Gbps80km SSB-PAM4直接检测传输实验表明,该方案能有效减少光纤色散的影响并减少87%的均衡器复杂度,从而进一步降低城域DCI直接检测传输技术的硬件成本和算法复杂度。b)电放大器饱和效应、调制器非线性和光纤非线性会严重限制高阶调制格式的传输性能。论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16进制正交幅度调制(16QAM)直接检测传输系统非线性补偿的I/QVolterra滤波器(VF),并基于l1正则化和再训练的方法实现了一个稀疏的I/Q VF。在112Gbps 16QAM直接检测传输实验中,I/Q VF将最大传输距离从480km扩展到960km,容量距离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960km传输时,稀疏I/Q VF在保证误码率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将计算复杂度减少了 58%。与传统的I/Q实值线性滤波器相比,所提出的I/QVF能够显着提升系统非线性容忍度,从而有效地扩展直接检测传输技术的应用场景,进一步降低城域光网络的成本。2.城域直接检测传输系统低分辨率数模转换器(DAC)量化噪声补偿技术研究低分辨率DAC有助于降低光模块的成本、尺寸和功耗,但是会面临大量化噪声的挑战。论文对削峰(Clipping)、数字分辨率增强(DRE)和误差反馈噪声整形(EFNS)这三种低分辨率DAC量化噪声补偿技术在城域直接检测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详尽的仿真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DRE和EFNS均能够使4位DAC具有和8位DAC相近的传输性能。与DRE相比,EFNS具有更低的计算复杂度和处理时延,而且不需要提供信道响应,因而更加适用于低时延、低功耗的城域直接检测传输系统。这部分的工作能够为城域低分辨率直接检测传输系统的设计提供重要参考,并降低发射端的硬件成本、尺寸和功耗。3.城域低冗余弹性光网络软故障诊断技术研究低冗余弹性光网络是城域核心网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软故障诊断是保障低冗余弹性光网络可靠性的关键技术。论文首次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数字谱的基于谱面积的特征提取方法和一种低复杂度的双阶软故障检测和识别框架。该方法充分考虑了常见软故障对信号谱对称性、功率和信噪比的影响,能够在保证模型性能的情况下有效地减少模型输入特征。双阶软故障检测方案充分利用光网络软故障的低频性来降低整体硬件的监测和处理成本,在考虑三种软故障的实验系统中,双阶软故障检测结构减少了 61.6%的数字谱提取数目,并实现了 0.42%的假正率(FPR)和1.47%的假负率(FNR)。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软故障识别模块实现了 99.55%的识别精度。基于数字谱的软故障诊断技术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保障诊断性能的同时还显着降低了硬件监测和处理成本,将有助于低成本地实现城域光网络的智能管控。

王忠峰[6](2021)在《中国铁路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让旅客出行更美好为目的,以“列车公众无线网络”为基础,以“旅客行程服务”和“特色车厢服务”为核心,构建中国铁路高速列车智慧出行延伸服务平台,为旅客提供高速移动场景下智能化、多样化、个性化的高质量出行服务体验。基于现阶段中国高速铁路运行环境及沿线网络覆盖情况,提出了基于运营商公网、卫星通信和超宽带无线局域网(EUHT-Enhanced Ultra High Throughput)三种车地通信备选方案,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分别对三种备选方案的建设难度、投入成本及服务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现阶段以“运营商公网”方式搭建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基于运营商公网实现车地通信,以不影响动车组电磁干扰与安全为前提,设计了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组网架构,为进一步完善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运维管控、智能化延伸服务、网络服务性能以及系统安全性,深入研究面向动车组公众无线网络复杂设备的运管平台、高铁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流媒体智能调度、基于列车位置的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和网络安全防护设计,最终为旅客提供了面向移动出行场景的行程优选、在途娱乐服务、高铁订餐、接送站等定制化延伸服务。随着5G技术已全面进入商用时代,为进一步提升旅客出行服务体验,以5G在垂直行业应用为契机,提出5G与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融合组网方案,创新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建设和运营新模式,论文的具体工作如下:1、深入分析当前高速移动出行场景下旅客的服务需求,调研了国内外公共交通领域公众无线网络服务模式及经营现状,提出了以实现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服务为目的,带动铁路旅客出行服务向多样化、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的设计方案。在系统分析了既有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通信技术选择、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和系统运维管理等难题。2、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OWA(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算子与差异驱动集成赋权方法,利用基于OWA与差异驱动的组合赋权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通过灰色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各方案的灰色关联系数,得到灰色加权关联度,对三种备选方案合理性进行优势排序,最终确定了现阶段基于运营商公网为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车地通信方案。3、基于动车组车载设备安全要求,设计了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总体架构、逻辑架构和网络架构;基于动车组车厢间的互联互通条件,分别设计有线组网和无线组网的动车组局域网解决方案。4、基于Java基础开发框架,采用Jekins作为系统构建工具,设计面向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云管平台微服务架构设计。使用高可用组件和商业化的Saa S(Software-as-a-Server)基础服务,保证云端的可扩展性、高可用和高性能,解决了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远程配置及管理。5、基于传统CDN原理和部署并结合高速列车车端的线性组网物理链路的特点,提出基于高速列车组的CDN概念,简称“高铁CDN”。设计由中心服务器提共一级缓存,单车服务器提供二级缓存的高铁CDN的两级缓存方案,每个二级缓存的内容为一级缓存的一份冗余,以此进一步提升旅客使用公众无线网络的体验,同时结合DNS解析技术提升请求的响应速度并减少出口带宽及流量的占用,提供了流畅的视频娱乐和上网体验。6、基于列车高速运行场景,分析了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普勒效应补偿对于提高接收信号质量的影响,通过实验模拟了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对于LTE(Long Term Evolution)每个时隙下网络速率的变化,提出了350km/h高速移动场景下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普勒效应补偿技术,以验证了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普勒补偿技术和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在高铁场景下的有效性,并通过实验证明了天线间距和天线数量对于波束成形技术的影响关系。7、针对高速列车网络环境,根据802.11系列相关协议中Beacon数据包会携带AP网络相关属性进行广播这一特点,利用协议标准未定义的224字段进行唯一性标识加密,唯一性标识加密算法是通过RC4、设备MAC地址与随机码组合,不定期更新。系统采用AP(Access Point)间歇性扫描形式检测,调整虚拟接口到过滤模式,不断轮询所有频道,实现车载非法AP的检测与阻断。8、基于列车无线公众网络,打造了车上车下一体化、全行程、链条式延伸服务生态,实现了人流、车流、物流3流合一,极大提升了旅客出行服务体验。9、针对5G应用场景及业务需求,基于现有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运营服务系统,通过复用其基础设施,采用5G室分技术设计了列车公众无线网络与5G融合组网方案。该方案通过创新建设模式,引入车载室分设备,并结合5G大带宽、低时延、多连接等特性进行无线调优方案设计,实现车厢内部5G信号和Wi-Fi信号的双重覆盖。

华炳昌[7](2020)在《面向多业务融合的光接入网结构与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高清视频、远程会议、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型宽带业务的快速发展,网络的流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且业务的服务质量需求越发多样。光接入网作为用户高速接入网络的主要技术之一,是当前及未来通信网络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但是,面向未来高带宽、大容量、可重构、易调度、高能效等的接入需求,现有光接入网尚存在以下四方面不足:一是网络架构封闭,可扩展性差,难以适应多业务融合接入的需求;二是网络资源有效管理与调度困难,资源利用率低;三是网络多样化业务的服务同质化,无法保障差异化的时延需求;四是短距离高速相干光传输系统结构复杂,不利于未来光接入网的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创新设计了面向多业务融合的光接入网解决方案,研究突破了若干关键技术。主要研究和创新工作如下:1、针对目前光接入网架构封闭,可扩展性差,无法有效适应多业务融合接入的需求这一问题,本文创新性设计了一种面向多业务融合的环树形软件定义弹性光接入网结构。该结构通过采用软件定义网络技术、网络功能虚拟化、光线路终端资源池化技术、灵活光分配网技术和灵活光收发技术等,实现了全网的集中控制、带宽资源及硬件资源的共享以及网络资源的动态分配与灵活调度。同时,针对网络可靠性和节能需求,分别设计了网络生存性保障机制和网络节能机制。2、针对目前光接入网网络资源有效管理与调度困难,资源利用率低,缺乏适用于未来光接入网的波长、子载波、调制格式和时隙等多维资源动态调度和灵活分配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软件定义弹性光接入网结构的公平性感知联合多维资源分配算法,实现网络总吞吐量和用户满足率的提升。该算法通过波长重定向、波长间负载均衡以及子载波分配依次进行的方式,将复杂的多维资源动态分配问题简化为三个简单的一维资源分配问题,极大的降低了多维资源分配算法的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在网络流量高峰期,所提算法与动态子载波分配算法相比,在网络吞吐量及用户带宽满意度方面有约30%的提升。同时,所提算法的带宽分配公平性指数也相较其他算法有大约10%的提高。3、针对目前光接入网多样化业务的差异化时延保障需求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云边协同计算的高效资源管理方案。该方案综合评估网络资源与业务端到端时延两方面因素,通过给每一个业务创建具有相应网络资源的独立网络切片以满足不同类型业务的时延需求。此外,在边缘计算节点设置触发阈值,在满足业务时延需求的情况下最大程度上利用边缘计算资源,进而降低移动前传网带宽压力、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极大的降低了各业务类型的平均端到端时延,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ltra 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业务平均端到端时延稳定在2ms,相较于传统的基准方案,最高实现了 15%的网络吞吐量提升。同时,随着边缘计算服务器触发阈值的减小,uRLLC业务端到端时延增加,增强型移动宽带业务、大规模机器类通信业务端到端时延减少。4、针对目前短距离相干光接入网传输系统结构复杂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化的基于单偏振强度调制发射和外差相干检测短距离光传输方案。所提方案在收发端分别采用结构简单的强度调制器与3dB耦合器取代高复杂的同相正交调制器与90°混频器。同时,所提方案由于没有相位恢复的需求,降低了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50Gbps PAM4理想系统在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门限(3.8e-3)下的接收机灵敏度为-28.1dBm。同时,搭建了离线实验平台以验证所提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一步的,本文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与基于单偏振强度调制发射和零差相干检测的短距离光传输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带宽受限系统中,FEC门限下零差相干检测方案与外差相干检测方案的接收机灵敏度分别为-28dBm和-25.8dBm。

韦沛[8](2020)在《GEO卫星无源测定轨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造卫星及相关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轨道信息作为卫星的基本参数,对于卫星的测控和应用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常规轨道确定方法需要地面与卫星通信,如统一S波段系统、激光测距技术、转发测定轨技术等,属于有源定轨。基于有源信号的测定轨技术对卫星载荷有一定的要求,如统一S波段系统定轨、激光测距需要星上具备相应载荷,转发测定轨需要占用转发器资源,无法实现对任意卫星的精密轨道确定。而在无线电监测等领域,需要开展无源测定轨。因此,亟需发展一种无源测定轨技术,即通过被动接收卫星信号的方式实现干涉测量和轨道确定。发展无源测定轨技术对卫星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有极大的作用。干涉测量技术无需知晓卫星的信号内容和调制方式,只需卫星发射下行信号,就能通过相关处理获得信号到达两站的时间差,进而获得轨道产品。因此该项技术可以用于没有和观测站形成通讯链路的卫星。基于射电源观测发展起来的干涉测量技术,虽然精度较高,但系统复杂、价格昂贵。以此技术为基础,发展仅用于观测卫星的无源测定轨技术,存在大量的关键技术需要攻克,本文针对其做了研究和探讨,论文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基于通信卫星的共视时间传递方法,发展了北斗GEO卫星精密共视时间传递技术,联合二者实现了被动式站间高精度时间传递连线干涉技术采用共用频率源,站间钟差可以精确测定;而本文方法采用甚长基线干涉技术,各站使用本地原子钟,必须解决站间高精度时间传递的问题,才能进行卫星测定轨。现有的时间传递技术存在一些问题:伪码共视精度较低、PPP技术需要解算模糊度、双向技术需要发射信号。为实现无源测定轨系统的时间同步,本文提出了基于通信卫星的共视时间频率传递技术、基于全向天线抛物面天线观测的北斗GEO卫星精密共视时间频率传递技术等几项技术,并研究了Vondrak–Cepek平滑方法在上述时间传递方法中的应用,这些技术是被动接收信号的高精度站间时间同步技术,可以为无源测轨技术提供高精度时间产品。2.针对卫星信号强的特点,提出了卫星窄带干涉测量技术,研制了无源测定轨数据采集系统和相关处理原型软件目前干涉时间测量的数据采集系统多是基于射电源观测的,设备带宽高精度高,但数据量大,不便于数据的传输和处理。本文基于软件无线电设备开发了用于卫星干涉时间测量的采集系统并开发了相应的采集软件。该系统的带宽可调,对于卫星发射的强信号,可采用窄带模式采集数据,减少数据量,便于网络传输和数据处理。为验证该系统的性能,本文使用软件无线电设备改造了现有的转发测定轨网的部分天线系统,以此搭建了试验平台并开展了零基线和短基线试验,成功采集到了卫星数据并进行了相关处理,获得了较好的试验结果。3.提出以北斗GEO卫星为校准源的无源测轨系统设备时延改正技术,开展了GEO卫星的无源测定轨试验,验证了该设备时延改正技术的有效性在使用VLBI设备观测卫星时,通常进行射电源和卫星的差分观测,通过已知精确位置的致密射电源来校准卫星观测中的系统差。但是无源测定轨天线系统无法观测射电源,因此需要发展一种基于卫星的系统差改正技术。北斗系统星座中有五颗GEO卫星且可获取到精密轨道产品,可作为无源测定轨技术的参考卫星。但目标卫星和参考卫星角距较大时,无法直接消除系统差。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北斗卫星为校准源的系统差改正技术,该方法通过参考卫星的精密轨道数据联合站间钟差和大气产品来分离设备时延,从而完成校准。本文基于该方法开展了轨道确定试验,试验表明该方法与射电源校准技术获得的轨道精度相当。

马庆刘[9](2020)在《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智能电网通信网业务路由方法》文中研究说明智能电网是下一代电网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与传统电网相比,它可以充分满足用户对电力的需求以及优化资源配置,体现了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融合。在智能电网通信网中,业务数量规模和流量规模越来越大,流量模型具有事件性、突发性,需要网络具备灵活调整、快速响应业务变化的能力,给现有网络带来巨大的压力。在此背景下,对电力业务进行合理的疏导分配显得尤为重要。已有的路由分配模型一方面对业务特征的考虑不够完善,另一方面,对模型的求解效率往往不高。基于此,本文针对不同电力业务的特点,在智能电网通信网场景下,提出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智能电网通信网业务路由方法,并对不同的业务场景分别进行了设计与仿真,对于智能电网通信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有着重要意义。合理分配业务路由、保证业务快速可靠的传输、提高通信资源利用率、降低网络的风险是电力通信网的工作重点和难点。本课题对两个不同的业务场景特点,分别提出了不同的高效稳定的业务路由方法,并采用相应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求解,大大提高问题求解了效率。首先,对于电力控制类业务,它们对于信道的性能要求较高,并且时延也要求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大多数控制类业务都采用光纤光缆进行传输。因此,本课题在光传输网络的场景下,提出了一种面向链路均衡的电力控制类业务路由分配方法。链路均衡是指将所有业务尽可能均匀的分布在网络中,使得网络出现故障时,对业务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本文利用了深度强化学习DQN算法对传输网上承载的控制类业务路由进行分配,既可保障业务的总体时延,又可兼顾网络的链路均衡,同时可以弥补传统方法的低效,对控制类业务在智能电网通信网中的安全稳定运行有重要意义。其次,面对快速兴起与突增的IP数据类业务,IP+光的通信网络成为智能电网通信网的重要通信架构。这种网络架构在SDN的控制下,实现对了两层网络的管控和运维。为了提高IP+光网络的协同能力和资源利用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A3C的IP+光业务路由联合分配方法。首先根据IP数据类业务的特征,以及IP网络和光网络的承载特征设计了业务风险均衡指标,然后结合网络时延、带宽、站点等级差以及主备用路由相似度,设计了合理的主备用路由分配模型。最后,采用A3C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仿真结果和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既可充分利用IP+光网络的资源,又可保障业务平均时延并降低网络风险,同时可以有效的提升收敛速度。对电力数据类业务在智能电网通信网中的路由分配方式提供了参考。本课题对当前智能电网存在的问题和所承载的业务进行了分析,结合已有路由分配方法和求解方式,提出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智能电网通信网业务路由方法,该方法在保证了业务安全高效传输的同时,提高了复杂电网下的路由分配效率,可为以后大规模业务并发时的路由分配方案提供指导,也为智能电网通通信网的建设提供了示范建设和理论依据。

李进[10](2020)在《智能感知光网络中光性能监测与信号处理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新兴数据业务、复杂高阶调制、动态波长切换、灵活频谱栅格与混合传输技术的发展,光网络正朝着动态化、复杂化与异构化的方向演进,对光网络的管理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传统光网络管控中,传输系统自适应能力薄弱,网络管控可信有效数据缺乏,且传输系统与网络管控间缺乏跨层感知与智能反馈功能。面对上述问题,在人工智能(AI)与软定义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具有网络状态立体感知、网络数据智能分析以及网络组件自适应控制优势的智能感知光网络(CON)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以智能感知光网络中的光性能监测与信号处理技术为核心,围绕AI驱动的智能感知光网络架构、光传输系统损伤自适应监测与补偿、面向智能感知光网络数据库的数据增强,以及基于物理层感知与网络层反馈的资源管控等问题,提出了若干技术创新方案。主要论文工作与创新点如下:1、基于感知光网络中核心思想即“感知-学习-动作”闭环控制,设计了一种AI驱动的智能感知光网络结构,规范了网络状态监测中数据源、监测方式、数据存储与数据表示的实现方式。此外,在网络管理控制中引入了各类AI驱动型智能网络管控应用,包括光性能监测、物理损伤补偿、网络设备控制、传输链路质量估计、网络资源分配、网络流量预测与网络故障管理。另外,总结了软定义网络组件的工作原理与实现方案,以闭环形式实现“观察-学习-动作”的功能设计,为智能感知光网络的实现提供基础架构支持。2、针对光传输系统中物理损伤补偿算法缺乏智能学习能力、依赖传输链路信息且自适应性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两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自适应损伤监测与补偿算法。面向光纤传输系统,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DNN)的自适应色散(CD)监测与补偿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2000ps/nm动态范围内的平均监测误差约为20ps/nm,与基于CD扫描与频域均衡的经典方法相比,计算复杂度显着降低,需要的乘法器,加法器和比较器的数量分别减少了 98.6%,98.8%和64.4%。另外,面向自由空间光传输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大气湍流监测与轨道角动量键控(OAM-SK)自适应解调方案。该方案对于8-OAM-SK系统的自适应解调误差约为0.86%,比传统方案的解调精度提高了 19.2%。同时,首次提出基于CNN的大气湍流监测方案,对6种典型大气湍流信道的监测精度达到95.2%。3、针对光网络智能管控中AI驱动型应用缺乏有效可信网络流量数据,以及实际网络故障数据严重不均衡的难题,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自适应时序数据增强算法与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的网络故障数据均衡算法。实验数据表明,对于接入网与核心网中6种典型流量类型,合成的增强流量数据与对应实际流量数据关于均值,方差和Hurst指数平均偏差分别为0.7%,1.3%与7.0%,明显低于传统的统计参数配置法(SPC)的对应值。另外,实验结果显示,当在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故障识别模型中采用本文所提出的基于GAN的网络故障均衡算法时,相对于采用原始不均衡数据集的情况,故障漏报率从24.7%降低至3.8%。对于基于SVM、K最近邻算法(KNN)、决策树(DT)、随机森林(RF)以及梯度下降树(GBDT)的故障识别算法,结合了本方案所提出的故障数据均衡算法的GBDT模型在漏报率、准确率与召回率指标上综合优于其他算法,有效减少了数据不均衡对网络故障识别的影响。4、针对光网络中网络资源控制技术依赖人工干预、缺乏响应反馈以及动态建模能力薄弱的局限,提出了基于物理层感知与网络层反馈的资源管控机制,并通过引入基于深度强化学习(DRL)的数字孪生技术,有效提高了可编程光收发机(POT)的动态建模与智能控制能力,实现了 POT中调制格式、波特率与前项纠错(FEC)编码按需自动调整。与经典的基于最大传输容量(MaxCap)的POT相比,本文所提出的DRL-POT可以节约19.4%的频谱资源,并可以获得类似的网络时延性能。受益于双引擎DRL中的双神经网络结构和反馈控制机制,本文所提出的DRL-POT有效建立动态POT模型,以适应随时间变化的流量负载和链路传输质量,并且根据最大传输效能选择对应的最佳POT控制动作,反馈控制物理空间的POT,以确保满足业务网络时延需求并提高频谱资源使用效率。

二、Delay Time Measurement and Comparison of Protection Strategies with One-Link Failed Domestic Optical Fiber Networks in Taiwa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elay Time Measurement and Comparison of Protection Strategies with One-Link Failed Domestic Optical Fiber Networks in Taiwan(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移动通信系统
        1.2.2 通信系统与通信终端
        1.2.3 区域安全通信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区域安全通信理论基础
    2.1 移动通信研究对象
        2.1.1 2G移动通信技术
        2.1.2 3G移动通信技术
        2.1.3 4G移动通信技术
        2.1.4 5G移动通信技术
    2.2 SDR设备原理
    2.3 云计算技术
        2.3.1 虚拟化
        2.3.2 云计算安全
        2.3.3 云计算与通信的超融合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一种云环境下异构数据跨源调度方法
    3.1 相关研究
    3.2 算法模型
        3.2.1 异构多源数据的预取
        3.2.2 异构数据跨源调度算法
    3.3 实验与分析
        3.3.1 实验环境与实验过程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一种云环境下改进粒子群资源分配方法
    4.1 相关研究
    4.2 算法模型
    4.3 实验与分析
        4.3.1 实验环境与实验过程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节
第5章 一种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的移动台动态定位算法
    5.1 相关研究
    5.2 基于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的移动台动态定位
        5.2.1 TDOA下约束加权最小二乘算法
        5.2.2 融合及平滑过渡
        5.2.3 TDOA/AOA混合定位算法
        5.2.4 TDOA/AOA混合定位算法流程
    5.3 实验仿真分析
        5.3.1 实验环境与评估指标
        5.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安全通信系统设计
    6.1 软件系统设计
        6.1.1 功能设计
        6.1.2 界面设计
        6.1.3 信令模组设计
    6.2 硬件系统重要模块设计
        6.2.1 时钟模块设计
        6.2.2 CPU接口模块设计
        6.2.3 ALC模块设计
        6.2.4 DAC控制模块设计
    6.3 实验部署与验证
        6.3.1 实时控制过程和验证
        6.3.2 传输验证实验设计
        6.3.3 实验设备部署
        6.3.4 天馈系统实验方案
        6.3.5 实验安全事项
        6.3.6 实验环境要求
        6.3.7 实验验证测试及调试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守时系统国际时间比对数据融合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时间比对
        1.3.2 时间比对融合
    1.4 内容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卫星时间比对原理及性能评估方法
    2.1 时间比对原理及误差改正
        2.1.1 卫星双向时间比对
        2.1.2 GNSS共视时间比对
        2.1.3 GNSS PPP时间比对
    2.2 时间比对链路校准及不确定度分析
        2.2.1 时间比对链路校准现状
        2.2.2 直接校准
        2.2.3 间接校准
        2.2.4 不确定度分析
        2.2.5 间接校准算例分析
        2.2.6 链路双差校准算例分析
    2.3 时间比对链路性能评估方法
        2.3.1 内符合评估
        2.3.2 外符合评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Vondrak-Cepek滤波的北斗共视和TWSTFT融合方法
    3.1 共视和TWSTFT融合背景
    3.2 Vondrak-Cepek组合滤波原理
        3.2.1 北斗CV和 TWSTFT融合模型
        3.2.2 Vondrak-Cepek组合滤波方法
        3.2.3 平滑因子选择
    3.3 结果分析
        3.3.1 BDS CV与 TWSTFT融合结果
        3.3.2 内符合评估
        3.3.3 外符合评估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Kalman滤波的TWSTFT和 GPS PPP时间比对融合方法
    4.1 融合背景及Kalman滤波应用
    4.2 Kalman滤波融合算法原理
        4.2.1 TWSTFT与 GPS PPP融合模型
        4.2.2 Kalman滤波融合算法
    4.3 结果分析
        4.3.1 正态性检验
        4.3.2 TWSTFT与 GPS PPP融合结果
        4.3.3 内符合评估
        4.3.4 外符合评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容错联邦Kalman滤波的多GNSS共视比对融合方法
    5.1 GNSS时间系统
        5.1.1 GPS时间系统
        5.1.2 GLONASS时间系统
        5.1.3 Galileo时间系统
        5.1.4 北斗时间系统
    5.2 融合背景及联邦Kalman滤波应用
    5.3 容错联邦Kalman滤波融合算法原理
        5.3.1 多GNSS共视比对融合模型
        5.3.2 故障检测与隔离算法设计
        5.3.3 容错联邦Kalman滤波算法
    5.4 结果分析
        5.4.1 单系统共视时间比对结果
        5.4.2 容错联邦Kalman滤波融合结果
        5.4.3 融合性能评估
        5.4.4 容错联邦Kalman滤波可靠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语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HIAF-BRing电源样机数字控制器设计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HIAF及 BRing简介
    1.2 HIAF-BRing二极铁电源样机介绍
    1.3 HIAF-BRing二极铁电源控制器需求分析
    1.4 加速器电源控制器研究及应用现状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1.5.1 论文的工作内容
        1.5.2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数字控制器方案选择
    2.1 控制器设计前期工作准备
        2.1.1 带ARM核的FPGA控制器初探
        2.1.2 基于RS-485 的主从控制器研究
    2.2 基于全光纤介质的主从控制器硬件介绍
        2.2.1 硬件整体框架
        2.2.2 器件选型及性能分析
    2.3 基于全光纤介质的主从控制器软件介绍
        2.3.1 软件整体框架
        2.3.2 数字调节器模块介绍
        2.3.3 主从逻辑控制模块框架介绍
        2.3.4 故障联锁保护模块框架介绍
        2.3.5 网络数据解析模块框架介绍
        2.3.6 回读数据模块框架介绍
第3章 高速主从控制及联锁保护设计
    3.1 基于FSM的逻辑控制及轮询机制设计
        3.1.1 嵌入式硬核IP串行收发器原理介绍
        3.1.2 高速采集板的地址编码方法
        3.1.3 状态机编码设计
        3.1.4 状态查询机制设计
    3.2 基于双冗余的模块故障联锁保护系统
        3.2.1 双冗余联锁环路设计
        3.2.2 模块故障联锁板设计
        3.2.3 PLC联锁设计
        3.2.4 FPGA联锁设计
        3.2.5 故障联锁板电路级功能仿真
        3.2.6 联锁保护系统级逻辑功能仿真
第4章 千兆以太网通讯功能设计
    4.1 基于UDP及 FIFO架构的千兆以太网设计
        4.1.1 以太网基础介绍
        4.1.2 UDP/ IP及 MAC核设计
        4.1.3 数字控制器以太网应用层协议设计分析
        4.1.4 基于FIFO的应用层设计
    4.2 带重发机制的调试数据回读功能设计
        4.2.1 DDR3 SDRAM缓存机制设计
        4.2.2 可靠重发机制设计
        4.2.3 DDR3 SDRAM与网络对接设计
        4.2.4 数据时间戳设计
第5章 测试结果及分析
    5.1 数字控制器特殊工况测试
        5.1.1 电磁兼容及电气安全测试
        5.1.2 高低温试验测试
    5.2 开机流程测试
    5.3 模块故障联锁测试
    5.4 基于UDP的以太网应用层测试
    5.5 回读系统测试和示波器实测对比
    5.6 电源样机输出指标分析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下一步工作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配电网5G通信电流差动保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配电网继电保护研究现状
    1.3 5G通信技术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配电网差动保护对通信的要求及5G的适应性分析
    2.1 差动保护对通信的要求
        2.1.1 传统的电力系统通信方式
        2.1.2 配电网差动保护对通道的性能指标要求
    2.2 5G对配电网差动保护的适应性分析
        2.2.1 5G通信的基本网络架构
        2.2.2 5G通信基本性能特征
        2.2.3 5G对差动保护的适应性
    2.3 本章小节
第三章 配电网5G差动保护原理及同步方式
    3.1 配电网5G差动保护原理
    3.2 5G差动保护数据同步方式
        3.2.1 常规数据同步方式
        3.2.2 配电网5G差动的同步方法
        3.2.3 基于5G的自同步算法
    3.3 本章小节
第四章 配电网5G差动保护终端开发
    4.1 终端硬件设计
    4.2 5G通信模块及通信协议
        4.2.1 5G通信模块
        4.2.2 5G通信协议
    4.3 终端软件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5G差动保护仿真测试及现场试验验证
    5.1 RTDS仿真实验验证
        5.1.1 仿真系统搭建
        5.1.2 仿真测试实例
    5.2 场外试验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工作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大容量低成本城域光网络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城域光网络发展趋势概述
        1.1.1 城域DCI网络发展趋势概述
        1.1.2 城域核心网发展趋势概述
    1.2 城域光网络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直接检测的城域光纤传输技术研究现状
        1.2.2 光网络软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大容量低成本城域光网络
    2.1 引言
    2.2 低成本高速城域直接检测传输技术
        2.2.1 城域直接检测传输系统基本结构
        2.2.2 带宽预补偿原理
        2.2.3 SSB调制原理
        2.2.4 色散预补偿原理
    2.3 低冗余弹性光网络
        2.3.1 弹性光网络基本原理
        2.3.2 ROADM基本原理
        2.3.3 光网络软故障管理
        2.3.4 常见机器学习算法
    2.4 小结
第三章 城域直接检测传输系统非线性补偿技术研究
    3.1 引言
    3.2 KK检测
    3.3 稀疏I/QVF
        3.3.1 I/QVF基本结构
        3.3.2 基于l1正则化的I/Q VF重要核识别方法
    3.4 KK检测在PAM4直接检测传输系统中的实验研究
        3.4.1 基于DD-MZM和KK检测的SSB-PAM4传输方案
        3.4.2 实验框图与DSP流程
        3.4.3 光背靠背实验结果分析
        3.4.4 光纤传输实验结果分析
    3.5 稀疏I/QVF在单偏振16QAM直接检测传输系统中的非线性补偿效果实验研究
        3.5.1 实验框图与DSP流程
        3.5.2 光背靠背下I/QVF非线性补偿效果分析
        3.5.3 光纤传输长度为960km时I/QVF非线性补偿效果分析
        3.5.4 稀疏I/Q VF性能和复杂度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城域直接检测传输系统低分辨率DAC量化噪声补偿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低分辨率DAC量化噪声整形技术
        4.2.1 DRE技术
        4.2.2 EFNS技术
    4.3 基于幅度互补累积分布函数的Clipping技术
    4.4 DRE和Clipping在色散预补偿低分辨率高速直接检测PAM4系统中的仿真分析
        4.4.1 仿真框图和DSP流程
        4.4.2 光背靠背DRE抽头长度和DAC每符号采样数的影响
        4.4.3 光背靠背和80公里光纤传输场景下Clipping性能分析
        4.4.4 光背靠背下Clipping和DRE在不同采样时间抖动的情况下的性能分析
        4.4.5 光背靠背和80公里光纤传输OSNR性能分析
    4.5 EFNS在低分辨率高速直接检测PAM4系统中的实验研究
        4.5.1 实验框图和DSP流程
        4.5.2 参数优化
        4.5.3 DAC采样率、PNoB和Clipping概率对量化噪声补偿性能的影响
        4.5.4 光背靠背和10km光纤传输下ROP性能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城域低冗余弹性光网络软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5.1 引言
    5.2 基于数字谱的光网络软故障诊断技术
        5.2.1 五种常见软故障分析
        5.2.2 基于谱面积的数字谱特征提取方法设计
        5.2.3 特征提取方法有效性仿真分析
    5.3 基于数字谱的双阶软故障检测和识别方法实验研究
        5.3.1 基于数字谱的双阶软故障检测和识别框架
        5.3.2 实验框图与数据集构建
        5.3.3 双阶软故障检测性能分析
        5.3.4 基于SVM的软故障识别性能分析
    5.4 基于数字谱的低复杂度、低内存开销软故障诊断方案仿真研究
        5.4.1 基于数字谱的软故障诊断框架
        5.4.2 Welch PSD计算方法
        5.4.3 仿真框图和数据集采集
        5.4.4 两种数字谱的软故障检测和识别性能比较
        5.4.5 子段长度对Welch方法性能的影响
        5.4.6 故障幅度估计性能评估
    5.5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目录

(6)中国铁路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公共交通领域无线网络服务现状研究
        1.2.2 旅客需求服务现状
        1.2.3 中国铁路科技开发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1.4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研究
    2.1 车地通信技术方案
        2.1.1 基于运营商公网的车地通信
        2.1.2 基于卫星的车地通信
        2.1.3 基于超宽带无线局域网(EUHT)的车地通信
    2.2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方法研究
        2.2.1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指标选取
        2.2.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2.2.2.1 基于OWA算子主观赋权
        2.2.2.2 基于差异驱动原理确定指标的客观权重
        2.2.2.3 组合赋权
        2.2.3 灰色关联评价分析
        2.2.3.1 指标预处理确定决策矩阵
        2.2.3.2 计算关联系数及关联度
    2.3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算例分析
        2.3.1 计算指标权重
        2.3.2 灰色关联系数确定
        2.3.2.1 选择参考序列
        2.3.2.2 计算灰色关联度
        2.3.2.3 方案比选分析评价
    2.4 本章小结
3 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总体方案研究及系统建设
    3.1 总体架构
    3.2 网络架构
        3.2.1 地面网络架构设计
        3.2.2 车载局域网架构设计
    3.3 网络安全防护
        3.3.1 安全认证
        3.3.2 安全检测与监控
    3.4 运营平台建设
        3.4.1 用户中心
        3.4.2 内容服务
        3.4.3 视频服务
        3.4.4 游戏服务
        3.4.5 广告管理
    3.5 一体化综合云管平台
        3.5.1 云管平台总体设计
        3.5.2 功能设计及实现
    3.6 本章小结
4 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服务质量测量与优化
    4.1 公众无线网络服务质量测量分析
        4.1.1 系统面临挑战
        4.1.2 服务质量测量场景
        4.1.3 服务质量分析
        4.1.3.1 分析方法
        4.1.3.2 用户行为分析
        4.1.3.3 网络状态分析
    4.2 QoE与 QoS指标映射模型分析
        4.2.1 列车公众无线网络QoE与 QoS指标
        4.2.1.1 无线网络QoS指标
        4.2.1.2 无线网络QoE指标
        4.2.2 QoE与 QoS映射模型
        4.2.2.1 QoE与 QoS关系
        4.2.2.2 通用映射模型
        4.2.2.3 映射模型业务类型
        4.2.3 系统架构
        4.2.4 系统问题分析
        4.2.4.1 开网业务的开网成功率问题
        4.2.4.2 网页浏览延质差问题
        4.2.4.3 即时通信的业务连接建立成功率问题
        4.2.5 性能评估
    4.3 高铁CDN流媒体智能调度算法研究
        4.3.1 技术架构
        4.3.2 缓存策略分析
        4.3.3 算法设计
        4.3.4 流媒体算法仿真结果
    4.4 基于列车位置信息的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对LTE下行信道的影响研究
        4.4.1 模型建立
        4.4.2 信道建模
        4.4.3 试验模拟结果
    4.5 本章小节
5 基于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智慧出行服务研究及实现
    5.1 基础行程服务
        5.1.1 售票服务
        5.1.2 共享出行业务
        5.1.4 特色车厢服务
        5.1.5 广告
    5.2 ToB业务
        5.2.1 站车商业
        5.2.2 站车广告管理平台
    5.3 创新业务
        5.3.1 高铁智屏
        5.3.2 国铁商学院
    5.4 本章小结
6 融合5G技术的动车组公众无线网络升级优化研究
    6.1 融合场景分析
        6.1.1 动车组公众无线网络现状分析
        6.1.2 5G在垂直领域成熟应用
    6.2 融合组网需求分析
        6.2.1 旅客追求高质量通信服务体验需求
        6.2.2 铁路运营方提升运输生产组织效率需求
        6.2.3 电信运营商需求
    6.3 电磁干扰影响分析
        6.3.1 环境分析
        6.3.2 干扰分析
        6.3.3 结论及建议
    6.4 5G上车方案设计
        6.4.1 技术方案可行性分析
        6.4.2 融合架构设计
        6.4.3 逻辑架构
        6.4.4 网络架构
        6.4.5 系统功能
        6.4.6 系统建设内容
    6.5 关键技术
        6.5.1 本地分流技术
        6.5.2 高速回传技术
        6.5.3 时钟同步
        6.5.4 5G语音回落4G(EPS Fallback)
        6.5.5 5G网络QoS机制
        6.5.6 隧道技术
        6.5.7 切片技术
    6.6 融合5G技术的公众无线网络经营思路
        6.6.1 业务架构
        6.6.2 商业模式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面向多业务融合的光接入网结构与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光接入网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意义
    1.2 面向多业务融合的光接入网研究现状和技术挑战
        1.2.1 支持多业务融合的灵活可重构光接入网结构
        1.2.2 高效动态的联合多维网络资源调度
        1.2.3 多样化业务的差异化时延保障
        1.2.4 结构简化的短距离高速相干光传输方案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面向多业务融合的光接入网结构研究与设计
    2.1 引言
    2.2 面向多业务融合的光接入网结构研究与设计
    2.3 生存性保障机制
        2.3.1 DWDM光纤环断纤故障
        2.3.2 OLT瘫痪故障
        2.3.3 业务线路卡瘫痪故障
        2.3.4 远端节点瘫痪故障
    2.4 节能机制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光接入网多维资源调度机制与算法研究
    3.1 引言
    3.2 公平性感知的联合多维资源分配算法研究
        3.2.1 基于TWDM/OFDM-PON的软件定义光接入网结构
        3.2.2 公平性感知的联合多维资源分配算法描述
        3.2.3 公平性评价机制
    3.3 仿真验证及性能分析
        3.3.1 仿真条件
        3.3.2 仿真结果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云边协同计算的高效移动光前传网网络切片算法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云边协同计算的高效移动光前传网网络切片算法研究
        4.2.1 云边协同的移动光前传网网络架构
        4.2.2 切片管理的信令流程
        4.2.3 算法描述
        4.2.4 时延分析
    4.3 仿真验证及性能分析
        4.3.1 仿真条件
        4.3.2 仿真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单偏振强度调制发射和相干检测的短距离光传输方案研究
    5.1 引言
    5.2 基于单偏振强度调制发射和外差相干检测的短距离光传输方案研究
        5.2.1 方案概述
        5.2.2 方案工作原理
        5.2.3 DSP算法处理
        5.2.4 单偏振50Gbps PAM4强度调制外差相干检测短距离光传输方案性能仿真
        5.2.5 离线实验验证及性能分析
    5.3 基于单偏振强度调制发射和零差相干检测的短距离光传输方案
        5.3.1 方案概述
        5.3.2 方案仿真结构
        5.3.3 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缩略词索引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申请发明专利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论文发表情况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情况
    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8)GEO卫星无源测定轨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人造卫星的应用和高精度轨道的意义
        1.1.2 卫星观测技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常用的有源卫星测定轨技术
        1.2.2 常用的无源卫星测定轨技术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卫星干涉测量简介
    2.1 测量原理
    2.2 相时延测量和群时延测量
        2.2.1 相时延测量
        2.2.2 群时延测量
    2.3 观测模式
        2.3.1 连线干涉模式
        2.3.2 GPS辅助的VLBI模式
        2.3.3 射电源校准的ΔVLBI模式
        2.3.4 卫星校准的ΔVLBI模式
        2.3.5 观测模式选择
    2.4 系统可行性分析
        2.4.1 VLBI系统的要求
        2.4.2 天线要求
        2.4.3 天线噪声温度
        2.4.4 数据速率
        2.4.5 原子频率标准
        2.4.6 无源测定轨系统信噪比估计
        2.4.7 无源测定轨的关键技术分析
第3章 无源测定轨技术的误差分析
    3.1 无源测定轨的测量模型的主要误差源
    3.2 精度衰减因子及仿真分析
        3.2.1 测站的布局
        3.2.2 站心直角坐标系
        3.2.3 仿真条件
        3.2.4 仿真结果
        3.2.5 仿真结论
    3.3 实际测站分析
    3.4 无源测定轨的测量模型的误差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高精度站间时间同步技术
    4.1 常用技术及其优缺点分析
        4.1.1 双向卫星时间频率传递技术
        4.1.2 GNSS共视/全视时间频率传递技术
        4.1.3 基于GNSS载波数据的时间频率传递技术
        4.1.4 无源测轨网中的站间时间同步应用
    4.2 基于通信卫星的共视时间频率传递技术
        4.2.1 方法原理
        4.2.2 轨道误差影响
        4.2.3 试验与结果分析
        4.2.4 结论
    4.3 基于IGSO卫星的时间传递方法
        4.3.1 高精度预报轨道约束的IGSO双向时间传递方法
        4.3.2 观测频率修正
        4.3.3 卫星运动引入的误差
        4.3.4 IGSO双向时间传递试验结果与分析
        4.3.5 转发共视技术在IGSO卫星观测中的应用
        4.3.6 结论
    4.4 气象数据获取方法
        4.4.1 常用的对流层模型
        4.4.2 其他获取气象参数的途径
        4.4.3 不同对流层延迟产品的比较分析
        4.4.4 结论
    4.5 基于北斗GEO卫星的精密共视时间频率传递技术
        4.5.1 BDPCV方法的原理
        4.5.2 误差分析
        4.5.3 试验与结果
        4.5.4 结论
    4.6 基于抛物面天线观测的精密共视时间频率传递技术
        4.6.1 抛物面天线观测北斗GEO卫星的方法
        4.6.2 试验与结果分析
        4.6.3 结论
    4.7 Vondrak–Cepek平滑方法及其在站间时间传递中的应用
        4.7.1 Vondrak–Cepek平滑方法原理
        4.7.2 Vondrak–Cepek平滑方法在联合TWSTFT和 PPP数据中的应用
        4.7.3 Vondrak–Cepek平滑方法在本文试验中的应用
        4.7.4 结论
    4.8 总结
第5章 卫星干涉时间测量的数据采集技术研究与试验
    5.1 系统设计
        5.1.1 系统组成介绍
        5.1.2 数据采集设备介绍
    5.2 软件介绍
        5.2.1 时标信息
        5.2.2 Mark5B格式
        5.2.3 数据的采集
        5.2.4 数据的预处理
        5.2.5 软件流程图
    5.3 观测试验
        5.3.1 积分时间选取
        5.3.2 群时延
        5.3.3 相时延
        5.3.4 一天群时延观测结果
    5.4 总结
第6章 以北斗卫星为校准源的系统差改正技术及轨道确定试验
    6.1 基于差分观测数据轨道确定技术的仿真试验
        6.1.1 ODTT网的副站-副站轨道确定模式
        6.1.2 基于L波段直发式数据的差分轨道确定试验
        6.1.3 北斗GEO卫星的定轨统计分析
        6.1.4 基于抛物面天线的频间偏差确定方法
        6.1.5 小结
    6.2 以北斗卫星为校准源的系统差改正技术及轨道确定试验
        6.2.1 原理
        6.2.2 试验安排与干涉测量结果
        6.2.3 结果与分析
        6.2.4 小结
    6.3 基于以北斗卫星为校准源的系统差改正技术的短弧段轨道确定
        6.3.1 短弧定轨
        6.3.2 短弧预报
    6.4 总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7.1.1 主要创新点
        7.1.2 主要工作
    7.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智能电网通信网业务路由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生期间主要工作
    1.4 论文结构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关键技术介绍
    2.1 引言
    2.2 智能电网相关技术与背景
        2.2.1 智能电网背景与研究现状
        2.2.2 智能电网通信网技术背景
    2.3 智能电网通信网业务路由问题介绍
        2.3.1 智能电网通信网承载业务
        2.3.2 业务路由问题研究现状
    2.4 深度强化学习技术及其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2.4.1 强化学习综述
        2.4.2 深度强化学习综述
        2.4.3 深度强化学习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2.4.4 深度强化学习在业务路由问题中的应用分析
第三章 面向链路均衡的电力控制类业务路由分配方法
    3.1 引言
    3.2 面向链路均衡的路由分配模型
        3.2.1 网络模型
        3.2.2 控制类业务时延
        3.2.3 链路均衡度
        3.2.4 控制类路由分配目标
        3.2.5 控制类业务约束分析
    3.3 基于DQN算法的路由分配方法
        3.3.1 DQN算法描述与分析
        3.3.2 DQN算法模型建立
        3.3.3 基于DQN的路由分配模型求解流程
    3.4 仿真与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面向业务风险的电力]P数据类业务路由分配方法
    4.1 引言
    4.2 SDN驱动的IP+光协同的智能电网通信网
        4.2.1 SDN驱动的IP+光协同解决方案概述
        4.2.2 SDN驱动的IP+光协同解决方案架构
    4.3 面向业务风险均衡的路由分配模型
        4.3.1 IP数据类业务路由分配需求
        4.3.2 数据类业务时延
        4.3.3 网络业务风险
        4.3.4 主备用路由相似度
        4.3.5 数据类业务路由分配目标
        4.3.6 数据类业务约束分析
    4.4 基于A3C算法的路由分配方法
        4.4.1 A3C算法描述与分析
        4.4.2 A3C算法准备
        4.4.3 基于A3C的IP数据类业务
    4.5 仿真与分析
        4.5.1 参数设置
        4.5.2 结果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10)智能感知光网络中光性能监测与信号处理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光网络发展进程
        1.1.2 光网络发展需求与问题
        1.1.3 感知光网络的提出
        1.1.4 感知光网络关键技术
    1.2 感知光网络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1.4 论文各章的关联关系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感知光网络架构
    2.1 智能感知光网络基本概念
    2.2 智能感知光网络核心要素
        2.2.1 网络状态感知
        2.2.2 网络管理控制
        2.2.3 软定义网络组件
    2.3 AI驱动型智能感知光网络总体架构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光传输系统自适应损伤监测与补偿算法研究
    3.1 相干光传输系统中自适应色散监测算法
        3.1.1 低复杂度自适应色散监测的意义
        3.1.2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低复杂度色散监测算法工作原理
        3.1.3 仿真系统
        3.1.4 仿真结果与对比分析
    3.2 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中大气湍流监测与自适应解调算法研究
        3.2.1 大气湍流监测与OAM-SK自适应解调的意义
        3.2.2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大气湍流监测与自适应解调算法工作原理
        3.2.3 数值仿真系统
        3.2.4 数值仿真结果与对比分析
    3.3 本章总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面向智能感知光网络数据库的数据增强算法研究
    4.1 基于深度学习的时序数据增强算法
        4.1.1 自适应时序数据增强的意义
        4.1.2 基于深度学习的自适应流量数据增强算法工作原理
        4.1.3 实验数据与对比分析
    4.2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网络故障数据均衡方案
        4.2.1 网络故障数据均衡的意义
        4.2.2 典型数据均衡方法
        4.2.3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网络故障数据增强算法工作原理
        4.2.4 实验数据与对比分析
    4.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物理层感知与网络层反馈的资源管控机制研究
    5.1 物理层感知与网络层反馈对于资源管控的意义
    5.2 基于双引擎深度强化学习的可编程光收发机工作原理
    5.3 实验与仿真平台
    5.4 结果分析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附录缩略语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四、Delay Time Measurement and Comparison of Protection Strategies with One-Link Failed Domestic Optical Fiber Networks in Taiwan(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技术研究[D]. 赵盛烨.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2021(09)
  • [2]守时系统国际时间比对数据融合方法研究[D]. 王威雄.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2021(02)
  • [3]HIAF-BRing电源样机数字控制器设计和实现[D]. 谭玉莲.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21(01)
  • [4]配电网5G通信电流差动保护技术研究[D]. 高维良. 山东大学, 2021(12)
  • [5]大容量低成本城域光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 舒亮.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6]中国铁路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D]. 王忠峰.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7]面向多业务融合的光接入网结构与关键技术研究[D]. 华炳昌.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1)
  • [8]GEO卫星无源测定轨关键技术研究[D]. 韦沛.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2020
  • [9]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智能电网通信网业务路由方法[D]. 马庆刘.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10]智能感知光网络中光性能监测与信号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 李进.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台湾国内光纤单链路故障时延时间测量及保护策略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