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磁共振增强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注射部位减低不良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张徐雯[1](2021)在《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电针对肥胖迷你猪肠-脑轴调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功能磁共振fMRI以肠-脑轴为轴线通过急性电针刺激正常迷你猪的三组不同穴位组合,选出最佳穴位组合。然后以高脂饮食造模方法诱导肥胖迷你猪动物模型,对选出的最佳穴位组合进行一个月的慢性电针治疗,同样基于功能磁共振以肠-脑轴为轴线探索电针对肥胖迷你猪肠-脑轴相关的神经生理、代谢稳态、脑特定功能区及甜味进食偏好的调控。方法:我们首次把Yucatan迷你猪作为实验动物运用到电针的研究中。第一部分试验为急性电针试验。颈静脉置管手术后。运用功能磁共振、热像仪、多种仪器和软件等检测研究方法以肠-脑轴为轴线从神经生理、代谢稳态等方面比较了三组不同穴位组合和一组假电针穴位。以4只成年的正常迷你猪为试验动物,每只迷你猪在试验开始前一周都进行颈静脉置管手术,按照我们设计的拉丁方程图隔天接受一次不同穴位电针刺激,急性电针刺激前后都取血样和相关指标测量。试验结果对比后筛选出最佳穴位组合#70-#35。第二部分试验不同的是为期一个月的慢性电针治疗。16只正常成年迷你猪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14周高热量饮食诱导成迷你猪肥胖动物模型后分别进行干预。电针组接受为期一个月的电针治疗共12次,对照组无电针干预,麻醉和控制方法和电针组相同。所有迷你猪都接受颈静脉置管手术,造模和治疗前后都分别进行采样检测并组间和组内进行比较。以肠-脑轴为轴线运用功能磁共振fMRI、热像仪、IVGTT、甜味食物偏好试验、荧光免疫等检测研究方法。探讨了电针疗效及对肠-脑轴相关神经生理、代谢稳态、特定脑区对甜味刺激的反应及甜味食物偏好的调控。结果:第一部分急性电针试验,基于功能性磁共振以肠-脑轴为轴线,先通过急性电针试验比较了 4组穴位组合(3组电针和1组假电针穴位组合)和无电针仅麻醉的状态。我们发现不同穴位组合对不同指标的影响不同,急性电针刺激#70-#35后产生特定的热信号,和假电针相比显着降低了穴位温度,迷走神经张力指标HRV显着高于#79-#63,传递食欲信号的激素(血清总ghrelin显着低于假电针,ghrelin active也比其他穴位有下降趋势)和进食愉悦感相关的(唾液皮质醇和其他穴位组合相比仅有升高趋势),显着增加了参与享乐和认知控制食物摄入量的脑区(前额叶皮层和纹状体)活动。只有急性电针刺激#79-#63后血清瘦素没有显着降低,血清胰岛素也显着高于假电针。综上我们选择穴位组合#70-#35。第二部分慢性电针治疗,根据第一部分试验结果我们选择穴位#70-#35对14周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迷你猪模型进行一个月慢性电针治疗后。基于功能性磁共振以肠-脑轴为轴线,我们发现为期一个月的电针治疗对肥胖迷你猪肠-脑轴及甜味饮食偏好有一定的调控作用。治疗后电针组迷你猪的腹围显着减小,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显着增高,迷走神经张力指标HRV显着增高、改善了 IVGTT葡萄糖耐量。甜味刺激后前额叶皮层和纹状体也比对照组显着激活,并降低了甜味进食偏好。但是对炎症参数结合珠蛋白、体重、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ghrelin active、瘦素没有显着改善。结论:通过第一部分急性电针试验基于功能磁共振以肠-脑轴为轴线选出穴位组合#70-#35。第二部分试验以#70-#35为治疗穴位,为期一个月的电针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肥胖迷你猪肠-脑轴相关的部分神经生理及代谢稳态,调控了和认知及进食控制相关的脑特定功能区的活动并降低了肥胖迷你猪的甜味进食偏好。
李红燕[2](2021)在《基于水溶性苯胺衍生物的肿瘤原位聚合及其光诊疗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肿瘤病灶区具有区别于健康组织的独特微环境,如微酸性、H2O2过表达、高水平GSH、低过氧化氢酶活性和缺氧等特征,这些特异性微环境特征不仅为肿瘤的发生、增殖和转移等方面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和营养,同时也为实现纳米材料在肿瘤原位可控的构建癌症诊疗剂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而肿瘤微环境(TME)的利用受到了众多科研人员的关注。近年来,生物原位合成是一种用于合成癌症特异性诊疗剂的新兴策略,其主要通过利用TME的特征使纳米材料或响应型分子在肿瘤部位发生变化,如产生近红外吸收、消耗GSH增强化学动力学疗法、响应微酸性精准释放化疗药物等实现了更加有效的肿瘤治疗。该策略不仅能提高材料的空间选择性,而且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材料对正常组织的非特异性损伤。当前,基于肿瘤过表达H2O2微环境而设计的纳米治疗平台主要聚焦于利用纳米材料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催化H2O2产生·OH以实现化学动力学治疗(CDT)。此外,设计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有机小分子或纳米材料以在响应肿瘤微环境的过表达H2O2后进行精确的体内成像和特异性治疗,已经实现了选择性增强的癌症诊疗,因此近年来也引起了科研工作者们的极大兴趣。利用过表达H2O2触发的肿瘤原位聚合为肿瘤的特异性诊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但原位聚合必须与复杂的肿瘤微环境相容,因为该环境包含可能潜在地阻止或淬灭聚合反应的众多分子和官能团。因此,利用肿瘤H2O2过表达微环境来操纵聚合物单体的生物合成以获得功能性聚合物材料,从而实现增强的肿瘤特异性诊疗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基于此,本论文设计并制备了一种磺酸基修饰的水溶性苯胺衍生单体,并开展了该单体的肿瘤原位聚合及光诊疗相关应用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对光热治疗、光热试剂、聚苯胺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和生物应用、生物体内原位聚合、光声成像及其诊疗一体化等现阶段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基于此,提出了本文的选题思路和研究意义。第二章:采用一步法制备了水溶性良好的苯胺衍生单体(PSA),利用高效液相-质谱联用、红外光谱等表征以确定PSA单体的成功制备。接着通过一系列的表征对PSA单体在HRP酶催化分解过氧化氢产生的羟基自由基作用下,氧化聚合得到的聚合物PPSA的理化性质进行详细的探究。深入研究了聚合物PPSA在近红外一区和二区的光热转换性能及光热稳定性、在近红外一区和二区的光声成像能力以及PSA单体对过氧化氢浓度的响应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SA单体是一种良好响应过氧化氢并能快速氧化聚合以转变为聚合物的水溶性苯胺衍生单体,所得的聚合物在近红外区的光声成像和光热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第三章:基于上一章对PSA单体和聚合物PPSA性能的研究,进一步对PSA单体的肿瘤原位聚合及其在近红外一区的光声成像和光热治疗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PSA单体具有在肿瘤细胞内或肿瘤部位实现高效、快速的原位聚合反应的潜力。磺酸基的自掺杂作用,使得原位聚合得到的聚合物PPSA展现出优异的光声成像性能和光热效果。体外细胞及动物实验均证明PSA单体能在肿瘤细胞或者肿瘤部位发生氧化聚合成功转化为聚合物PPSA,从而实现了光声成像引导的肿瘤光热治疗。因此,本工作为聚合物单体利用肿瘤微环境特征来实现原位合成功能性聚合物并应用到肿瘤的多功能诊疗中提供了新的途径。第四章:与近红外一区相比,近红外二区的激光具有更深的组织穿透力和更高的外部光源最大允许暴露量(MPE)等固有优势。在上一章对近红外一区的光声成像和光热治疗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PSA单体的肿瘤原位聚合及其在近红外二区的光声成像和光热治疗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体外细胞及动物实验均证明PSA单体能在肿瘤细胞或者肿瘤部位发生氧化聚合成功的转化为聚合物PPSA,由于磺酸基的自掺杂作用,赋予了PPSA在近红外二区具有强吸收,其可作为近红外二区理想的光声成像造影剂和光热试剂用于光声成像可视化引导的肿瘤光热治疗。因此,本工作为利用肿瘤微环境特征以操纵苯胺衍生单体原位聚合并实现增强的近红外二区肿瘤特异性光诊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杨乐[3](2021)在《缝隙连接43参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迟发性脑缺血(DCI)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后期并发症,常致多达30%的SAH患者预后不良或死亡。DCI被认为是由血管痉挛、脑血流(CBF)减少、微血管收缩及血栓形成等原因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直以来也都是学术研究的热点。为了更好地理解DCI的病理机制,动物实验方法已经提出了多种大鼠的SAH病理模型,但造模较高的致死率和操作难度也仍有改进的空间。另外,现已知有很多种方式能够进行细胞之间信息的传递,但缝隙连接通道(gap junction,GJ)作为介导相邻细胞间信息传递的方式是比较直接和快速的一种。其中,缝隙连接蛋白43(Cx43)是血管平滑肌中最丰富和主要的GJ蛋白亚型。所以,我们猜想Cx43参与了SAH后脑血管痉挛(CVS)和随后DCI的发生。然而,Cx43的具体作用和功能调控仍不清楚。近年来的研究中酶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一直被认为广泛参与着诸多重要细胞功能的维持,其中就包括了平滑肌的收缩功能,而CVS的发展过程主要依赖于PKC的激活。至此,本研究的目的是着重探讨Cx43在CVS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性,并确定Cx43的改变是否通过PKC信号的转导途径进行调控。材料与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描述了一种简单有效的SAH大鼠模型。该改良模型有着诸多优点,其中包括切口小、手术并发症少及死亡率低等。在SAH模型诱导后的第7天,我们对基底动脉(BA)的直径和管腔横截面积(CSA)进行计算,并采用活体荧光显微镜和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MRPWI)的方法评估DCI的发生,其中以正常组和假手术组作为实验对照。同时,我们对Cx43在体外和体内CVS模型中发生的时相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在体外实验中采用单细胞注射荧光染料的方法观察细胞间通讯功能(gap junction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的变化情况。此外,我们还使用PKC广谱抑制剂(chelerythrine和GF 109203X)以及Cx43siRNA对CVS的体外及体内模型诱导Cx43的下调干预,从而进一步探究Cx43在该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结果:我们成功构建了SAH的枕大池双次注血模型。该模型与假手术组相比,SAH组BA的直径和CSA指标值明显降低,CBF在SAH组的评估结果也下降到假手术组约一半的水平。此外,在SAH后第7天,采用灌注加权成像(PWI)和活体荧光显微镜也能明显观察到延迟性脑缺血(DCI)的发生,即微动脉收缩的数量比例和严重程度均显着增加。由此可见活体SAH模型构建成功。接下来我们还建立了氧合血红蛋白(Oxy Hb)诱导的体外CVS模型,即Oxy Hb(10-6M)能够诱导平滑肌细胞的收缩,且收缩的程度随着孵育时间的增加逐渐加剧,且在48h的时间点达到高峰。而在继续孵育后72h的时间点,细胞的平均长度开始逐渐恢复到正常的水平,并在92h小时的时间点基本与正常组持平。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在Oxy Hb预孵育开始后的不同时间节点,Cx43蛋白的表达量开始逐渐增加,并也在48h达到最大值。而随后的72h以及96h的时候蛋白水平也逐渐恢复到正常对照组的水平。Cx43蛋白变化的时相特点与SMC形态长度变化的结果一致。当加入PKC通路的广谱抑制剂后,单独暴露于CHE或GF的SMC中Cx43蛋白的表达水平相较于正常细胞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但SMC细胞在经过CHE或GF的预孵育后,Oxy Hb刺激SMC在48h时间点达到的Cx43蛋白峰值水平却明显降低。在荧光黄染料传输实验中,我们发现在正常情况下每个细胞的染料传输范围平均可偶联到9.88±2.59个细胞。而当Oxy Hb孵育SMC细胞的48h后,每个目的细胞的偶联细胞数显着增加到18.5±3.12个。相较于单纯Oxy Hb孵育组,当Oxy Hb分别与2种PKC抑制剂(CHE/GF)一同预孵育时单细胞的染料传输能力出现显着下降,程度达20%以上(分别为14.13±2.70和13.88±2.42,P<0.05)。然而与正常组相比,细胞仅孵育CHE或GF并不能影响荧光黄在细胞间的迁移能力。该结果与Cx43蛋白表达的结果一致,提示Cx43影响GJIC功能的机制很可能与PKC通路有关。在SAH的活体模型中,我们发现Cx43的表达在SAH后第1天开始显着升高,并在第7天持续升高至最高值。而在SAH诱导后第14天,Cx43的表达水平逐渐下降回归正常水平,并与假手术组无明显差异。结合BA的免疫组织荧光化学结果,我们能够明显观察到BA有着丰富的Cx43亮斑信号,并且主要集中于内弹力层外侧的SMC细胞层,而内皮层的Cx43表达信号较弱。与假手术组相比,SAH组BA中Cx43蛋白的免疫荧光强度在造模后的1-5天内逐渐增强,并也在第7天达到高峰。另外,用Cx43 siRNA或PKC抑制剂预处理后,Cx43的高表达被显着逆转,同时DCI相关的并发症也得到明显缓解。这些数据为Cx43在CVS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并表明SAH体内模型Cx43的高表达现象可能是由PKC途径介导的。结论:为了更好地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脑血管痉挛及其所致的并发症,我们成功构建了简易且有效的枕大池双注血模型,该造模方法手术创口小、动物存活率高且操作时间短,为迟发性脑缺血的研究提供了更好的模型基础。除了体内实验的造模,我们在体外实验中也成功建立了基于大鼠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的脑血管痉挛模型。在体内及体外实验中,Cx43的蛋白表达水平和脑血管痉挛发展的时相关联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佐证。在脑血管痉挛最严重的时期,脑血管平滑肌Cx43的表达量也达到了高峰。此外我们通过在活体动物模型中建立Cx43siRNA的干预实验组对Cx43的表达特异性敲低,进一步地证明了当Cx43表达上升被阻遏后,动物大脑微循环的痉挛和脑血流量降低的现象也将受到逆转。由此可见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及随后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Cx43的高表达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同时还在体内及体外实验中,通过加入两种PKC通路的广谱抑制剂干预SAH模型,证明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平滑肌细胞Cx43的高表达及随后发生的迟发性脑缺血现象很可能是通过PKC通路介导的。而这也将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并发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治疗方向。
史张[4](2021)在《基于高分辨率磁共振对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诊疗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基于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卒中复发及预后评估的临床研究第一章: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预测复发性脑卒中的前瞻性研究目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较高。然而,目前很少有研究利用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vessel wal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VW-MRI)技术预测复发性脑卒中。本研究旨在评估hr-VW-MRI在预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复发性脑血管缺血事件风险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前瞻性纳入首次发生急性/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共58例(平均年龄57.7±11.5岁;男性45例)。所有患者分别在初次入院前及临床规范治疗大于三个月后行hr-VW-MRI检查,并对每个患者进行临床随访直到急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或短暂性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再次发生,随访时间不超过48个月。通过hr-VW-MRI评估并记录责任动脉最狭窄层面的狭窄率、斑块负荷(plaque burden,PB)、最小管腔面积(minimum luminal area,MLA)、斑块强化率及各种指标前后变化的百分比。PB的定义为(1-MLA/最狭窄层面的管壁面积)×100%。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预测复发性脑卒中,并计算风险比(hazard ratio,HR)和95%置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结果:基线和随访两次hr-VW-MRI扫描的平均时间间隔为6.2±4.1个月,其中12例患者(占总人数的20.7%)在10.9±9.2个月内发生了同侧责任血管的复发性TIA或缺血性脑卒中。单因素分析表明基线的甘油三酯、PB变化百分比和PB进展与卒中复发显着相关(所有P<0.05)。多因素Cox回归发现PB进展(HR,6.293;95%CI,1.620-24.444;P=0.001)是复发性缺血事件预测的独立影像学特征。结论:PB进展与复发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独立相关,hr-VW-MRI有助于复发性脑卒中患者的预测和风险分层。第二章:强化药物治疗后对复发性脑卒中预测及神经功能预后评估的前瞻性研究目的:前期研究认为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技术有助于预测(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disease,ICAD)引起的复发性脑卒中,但采用二维非全脑成像技术和缺乏规范临床随访及预后评估是其主要缺陷。本章研究旨在基于三维hr-VW-MRI通过短期随访和长期随访两个时间维度,探讨经强化药物治疗后患者临床和影像特征的变化规律,并评估复发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和神经功能残障的独立危险因素。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前瞻性分析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入院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前行三维头颈联合hr-VW-MRI检查,并要求患者在强化药物治疗3个月后进行临床指标(包括体育运动及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临床症状和血液指标)和hr-VW-MRI影像特征的复查评估。随后在2021年3月1日前以电话采访形式进行患者症状和残障评估。通过改良兰金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来确定预后不佳和神经功能残障。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预测复发性脑卒中、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评估预后情况,并计算风险比(HR)、优势比(odds ratio,OR)和95%置信区间(95%CI)。结果:最终纳入研究的患者为80人(平均年龄:59.64±12.03),两次MRI扫描的平均时间间隔为92.4±15.9天,长期随访的平均天数为583.4±130.8天。强化药物治疗后,斑块活性减弱(强化率减低,P<0.001;直方图均数值升高,P=0.012)。在复发性卒中的高危因素研究中,凸月形斑块与短期卒中复发显着相关(HR=7.137;95%CI,1.531-33.277;P=0.047),而在长期随访中体育运动与否则是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0.104;95%CI,0.018-0.591;P=0.010)。在神经功能预后评估中,短期治疗后的预后优劣与患者高危因素控制不佳(OR=4.544;95%CI,1.238-24.761;P=0.045)、总运动代谢当量(OR=0.678;95%CI,0.465-0.990;P=0.044)和熵(OR=0.073;95%CI,0.011-0.473;P=0.006)显着相关,而斑块位于第二象限(OR=9.617;95%,2.0159-44.911;P=0.004)、服药依从性(OR=0.135;95%,0.030-0.610;P=0.009)和高危因素控制不佳(OR=6.234;95%,1.723-22.553;P=0.005)则与其长期治疗后神经功能残障有关。结论:hr-VW-MRI可评估强化药物治疗后斑块变化情况,并有助于ICAD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风险预测和功能残障评估。第二部分多功能纳米脂质体靶向巨噬细胞对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诊治一体化实验研究目的: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造成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而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的极化可能会使斑块的不稳定性转为稳定。我们设想构建一种共载125碘-氧化铁纳米粒(125I-ION)和姜黄素(Cur)的纳米粒脂质体(9-CCN(125I-ION/Cur)-LNPs),通过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和磁共振成像(MRI)联合的多模态成像手段,将姜黄素靶向输送至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达到诊治一体化目的。材料与方法:首先,制备9-CCN(125I-ION/Cur)-LNPs,并检测铁和姜黄素的包封率、载药率以及该纳米脂质体的物理稳定性、放射化学稳定性和弛豫时间。其次,对该纳米脂质体进行体外评估,检测分析9-CCN(125I-ION/Cur)-LNPs在巨噬细胞中的摄取情况,并分离兔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巨噬细胞。进而,建立新西兰大白兔的动脉粥硬化动物模型,在注射前及每10天注射靶向纳米粒脂质体后,分别在注射后6h及36h进行体内SPECT和MRI扫描,评估斑块情况。最后,离体兔主动脉,进行病理切片、染色,分析斑块的病理学特征。结果:透射电镜显示9-CCN(125I-ION/Cur)-LNPs粒度均一、超顺磁性好、放射化学纯度为97.2%,且在体内循环中较为稳定。体外摄取研究发现,姜黄素和核素放射性均在RAW264.7细胞中摄取较高,而MRI图中ION的摄取在两种细胞中几乎相同,并且体外实验表明9-CCN(125I-ION/Cur)-LNPs和姜黄素可促进巨噬细胞极化为M2表型。此外,体内实验表明,9-CCN(125I-ION/Cur)-LNPs可以特异性地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促炎M1型巨噬细胞结合,并将125I-ION和姜黄素传递到巨噬细胞中。由于M1向M2极化,不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得稳定,导致纳米粒脂质体的吸收显着减少,SPECT/CT核素摄取显着下降。结论:9-CCN(125I-ION/Cur)-LNPs实现了同时检测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核医学和磁共振联合成像的方式可精准检测斑块并评估疗效,实现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诊治一体化。
任非非[5](2021)在《基于AMPK/SIRT1/PGC-1α通路研究醒脾解郁方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醒脾解郁方干预效应。方法:实验研究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N)、模型组(MOD)、醒脾解郁方组(XPJYF)、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EOT)、醒脾解郁方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XPJYF+EOT)。每组根据应激时间各分为3w、6w组。除CON外,其余各组采用慢性束缚应激(CRS)造模,共21d。各组造模的同时给予相应药物干预。造模前及造模第3 w、6 w时进行行为学观察。造模3 w时评价脾虚程度,结合行为学实验,评价模型成功与否。取材后以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病理变化及XPJYF干预效应。第二部分:大鼠分组及干预同研究一。取材后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触及线粒体超微结构;分析线粒体及神经元突触体视学指标;高尔基染色观察神经元轴树突分支变化;提取海马突触体,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突触重塑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合成蛋白含量;检测海马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Ⅳ及线粒体酶活性。第三部分:制备XPJYF低、中、高剂量组含药血清;体外分离、培养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并鉴定;采用CCK8法进行XPJYF细胞毒性实验;建立皮质酮(CORT)诱导海马神经元损伤模型,分为 CON、CORT、CORT+X(H)、(M)、(L)、CORT+E、CORT+E+X(H)、(M)、(L)共9组。以细胞免疫荧光观察SYN、PSD-95表达及海马神经元线粒体成像;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生物合成及突触重塑蛋白表达;ELISA及RT-PCR检测5-HT、DA及其受体情况。第四部分:大鼠分组及干预同研究一。取材后以免疫荧光三标染色观察海马CA1区NeuN/CD31/GFAP表达;RT-PCR检测海马AMPK/SIRT1/PGC-1α通路基因表达;免疫组化及 Western blot 检测 NeuN、GFAP、VEGF、Collagen Ⅳ蛋白表达。结果:1.第一部分1.1宏观表征:造模前大鼠状态良好,反应灵敏,活动自如。造模3 w后,反应降低,神态倦怠,活动减少,毛发干枯或发黄,粪便逐渐变稀,至6 w时表现更明显,各用药组较模型组有改善。1.2体质量变化:模型各组大鼠体重较空白组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体重增加(P<0.01,P<0.05)。与中药组比较,西药3 w、联合各组体重增加(P<0.01,P<0.05),西药6 w组降低(P<0.05)。联合各组体重较西药组增加(P<0.01,P<0.05)。1.3行为学:模型各组糖水偏好率(SPT)较空白组降低(P<0.01),强迫游泳不动时间(FST)延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联合各3 w及各用药6w组SPT升高,FST缩短(P<0.01,P<0.05)。联合各组SPT较中药、西药组升高(P<0.01,P<0.05),FST缩短(P<0.01,P<0.05)。与同组别基线比较,各组各时间点SPT降低(P<0.01),模型各组及中药、西药各6 w组FST延长(P<0.01,P<0.05)。1.4血清淀粉酶、尿D-木糖排泄率比较:造模3 w后血清淀粉酶和尿D-木糖排泄率均降低(P<0.01),至造模6周时更低(P<0.01)。1.5海马CA1区病理改变:HE染色:空白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分布、形态均无异常,圆形胞核清晰居中。模型3w组神经元数量减少,排列及形态不规则,细胞大小不一,部分呈三角形,细胞核深染、固缩,核仁显示不清;至6w时损伤进一步加重。各用药组有不同程度改善,以中药6 w组和联合组较为明显。尼氏染色:空白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正常分布,胞质内可见丰富的尼氏小体,近胞核处呈“虎斑样”,远端呈细颗粒样,核仁清晰。模型3 w组细胞排列散乱,胞质内尼氏小体减少。至6w时,损伤加重,细胞皱缩明显,部分细胞尼氏体减少,并可见中央性染色质溶解现象。各用药组损伤逐渐恢复,以西药3 w组及中药6 w组明显。2.第二部分2.1神经元超微结构:正常组神经元突起较多,线粒体正常,突触结构完整,突触小泡较多。造模3 w后,线粒体肿胀,嵴断裂,突触小泡数量减少。至造模6 w,损伤加重,突触间隙显示不清,突触小泡减少,聚集分布,线粒体膜破坏,嵴断裂,基质空泡样变。各用药组上述损伤减轻。2.2线粒体体视学:模型各组Vvm较空白组升高(P<0.01),NM、δ、δm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Vvm降低(P<0.01,P<0.05),各6 w组NM升高(P<0.01),中药、联合各组及西药6 w组δ、δm升高(P<0.01,P<0.05)。较中药组,西药6 w组δ、联合6 w组Vvm降低(P<0.01),联合各组δm升高(P<0.01,P<0.05)。2.3突触体视学:模型各组数密度(Nv)、面密度(Sv)、突触小泡面数密度(NS)均较空白组降低(P<0.01)。中药、联合各6 w组Nv、Sv、Ns较模型组升高(P<0.01,P<0.05)。2.4高尔基染色:模型各组Sholl交点数及树突棘较空白组减少(P<0.01)。中药、联合各组Sholl交点数较模型组增多(P<0.01,P<0.05),中药、西药各6 w组及联合各组树突棘密度升高(P<0.01,P<0.05),且联合6 w组较中药、西药各6w组升高(P<0.05)。2.5突触体突触重塑蛋白:与空白组比较,模型3 w组GAP-43、PSD-95增加(P<0.01),6w组降低(P<0.05),各组SYN、syntaxin 1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联合各组及西药3 w组GAP-43、PSD-95增加(P<0.01,P<0.05),中药、联合各组SYN升高(P<0.01),中药、西药及联合各6 w组syntaxin 1升高(P<0.01,P<0.05)。与中药组比较,西药6 w组SYN降低(P<0.05),联合6 w组GAP-43增加(P<0.01)。2.6线粒体生物合成蛋白:模型各组SIRT1、PGC-1α、AMPK-α1、Tfam、NRF1较空白组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3 w组SIRT1和AMPK-α1、联合各组SIRT1、PGC-1α、Tfam升高(P<0.01,P<0.05)。与中药组比较,联合3 w组AMPK-α1、6w组PGC-1α表达升高(P<0.01)。3.第三部分3.1细胞毒性实验:经免疫荧光鉴定,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符合神经元细胞特征。经CCK8实验,确定醒脾解郁方含药血清浓度为高剂量组10%、中剂量组10%和低剂量组20%,作用时间确定为24h。3.2线粒体生物合成蛋白表达:与CON组比较,CORT组、CORT+E组SIRT1、PGC-1α、NRF1、Tfam 降低(P<0.01)。与 CORT 组比较,CORT+X 的 H、M 组 SIRT1、NRF1、Tfam 升高(P<0.01),CORT+E 组 SIRT1 降低(P<0.05),CORT+X(H)组PGC-1α 升高(P<0.01)。与 CORT+E 组比较,CORT+E+X(H)组 PGC-1α、Tfam 升高(P<0.05),CORT+E+X(M)组 NRF1、Tfam 升高(P<0.01)。3.3突触重塑蛋白表达:与CON组比较,CORT组、CORT+E组GAP-43、SYN、PSD-95 降低(P<0.01)。与 CORT 组比较,CORT+X 的 H、M 各组 GAP-43、SYN 升高(P<0.01),CORT+X(H)组 PSD-95 升高(P<0.01)。与 CORT+E 组比较,CORT+E+XPJYF 的 H、M、L 组 GAP-43、SYN、PSD-95 升高(P<0.01,P<0.05)。3.4 5-HT、DA及其受体mRNA含量:与CON组比较,CORT组、CORT+E组5-HT、DA、5-HT1AR mRNA、DRD1 mRNA 降低(P<0.01)。与 CORT 组比较,CORT+X(H)组 5-HT、DA 升高(P<0.05),CORT+E 组 5-HT 降低(P<0.05),CORT+X 的 H、M组 5-HT1AR mRNA、DRD1 mRNA 升高(P<0.01)。与 CORT1+E 组比较,CORT+E+X(H)组 5-HT 升高(P<0.05),CORT+E+XPJYF 的 H、M、L 组 5-HT1AR mRNA、DRD1 mRNA 升高(P<0.01,P<0.05)。4.第四部分4.1线粒体合成基因表达:模型各组SIRT1 mRNA、PGC-1α mRNA较空白组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 SIRT1 mRNA、PGC-1αmRNA、AMPK-α1 mRNA 均升高(P<0.01),中药6w组、西药及联合各组NRF1 mRNA升高(P<0.01),西药3 w组、中药及联合各组Tfam mRNA表达均升高(P<0.01,P<0.05)。与中药组比较,联合各组SIRT1 mRNA、PGC-1α mRNA、NRF1 mRNA 均升高(P<0.01),西药 3 w 组 SIRT1 mRNA升高(P<0.01)。4.2突触微环境蛋白表达:模型各组NeuN、GFAP、VEGF较空白组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及联合各组NeuN、GFAP、VEGF均升高(P<0.01,P<0.05),西药各组GFAP升高(P<0.01),西药3 w组VEGF升高(P<0.01)。与中药组比较,西药各组GFAP 降低(P<0.05),联合各组 GFAP 升高(P<0.01),联合 3 w 组 VEGF 升高(P<0.05)。结论:1.慢性束缚应激3周时,动物模型符合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标准,脑内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且随应激时间延长,损伤程度加重。中药醒脾解郁方和西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均可不同程度减轻神经元损伤,改善抑郁样行为,中药的远期保护优势较西药明显,且以两者联合应用作用更为显着;2.抑郁模型大鼠脑内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破坏,线粒体损伤,突触重塑功能降低,与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减少直接相关。中药醒脾解郁方和西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均可动态调控该信号通路,促进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但二者作用的优势环节不同,西药在调节神经递质方面更具优势,而中药在改善线粒体功能方面更为明显,且中药的远期作用效果优于西药。3.抑郁症海马神经元突触微环境中星形胶质细胞、微血管内皮细胞及微血管基底膜损伤,与神经元突触重塑相关。中药醒脾解郁方可通过调控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增加线粒体生物合成,保护突触微环境,促进抑郁症神经重塑,作用较西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更具优势,且中西药联合应用效果显着。
吴业君[6](2021)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评估阿托伐他汀治疗大脑中动脉及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疗效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准确诊断并有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及复发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及社会意义。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被认为是活体分析颅内动脉管壁的可靠检查方法。我们假设通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可以精准评估症状性大脑中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期间斑块变化特点,并对阿托伐他汀药物疗效评价提供更丰富的信息。然而磁共振血管壁成像不能从细胞及组织层面反应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病理生理变化,且无法活体获取斑块组织。因此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我们建立了与人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相似的实验动物模型,评价实验动物动脉斑块磁共振血管壁成像与其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并希望可以为症状性大脑中动脉动脉粥样硬化随访患者的磁共振结果变化情况提供病理组织层面的解释依据。方法:我们设计并开展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评估标准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前瞻性、单臂、单中心、12个月随访观察性研究(Chi CTR2000034235)。招募的受试者分别在治疗前(基线水平),接受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接受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和相关血液生化检查。收集受试者基线水平的临床相关信息,并分析各随访时间点磁共振血管壁图像特点及血液生化检查结果,分析磁共振血管壁图像变化与血液生化检查结果的相关性。采用腹主动脉球囊扩张术配合高脂饮食建立新西兰大白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在建模过程中分析血液生化检查结果及腹主动脉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图像变化,以病理结果作为建模成功的参考标准。建模成功后将兔随机分成药物治疗组及正常饮食组进行6个月的降脂治疗,在接受降脂治疗后的第1,3,6个月分别进行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检查及血液生化检查并分析其相关性,建立影像-病理对照。结果:本研究共招募受试者46位,完成随访受试者共24位。在12个月随访时间内,受试者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呈逐渐下降趋势。同基线水平相比,随访1个月及3个月时间点,所有受试者的大脑中动脉斑块未见明显变化;随访终点时共有14位受试者(58.3%)斑块发生逆转,受试者发生斑块逆转的平均时间为9.85个月;10位受试者(41.67%)在随访期内大脑中动脉斑块始终保持稳定,无明显变化。持续12个月的降脂治疗可以逆转斑块,但并不能逆转血管重构,改变斑块的形状、分布及改变斑块信号特点。受试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浓度改变与斑块逆转密切相关。球囊扩张术后连续高脂饮食2个月可成功建立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定性评价斑块及血管变化方面与病理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药物治疗组在治疗时间内兔血清脂蛋白浓度呈显着递减趋势,而正常饲料组血清脂蛋白改变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兔腹主动脉附壁斑块治疗1个月附壁斑块无明显异常改变,治疗3个月附壁斑块体积缩小,治疗6个月附壁斑块未见进一步明显改变。正常饲料组兔腹主动脉附壁斑块同治疗前无明显变化。药物治疗组兔腹主动脉病理切片及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治疗时间内形态学上的表现基本一致。结论: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可以准确评估大脑中动脉斑块接受降脂治疗后的变化特点。中国北方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持续接受10个月以上的标准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有效稳定及逆转斑块,同时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变化是影响斑块稳定及回缩的独立因素。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可以准确评估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及阿托伐他汀治疗后斑块的形态学变化情况,并可以间接反映斑块变化的病理生理特点,在定性及定量评价斑块方面与病理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动脉粥样硬化新西兰大白兔在接受阿托伐他汀(4.8毫克/日)治疗3个月后动脉斑块可以出现逆转,但无法改变斑块分布、斑块形状及逆转血管重构。病理结果提示斑块的逆转主要体现在脂质核心的缩小,斑块的稳定主要体现在巨噬细胞浸润减少及纤维帽厚度增加。
陈夏静[7](2021)在《靶向相变型脂质纳米粒对缺血缺氧心肌的多模态显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靶向相变型脂质纳米粒的制备、性能及生物安全性评价目的:制备一种能够在超声、光声及磁共振三种模态成像中检测心肌缺血区域的新型分子探针(IMTP-Fe3O4-PFH NPs),检测其形态,稳定性,包封率等基本理化性质,探索其体外热致相变、声致相变的条件,评估该探针的体内外生物安全性。方法:(1)采用薄膜分散-超声乳化法制备IMTP-Fe3O4-PFH NPs。(2)油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及分散性。(3)粒度分析仪测量纳米粒的粒径、电位及稳定性。(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铁含量进而得出纳米粒的包封率。(5)在油镜下观察经加热或低强度聚焦超声(Low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LIFU)辐照后纳米粒大小变化,探索纳米粒体外热致相变及声致相变的条件。(6)采用CCK-8法检测与不同浓度纳米粒共孵育后的H9C2细胞活性,判断纳米粒有无细胞毒性。(7)经大鼠尾静脉注射纳米粒后,在不同时间点检测血常规及血生化指标,以及14天后对重要脏器做病理切片,评估IMTP-Fe3O4-PFH NPs在大鼠体内的安全性。结果:(1)成功制备出脂质纳米粒IMTP-Fe3O4-PFH NPs,其混悬液外观呈棕褐色。(2)油镜及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纳米粒为小球形,分散性良好,电镜下可见Fe3O4颗粒分布其中。(3)IMTP-Fe3O4-PFH NPs粒径为348±1.2nm,电位为-28.4±1.01m V。(4)包封率和载铁量分别为64.18±0.26%和9.44±0.66%。(5)IMTP-Fe3O4-PFH NPs在体外发生热致相变的温度约为66℃;经LIFU辐照后,声致相变的适宜强度为3w/cm2。(6)H9C2细胞与纳米粒共孵育后,其形态未见改变;CCK-8检测结果显示,即使IMTP-Fe3O4-PFH NPs在较大浓度时,细胞存活率依然能达到94.27%。(7)经尾静脉给予纳米粒后,大鼠未见任何行为异常;不同时间点的血液学指标和重要脏器的病理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改变。结论:我们成功制备出生物安全性高的脂质纳米粒IMTP-Fe3O4-PFH NPs,并具备了粒径较小、大小均一、稳定性良好、包封率高、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液-气相变等优秀的性能,为进一步开展后续实验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二部分体内外心肌缺血缺氧模型建立及脂质纳米粒靶向性研究目的:探索H9C2细胞构建缺氧损伤模型的适宜条件,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并对此进行验证;在体内外缺血缺氧造模均成功的基础上,进行IMTP-Fe3O4-PFH NPs靶向性验证。方法:(1)在5%CO2+1%O2+94%N2的条件下,采用CCK-8法在不同时间点检测H9C2细胞存活率以明确低氧造模的处理时间;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H2O2处理后,同样检测H9C2细胞存活率以确定H2O2诱导模型的适宜浓度。(2)采用无创经口-气管插管,在呼吸机的支持下,开胸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作心肌缺血模型;通过术中心电图、术后当日超声心动图、术后2周磁共振成像以及组织学检测来验证造模的成功与否。(3)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DiI标记的靶向组IMTP-Fe3O4-PFH NPs和非靶向组Fe3O4-PFH NPs与缺氧损伤模型细胞共孵育不同时间后的分布情况。(4)将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分成靶向组与非靶向组,将DiR标记的上述两种纳米粒分别经大鼠尾静脉注入体内,采用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仪在不同时间点进行心脏及其他重要脏器的离体荧光成像,以了解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靶向性及分布情况。结果:(1)结合H9C2细胞存活率以及实验的易操作性,选择24h作为后续实验中低氧模型的处理时间;根据H2O2处理后细胞的存活率,选择最低浓度5μmol/l作为H2O2模型的处理条件。(2)建立了大鼠心肌缺血模型的标准化操作模式,以保证后续实验中缺血部位及缺血面积的一致性。术中可见结扎部位以下心肌组织变苍白,心电图出现典型的S-T段弓背抬高;术后超声检测显示左心室前壁运动减弱,收缩舒张程度受限;术后两周磁共振检测发现大鼠左心室前壁明显变薄,左心室腔扩张;组织切片结果为前壁心肌萎缩,几乎完全被纤维组织代替;以上检测均证实了大鼠心肌缺血造模的成功。(3)Di I标记的IMTP-Fe3O4-PFH NPs无论是在低氧组还是H2O2组均可靶向聚集于H9C2细胞周围,且随着共孵育时间的增加,聚集现象更加明显,而非靶向组未见该现象,两组之间荧光强度定量分析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01)。(4)靶向组大鼠注射纳米粒后,左心室前壁可看到荧光信号,且在10min时信号达到顶峰,而非靶向组全程无荧光信号出现;肝脏是纳米粒代谢分布的主要器官,4h时荧光强度达到高峰,8h时出现衰减。结论:我们成功建立了体内外心肌缺血缺氧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验证了IMTP-Fe3O4-PFH NPs具有良好的靶向性能。第三部分靶向相变型脂质纳米粒对缺血缺氧心肌的多模态显像研究目的:观察脂质纳米粒IMTP-Fe3O4-PFH NPs体外增强超声、光声及磁共振的成像效果,并研究其用于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后,对缺血心肌的多模态成像作用。方法:(1)将IMTP-Fe3O4-PFH NPs加入凝胶模块,经不同辐照强度的LIFU激发不同时间,以IMTP-Fe3O4 NPs为对照,分别在B-模式(B-mode)以及增强模式(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下进行体外超声成像观察;将IMTP-Fe3O4-PFH NPs或Fe3O4-PFH NPs在大鼠造模后立即经尾静脉注射给予,10min后使用强度为3w/cm2的LIFU辐照3min,所有大鼠在术前、注射后即刻、注射后10min以及LIFU辐照后四个时间点分别进行心脏超声的两种模式检测。(2)对IMTP-Fe3O4-PFH NPs进行680-970nm全波长连续光声扫描以确定该纳米粒的最佳激发波长;根据纳米粒中Fe的浓度将其设置为不同组别,用生理盐水以及不含Fe3O4的IMTP-PFH NPs作为对照,在最佳激发波长的激发下进行光声成像并分析信号强度;在体内光声成像中,模型大鼠经尾静脉分别给予靶向的IMTP-Fe3O4-PFH NPs及非靶向的Fe3O4-PFH NPs,在术前、注射后即刻、注射后10min及60min这四个时间点进行心脏光声检测。(3)将IMTP-Fe3O4-PFH NPs按照Fe浓度配制为0.01,0.02,0.04,0.08,0.16,0.32m M,生理盐水和不含Fe3O4的IMTP-PFH NPs为对照,对以上材料均进行T2加权磁共振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和横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计算IMTP-Fe3O4-PFH NPs弛豫效率;将模型大鼠分为靶向组(IMTP-Fe3O4-PFH NPs),非靶向组(Fe3O4-PFH NPs)以及不含铁组(IMTP-PFH NPs)三组,分别经尾静脉给予各纳米粒后行T2*-WI并分析信号强度,采用Matlab软件对黑白磁共振图像进行加伪彩处理;成像检测结束后,取出心脏行普鲁士蓝加强染色,验证纳米粒的聚集情况。结果:(1)在体外两种模式的超声成像中,IMTP-Fe3O4-PFH NPs均可见信号强度随LIFU辐照强度及辐照时间的增加而增强,当辐照强度为3w/cm2、辐照时间为3min时,信号强度达到顶峰;模型大鼠给予IMTP-Fe3O4-PFH NPs后,经LIFU辐照心脏,在B-mode以及CEUS下均可在左心室前壁处探及团状高回声信号。(2)IMTP-Fe3O4-PFH NPs最佳光声激发波长为690nm;其体外光声信号强度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并呈线性改变,对照组未见任何光声信号;模型大鼠经尾静脉注射IMTP-Fe3O4-PFH NPs 10min后,左心室前壁区域可明显观察到光声信号,此后逐渐减弱至消失,非靶向组全程无信号,定量分析光声信号强度,在10min及60min时两组间差异显着(p<0.001)。(3)IMTP-Fe3O4-PFH NPs可使T2-WI显像出现不同程度的负性增强,弛豫效率为152.02m M-1·s-1;靶向组大鼠在左心室前壁出现了一信号降低区域,其后心脏组织的普鲁士蓝染色结果证实该区域内有较多含Fe纳米粒聚集,非靶向组以及不含铁组均无上述现象。结论:IMTP-Fe3O4-PFH NPs作为一种新型分子探针,同时具备了超声、光声、磁共振三种模态显影的能力,并且能够特异性靶向于缺血心肌,增强大鼠缺血心肌处超声、光声、磁共振的显影。
陈中原[8](2021)在《新型功能化磁性纳米体系用于肿瘤成像与联合治疗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以铁氧化物纳米粒子(iron oxide nanoparticles,IONPs)为代表的磁性纳米材料受到了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密切关注,这主要是因为:其一,IONPs是一种无毒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其二,IONPs的表面易于改性和修饰,因而可在其表面连接功能化分子,实现包括肿瘤靶向、化疗药物和治疗基因的递送以及荧光成像在内的多种不同功能;其三,IONPs的磁学性质可控,随粒径的增大,IONPs将发生从顺磁性到超顺磁性再到铁磁性的转变;其四,根据磁学特性的不同,IONPs可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中作为T1或T2造影剂,或是在交变磁场(alternating magnetic field,AMF)中产生高温,实现药物的可控释放和磁热治疗。因此,基于IONPs的纳米诊疗体系在肿瘤的成像、诊断及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临床转化的应用潜力。在本论文中,我们探索了关于IONPs的合成、功能化修饰及其生物医学应用中的一系列基本和关键的问题。具体而言,我们基于超顺磁性IONPs构建了诊疗一体化纳米体系,以实现对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的分子影像学识别与区分,并在动物肿瘤模型中进行了双模态成像和基因沉默增敏的磁热-化疗联合治疗。在本论文的第一章中,我们回顾近代癌症治疗和纳米技术的发展历程,总结了近几十年来关于IONPs的合成、表面改性及功能化修饰的研究成果,并讨论了IONPs在肿瘤成像、诊断与治疗应用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情况,最后我们对基于IONPs多功能纳米体系的肿瘤诊疗一体化应用进行了展望。在第二章中,我们搭建了用于实施高温分解法合成IONPs的可编程线性升温反应系统,并成功地合成了多种形貌规则、分散性好且具有高饱和磁化强度的超顺磁性IONPs。随后,我们对所合成的油相IONPs进行表面改性,使其在水相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在第三章中,我们首先针对肿瘤细胞高表达的HSP90αmRNA,设计了发卡状分子信标(HSP90α-MB)。随后我们基于11 nm立方体铁氧化物纳米粒子(iron oxide nanocubes,IONCs),构建了基因递送纳米载体IONC-PAMAM-P123(IPP),并装载HSP90α-MB,以得到IPP/MB纳米信标。在活细胞中,IPP/MB可实时检测HSP90αmRNA的表达水平,从而区分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并促进核酸酶对目标mRNA的降解。最后我们探究了IPP/MB纳米信标在动物肿瘤模型中的T2加权MRI造影能力。在第四章中,我们以15 nm八面体掺锌铁氧化物纳米粒子(zinc-doped iron oxide nano-octahedrons,ZIONOs)为磁性内核,构建了具有肿瘤细胞靶向性的纳米诊疗体系ZIPP-Apt:DOX/siHSPs。随后,我们对所构建的磁性纳米体系进行近红外荧光(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NIR)染料Cy5.5修饰,并在动物肿瘤模型中验证了其NIR/MRI双模态成像能力。最后,我们在细胞和动物水平上探究了ZIPP-Apt:DOX/siHSPs纳米诊疗体系介导的基因沉默增敏磁热-化疗联合治疗对肿瘤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ZIPP-Apt:DOX/siHSPs在AMF的作用下能有效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和坏死,对肿瘤的生长具有显着的抑制效果,而且对血液和主要器官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综上所述,本论文基于IONPs构建的多功能纳米诊疗体系,不仅在细胞水平上能对肿瘤相关mRNA进行原位检测和调控,而且在动物肿瘤模型中可实现靶向多模态成像和基因沉默增敏的磁热-化疗联合治疗。这为磁性纳米诊疗体系的生物医学应用和临床转化开辟了新的道路。
方琼[9](2021)在《牛磺酸促进生长受限胎鼠近远期脑发育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胎儿生长受限(FGR)是导致患儿近期和远期神经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FGR脑发育近期损伤表现为脑内神经干细胞(NSC)增殖分化减少,细胞构成比、突触连接异常,脑代谢异常;远期为运动学习障碍,神经行为异常。胎儿NSC分化是脑发育基础,海马是学习认知关键部位。补充牛磺酸激活蛋白激酶A(PKA)-环磷酸腺苷反应结合蛋白(CREB)通路改善FGR胎脑发育,相关机制尚待深入研究;对远期海马神经细胞、代谢功能、突触发育、学习认知影响亦不明确。本研究建立FGR胎鼠NSC模型和幼鼠模型,采用分子生物、脑功能、行为学检测手段,探讨牛磺酸促进FGR胎脑NSC分化机制;研究其保护FGR幼鼠海马神经元,改善代谢水平;增加海马突触素(Syn)表达,促进幼鼠认知发育。方法:全程饥饿法建立FGR胎鼠模型,脑室管膜下区组织解离培养成神经球,分对照组、FGR组、牛磺酸组、H89(PKA抑制剂)组和牛磺酸+H89组。CCK8及细胞计数法检测NSC增殖力;免疫荧光法检测NSC分化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WB)检测分化细胞表达PKA、CREB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及蛋白。建立FGR幼鼠模型,分对照组、FGR组、产前牛磺酸组(FGR孕鼠孕7天后补充至分娩)和生后牛磺酸组(FGR新生鼠生后补充14天),MRS分析14天幼鼠海马细胞代谢特点;免疫组化和WB法观察海马区神经细胞组成。28天幼鼠行感觉运动能力测试,检测海马区Syn蛋白表达。结果:FGR组胎鼠NSC增殖分化能力低,分化Tuj-1(+)神经元比例低于对照组,GFAP(+)星形胶质细胞比例增高。牛磺酸提高分化NSC表达PKA、CREB、BDNF mRNA和蛋白,增加Tuj-1(+)神经元比例,降低GFAP(+)细胞比例。14天FGR幼鼠海马NAA/Cr和Gln/Cr、NeuN蛋白表达降低,Cho/Cr和mI/Cr、GFAP蛋白表达增高。产前补充牛磺酸,提高FGR幼鼠海马NAA/Cr、NeuN蛋白表达,接近对照组(p>0.05),生后补充值低于对照组(p<0.05)。产前和生后补充均可降低FGR幼鼠海马Cho/Cr和mI/Cr、GFAP蛋白表达。海马区NAA/Cr与NeuN蛋白、mI/Cr与GFAP蛋白表达成正相关(p<0.05)。FGR组28天幼鼠悬吊、平衡木实验分数及海马区Syn蛋白表达降低,产前补充牛磺酸提高FGR幼鼠测试分及Syn蛋白表达,接近对照组(p>0.05),生后补充值低于对照组(P<0.05)。功能学测试分数与海马区Sy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牛磺酸激活PKA-CREB-BDNF信号通路促进FGR胎脑NSC增殖分化,改善神经元/胶质细胞比例。产前补充牛磺酸通过提高FGR幼鼠海马神经元/胶质细胞比例,改善海马代谢水平;同时,还能通过增加FGR幼鼠海马区Syn表达,促进突触发育,提高感觉运动能力,促进认知发育。
邓娟[10](2021)在《能谱CT定量参数评价大鼠C6胶质瘤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效果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能谱CT定量参数(碘浓度、单能量CT值、能谱曲线斜率)能否评价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放疗联合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的疗效。方法:健康雄性wister大鼠50只在其脑内进行C6胶质瘤细胞接种后建立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接种第14天对大鼠进行能谱CT增强检查观察成瘤情况,将48只成瘤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TMZ组、放疗组、放疗联合TMZ组。各组干预均完成后的第1天、第7天分别进行能谱CT增强扫描,观察各组治疗后能谱CT定量参数(碘浓度、70 ke V CT值及能谱曲线斜率)的变化。各时间点完成能谱CT增强扫描后随机处死3只大鼠进行心脏灌流取脑,对大鼠脑组织进行HE染色并对Ki67、CD105-MVD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进行计数。各组组间能谱CT定量参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干预前后能谱CT定量参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组别能谱CT定量参数与免疫组化计数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1、成瘤检测时四组肿瘤碘浓度、70 ke V CT值及能谱曲线斜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TMZ组、放疗组、联合组较对照组碘浓度分别为[第1天(8.75±1.05)、(8.41±0.76)、(6.84±0.76)、(11.12±2.48)100ug/cm3,p均<0.001;第7天(7.61±0.70)、(7.11±0.56)、(5.70±0.76)、(13.65±2.51)100ug/cm3,p均<0.001];干预后TMZ组、放疗组、联合组较对照组70 ke V CT值分别为[第1天(61.54±4.46)、(59.57±6.07)、(56.25±4.92)、(77.64±9.27)HU,p均<0.001;第7天(57.87±5.00)、(54.47±3.71)、(48.19±6.44)、(90.28±16.07)HU,p均<0.001];斜率分别为[第1天(1.61±2.42)、(1.55±0.13)、(1.43±0.35)、(2.01±0.53),p均<0.001);第7天(1.34±0.24)、(1.30±0.14)、(1.06±0.70)、(2.55±0.07),p均<0.001]。TMZ组干预后第1天与干预前70 ke V 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7天碘浓度、70 ke V CT值及斜率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放疗组、联合组干预完成第1天、第7天与干预前各能谱CT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对照组、TMZ组、放疗组、联合组碘浓度与Ki67相关系数r分别为0.7619、0.6997、0.8235、0.8783,p<0.05;四组70 ke V CT值与Ki67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6892、0.7382、0.8511、0.7629,p<0.05;四组能谱曲线斜率与Ki67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6888、0.6399、0.8524、0.8833,p<0.05。四组碘浓度与CD105-MVD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8393、0.8011、0.7974、0.8743;p<0.05;四组70 ke V CT值与CD105-MVD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6558、0.8072、0.6816、0.8776,除对照组p=0.0551外,其余p<0.05;四组能谱曲线斜率与CD105-MDV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7487、0.7283、0.8374、0.8651,p<0.05。结论:1、能谱CT定量参数(碘浓度、70 ke V CT值、能谱曲线斜率)与肿瘤增殖指数和微血管密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能谱CT定量参数可以用来反映大鼠脑胶质瘤肿瘤侵袭性及肿瘤微血管的生成。2、能谱参数(碘浓度、70 ke V CT值、能谱曲线斜率)能够实现大鼠C6胶质瘤放疗联合TMZ的早期疗效评价,为临床胶质瘤的疗效评估提供新方法、新思路。
二、磁共振增强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注射部位减低不良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磁共振增强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注射部位减低不良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电针对肥胖迷你猪肠-脑轴调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医学对肥胖的认识及治疗 |
一、中医学对肥胖病因病机的认识 |
二、中医对肥胖患者大脑功能及饮食行为失常的认识 |
三、肥胖的中医治疗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单纯性肥胖的认识及治疗 |
一、肥胖的发病机制 |
二、肠-脑轴在肥胖的发病及进展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
(一) 肠-脑轴对饮食行为的影响及调控 |
(二) 肠-脑轴相关自主神经系统对肥胖的影响及调控 |
(三) 肠-脑轴相关激素对肥胖的影响及调控 |
(四) 肠-脑轴对肥胖相关炎症的影响及调控 |
三、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 |
四、肥胖动物模型及其在针刺研究中的应用 |
(一)肥胖啮齿类动物模型及其在针刺研究中的应用 |
(二) 肥胖迷你猪模型及其在针刺研究中的应用 |
五、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原理及应用 |
(一) 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原理 |
(二) 功能磁共振在脑功能活动研究中的应用 |
六、针刺对肥胖动物和人类肠-脑轴的调控及研究进展 |
(一) 针刺对肠-脑轴相关炎症的调节 |
(二) 针刺对肠-脑轴相关激素的调节 |
(三) 针刺对肠-脑轴相关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 |
(四) 针刺对脑功能区的调节 |
第二章 基于功能磁共振急性电针不同穴位对正常迷你猪肠-脑轴的调控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一、实验动物及饲养 |
二、迷你猪穴位的定位 |
(一) 定位规则 |
(二) 穴位选择的依据 |
(三) 迷你猪穴位和人类穴位的呼应关系 |
三、试验设计及方法 |
(一) 试验设计 |
(二) 迷你猪颈静脉置管手术 |
(三) 急性电针刺激时迷你猪的麻醉方法 |
(四) 电针刺激方法及针具 |
(五) 功能磁共振脑成像试验方法 |
1. 功能磁共振试验时迷你猪的麻醉方法 |
2. 功能磁共振试验设计 |
3. 功能磁共振图像采集方法 |
(1) T1加权解剖图像采集方法 |
(2) 血氧水平依赖(BOLD)信号采集方法 |
4.功能磁共振图像和数据分析方法 |
(1) 功能磁共振图像分析方法 |
① 图像格式处理方法 |
② 功能像层面的时间校正方法 |
③ 功能像层面的运动校正方法 |
④ 频域滤波与空间平滑方法 |
⑤ 种子点的选取方法 |
(2) 功能磁共振数据分析方法 |
(六) 样本采集方法 |
(七) 肠-脑轴相关神经生理、代谢参数检测方法 |
(八) 穴位温度及肛温测量方法 |
四、试验数据统计方法 |
第二节 试验结果 |
一、肠-脑轴相关神经生理、代谢参数分析结果 |
(一) 激素及代谢参数分析结果 |
(二) 自主神经稳态指数HRV分析结果 |
二、功能磁共振试验结果 |
三、穴位温度和肛温测量结果 |
第三节 讨论 |
第三章 基于功能磁共振慢性电针治疗对肥胖迷你猪肠-脑轴的调控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一、实验动物及饲养 |
二、肥胖迷你猪动物模型的制备 |
三、试验设计及方法 |
(一) 试验设计 |
(二) 肥胖迷你猪颈静脉置管手术 |
(三) 动物分组及电针治疗方法 |
(四) 功能磁共振脑成像试验方法 |
1. 功能磁共振试验时迷你猪的麻醉方法 |
2. 功能磁共振试验设计 |
3. 功能磁共振图像采集方法 |
(1) T1加权解剖图像采集方法 |
(2) 血氧水平依赖(BOLD)信号采集方法 |
4.磁共振图像和数据分析方法 |
(1)功能磁共振图像处理分析方法 |
① 图像格式处理方法 |
② 功能像层面的时间校正方法 |
③ 功能像层面的运动校正方法 |
④ 频域滤波与空间平滑方法 |
⑤ 种子点的选取方法 |
(2) 功能磁共振数据分析方法 |
(五) 样本采集方法 |
(六) 生物电阻抗体成分分析方法 |
(七) 肠-脑轴相关神经生理、代谢参数分析方法 |
(九) 穴位温度及肛温测量方法 |
(十) 甜味食物偏好试验方法 |
四、试验数据统计方法 |
第二节 试验结果 |
一、肥胖迷你猪模型制备结果 |
二、一个月电针治疗后试验结果 |
(一) 身体测量指标结果 |
(二) 肠-脑轴相关神经生理、代谢参数分析结果 |
(三) 功能磁共振试验结果 |
(四) 穴位温度和肛温测量结果 |
(五) 甜味食物偏好试验结果 |
第三节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2)基于水溶性苯胺衍生物的肿瘤原位聚合及其光诊疗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光热治疗原理和光热试剂分类 |
1.2.1 光热治疗原理及其优点 |
1.2.2 光热试剂简介 |
1.2.3 有机光热试剂的分类及其在光热治疗中的应用 |
1.2.4 无机光热试剂的分类及其在光热治疗中的应用 |
1.2.5 光热治疗(PTT)与其他癌症治疗方法的联合 |
1.3 聚苯胺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和生物应用概述 |
1.3.1 聚苯胺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
1.3.2 聚苯胺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应用 |
1.4 生物体内原位聚合概述 |
1.4.1 肿瘤微环境 |
1.4.2 聚合类型 |
1.5 光声成像及其肿瘤诊疗一体化概述 |
1.5.1 光声成像概述 |
1.5.2 光声成像引导光热治疗 |
1.5.3 肿瘤诊断和治疗一体化 |
1.6 本论文选题思路和研究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PSA单体及其聚合产物PPSA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主要试剂 |
2.2.2 实验主要仪器 |
2.2.3 PSA单体及其聚合产物PPSA的制备 |
2.2.4 理化性质的表征与测试 |
2.2.5 光热性能研究 |
2.2.6 体外光声成像测试 |
2.2.7 双氧水浓度响应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SA单体的表征 |
2.3.2 聚合物PPSA的理化性质研究 |
2.3.3 体外光声成像性能研究 |
2.3.4 体外光热性能研究 |
2.3.5 PSA单体的过氧化氢响应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PSA单体的肿瘤原位聚合及其在NIR-I区的光诊疗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主要试剂 |
3.2.2 实验主要仪器 |
3.2.3 实验所用细胞及动物品系 |
3.2.4 细胞培养 |
3.2.5 细胞内聚合实验 |
3.2.6 细胞暗毒性实验 |
3.2.7 细胞光毒性实验 |
3.2.8 死活细胞染色 |
3.2.9 细胞内聚合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成像 |
3.2.10 动物模型的建立 |
3.2.11 活体光声成像 |
3.2.12 肿瘤内原位聚合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成像 |
3.2.13 统计分析学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
3.3.2 体外光热治疗效果 |
3.3.3 细胞内聚合检测 |
3.3.4 死活细胞染色 |
3.3.5 细胞和肿瘤组织透射电镜成像 |
3.3.6 体内光声成像 |
3.3.7 体内近红外成像研究 |
3.3.8 体内光热治疗效果研究 |
3.3.9 体内生物安全性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PSA单体的肿瘤原位聚合及其在NIR-II区的光诊疗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主要试剂 |
4.2.2 实验主要仪器 |
4.2.3 实验所用细胞及动物品系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
4.3.2 体外光热治疗效果 |
4.3.3 细胞内聚合检测 |
4.3.4 死活细胞染色 |
4.3.5 体内光声成像 |
4.3.6 体内近红外成像研究 |
4.3.7 体内光热治疗效果研究 |
4.3.8 体内生物安全性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5.1 论文总结 |
5.2 论文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3)缝隙连接43参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器材与仪器 |
2.1 实验动物 |
2.2 实验耗材及仪器 |
2.2.1 主要的购置试剂 |
2.2.2 实验仪器与器材 |
第3章 OxyHb体外诱导脑血管痉挛的细胞模型 |
3.1 实验方法 |
3.1.1 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与鉴定 |
3.1.2 传代和培养 |
3.1.3 OxyHb诱导的脑血管痉挛细胞模型的建立 |
3.1.4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方法 |
3.2 实验结果 |
3.3 讨论 |
第4章 蛛网膜下腔出血活体模型的构建与鉴定 |
4.1 实验方法 |
4.1.1 SD大鼠枕大池双注SAH模型的构建 |
4.1.2 脑血管痉挛模型的形态学观察 |
4.1.3 SAH模型海马区神经元损伤及脑血流灌注下降的观察 |
4.1.4 活体荧光显微镜对微循环障碍模型的评估 |
4.1.5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方法 |
4.2 实验结果 |
4.2.1 SAH活体造模效果的观察 |
4.2.2 各组基底动脉样本痉挛的程度 |
4.2.3 各组海马区H&E染色及神经元损伤情况 |
4.2.4 MRPWI观察海马区脑血流量的结果 |
4.2.5 活体荧光显微镜观察大鼠微循环痉挛的结果 |
4.3 讨论 |
第5章 体外SAH模型Cx43 蛋白表达及GJIC功能的变化 |
5.1 实验方法 |
5.1.1 实验分组及PKC抑制剂的给药 |
5.1.2 平滑肌细胞样本总蛋白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
5.1.3 Western blot检测样品Cx43 蛋白的表达 |
5.1.4 单细胞显微注射技术评估GJIC功能 |
5.1.5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方法 |
5.2 实验结果 |
5.2.1 CVS体外模型Cx43 蛋白的表达量以及与PKC通路的关系 |
5.2.2 CVS体外模型GJIC功能与PKC通路的关系 |
5.3 讨论 |
第6章 体内SAH模型Cx43 蛋白表达及DCI的观察 |
6.1 实验方法 |
6.1.1 基底动脉Cx43 蛋白的表达 |
6.1.2 免疫荧光观察Cx43 在基底动脉上的空间表达 |
6.1.3 Cx43 siRNA干扰模型的构建及PKC抑制剂的给药 |
6.1.4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PWI)和活体荧光显微镜对DCI的观察 |
6.1.5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方法 |
6.2 实验结果 |
6.2.1 SAH模型中基底动脉Cx43 蛋白表达的时相变化及位置分布 |
6.2.2 Cx43 siRNA及 PKC抑制剂对Cx43 蛋白水平上升的抑制作用 |
6.2.3 Cx43 siRNA及 PKC抑制剂能够提升SAH后7 天的DCI预后 |
6.3 讨论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肌内皮缝隙连接的分子调控 |
参考文献 |
(4)基于高分辨率磁共振对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诊疗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基于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卒中复发及预后评估的临床研究 |
第一章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预测复发性脑卒中的前瞻性研究 |
一、引言 |
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二章 强化药物治疗后对复发性脑卒中预测及神经功能预后评估的前瞻性研究 |
一、引言 |
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多功能纳米脂质体靶向巨噬细胞对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诊治一体化实验研究 |
一、引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一 动脉粥样硬化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多功能纳米粒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基于AMPK/SIRT1/PGC-1α通路研究醒脾解郁方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抑郁症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抑郁症中医药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1. 抑郁症病理机制中的线粒体损伤 |
2. 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与突触可塑性损伤 |
3. 线粒体生物合成异常与抑郁症神经元突触重塑 |
4. 从“脾”论治抑郁症或成为中医治疗的新途径 |
参考文献 |
实验一 醒脾解郁方对肝郁脾虚抑郁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概述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基于AMPK/SIRT1/PGC-1α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研究醒脾解郁方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 |
概述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基于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探讨醒脾解郁方含药血清对皮质酮诱导海马神经元损伤突触重塑的影响 |
概述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基于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探讨突触微环境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及醒脾解郁方干预效应 |
概述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结语 |
一、研究总结 |
二、初步结论 |
三、存在不足 |
四、创新点 |
五、展望 |
第四部分 附录 |
附录1: 致谢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
附录3 个人简历 |
(6)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评估阿托伐他汀治疗大脑中动脉及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疗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评估标准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疗效的随访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2 临床检测指标及随访时间 |
2.3 颅内动脉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扫描协议 |
2.4 图像质量控制及影像学特征分析标准 |
2.5 受试者血清检测方法 |
2.6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受试者临床信息 |
3.2 受试者血清血脂浓度变化情况 |
3.3 受试者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改变 |
3.4 受试者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变化情况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评估阿托伐他汀治疗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疗效的随访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设计及方法 |
2.2.1 实验设计流程 |
2.2.2 实验操作方法 |
2.2.3 兔病理切片制备方法 |
2.2.4 兔血液生化检测方法 |
2.2.5 磁共振图像及病理切片观测指标 |
2.2.6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实验组及对照组兔建模过程基本情况 |
3.2 实验组及对照组兔血清血脂蛋白浓度 |
3.3 实验组及对照组兔腹主动脉病理表现 |
3.4 实验组及对照组兔腹主动脉磁共振血管壁表现 |
3.5 实验组及对照组兔腹主动脉病理-影像对照结果 |
3.6 药物治疗组及正常饲料组兔治疗结果基本情况 |
3.7 药物治疗组及正常饲料组兔血清脂蛋白浓度变化 |
3.8 药物治疗组及正常饲料组兔腹主动脉病理表现 |
3.9 药物治疗组及正常饲料组兔腹主动脉磁共振血管壁表现 |
3.10 药物治疗组及正常饲料组兔腹主动脉影像-病理对照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应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靶向相变型脂质纳米粒对缺血缺氧心肌的多模态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靶向相变型脂质纳米粒的制备、性能及生物安全性评价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体内外心肌缺血缺氧模型建立及脂质纳米粒靶向性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靶向相变型脂质纳米粒对缺血缺氧心肌的多模态显像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文献综述 超声分子影像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8)新型功能化磁性纳米体系用于肿瘤成像与联合治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1.1 胜利的曙光 |
1.1.2 费曼的愿景 |
1.2 铁氧化物纳米粒子 |
1.2.1 铁氧化物纳米粒子的合成 |
1.2.2 铁氧化物纳米粒子的生物相容性 |
1.2.3 铁氧化物纳米粒子的靶向性 |
1.3 铁氧化物纳米粒子在肿瘤成像与癌症诊断方面的应用 |
1.3.1 铁氧化物纳米粒子在磁共振成像方面的应用 |
1.3.2 铁氧化物纳米粒子在荧光成像方面的应用 |
1.3.3 铁氧化物磁性纳米粒子在其他成像方面的应用 |
1.3.4 铁氧化物纳米粒子在生物分离及分子诊断方面的应用 |
1.4 铁氧化物纳米粒子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 |
1.4.1 铁氧化物纳米粒子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
1.4.2 铁氧化物纳米粒子在肿瘤磁热治疗中的应用 |
1.4.3 铁氧化物纳米粒子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
1.4.4 铁氧化物纳米粒子在肿瘤多疗法联合治疗中的应用 |
1.5 基于铁氧化物纳米粒子的全套纳米诊疗平台 |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二章 可编程线性升温反应系统用于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试剂 |
2.2.2 主要实验仪器 |
2.2.3 控温模块所需元件 |
2.3 实验方法 |
2.3.1 可编程线性升温反应系统的设计 |
2.3.2 球形铁氧化物纳米粒子的制备 |
2.3.3 立方体铁氧化物纳米粒子的制备 |
2.3.4 八面体掺锌铁氧化物纳米粒子的制备 |
2.3.5 磁性纳米粒子的分离与纯化实验 |
2.3.6 磁性纳米粒子的相转移实验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磁性纳米粒子形貌和粒径的表征 |
2.4.2 磁性纳米粒子的磁学性能和晶体结构分析 |
2.4.3 八面体掺锌铁氧化物纳米粒子的元素组成分析 |
2.4.4 磁性纳米粒子形貌、粒径及磁学性能的影响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立方体铁氧化物纳米信标用于HSP90α的检测与调控以及磁共振成像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细胞实验及动物实验材料 |
3.2.2 核酸序列 |
3.2.3 主要实验仪器 |
3.2.4 主要实验试剂 |
3.2.5 主要溶液的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3.1 HSP90α mRNA特异性分子信标HSP90α-MB的设计 |
3.3.2 HSP90α-MB在体外对目标核酸序列的检测 |
3.3.3 IPP纳米载体的制备 |
3.3.4 IPP纳米载体的磁共振成像造影实验 |
3.3.5 IPP/MB纳米信标的制备及基因保护实验 |
3.3.6 细胞培养 |
3.3.7 IPP/MB纳米信标的细胞毒性实验 |
3.3.8 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对IPP/MB纳米信标的摄取实验 |
3.3.9 细胞中HSP90α mRNA水平的qRT-PCR检测 |
3.3.10 IPP/MB纳米信标对活细胞中HSP90α mRNA水平的检测实验 |
3.3.11 肿瘤细胞中HSP90α表达水平的检测 |
3.3.12 IPP/MB纳米信标在体内的T_2增强磁共振成像实验 |
3.3.13 IPP/MB纳米信标的急性全身毒性和血液相容性实验 |
3.3.14 统计分析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HSP90α-MB对目标序列的结合特异性和灵敏度分析 |
3.4.2 IPP纳米载体形貌、粒径及理化性质的表征 |
3.4.3 IPP纳米载体磁共振成像弛豫效能的分析 |
3.4.4 IPP对 HSP90α-MB的吸附和保护作用 |
3.4.5 IPP/MB纳米信标的体外生物安全性分析 |
3.4.6 IPP/MB纳米信标对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的区分作用 |
3.4.7 IPP/MB纳米信标对肿瘤细胞HSP90α的抑制作用 |
3.4.8 IPP/MB纳米信标对肿瘤的T_2增强磁共振成像研究 |
3.4.9 IPP/MB纳米信标在动物体内的生物安全性评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八面体磁性纳米诊疗体系用于双模态成像及磁热-化疗联合增敏治疗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细胞实验及动物实验材料 |
4.2.2 核酸序列 |
4.2.3 主要实验仪器 |
4.2.4 主要实验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ZIPP纳米载体的制备 |
4.3.2 ZIPP纳米载体的磁共振成像造影实验 |
4.3.3 ZIPP纳米载体的磁热升温效率测量实验 |
4.3.4 ZIPP纳米载体修饰靶向核酸适配体 |
4.3.5 ZIPP-Apt与不同荧光分子(FAM/FITC/Cy5.5)的连接 |
4.3.6 ZIPP-Apt和ZIPP-CRO的细胞摄取实验 |
4.3.7 ZIPP(FITC)-Apt的亚细胞定位实验 |
4.3.8 ZIPP-Apt的细胞毒性实验 |
4.3.9 ZIPP-Apt:DOX的制备 |
4.3.10 ZIPP-Apt:DOX的DOX释放实验 |
4.3.11 ZIPP-Apt/siRNA的制备 |
4.3.12 ZIPP-Apt:DOX/siHSPs对细胞的磁热-化疗联合增敏治疗 |
4.3.13 ZIPP-Apt/siHSPs对HSP70和HSP90的沉默实验 |
4.3.14 ZIPP(Cy5.5)-Apt对肿瘤的靶向双模态成像实验 |
4.3.15 ZIPP-Apt:DOX/siHSPs对肿瘤的磁热-化疗联合增敏治疗 |
4.3.16 ZIPP-Apt纳米体系的全身毒性和血液相容性实验 |
4.3.17 统计分析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ZIPP纳米载体粒径和表面电位的表征 |
4.4.2 ZIPP纳米载体磁共振成像弛豫效能的分析 |
4.4.3 ZIPP纳米载体磁热转化的比损耗功率分析 |
4.4.4 ZIPP的Apt修饰及光谱学表征结果 |
4.4.5 Apt修饰对肿瘤细胞摄取ZIPP的促进作用 |
4.4.6 ZIPP-Apt的体外生物安全性分析 |
4.4.7 ZIPP-Apt:DOX的包封率、载药率及响应性释放结果 |
4.4.8 ZIPP-Apt装载siRNA的质量比分析 |
4.4.9 ZIPP-Apt/siHSPs在体外的基因沉默效果 |
4.4.10 ZIPP-Apt:DOX/siHSPs对细胞磁热-化疗联合增敏治疗的分析 |
4.4.11 ZIPP-Apt对肿瘤的靶向双模态成像效果分析 |
4.4.12 ZIPP-Apt:DOX/siHsps对肿瘤磁热-化疗联合增敏治疗的疗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9)牛磺酸促进生长受限胎鼠近远期脑发育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牛磺酸激活PKA-CREB-BDNF信号通路促进生长受限胎鼠神经干细胞分化研究 |
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牛磺酸对生长受限胎鼠海马远期代谢影响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牛磺酸对生长受限胎鼠远期感觉运动及海马突触素表达影响 |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生长受限胎儿脑损伤与牛磺酸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10)能谱CT定量参数评价大鼠C6胶质瘤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实验主要设备 |
1.1.3 实验主要试剂 |
1.1.4 实验主要药物配制 |
1.2 实验方法 |
1.2.1 C6 胶质瘤细胞培养 |
1.2.2 C6 脑胶质瘤模型的建立 |
1.2.3 大鼠胶质瘤模型的分组及干预措施 |
1.2.4 X线放疗方法 |
1.2.5 能谱 CT 扫描及图像后处理 |
1.2.6 大体标本制备 |
1.2.7 HE染色 |
1.2.8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1.2.9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细胞计数 |
1.3 统计学分析 |
第二章 结果 |
2.1 实验动物生存状况观察结果 |
2.2 四组大鼠C6 脑胶质瘤能谱CT结果 |
2.3 四组大鼠C6 脑胶质瘤能谱CT定量参数分析结果 |
2.4 病理结果 |
2.4.1 四组大鼠C6 胶质瘤HE染色结果 |
2.4.2 四组大鼠C6 胶质瘤免疫组化Ki67 阳性表达结果 |
2.4.3 四组大鼠C6 胶质瘤免疫组化CD105-MVD阳性表达结果 |
2.5 能谱 CT 定量参数与免疫组化 Ki67、CD105-MVD 阳性表达量相关性分析结果 |
第三章 讨论 |
3.1 能谱 CT 定量参数与 Ki67 的相关性分析 |
3.2 能谱 CT 定量参数与 CD105-MDV 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结论 |
4.1 主要结论 |
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影像学评价大鼠胶质瘤及其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磁共振增强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注射部位减低不良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电针对肥胖迷你猪肠-脑轴调控的研究[D]. 张徐雯.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基于水溶性苯胺衍生物的肿瘤原位聚合及其光诊疗应用研究[D]. 李红燕. 广西师范大学, 2021
- [3]缝隙连接43参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机制研究[D]. 杨乐. 南昌大学, 2021(01)
- [4]基于高分辨率磁共振对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诊疗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 史张.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5]基于AMPK/SIRT1/PGC-1α通路研究醒脾解郁方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D]. 任非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评估阿托伐他汀治疗大脑中动脉及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疗效的研究[D]. 吴业君.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7]靶向相变型脂质纳米粒对缺血缺氧心肌的多模态显像研究[D]. 陈夏静.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8]新型功能化磁性纳米体系用于肿瘤成像与联合治疗的研究[D]. 陈中原.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9]牛磺酸促进生长受限胎鼠近远期脑发育及机制研究[D]. 方琼. 南方医科大学, 2021(02)
- [10]能谱CT定量参数评价大鼠C6胶质瘤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效果的研究[D]. 邓娟. 兰州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