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球菌中毒性休克毒素的分离纯化及其体外抗肝癌活性分析

葡萄球菌中毒性休克毒素的分离纯化及其体外抗肝癌活性分析

一、葡萄球菌中毒性休克毒素的分离纯化及其体外抗肝癌活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博[1](2021)在《我国优势种海蛇毒多组学分析、抗毒血清制备以及毒腺中活性组分淘选》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我国两种优势种海蛇毒多组学比较分析海蛇属蛇目眼镜蛇科海蛇亚科,全球共70余种,我国分布有17种,优势种为平颏海蛇(Hydrophis curtus,H.curtus)和青环海蛇(Hydrophis cyanocinctus,H.cyanocinctus),在北部湾及海南、福建近海最为多见。海蛇毒是由多种蛋白、多肽和小分子物质共同组成的混合物,其主要组分为神经毒素和多种酶类,致死性极强。由于海蛇种类、地域分布及猎食对象的不同,海蛇毒中所含的蛋白种类和占比也有一定差异。为了更好地研究我国海域平颏海蛇毒(H.curtus venom,Hcu V)和青环海蛇毒(H.cyanocinctus venom,Hcy V)的组成,比较分析两者差异情况,本部分以平颏海蛇和青环海蛇为研究对象,首先构建了海蛇毒腺转录组数据库;其次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通过蛋白组学方法对两种海蛇毒的蛋白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在组学基础之上,我们又进一步对海蛇毒相关的生物学性质进行了测定与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首先应用Illumina Hi Seq?平台对我国两种海蛇毒腺进行了转录组测序,成功构建了高质量的毒腺转录组数据库,平颏海蛇和青环海蛇毒腺分别获得38,710和35,716条unigenes序列。我们将毒腺的转录组数据在公共数据库(NR、KEGG、GO、KOG、Swiss Prot)中进行了功能注释,在NR数据库中,两种海蛇毒腺注释序列来源最多的3个物种均为Notechis scutatus,Pseudonaja textilis,Ophiophagus hannah;在KEGG注释中,平颏海蛇和青环海蛇毒腺分别注释了10,949和10,683条unigenes,主要集中在信号转导和疾病发生相关的路径中;对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位点检测,平颏海蛇和青环海蛇毒腺转录组中分别发现了15,171和12,908个SSR位点,其中以单核苷酸为重复单元的类型占比最高,均超过了50%。通过与Uni Prot动物毒素库(Uni Prot animal toxin and venom database)Blast比对,在两种海蛇毒腺中总共筛选到了17种蛇毒蛋白,充分挖掘了海蛇毒腺中蛇毒蛋白功能基因的资源。2.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获得Hcu V和Hcy V蛋白组分的原始肽段,匹配检索Uni Prot动物毒素数据库,在Hcu V和Hcy V中分别鉴定到47和38种毒素相关蛋白。根据功能分类,鉴定到的毒素相关蛋白可归为15个家族,主要包括:三指毒素、蛋白酶类、磷脂酶类、富含半胱氨酸毒素蛋白类、毒素因子、离子通道抑制剂等。这些毒素多见于蛇类,但也有少数见于其它有毒生物,包括蜘蛛(Lycosa singoriensis)、蝎子(Lychas mucronatus)、芋螺(Conus textile)等。3.通过毒素蛋白组比较分析发现,不同毒素家族在Hcu V和Hcy V中所占比例不同,具体的蛋白组成也有一定差异。Hcu V和Hcy V中比例最高的两类毒素均为三指毒素(主要包括短链和长链神经毒素)和磷脂酶A2,在Hcu V中所占比例分别为54%和38%,在Hcy V中分别为69%和22%,与文献报道的不同海域海蛇毒的组成及占比有明显差异。两种海蛇毒的生物学活性测定结果表明,Hcu V和Hcy V的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为0.34 mg/kg和0.24 mg/kg,都有很强的致死性;两种海蛇毒均检测到明显的神经毒性、磷脂酶A2活性,以及微弱的蛋白酶活性和间接溶血毒性,但无明显的促凝与抗凝活性,这些活性检测结果与组学分析结果相一致。本部分通过对Hcu V和Hcy V进行多组学分析,并结合蛇毒生物学活性检测,揭示了我国两种优势种海蛇毒组成的分子多样性,也提示毒素蛋白组成比例的不同与其咬伤症状表现和致死效应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为后续研制针对我国海域海蛇咬伤中毒的抗毒血清提供了重要基础。第二部分抗平颏海蛇毒血清的制备及其抗毒效果评价海蛇毒主要组分为神经毒素,能阻断神经突触传递,从而产生一系列中毒症状。海蛇毒的毒性极强,可诱发严重的呼吸衰竭,死亡率高,目前针对海蛇咬伤最有效的急救方式是尽快注射抗毒血清,但我国仅生产几种抗陆地蛇毒血清,对海蛇咬伤救治效果不佳。第一部分研究结果提示,不同海域、不同种类的海蛇,其毒素组成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有必要研制特异性针对我国海域优势种海蛇毒的抗毒血清,本论文第二部分即以我国海域优势种平颏海蛇毒为抗原,经过抗原处理、免疫马匹、抗体纯化等步骤,制备了高效价的抗毒血清;并进一步对抗海蛇毒血清的体内外抗毒效果进行了评价,明确了抗毒血清的有效用量和使用时机,为今后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0.6%甲醛浓度灭活毒素再添加弗氏不完全佐剂进行乳化,使毒素抗原获得最大的免疫原性,免疫马匹后50天采血可获得最高效价的马血清;经过酶消化、硫酸铵沉淀、超滤、柱层析等抗体纯化步骤后,抗海蛇毒血清中抗体F(ab’)2蛋白纯度达到91.6%,杂质大量减少,同时具备较好的毒素中和能力。2.抗平颏海蛇毒血清(H.curtus antivenom,Hcu AV)体外抗毒实验结果显示,Hcu AV对平颏海蛇毒和青环海蛇毒均有良好中和效果:1 m L Hcu AV能够对抗1.2 mg平颏海蛇毒或0.9 mg青环海蛇毒,使半数实验动物存活,提示Hcu AV能交叉中和多种海蛇毒,并为体内实验的抗毒血清用量提供了依据。3.Hcu AV体内抗毒实验结果显示,海蛇咬伤中毒后注射Hcu AV能显着提高实验动物的存活率,但需在短时间内(出现中毒症状前)尽早注射足量抗毒血清才能达到较好的救治效果,预防用药和延迟用药均无法降低中毒死亡率。同时,Hcu AV能有效减轻海蛇毒造成的多器官病理学变化。本部分以平颏海蛇毒为抗原,制备了高效价、高纯度的抗平颏海蛇毒马血清,能有效中和Hcu V和Hcy V,覆盖我国海域优势种海蛇毒。海蛇咬伤后尽快注射足量抗毒血清,能显着地降低中毒死亡率,保护机体脏器免受损伤,为今后抗海蛇毒血清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第三部分平颏海蛇毒腺中活性组分的淘选与效应分析海蛇毒由多种酶类、非酶类蛋白和多肽、小分子物质组成,是一类重要的海洋生物毒素。海蛇毒除了剧烈的毒性之外,也含有多种结构特异、功能新颖的活性物质,具有多样的药理学效应如:镇痛、抗炎、抗肿瘤、抗血栓等。海蛇毒中的活性物质是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研究的热点之一。本部分以我国南海海域平颏海蛇为研究对象,分离其毒腺组织,利用M13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了平颏海蛇毒腺M13噬菌体展示文库。然后以内毒素LPS为靶标分子,经过多轮淘选,筛选出一个高亲和力的噬菌体克隆,通过基因测序、氨基酸序列预测与性质分析等,最终通过化学合成法获得了一段功能性多肽,并通过体内、体外实验评价其对内毒素的拮抗效果。本部分主要结果如下:1.构建了高质量的平颏海蛇毒腺M13噬菌体展示文库,文库库容达到2.2×109,随机测序验证外源插入片段准确无误;c-Myc标签检测结果表明,外源插入片段在噬菌体外壳表面得到了高效的展示。2.以LPS为靶标分子,经过4轮固相淘选、阳性克隆测序、氨基酸序列预测等过程,获得了一段平颏海蛇毒腺来源的21肽。多肽性质分析结果表明,该多肽富含碱性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2523.15,理论等电点为10.76,在中性溶液中携带正电荷;该多肽的二级结构主要为α-螺旋,氨基与羧基端呈现出双亲性结构,能够与带负电荷疏水性的LPS特异性结合。3.通过化学合成方式成功合成并纯化了该21肽,纯度超过95%,质谱测定实际分子量与软件预测的理论值相符,证明合成的多肽无误,可用于进一步实验。利用生物膜干涉技术(BLI)对该多肽与LPS的结合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多肽与LPS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结合方式为“快结合-慢解离”。内毒素中和实验表明,该海蛇毒腺来源的21肽具有明确的内毒素中和效果,因而将其命名为H.curtus Endotoxin-neutralizing Peptide,简称Hc-ENP。4.体外实验结果表明,Hc-ENP具有明确的LPS拮抗效果,在5-10μg/m L浓度下,能够有效抑制LPS与RAW264.7细胞的结合。Western-blot、ELISA、细胞免疫荧光等结果显示,Hc-ENP能通过抑制MAPK、NF-κB炎性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有效抑制LPS刺激细胞产生的一系列炎性反应,包括:炎性因子释放、炎性相关酶表达量升高、活性氧含量增加等,进而发挥抗炎活性。5.体内实验结果表明,Hc-ENP能够有效抑制LPS刺激机体引发的全身性炎性反应,包括:靶器官炎性细胞浸润、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升高、器官组织中炎性相关酶表达量升高、组织病理改变等。本部分通过构建高质量海蛇毒腺M13噬菌体展示库来进行淘选,从而获得平颏海蛇毒腺中的特定活性分子。本实验中我们获得了一个平颏海蛇毒腺来源的内毒素中和肽—Hc-ENP,其在体内外均有明确的LPS拮抗效果,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海蛇基因资源,探索其开发应用价值提供了新的途径。

屈云[2](2021)在《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调查及裂解性噬菌体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患有乳房炎的奶牛会出现产奶量下降,产出的牛乳质量下降,奶牛身体还会出现发烧、体重下降的情况,严重的病例还会引起奶牛的死亡。奶牛乳房炎常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一直制约着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最常见的奶牛乳房炎病因是微生物感染,特别是葡萄球菌,一旦奶牛乳腺被病原菌感染会非常难治愈,且还可能出现交叉传染情况,给牧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治疗奶牛乳房炎主要还是依靠抗生素,由于兽药残留严重和耐药菌株的出现等问题,学者们正在积极寻找可以替代抗生素的治疗方法。本研究通过对奶牛养殖过程中的乳房炎奶牛乳汁、乳头、皮毛等部位,及牛圈、挤奶车间等环境进行样品进行采集。分离鉴定出奶牛乳房炎致病菌,并挑选具有代表性且最难治愈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流行病学进行调查,然后利用其作为宿主菌,从奶牛养殖环境中分离出裂解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噬菌体,并深入探究噬菌体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抑菌能力和生物学特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奶牛牧场共采集样品1000份,分离出细菌494株,总分离率为49.40%。分离菌株经过16S r DNA测序鉴定包括13种类别细菌,包括: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蜡状芽孢杆菌、谷氨酸棒杆菌、海氏肠球菌、棒状杆菌、克雷伯氏菌、浅绿气球菌、猪粪细菌、尿链球菌、格氏乳杆菌,其中葡萄球菌属又包括18个不同的种。(2)从上述葡萄球菌属中进一步鉴定出1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并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所有分离菌株都携带有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共检出13种肠毒素基因、5种其他毒力基因、2种耐消毒剂基因和12种耐药基因。传统肠毒素只检测出sec,携带率为56.25%,12种新型肠毒素携带率在12.50%和87.50%之间;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nuc基因,携带率为75.00%,其中6株携带mec A基因(37.50%),所有nuc阳性菌株都同时携带hlα、hlβ基因(75.00%),tsst-1携带率为(68.75%),eta携带率为(12.50%);5种耐消毒剂基因的检测结果中,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时携带qac A/B及qac G基因(62.50%);共检出12种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其中grl A携带率最高(87.50%),van A和msr A检出率最低(6.25%),其余耐药基因携带率在12.50%~81.25%之间。(3)1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9种抗生素药物表现出耐受性,50.00%菌株为多重耐药菌(3-15耐),耐药谱最广达到15耐,12耐及以上菌株有6株。菌株对替考拉宁耐受性最强(75.00%),其次为青霉素(50.00%),也表现出对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甲氧苄啶、诺氟沙星等其他抗生素不同程度的耐受性,菌株对头孢他啶、苯唑西林、链霉素有不同大小的中介和敏感率,没有菌株表现出对以上三种抗生素耐受;全部菌株对亚胺培南敏感。(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为宿主筛选得到一株肌尾科裂解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命名为SP-Cm Sa-11),其效价为:7.6×109PFU/m L;最佳MOI为:0.1;潜伏期为:60 min,爆发期为:40 min;裂解量约为:130 PFU/cell。该噬菌体的裂解谱包括13株乳房炎奶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人源MRSA、1株木糖葡萄球菌、1株表皮葡萄球菌、1株粪肠球菌。p H耐受范围为4.0-10.0;在40℃温度下可以正常存活,50℃生长受到一定抑制,可以在60℃存活40min,70℃存活20 min;对氯仿及紫外不敏感。(5)SP-Cm Sa-11在LB培养基及巴氏杀菌乳中表现出了很好的抑菌效果,在LB培养基中SP-Cm Sa-11可以在4小时左右完全裂解培养基质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巴氏杀菌乳中,相比于不加噬菌体的只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对照组,可以使巴氏灭菌乳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浓度降低106CFU/m L,持续抑菌时间可以达到36 h。

蒋瑜[3](2020)在《茯苓的抗乳腺癌活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乳腺癌已经成为全世界女性中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严重威胁了女性的健康。放化疗虽然可以明显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但放化疗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肝肾损伤和胃肠道反应,使患者进食困难,进而引起营养不良、身体抗性减弱。并且放化疗还会不同程度地破坏患者的肠道稳态,而肠道稳态的失衡又会加速肠道炎症和肿瘤的发生。因此,寻找一种安全高效毒副作用低的天然产物,使其在发挥抗肿瘤作用的同时降低药物对肝肾及胃肠道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抗肿瘤药物研发的一个新的思路。茯苓在调节肠道腹泻以及脾胃虚寒中均具有良好效果。茯苓还具有保肝护肝作用,对肝硬化以及肝癌的治疗效果良好。茯苓作为一种扶正抗癌药,其单药或与其他药材配伍在我国中医药领域中用于乳腺增生以及乳腺肿瘤的治疗和调理具有悠久的历史。然而目前关于茯苓抗乳腺癌的具体药理学机制仍不明确。虽然茯苓被报道能够通过干扰周期蛋白cyclin D1/cyclin E的表达或提高Bax/Bcl-2的比率等对多种癌细胞的增殖或侵袭有抑制作用。但茯苓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仍不明确,茯苓抗乳腺癌的主要活性物质以及对肿瘤小鼠肝肾的毒性和肠道稳态的作用仍还未见报道。为此,结合茯苓的多种功能活性,本文通过体内外实验以及高通量测序技术展开了相关研究。本文首先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和体内裸鼠移植瘤模型评判了茯苓的体内外抗乳腺癌活性、活性部位所在以及初步的抗肿瘤机制。随后,从肝肾组织学形态、肝功能指标以及小鼠的肌肉力度等方面探究茯苓醇提物的体内毒副作用。由于肿瘤的生长会导致肿瘤小鼠肠道稳态失衡,因此我们比对分析了各组小鼠肠道屏障和肠道菌群的差异,探究了茯苓对乳腺癌小鼠肠道稳态的影响,并对其代谢功能进行了预测和验证。最后,通过硅胶色谱柱联合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反复分离和纯化获得茯苓抗乳腺癌的主要活性单体,利用LC/MS和核磁共振技术对其结构进行鉴定,并从蛋白分子层面以及物质的结构和活性方面寻找其抗肿瘤的主要作用机制。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茯苓中具有抗乳腺癌活性的成分主要集中在茯苓醇提取部位,并且体内外实验结果一致证明了茯苓具有抗乳腺癌活性。茯苓醇提物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均具有一定的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从体外细胞实验结果分析可知,茯苓醇提物能够明显干扰乳腺癌细胞周期使其大量阻滞于G1期,并且显着够诱导细胞的凋亡(P<0.05)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从体内动物实验结果分析可知,茯苓醇提物干预能够明显延缓小鼠肿瘤的生长速度从而降低最终肿瘤重量(P<0.05)。肿瘤组织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的结果均显示茯苓醇提物明显改变了肿瘤组织的细胞形态和结构。并且,茯苓醇提物可通过增加小鼠肿瘤组织中细胞凋亡和降低Ki67的增殖指数而显着延缓裸鼠移植瘤的生长。2.小鼠的肝、肾、脾重、血浆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浓度、肝肾组织切片组织形态分析以及代表肌肉力度的指标综合显示,茯苓醇提物对肿瘤小鼠重要器官无明显毒副作用,并且,其对肿瘤小鼠的肝肾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推测其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可以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小鼠肠道屏障相关指标和肠道菌群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茯苓醇提物可以通过上调磷酸化ERK1/2和p38 MAPK的表达,提高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量,降低DAO、D-LA和内毒素水平,显着缓解肿瘤小鼠的肠粘膜损伤以及修复肠道屏障功能。同时,茯苓醇提物可以通过提高有益菌Bifidobacterium、Lactobacillus的丰度,减少硫酸还原菌Desulfovibrio和炎症相关菌Mucispirillum、S24-7和Staphylococcus的丰度以及增加肿瘤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显着改善乳腺癌小鼠肠道菌群失调。通过对肠道菌群代谢功能预测以及小鼠尿、血清中腐胺含量差异的进一步检测,推测腐胺相关代谢通路可能是茯苓醇提物在调节肿瘤小鼠肠道微生物稳态中调节的通路之一。3.通过对茯苓醇提取物依次经过有机试剂萃取、MCI和ODS色谱硅胶柱反复分离,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分离纯化,通过细胞毒性实验的逐级检测筛选,最终分离得D2-1(25.38 mg)、D2-2(10.88 mg)和D2-3(10.88 mg)三个单体化合物。经LC/MS分析和核磁结构鉴定,化合物分别为:3-O-乙酰-16α-羟基-脱氢栓菌酸、去氢茯苓酸和茯苓酸。其中,茯苓酸对两株乳腺癌细胞的抑制率显着高于其他两个单体化合物(P<0.05),且对正常的乳腺上皮细胞无明显毒性。由此可推测茯苓酸是抗乳腺癌的主要活性物质。通过分析三个单体化合物的构效关系,推测茯苓酸结构中C-17上的C9侧链在C-24上连接的亚甲基结构以及C-8的双键结构共同促进了其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活性。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对茯苓酸抗乳腺癌分子机制的研究显示,茯苓酸可以通过下调周期蛋白Cycline D1、Cycline E、CDK2和CDK4,上调p53和p21蛋白的表达来改变乳腺癌细胞的周期,通过上调促凋亡蛋白Bax,下调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促进细胞色素c的释放,同时激活死亡受体和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通路,激活蛋白酶caspase-3,-9和-8来调控和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凋亡。以上结果明确了茯苓抗乳腺癌的主要活性物质以及体内的毒副作用,从物质的结构以及蛋白分子层面共同阐述了茯苓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并首次报道了茯苓能够通过修复肠道屏障损伤和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来维持肿瘤小鼠的肠道稳态。我们的结果显示茯苓可能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乳腺癌的药物。这些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为茯苓在乳腺癌的治疗和相关保健食品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支持。

魏婕[4](2020)在《芜菁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研究及代谢组学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对新疆本地芜菁进行内生真菌分离、培养和鉴定,并检测其代谢产物的抗肿瘤、抗菌和抗氧化活性,并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目的是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植物内生真菌菌株,为今后微生物活性产物的开发和利用提供菌种资源。方法:1)利用传统微生物分离培养技术对新疆地区生长的芜菁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并对内生真菌ITS基因进行测序、比对和分析,利用Mega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对所分离的芜菁内生真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和植物内生真菌构成的多样性分析。2)芜菁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用乙酸乙酯萃取法获得粗提物并通过CCK8方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代谢产物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人肝癌细胞系(Hep G2)、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宫颈癌细胞系(Hela)的抑制作用。3)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芜菁内生真菌代谢产物乙酸乙酯粗提物对临床标准菌株白色念球菌(Candida Albicans)、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抗菌活性。4)通过检测芜菁内生真菌乙酸乙酯粗提物的T-AOC总抗氧化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检测其抗氧化活性。5)利用荷瘤小鼠模型开展体内动物实验,通过测定瘤体体积和重量,计算抑瘤率。用Western-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量,用TUNEL染色计算细胞凋亡指数,检测对模型小鼠的抑瘤作用,初步探索芜菁活性菌株代谢产物的抗肿瘤机制。6)将筛选到的有活性菌株代谢产物进行GC-TOF-MS检测,通过代谢组学方法将其与无活性菌株代谢产物进行比较分析,以探索活性菌株代谢产物中的差异代谢物。结果:1)从芜菁的叶片、块根及须根中共分离得到40株内生菌,最终通过ITS序列测定和系统进化发育树构建分析,共分离得到15株芜菁内生真菌,分别属于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枝孢属(Cladosporium sp.)、珊瑚菌属(Corallomycetella sp.)、隐球酵母属(Cryptococcus sp.)、假裸囊菌属(Pseudogymnoascus sp.)、红酵母属(Rhodotorula sp.)、维希尼克氏酵母属(Vishniacozyma sp.)7个属,其中枝孢属(Cladosporium sp.)占所有菌株数的33.3%,为优势菌属。2)抗肿瘤活性检测结果发现一株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内生真菌Pr10的代谢产物乙酸乙酯粗提物在200μg/m L浓度时,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的抑制率达到55%,与空白对照相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而其他14株内生真菌对不同细胞系的抑制率没有达到50%。3)抗菌活性检测发现分离培养所获得的所有内生真菌对四株标准菌株白色念球菌(Candida Albicans)、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均无抑菌圈出现,未表现出抗菌活性。4)抗氧化活性检测发现,该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内生真菌Pr10菌株代谢产物的DPPH清除率在浓度为1mg/m L时,达到82%,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他14株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的总抗氧化能力与其相当,但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未有Pr10的代谢产物高。5)模型动物抗肿瘤活性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Pr10的代谢产物粗提物的抑瘤率为56%,与对照组相比,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内生真菌Pr10代谢产物粗提物具有抑瘤作用(P<0.01),检测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Pr10代谢产物给药组,Bcl-2表达量下降(P<0.05),Caspase3表达量升高(P<0.05)。TUNEL测定细胞凋亡指数,Pr10给药组肿瘤细胞凋亡数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推测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内生真菌Pr10代谢产物粗提物是通过下调Bcl-2,上调Caspase3的表达量,诱发A549荷瘤小鼠肿瘤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6)芜菁内生真菌Pr10、Pr6、Pr7和Pr8四株内生真菌代谢产物进行非靶向测定,结果发现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真菌Pr10的代谢产物中与其他三株代谢产物相比含有丰富的、独特的代谢产物,富含氨基酸和糖类衍生物,如苯丙氨酸、D-阿拉伯醇、纤维二糖和海藻糖等具有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物质。结论:从芜菁中分离得到15株内生真菌,分别属于7个属。通过体内体外实验检测以及代谢组学研究,筛选出一株代谢产物具有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的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内生真菌Pr10。其代谢产物的活性成分具有药物开发的潜力,为芜菁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抗肿瘤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菌种资源。

白凤岚[5](2020)在《牦牛养殖源MRSA菌株的分子流行特征及抗生素和消毒剂亚抑制浓度胁迫对菌株抗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解牦牛养殖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特征,探索抗生素与消毒剂胁迫条件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抗性机制。本文对甘孜州牦牛养殖过程中采样的牦牛鼻拭子和肛拭子进行菌株的分离和初步鉴定,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16S r DNA和nuc基因,鉴定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鉴定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肠毒素基因,毒力基因,消毒剂抗性基因,重金属抗性基因的检测。随后从分离株中进一步筛选出MRSA菌株,并对MRSA菌株进行SCCmec分型、MLST分型以及spa分型,检测其携带的耐药基因,并同时检测菌株的耐药表型。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菌株对消毒剂和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亚抑制浓度进行胁迫,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探索MRSA菌株对抗生素与消毒剂抗性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本研究对甘孜州牦牛养殖过程中牦牛的鼻拭子和肛拭子共采集1281份样品(其中鼻拭子657份,肛拭子624份)。经鉴定有91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总分离率为7.10%((91/1281)),其中肛拭子的分离率为4.65%(29/624),鼻拭子的分离率为9.44%(62/657)。从甘孜州的18县区采样情况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情况,得出石渠县(25%)、稻城县(18.18%)、巴塘县(18.18%)、德格县(10%)的分离率相对较高。9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中,肠毒素基因selx(51.65%)、set(13.19%)、seo(16.48%)、sen(16.48%)的检出率较高。其他毒力基因hla(51.65%)、hlb(57.14%)、pvl(31.87%)、tsst-1(34.07%)的检出率较高。消毒剂抗性基因检测中,qac A/B为7.69%,qac G为3.30%,qac H无检出,qac C的检出率为35.16%。对细菌进行5种抗重金属基因的检测,其中抗铜重金属基因cop A检出率最高,czr C抗锌重金属基因未检测出,各抗重金属基因的检出率按高到低的排序依次为:cop A(95.60%,78/91)、ars B(94.51%,86/91)、cad D(85.82%,69/91)、ars A(50.55%,46/91)。从菌株的肠毒素基因、毒力基因、消毒剂抗性基因和重金属抗性基因的携带情况看出四川省甘孜州地区牦牛养殖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潜在的致病性,应引起重视。(2)通过PCR扩增mec A基因,共筛选出24株MRSA菌株,7株MRSA源于肛拭子,17株MRSA源于鼻拭子。利用SCCmec、spa、MLST分型鉴定MRSA,确定10株MRSA为ST59-Ⅳa-t437,4株ST59-III-t437。24株MRSA为多重耐药菌株,分别对2-8种抗生素耐药;携带耐药基因的主要类型为四环素类(teta,tet M)、氨基糖苷类类(aac6’)、大环内酯类(msr A,erm C)、氟喹诺酮类(grl A,nor A);携带seb、sek、seq和selx肠毒素基因;菌株主要携带消毒剂抗性基因qac C,菌株间个别基因存在差异。(3)消毒剂抗性检测中,MRSA对苯扎溴铵的MIC范围为1.22~9.77μg/m L;过氧乙酸的MIC范围在14.65~117.19μg/m L;对次氯酸钠的MIC范围在343.75~2750μg/m L。三种消毒剂中,苯扎溴铵的抑菌效果最佳。在抗生素抗性检测中,MRSA对氨苄青霉素钠的MIC浓度范围在2.5~80μg/m L;苯唑西林钠的MIC为2.5~20μg/m L;头孢西丁的MIC值为10~160μg/m L;氧氟沙星的MIC值为2.5~10μg/m L。4种抗生素都能抑制MRSA细菌,但苯唑西林钠的抑菌效果更佳。(4)菌株在1/4MIC苯唑西林钠、氧氟沙星和苯扎溴铵的条件下胁迫216h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耐药基因mec A、grl A和消毒剂抗性基因qac G表达水平,并同时检测经过216 h胁迫后,菌株对苯唑西林钠、氧氟沙星、苯扎溴铵抗性表型的变化。结果表明,养殖环节分离菌株MR-YB786(qac G阴性菌株)经1/4 MIC苯唑西林钠胁迫后,苯唑西林钠对其MIC从5.00μg/m L上调至20μg/m L;苯扎溴铵对其MIC从4.88μg/m L下调至2.44μg/m L;经1/4 MIC氧氟沙星胁迫后,氧氟沙星对其MIC值从2.50μg/m L上调至80μg/m L;苯扎溴铵对其MIC从4.88μg/m L下调至2.44μg/m L;经1/4 MIC苯扎溴铵钠胁迫后,苯唑西林钠对其MIC从5.00μg/m L上调至40μg/m L;氧氟沙星对其MIC从2.50μg/m L上调至40μg/m L;苯扎溴铵对其MIC从4.88μg/m L下调至2.44μg/m L。对比屠宰环节分离菌株MR-YS2(qac G阳性菌株)经1/4 MIC苯唑西林钠胁迫后,苯唑西林钠对其MIC从2.50μg/m L上调至10μg/m L;苯扎溴铵对其MIC从0.04μg/m L上调至4.88μg/m L;经1/4 MIC氧氟沙星胁迫后,氧氟沙星对其MIC从20μg/m L上调至40μg/m L;苯扎溴铵对其MIC从0.04μg/m L上调至4.88μg/m L;经1/4 MIC苯扎溴铵钠胁迫后,苯唑西林钠对其MIC从2.50μg/m L上调至40μg/m L;氧氟沙星对其MIC从20μg/m L上调至40μg/m L;苯扎溴铵对其MIC从0.04μg/m L上调至4.88μg/m L。上述分析可知,两株菌株经胁迫后抗性变化有相同也有差异,经亚抑菌浓度抗生素或消毒剂胁迫后,两株菌株对抗生素的抗性都增强了。但无论是在亚水平的抗生素或消毒剂胁迫环境下,qac G阳性菌株MR-YS2对苯扎溴铵的抗性提高,而qac G阴性菌株MR-YB786对苯扎溴铵的抗性下降。(5)结合基因表达情况来看,经1/4MIC苯唑西林钠216 h胁迫后,MR-YS2菌株对苯唑西林钠、苯扎溴铵的抗性提高,但菌株MR-YS2的mec A相对表达量却下降;MR-YB786菌株对苯唑西林钠抗性提高、对苯扎溴铵的抗性降低,菌株MR-YB786 mec A相对表达量开始无明显上升,后期下降至与未胁迫水平相近。经1/4MIC氧氟沙星长时间胁迫后,MR-YS2对氧氟沙星、苯扎溴铵的抗性提高,菌株MR-YS2的基因grl A表达是先上升后下降;而MR-YB786菌株对氧氟沙星抗性提高、对苯扎溴铵的抗性降低,MR-YB786的grl A基因的表达情况与未胁迫前一致。经1/4 MIC苯扎溴铵长时间胁迫后,qac G阳性菌株MR-YS2对苯扎溴铵、苯唑西林,氧氟沙星的抗性提高,同时,菌株MR-YS2的qac G基因表达量在72 h先上升后下降。推测两株菌株在胁迫环境下对苯扎溴铵的抗性表型变化可能与qac G的存在有关。通过抗生素或消毒剂胁迫诱导,菌株对抗生素的抗性都会增强,说明抗生素与QACs消毒剂的长期使用对MRSA菌株抗性增强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综上,本研究通过对牦牛养殖过程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子流行特点进行调查,发现四川省甘孜州地区牦牛养殖过程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潜在的致病能力,其中,鉴定出24株MRSA菌株均具有多重耐药性,对消毒剂和抗生素的抗性范围较广,对牦牛养殖和加工带来潜在的威胁。并发现苯扎溴铵和苯唑西林钠的消杀效果较好。MRSA在胁迫环境中,基因(mec A、grl A、qac G)表达水平虽有一定差异,但在亚抑制水平的抗生素或消毒剂环境中,都能够同时表现出菌株对抗生素或消毒剂的抗性增强现象。研究结果为牦牛养殖过程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防控提供有效信息,也为消毒剂和抗生素的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熊佳妮[6](2019)在《基于南瓜蛋白和曲妥珠单抗的免疫毒素的制备及抗肿瘤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通过化学交联曲妥珠单抗和重组南瓜蛋白构建免疫毒素T-CUS245C,以增强HER-2靶向治疗疗效。基因工程方法将曲妥珠单抗可变区基因与南瓜蛋白基因序列通过连接子融合,构建HER-2单链抗体(Ts)重组免疫毒素Ts/CUS。检测T-CUS245C及Ts/CUS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并研究T-CUS245C内化作用及其同药效的关系,同时研究Ts/CUS同抗PD-1单克隆抗体联合在体外对肿瘤细胞表达PD-L1的影响。通过上诉研究了解以南瓜蛋白为毒素靶向HER-2受体的免疫毒素的药效、及其同其他药物联合应用的可能性,旨在改善曲妥珠单抗药效,提高其抗肿瘤作用,为拓宽HER-2靶向治疗窗提供理论基础以及实验依据。研究方法:1.重组南瓜毒素CUS245C的表达鉴定原核表达系统表达,Ni-柱亲和纯化CUS245C;质粒酶切,SDS-PAGE,Western Blot鉴定表达产物;2.抗CUS245C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杂交瘤技术表达小鼠源性抗CUS245C单克隆抗体,Protein G亲和层析柱亲和纯化;3.T-CUS245C的化学交联SPDP巯基化曲妥珠单抗,DTT解聚CUS245C;交联反应后以透析法去除游离CUS245C,镍柱纯化得T-CUS245C;4.Ts的表达鉴定PCR酶切连接构建pET-32a(+)-Ts-His原核表达载体;流式细胞技术鉴定表达产物抗原亲和力及特异性,确保后续同南瓜毒素融合表达的准确性;5.Ts/CUS的构建、表达及纯化(GGGGS)3连接子连接CUS和Ts基因序列,PCR扩增,酶切连接入pET-32a(+)原核表达载体,IPTG诱导表达,Ni+柱亲和纯化;6.T-CUS245C和Ts/CUS的鉴定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别鉴定T-CUS245C和Ts/CUS分子量及其性质;流式细胞技术鉴定人源性肿瘤细胞BT-474、SK-BR-3、SK-OV-3、MCF-7以及MDA-MB-231胞膜上HER-2的表达情况,并检测T-CUS245C和Ts/CUS对HER-2阳性细胞的结合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药物诱导细胞的凋亡情况;7.T-CUS245C和Ts/CUS的体外抗肿瘤活性SRB方法分别检测T-CUS245C和Ts/CUS对HER-2表达程度不同的各细胞的增值抑制率;8.T-CUS245C内化作用的检测FITC标记抗CUS245C抗体,普萘洛尔和洛利普兰处理细胞,利用荧光共聚焦显微镜对T-CUS245C内化情况及细胞器定位情况进行检测并观察上诉两种药物对细胞内化T-CUS245C作用的改变,探究改变内化作用对T-CUS245C抗肿瘤药药效影响;9.Ts/CUS联合Keytruda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同肿瘤细胞共培养,观察Ts/CUS联合Keytruda应用对肿瘤细胞PD-L1表达的影响和对淋巴细胞分泌IFN-γ的作用;研究结果:1.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肿瘤细胞系HER-2表达情况:BT-474 HER-2表达最强,SK-OV-3次之,SK-BR-3较弱,而MCF-7和MDA-MB-231因抗原阴性被作为对照组细胞;2.大肠杆菌成功表达CUS245C,镍离子亲和层析法纯化后,纯度高;3.免疫毒素T-CUS245C偶联成功。SDS-PAGE结果显示T-CUS245C存在不同的偶联分子比纯度高。Western blot明确交联产物条带中含有CUS。流式细胞技术显示,T-CUS245C对HER-2阳性细胞亲和力未受交联影响并具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4.Sulforhodamine B检测T-CUS245体外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和曲妥珠单抗、CUS245C或曲妥珠单抗+CUS245C相比较,交联免疫毒素T-CUS245对HER-2阳性细胞株(SK-OV-3、SK-BR-3和BT-474)的增殖抑制作用明显,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72h的IC50分别为0.07 nM、0.67 nM、0.37 nM、;120 h的IC50分别为0.005 nM、0.03 nM、0.04 nM。对HER-2阴性细胞株MCF-7和MDA-MB-231则无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5.荧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随时间推移,T-CUS245C逐渐进入HER-2阳性细胞胞质,并定位于溶酶体。但无法进入HER-2阴性细胞中。CUS245C内化效应不明显;6.T-CUS245C内化过程可被普萘洛尔促进,这一促进作用可被洛利普兰中和。SRB显示促进T-CUS245C内化可增强其体外抗肿瘤作用,但给予磷酸二酯酶PDE4抑制剂洛利普兰后,T-CUS245C细胞毒作用随之减弱;7.Ndel/Xhol酶切及质粒DNA测序结果表明成功构建HER-2scFv重组载体;经SDS-PAGE显示表达产物分子量约为25 kDa,流式细胞技术证明表达产物对能够特异性结合抗原,解离常数Kd值为119.6 nM,并且结合抗原的位点同曲妥珠单抗相同;8.质粒DNA测序及Ndel/Xhol酶切鉴定表明成功构建Ts/CUS重组载体,经SDS-PAGE显示表达产物分子量约为55 kDa,蛋白表达纯度高,Western Blot进一步验证表达产物性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s/CUS同HER-2scFv比,对HER-2阳性细胞亲和力未受改造影响;流式细胞技术体外初测药效证明Ts/CUS具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9.Sulforhodamine B检测Ts/CUS体外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同Ts相比,Ts/CUS对SK-OV-3、SK-BR-3和BT-474的增殖抑制作用明显,且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其作用72h的IC50分别为0.43nM、1.8 nM、8.79nM,120h的IC50分别为0.15nM、0.37nM、1.82nM,远低于CUS245C对这几株细胞的IC50;10.在体外淋巴细胞/肿瘤细胞共培养体系中,应用Ts/CUS联合Keytruda后,对SK-BR-3细胞的杀伤作用较无药物处理组、单独应用Ts/CUS组和单独Keytruda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技术显示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ELISA提示培养液中IFN-γ和IL-2均有升高,Ts/CUS联合Keytruda组升高最为明显,IFN-γ升高较IL-2显着。结论1.重组南瓜蛋白CUS245C具有细胞毒作用,并能够同曲妥珠单抗通过化学交联的方法构建成免疫毒素T-CUS245C,简化交联步骤,提高产物产量和纯度;2.通过化学交联,成功构建高产,高亲和的免疫毒素T-CUS245C;3.T-CUS245C具有体外抗肿瘤活性强,特异性高的特性;4.T-CUS245C可内化进入细胞质,定位于溶酶体中,这一过程可被普萘洛尔增强,内化速率的增加或减弱与T-CUS245C细胞毒作用相关;5.基因工程技术成功构建单链抗体免疫毒素Ts/CUS;6.Ts/CUS均具有体外抗肿瘤活性强,特异性高的特性;7.Ts/CUS联合Keytruda可体外激活淋巴细胞,促进其表达IFN-γ,提高抗肿瘤效应。

王翠芳[7](2019)在《沙葱黄酮类化合物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沙葱黄酮类化合物是沙葱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之一,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沙葱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菌、促进绵羊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提高机体特异性免疫、改善羊肉风味等功能,但是有关其抗炎活性的研究报道较少,所以本论文应用体内和体外炎症模型,系统研究了沙葱黄酮类化合物的抗炎活性及其分子作用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沙葱总黄酮不同洗脱组分抗炎活性的初步评价本试验以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应用CCK8法检测沙葱总黄酮水洗组分、35%、55%、75%乙醇洗脱组分(简称 AMFⅠ、AMFⅡ、AMFⅢ、AMFⅣ 组分)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筛选出沙葱总黄酮4种洗脱组分应用于后续试验的最佳添加浓度;应用LPS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建立炎症模型,检测沙葱总黄酮4种洗脱组分对炎症模型中NO、TNF-α、IL-1β、IL-6、IL-10的影响,评价并比较沙葱总黄酮4种洗脱组分的抗炎活性,筛选最佳抗炎活性组分。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MF 1在50~800μg/mL添加浓度范围内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无毒性作用(P>0.05),A.MFⅡ、AMFⅢ、AMFⅣ 在 25~100μg/mL 添加浓度范围内可极显着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增殖活性(P<0.01),所以在后续试验的添加浓度选择时 AMFⅠ 组为 100、200、400 μg/mL;AMFⅡ、AMFⅢ 与 AMFⅣ 3 个组均为25、50、100 μg/mL。沙葱总黄酮4种洗脱组分均可不同程度的降低炎症模型中NO、TNF-α、IL-1β、IL-6等促炎因子的过度分泌,提高抑炎性细胞因子IL-10的含量,且AMFⅢ组的抗炎活性优于其它3种洗脱组分,表明沙葱总黄酮4种不同洗脱组分通过抑制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促炎症介质的分泌体现其抗炎和免疫抑制的特性。2.AMFⅢ组分对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本试验探究了抗炎活性最强的AMFⅢ组分对炎症模型中iNOS、TNTF-α、IL-1β、IL-6、IL-10等炎症介质mRNA的表达量及MyD88介导的下游NF-κB和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以期揭示AMFⅢ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AMFⅢ呈剂量依赖的方式极显着的抑制由LPS诱导的促炎介质相关基因的过度表达(P<0.001),缓解LPS引发的炎症反应,其机制为AMFⅢ可显着或极显着的抑制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MyD88在基因及蛋白水平的表达(P<0.05或P<0.01).有效抑制IκB-α的磷酸化(P<0.01),减少NF-κB/IκB-α复合物的解离,进而抑制p65的磷酸化及核移位,同时AMFⅢ还可显着抑制由LPS诱导的MAPK家族蛋白ERKI/2、JNK、p38的磷酸化水平。3.AMFⅢ对LPS引起的小鼠内毒素血症的保护作用本试验选用64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内毒素血症小鼠模型组、AMFⅢ低剂量组、AMFⅢ高剂量组。AMFⅢ低、高剂量组分别以60、120mg/kg体重剂量的AMFⅢ对小鼠灌胃7d,腹腔注射LPS(10 rmg/kg)建立小鼠内毒素血症模型。检测各试验组小鼠血清中ALT、AST的活性,血清或肝脏组织中iNOS、NO、TNF-α、IL-1β、IL-6、IL-10等炎症介质的分泌及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测肝脏组织的变化,探讨AMFⅢ对LPS诱导的内毒素血症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灌胃120 mg/kg体重剂量的AMFⅢ可极显着降低内毒素血症小鼠血清中ALT、AST的活性(P0.001),显着抑制促炎症介质(iNOS、NO、TNF-α、IL-1β、IL-6)的过度分泌及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提高IL-10的含量及基因表达量(P<0.05),并可明显改善LPS对小鼠肝脏的损伤。4.TLR4-MyD88-NF-κB/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AMFⅢ保护内毒素血症小鼠中的作用本试验以内毒素血症小鼠为模型,通过研究AMFⅢ对模型小鼠肝脏中MyD88-NF-κB/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揭示了 AMFⅢ对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结果显示,AMFⅢ可显着抑制由LPS诱导的内毒素血症小鼠肝脏组织中MyD88的表达量(P<0.05),呈剂量依赖性抑制IκB-α p65的磷酸化水平(P<0.05),不同剂量的AMFⅢ保护组可呈剂量依赖性显着或极显着的抑制信号分子 p-ERK1/2、p-JNK、p-p38 的水平(P<0.05 或 P<0.01)。综上所述,沙葱总黄酮4种洗脱组分均具有抗炎活性,且AMFⅢ的抗炎效果优于其它3种洗脱组分,并且AMFⅢ可以抑制由LPS诱导引起的促炎介质iNOS、NO、TNF-α、IL-6、IL-1β含量的升高,降低ALT、AST的活性、提高IL-10的分泌水平,从而抑制炎症反应,改善LPS对小鼠肝脏的损伤,同时发现该过程是通过抑制TLR4调控的MyD88-NF-κB/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而实现。

胡家欢[8](2019)在《野艾蒿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野艾蒿(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别名:荫地蒿,野艾,小叶艾、狭叶艾,艾叶,苦艾,陈艾,多年生的草本植物。野艾蒿具有理气行血、逐寒调经、安胎、祛风除湿、消肿止血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疟疾、皮肤瘙痒、痈肿、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等症。野艾蒿在我国分布非常广泛,有很好的药用价值。目前,国内对于野艾蒿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提取方法研究、化学成分分析、环境应用及黄酮和挥发油的生物活性等方面。而对野艾蒿抑菌作用的研究,目前仍处于初步阶段。抑菌活性研究资料表明,野艾蒿粗提物在体外对多种细菌的生长繁殖有抑制作用,但并未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受试菌,对野艾蒿的抑菌活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以便为野艾蒿药用价值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以95%的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方法对野艾蒿进行提取,并以干膏得率为指标对野艾蒿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得出野艾蒿醇提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提取时间2.5h、提取温度为65℃、提取功率为70W,此工艺条件下的干膏得率为18.4%;所得干膏经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萃取,得到不同的萃取组分。其中石油醚萃取物得率为18%、乙酸乙酯萃取物得率为31%、正丁醇萃取物得率为13%、水相物质得率为16%。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野艾蒿挥发油进行提取,挥发油得率为1%。体外抑菌实验表明,野艾蒿醇提物各萃取组分及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抑菌能力大小为: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石油醚萃取物=挥发油,水相组分未测出抑菌活性。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依次为10mg/ml、2.5mg/ml、5mg/ml、和10mg/ml。乙酸乙酯萃取物与正丁醇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曲线有明显的影响(P<0.05),均能使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比较缓慢,无明显的生长对数期。体内抑菌实验表明,野艾蒿醇提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小鼠具有体内抑菌活性。小鼠灌入浓度为0.50g/kg的野艾蒿醇提物乙酸乙酯萃取相时,体内抑菌活性最好,小鼠的死亡率为20%,比模型组的死亡率降低了77.78%。但抑菌活性强弱与野艾蒿醇提物乙酸乙酯萃取相的用量之间未见正相关。抑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野艾蒿醇提物乙酸乙酯萃取物能增大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及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胞内蛋白含量和苹果酸脱氢酶(MDH)和琥珀酸脱氢酶(SDH)比活性,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DNA发生结合。推测其抑菌机制可能是野艾蒿醇提物乙酸乙酯萃取物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DNA发生结合后影响了DNA的复制、转录及蛋白质合成,进而使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及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大,胞内蛋白含量降低,苹果酸脱氢酶(MDH)和琥珀酸脱氢酶(SDH)比活性降低,导致菌体无法正常繁殖。

李宝力[9](2018)在《靶向CrtN色素合成通路的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候选新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是一种主要的病原菌,会引起严重的皮肤、软组织和呼吸系统感染,以及如肺炎、心内膜炎、败血症等更为严重的疾病。近年来金葡菌在抗生素滥用的情况下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多重耐药的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aureus,MRSA)相继出现,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传统抗生素通过杀菌来治疗细菌感染的机制已难以应对目前严峻的耐药形势,迫切需求开发出不仅能够有效治疗感染又能避免细菌突变的全新药物。细菌所分泌的毒力因子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靶标,它们不但能够为细菌在宿主体内营造更适宜的生长和繁殖环境,还能使细菌逃避宿主体内的免疫杀伤。抑制细菌毒力因子能够在不影响细菌正常生长的情况下使宿主发挥自身免疫能力(如ROS),有效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金黄色色素是金葡菌逃避人体免疫杀伤的重要毒力因子,抑制色素的合成也因此成为抑制金葡菌的重要研究靶点(CrtOPQMN)。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抗真菌老药盐酸萘替芬及其衍生物能够通过抑制色素合成中关键催化酶CrtN从而有效抑制金葡菌在体内的生长,在感染前给药的动物模型中表现出良好的药效。本论文课题分别以课题组前期所发现的苯并呋喃类衍生物1和苯并脂肪环类衍生物67为先导化合物,在保持其良好的体内、外药效的前提下,得到能够显着降低hERG心脏毒性、对各类金葡菌有明确抑制作用并且不易产生细菌耐药性的优势结构,最终开发出具有良好成药性和市场竞争力的候选药物。本论文第2章节以1为先导化合物,通过生物电子等排,共合成2a-d四类母体结构,通过Newman菌株色素抑制活性确定2b为优选结构。通过对3个不同区域(A-C)进行结构优化,总结归纳出清晰的构效关系,并结合对HEK-293和HepG-2的细胞毒性,确定化合物23为候选结构。23能在纳摩尔级别抑制耐药性金葡菌(USA400 MW2,USA300 LAC,Mu50 and NRS271)的色素合成。在先导化合物1最需要改善的hERG毒性方面,23(IC50 = 34.8μM)完全优于先导化合物1(IC50 = 3.71μM)。23抑制CrtN活性仍处于纳摩尔级并在高浓度(200 μM)情况下不影响细菌生长,同时23也失去了抗真菌活性(MIC>8μg/mL)。在验证人肝微粒体稳定性实验中,23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T1/2=50.7 mins)。通过H202杀伤和人血杀伤实验证明,经过23抑制CrtN而缺少金黄色色素的金葡菌更容易被氧化杀伤。在动物体内实验中,采用不同的给药方式,23都表现出了良好的抗菌药效,可显着地降低野生菌(Newman)及耐药菌(Mu50,NRS271,LRSA56,LRSA202,NF65Y和XN108)在小鼠肾脏和心脏中的定植(抑菌率普遍高于95%)。致死剂量Newman的败血症模型中,小鼠在23的治疗下存活时间显着增加。通过对9株具有代表性的MRSA的体外色素抑制活性测试(与对Newman的抑制活性相当),证明其抑制金葡菌具有广谱性。针对8种亚型的CYP酶,23基本没有抑制活性。在药代实验中,23表现出出色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在小鼠体内达到83.8%)。最后,我们将细菌在氧化和化合物共同胁迫传代12代后,突变概率小于~1×10-5,验证23不容易诱导耐药性的产生。本论文第3章节以前期发表的67为先导化合物,同样通过骨架跃迁等结构改造方法,确认母体结构为68,共设计、合成和评价了 58种衍生物。通过对Newman菌株色素抑制活性分析,得到明确的构效关系,并通过一系列体外评价数据确认化合物112和115作为候选化合物开展后续成药性评价实验。细菌免疫清除实验和生长实验证明112和115能够使得金葡菌更容易被H2O2和人血氧化杀伤而对细菌的正常生长不产生影响。化合物112和115对耐药性金葡菌USA400 MW2,USA300 LAC,Mu50和NRS271也表现出显着的色素抑制效果(纳摩尔级)和抗金葡菌的广谱性。动物体内药效评价中,112和115无论在肝脏还是在心脏中都与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表现出相当的抑菌活性(抑菌率普遍高于95%)。对于两株MRSA菌株(Mu50和NRS271),112和115均能超过相应对被耐药的阳性化合物(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针对致死剂量Newman菌攻毒的败血症模型中,化合物112和115同样能有效延长小鼠的存活时间。根据目前所取得的实验结果,针对先导化合物1和67的结构优化是成功的,不但保持了强效的体、内外抗菌活性,而且极大改善了对hERG抑制带来的潜在心脏毒性。其中我们针对23开展了非常全面的成药性评价,为后续的临床开发提供强有力的药效数据。本论文的创新点归纳为,所得到的候选化合物:(1)克服了前期研究中苯并呋喃和苯并脂肪环两类结构的hERG毒性缺陷;(2)完善了动物实验方案,验证不同给药方式、给药剂量和耐药菌感染种类对药效的影响,证实候选化合物的疗效;(3)共测试1株野生型Newman和13株耐药型MRSA的抑制活性,证实了候选化合物抗金葡菌的广泛适用性;(4)以静脉注射、口服和腹腔注射等多种给药形式多方面验证药物代谢情况,并验证了急毒结果;(5)证明了“抑菌而不杀菌”能够有效降低耐药突变的立意。

毛子翎[10](2017)在《四株植物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文中指出植物内生真菌(Plant endophyticfungi)指那些其生活史中的一定阶段或者全部阶段存在于健康植物组织或器官的内部,并不会引起宿主植物产生明显病害症状的真菌。植物内生真菌能够产生种类丰富且活性多样的次生代谢产物,是一类正在开发的生物资源。本论文以两株欧美107 杨(Populus deltoides × nigra)内生真菌 Ponipodef12(Hyalodendriella sp.)和 Ponipodef09(Botryosphaeria dothidea)以及两株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内生真菌 Sigrf05(Pleosporales sp.)和Sigrf10(Lophiostoma sp.)为研究对象,分离和鉴定它们的次生代谢产物,并对得到的单体化合物的抗细菌、抗真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抗线虫、抗肿瘤、抗病毒以及杀蚊幼虫活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化合物之间可能的构效关系。同时对两个主要活性次生代谢产物Botrallin和TMC-264的快速分离制备工艺进行优化。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减压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柱层析、中低压硅胶柱层析、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层析等分离纯化手段,从内生真菌Ponipodef12的乙酸乙酯粗提物中共分离纯化得到21个单体化合物。运用IR、UV、ORD、HR-ESI-MS、NMR、CD以及化学转化等多种方法并与其相关的文献比对,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详细的阐明。在这21个化合物中,包含11个二苯并-α-吡喃酮类化合物,其中P12-14、P12-20和P12-23为3个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Hyalodendriol C、Hyalodendriol A 和 Hyalodendriol B;另外 8 个为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Penicilliumolide B、Alternariol 9-methyl ether、Palmariol B、TMC-264、Penicilliumolide D、Graphislactone A、Alternariol以及Rhizopycnin D,其中P12-10首次作为天然产物被分离并报道。同时还有8个十四元二羟基苯甲酸内酯类化合物(P12-17、P12-18、P12-21、P12-24、P12-25、P12-26、P12-28 及 P12-29),分别命名为Hyalodendriellins A-F,它们均作为新化合物首次被报道。另外,P12-11和P12-12为2个酰胺类生物碱,其中P12-11为新化合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P12-9、P12-14、P12-15和P12-16对4株供试植物病原细菌表现出很好的抑制活性;化合物P12-9、P12-14和P12-16可明显抑制稻瘟菌孢子萌发,其中P12-16的抑制效果与阳性对照多菌灵相当;化合物P12-1、P12-9和P12-23对乙酰胆碱酯酶表现出中等抑制活性:化合物P12-25可抑制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和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ngnita)的生长;化合物 P12-9对5株供试人体肿瘤细胞的生长表现出了很好的抑制活性,该化合物对单纯性疱疹病毒HSV-1和HSV-2表现出很好的抑制作用,与阳性对照(阿昔洛韦)相当。共有9个化合物对埃及伊蚊(Aeddes aegypti)幼虫的生长表现出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P12-11活性最好,其LC50和LC90值分别为5.93和20.99 μg/mL,与阳性对照鱼藤酮相当。(2)从内生真菌Ponipodef09乙酸乙酯层粗提物中共分离并鉴定了 10个化合物,其中有4个(P09-1、P09-2、P09-3和P09-6)为苯并-α-吡喃酮类化合物;化合物P09-4和P09-5为苯并呋喃酮(苯酞)类化合物,其中3-(1-羟丙基)-7-羟基苯酞(P09-4)作为新化合物首次被报道,而P09-5首次作为天然产物被报道。化合物P09-7为苯乙酮酸;化合物P09-8、P09-9和P09-10为3个腺苷化合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P09-4和P09-5表现对4株供试植物病原细菌出较好的抗细菌活性;化合物P09-2、P09-3和P09-4对稻瘟菌孢子萌发表现出了中等的抑制活性;化合物P09-4对5株人体肿瘤细胞的抑制效果最好,其中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的IC50值仅为1.80 μM;化合物P09-4对埃及伊蚊幼虫的生长表现出很好的抑制活性,其LC50和LC90值分别为3.56和10.69 μg/mL,与阳性对照鱼藤酮相当。(3)从内生真菌Sigrf05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 7个次生代谢产物,它们均属于α-吡喃酮类化合物,其中有6个(S05-3、S05-4、S05-5a、S05-5b、S05-6及S05-8)为新化合物,同时还有一个该类的已知化合物Clearanol A(S05-7)。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S05-8对4株供试植物病原细菌表现出较好的抗细菌活性,其的IC50值在44.29-63.06 μM之间;化合物S05-3、S05-4、S05-5a及S05-5b对稻瘟菌孢子萌发表现出中等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S05-5a的活性最强,其IC50值为47.77 μg/mL,其它3个化合物的IC50值在51.08-111.50 μg/mL之间。化合物S05-4和S05-8对5株人体肿瘤细胞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中S05-4对人胃癌细胞BGC-823的IC50值仅为1.26 μM,而S05-8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的IC50值仅为1.17μM。(4)从内生真菌Sigrf10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 6个次生代谢产物,其中S10-3和S10-4属于α-吡啶酮类化合物;而S10-5、S10-6、S10-12以及S10-14为4个新的α-吡喃酮类化合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S10-3和S10-4对四株植物病原细菌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它们的IC50值分别在35.68-44.85和35.66-40.44 μM之间。化合物S10-5和S10-6对稻瘟菌的孢子萌发表现出中等的抑制活性,它们的IC50值分别为86.61和81.67 μg/mL。(5)建立了利用高速逆流色谱(HSCCC)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Semi-PHPLC)从内生真菌Ponipodef12中快速分离制备两个主要二苯并-α-吡喃酮类化合物Botrallin和TMC-264的方法,溶剂体系为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2:1:0.9:1(v/v)。对300 mg粗提物进行120 min的HSCCC分离,后进一步通过半制备型HPLC进行纯化,最终得到17.0 mg的化合物Botrallin和14.8 mg的化合物TMC-264。(6)利用大孔吸附树脂SP825L对内生真菌Ponipodef12中两个主要二苯并-α-吡喃酮类化合物Botrallin和TMC-264进行纯化,确立了该树脂对两个目标化合物的最佳分离和纯化的条件。其中最佳吸附条件为:样品液的初始pH值为5,上样体积为28 BV,流速为3 BV/h,,温度为25℃;最佳解吸附条件确定为:乙醇浓度50%,流速4 BV/h,洗脱体积7 BV。在上述条件下,经大孔吸附树脂SP825L纯化后,化合物Botrallin和TMC-264的的纯度分别提高了 9.48倍和25.51倍,回收率分别为88.85%和94.90%。论文研究结果为内生真菌Ponipodef12、Ponipodef09、Sigrf05及Sigrf10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开发与利用、新药的创制,以及揭示内生真菌的生理生态功能提供了依据。

二、葡萄球菌中毒性休克毒素的分离纯化及其体外抗肝癌活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葡萄球菌中毒性休克毒素的分离纯化及其体外抗肝癌活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优势种海蛇毒多组学分析、抗毒血清制备以及毒腺中活性组分淘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我国两种优势种海蛇毒多组学比较分析
    前言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抗平颏海蛇毒血清的制备及抗毒效果评价
    前言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平颏海蛇毒腺中活性组分的淘选与效应分析
    前言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蛇毒中活性组分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2)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调查及裂解性噬菌体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奶牛乳房炎概述
        1.1.1 奶牛乳房炎的病因
        1.1.2 奶牛乳房炎的诊断
        1.1.3 奶牛乳房炎的预防与治疗
        1.1.4 葡萄球菌性奶牛乳房炎
    1.2 噬菌体概述
        1.2.1 噬菌体的分类
        1.2.2 噬菌体与细菌的作用原理
        1.2.3 噬菌体治疗的优势与局限性
        1.2.4 噬菌体的实际应用与发展趋势
    1.3 本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第二章 引起奶牛乳房炎致病菌调查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培养基及主要试剂
        2.1.2 试验仪器及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菌株分离筛选及纯化
        2.2.3 分离菌株DNA提取及16S rDNA序列测序
    2.3 试验结果
        2.3.1 样品采集及分菌结果
        2.3.2 分离菌株的鉴定结果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特征分析
    3.1 试验材料
        3.1.1 试验培养基及主要试剂
        3.1.2 试验仪器及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毒力基因的检测
        3.2.2 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抗性基因的检测
        3.2.3 金黄色葡萄球菌抗生素敏感性实验
    3.3 试验结果
        3.3.1 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3.3.2 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抗性基因检测结果
        3.3.3 金黄色葡萄球菌抗生素敏感性结果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裂解性噬菌体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
    4.1 试验材料
        4.1.1 试验培养基及主要试剂
        4.1.2 试验仪器及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噬菌体的分离
        4.2.2 噬菌体的筛选
        4.2.3 噬菌体的纯化
        4.2.4 噬菌体效价的测定
        4.2.5 噬菌体最佳感染复数(MOI)的测定
        4.2.6 高效价噬菌体的制备
        4.2.7 噬菌体扩增与保存
        4.2.8 噬菌体透射电镜观察
        4.2.9 噬菌体基因组提取及测序分析
        4.2.10 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的测定
        4.2.11 噬菌体宿主范围的测定
    4.3 试验结果
        4.3.1 噬菌体分离纯化结果与效价的测定
        4.3.2 噬菌体的电镜观察
        4.3.3 噬菌体最佳感染复数(MOI)的测定
        4.3.4 噬菌体基因组测序结果及分析
        4.3.5 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
        4.3.6 噬菌体宿主范围的测定结果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噬菌体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及其抑菌效果评价
    5.1 试验材料
        5.1.1 试验培养基及主要试剂
        5.1.2 试验仪器及设备
    5.2 试验方法
        5.2.1 噬菌体pH敏感性研究
        5.2.2 噬菌体热稳定性研究
        5.2.3 噬菌体紫外敏感性研究
        5.2.4 噬菌体氯仿敏感性研究
        5.2.5 噬菌体体外试管杀菌效力研究
        5.2.6 噬菌体在牛奶中的杀菌效力研究
    5.3 试验结果
        5.3.1 噬菌体pH敏感性
        5.3.2 噬菌体热稳定性
        5.3.3 噬菌体紫外敏感性
        5.3.4 噬菌体氯仿敏感性
        5.3.5 噬菌体体外试管杀菌效力
        5.3.6 噬菌体在牛奶中的杀菌效力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本研究主要结论
    2.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茯苓的抗乳腺癌活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符号
第一章 绪论
    1.1 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1.1.1 乳腺癌的发病现状
        1.1.2 乳腺癌的现代治疗方式和弊端
    1.2 茯苓的简介
    1.3 茯苓的抗肿瘤作用
        1.3.1 茯苓多糖的抗肿瘤作用
        1.3.2 茯苓三萜的抗肿瘤作用
        1.3.3 茯苓与化疗药物的协同增效作用
        1.3.4 茯苓多糖和三萜的发掘现状
    1.4 肠道稳态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
        1.4.1 乳腺癌患者的肠道屏障状况
        1.4.2 乳腺癌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
        1.4.3 茯苓在肠道稳态中的潜在价值
        1.4.4 肠道稳态的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茯苓醇提物的体内外抗乳腺癌活性
    2.1 前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主要试剂及耗材
        2.2.2 主要细胞及培养基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原料的制备
        2.3.2 细胞的培养
        2.3.3 MTT细胞毒性实验
        2.3.4 细胞周期的检测
        2.3.5 细胞凋亡检测
        2.3.6 动物实验设计与操作
        2.3.7 肿瘤组织的H&E染色
        2.3.8 肿瘤组织的免疫组化染色
        2.3.9 数据统计学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茯苓水提物和醇提物对乳腺癌细胞抑制率的差异
        2.4.2 茯苓醇提物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抑制率
        2.4.3 茯苓醇提物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抑制率
        2.4.4 茯苓醇提物对乳腺癌MCF-7细胞周期的影响
        2.4.5 茯苓醇提物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周期的影响
        2.4.6 茯苓醇提物对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
        2.4.7 茯苓醇提物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
        2.4.8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行为状态的影响
        2.4.9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2.4.10 茯苓醇提物对荷瘤小鼠肿瘤体积及重量的影响
        2.4.11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肿瘤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
        2.4.12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肿瘤组织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茯苓醇提物的体内毒副作用及对肠道稳态的调节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主要试剂与耗材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细胞的培养
        3.3.2 动物实验设计与操作
        3.3.3 小鼠肝、肾以及结肠组织H&E染色
        3.3.4 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测定
        3.3.5 小鼠抓力的检测
        3.3.6 小鼠血浆中D-LA、DAO及血浆内毒素浓度的检测
        3.3.7 肠紧密连接蛋白及肠组织ERK1/2 and p38 MARK磷酸化表达的检测
        3.3.8 16SrDNA扩增子测序
        3.3.9 生信分析
        3.3.10 腐胺含量的测定
        3.3.11 数据统计学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肝和肾组织形态的影响
        3.4.2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影响
        3.4.3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主要脏器重量的影响
        3.4.4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肌肉力度的影响
        3.4.5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结肠组织粘膜形态的影响
        3.4.6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肠黏膜因子的影响
        3.4.7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肠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
        3.4.8 茯苓醇提物对肠组织ERK1/2 and p38 MARK磷酸化表达的影响
        3.4.9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肠道菌群α和β多样性的影响
        3.4.10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3.4.11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肠道特异性菌群的影响
        3.4.12 肠道微生物代谢功能预测
        3.4.13 相关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茯苓抗乳腺癌活性物质的分离及作用机制
    4.1 前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4.2.2 主要细胞及培养基
        4.2.3 仪器与设备
        4.2.4 细胞的培养
    4.3 实验方法
        4.3.1 MTT细胞毒性实验
        4.3.2 茯苓不同提(萃)取物的制备
        4.3.3 茯苓抗乳腺癌活性部位的初步分离
        4.3.4 茯苓抗乳腺癌活性成分的进一步分离
        4.3.5 茯苓抗乳腺癌活性成分的纯化
        4.3.6 单体化合的鉴定
        4.3.7 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
        4.3.8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茯苓不同提(萃)取物对乳腺癌细胞抑制率的差异
        4.4.2 茯苓氯仿萃取物MCI柱分离部位对乳腺癌细胞抑制率的差异
        4.4.3 组分M经ODS柱进一步分离部位对乳腺癌细胞抑制率的差异
        4.4.4 组分D2经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部位对乳腺癌细胞抑制率的差异
        4.4.5 单体化合物的鉴定
        4.4.6 单体化合物的细胞毒性与其结构的关系
        4.4.7 茯苓酸对乳腺癌细胞周期和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4)芜菁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研究及代谢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芜菁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及活性检测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植物样品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1.3 实验方法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芜菁内生真菌抗肿瘤活性体内实验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及仪器
        1.2 实验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对芜菁内生真菌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1.2 实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植物内生真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5)牦牛养殖源MRSA菌株的分子流行特征及抗生素和消毒剂亚抑制浓度胁迫对菌株抗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综述
    1.1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与危害
    1.2 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因子
        1.2.1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1.2.2 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
        1.2.3 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白细胞毒素
        1.2.4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脱落毒素
        1.2.5 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
        1.2.6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
        1.2.7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热核酸酶
    1.3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
        1.3.1 金黄色葡萄球菌抗生素耐药性
        1.3.2 金黄色葡萄球菌消毒剂耐药性
        1.3.3 金黄色葡萄球菌重金属抗性
    1.4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1.4.1 MRSA分型
        1.4.2 MRSA流行特征
        1.4.3 MRSA抗生素和消毒剂抗性关系
    1.5 甘孜州牦牛养殖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6 论文研究意义
第二章 牦牛养殖环节样品的采集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和鉴定及毒力基因鉴定
    2.1 实验材料
        2.1.1 主要实验材料、试剂、培养基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菌株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2.2.2 细菌总DNA的提取
        2.2.3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毒力基因、消毒剂抗性基因、重金属抗性基因的检测
    2.3 结果
        2.3.1 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2.3.2 肠毒素基因的检测
        2.3.3 毒力基因的检测
        2.3.4 消毒剂抗性基因的检测
        2.3.5 重金属抗性基因的检测
    2.4 讨论
        2.4.1 牦牛养殖过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情况
        2.4.2 牦牛养殖过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检测
        2.4.3 牦牛养殖过程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基因检测
        2.4.4 牦牛养殖过程金黄色葡萄球菌消毒剂抗性基因和重金属抗性检测
    2.5 小结
第三章 MRSA的流行特征及分子分型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主要试验材料、试剂及培养基
        3.1.2 实验试剂
        3.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鉴定
        3.2.2 SCCmec分型
        3.2.3 MLST分型
        3.2.4 spa分型
        3.2.5 MRSA抗性基因的检测
        3.2.6 药敏试验
    3.3 结果
        3.3.1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鉴定结果
        3.3.2 菌株分型结果
        3.3.3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3.3.4 药敏试验检测结果
        3.3.5 MRSA分子分型与毒力因子分布和抗性表型的相关性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消毒剂和抗生素亚抑制浓度胁迫对 MRSA 菌株抗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菌株来源
        4.1.2 试剂与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菌株活化
        4.2.2 菌悬液制备
        4.2.3 消毒剂的配制
        4.2.4 抗生素的配制
        4.2.5 消毒剂对MRSA最小抑菌浓度的检测
        4.2.6 抗生素对MRSA的最小抑菌浓度检测
        4.2.7 连续消毒剂和抗生素亚抑制浓度胁迫216h菌体收集
        4.2.8 菌株持续胁迫216h后消毒剂和抗生素MIC变化
        4.2.9 RNA提取
        4.2.10 反转录
        4.2.11 消毒剂抗性基因及抗生素耐药基因的相对定量分析
        4.2.12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消毒剂对MRSA最小抑菌浓度的检测
        4.3.2 抗生素对MRSA的最小抑菌浓度检测
        4.3.3 亚抑制浓度抗生素胁迫对菌株相关基因表达及抗性的影响
        4.3.4 亚抑制浓度消毒剂胁迫对菌株基因表达及抗性的影响
    4.4 讨论
        4.4.1 MRSA抗性基因与表型关系
        4.4.2 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消毒剂抗性与抗生素抗性关系
    4.5 小结
第五章 论文结论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南瓜蛋白和曲妥珠单抗的免疫毒素的制备及抗肿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T-CUS_(245C)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活性检测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细菌
        1.2 实验细胞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仪器和设备
        1.5 主要实验试剂配制方法
    2 实验方法
        2.1 流式细胞学检测各细胞株HER-2表达情况
        2.2 CUS_(245C)的制备与纯化
        2.2.1 重组质粒的构建
        2.2.2 重组质粒的转化
        2.2.3 CUS_(245C)的表达与纯化
        2.3 免疫毒素T-CUS_(245C)的制备
        2.3.1 免疫毒素T-CUS_(245C)的偶联
        2.3.2 免疫毒素T-CUS_(245C)的纯化
        2.3.3 免疫毒素T-CUS_(245C)的鉴定
        2.4 T-CUS_(245C)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2.4.1 细胞培养
        2.4.2 SRB检测免疫毒素T-CUS_(245C)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各细胞株HER-2 表达情况
        3.2 CUS_(245C)的原核表达与纯化
        3.3 T-CUS_(245C)的制备与检测
        3.3.1 T-CUS_(245C)的偶联与纯化
        3.3.2 免疫毒素T-CUS_(245C)的鉴定
        3.3.3 T-CUS_(245C)诱导细胞凋亡的检测
        3.4 T-CUS_(245C)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部分 T-CUS_(245C)的内化作用及其与药效的关系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细胞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南瓜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2.1.1 杂交瘤细胞的体外培养
        2.1.2 Protein G亲和层析法纯化南瓜蛋白单克隆抗体
        2.1.3 南瓜蛋白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2.2 T-CUS_(245C)内化作用的检测
        2.2.1 鼠抗CUS_(245C)单克隆抗体FITC荧光标记
        2.2.2 细胞爬片
        2.2.3 药物处理
        2.2.4 细胞破膜固定
        2.2.5 染色
        2.2.6 封片
        2.2.7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上机成像
        2.3 T-CUS_(245C)内化强度改变对细胞毒作用的关系检测
        2.3.1 普萘洛尔增强T-CUS_(245C)内化作用的检测
        2.3.2 普萘洛尔和洛利普兰对SK-OV-3的生长抑制作用--
        2.3.3 普萘洛尔和洛利普兰对T-CUS_(245C)药效的影响
        2.4 公式计算和统计
    3 实验结果
        3.1 抗CUS_(245C)单克隆抗体(1G9)的制备与纯化
        3.2 T-CUS_(245C)的内化作用及溶酶体共定位
        3.3 T-CUS_(245C)内化作用与其药效的关系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 Ts/CUS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细菌
        1.2 实验细胞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仪器和设备
        1.5 主要试剂配置方法
    2 实验方法
        2.1 pET-32a(+)Ts/CUS基因构建
        2.1.1 Ts/CUS的 PCR引物设计
        2.1.2 Ts基因扩增
        2.1.3 CUS基因扩增
        2.1.4 PCR产物切胶回收纯化
        2.1.5 制备线性粘性末端pET-32a(+)载体
        2.1.6 连接反应
        2.1.7 连接产物的转化
        2.1.8 重组载体pET-32a-Ts/CUS的挑取
        2.2 Ts表达纯化产物的鉴定
        2.2.1 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s抗原结合特异性
        2.2.2 Ts亲和力测定
        2.3 重组质粒pET-32a-Ts/CUS的鉴定
        2.4 重组蛋白Ts/CUS的诱导表达与纯化
        2.4.1 Ts/CUS的表达
        2.4.2 Ts/CUS的纯化
        2.5 重组蛋白的鉴定
        2.5.1 SDS-PAGE鉴定
        2.5.2 Western blot免疫印记试验
        2.5.3 Ts/CUS诱导细胞凋亡检测
        2.6 重组免疫毒素Ts/CUS的结合活性检测
        2.7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单链抗体Ts基因的构建、表达纯化及鉴定
        3.2 pET-32a-Ts/CUS质粒的构建和鉴定
        3.3 融合免疫毒素Ts/CUS的表达、纯化与鉴定
        3.4 Ts/CUS对SK-OV-3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
        3.6 SRB检测Ts/CUS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
    4 讨论
    5 结论
第四部分 Ts/CUS联合Keytruda在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细胞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流式细胞学检测各细胞株PD-L1表达情况
        2.2 人淋巴细胞提取与分离
        2.3 抗体阻断实验
        2.4 肿瘤细胞淋巴细胞共培养
        2.5 ELISA检测上清IL-2和IFN-γ
        2.6 流式细胞学检测肿瘤细胞调往和淋巴细胞亚型
        2.7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各细胞株PD-L1表达情况的检测及抗PD-1抗体的选择
        3.2 Ts/CUS联合Keytruda共培养系统中抗肿瘤作用
        3.3 Ts/CUS联合Keytruda对T淋巴细胞亚型的影响
        3.4 Ts/CUS联合Keytruda对培养上清IFN-γ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7)沙葱黄酮类化合物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沙葱的研究进展
        1.1.1 沙葱的化学成分
        1.1.2 沙葱的生物学功能
    1.2 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1.2.1 黄酮类化合物简介
        1.2.2 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
    1.3 炎症相关研究背景概述
        1.3.1 炎症简介
        1.3.2 LPS对炎症反应的过度诱导
        1.3.3 LPS诱导内毒素血症
        1.3.4 LPS通过TLR4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
        1.3.5 巨噬细胞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1.4 黄酮类化合物抗炎作用机制的研究概况
        1.4.1 对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1.4.2 对转录因子、蛋白激酶表达的影响
        1.4.3 对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的影响
        1.4.4 对iNOS、NO含量的影响
        1.4.5 对炎症相关细胞功能的调节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技术路线
2 试验研究
    2.1 沙葱总黄酮不同洗脱组分抗炎活性的初步评价
        2.1.1 材料与方法
        2.1.2 结果与分析
        2.1.3 讨论
        2.1.4 小结
    2.2 AMF Ⅲ对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结果与分析
        2.2.3 讨论
        2.2.4 小结
    2.3 AMF Ⅲ对LPS致小鼠内毒素血症的保护作用
        2.3.1 材料与方法
        2.3.2 结果与分析
        2.3.3 讨论
        2.3.4 小结
    2.4 TLR4-MyD88-NF-κB/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AMF Ⅲ保护内毒素血症小鼠中的作用
        2.4.1 材料与方法
        2.4.2 结果与分析
        2.4.3 讨论
        2.4.4 小结
3 总体讨论与结论
    3.1 总体讨论
    3.2 总体结论
    3.3 创新点
    3.4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野艾蒿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野艾蒿概述
        1.1.1 野艾蒿简介
        1.1.2 野艾蒿的分布
        1.1.3 野艾蒿的药理作用
        1.1.4 野艾蒿的开发现状
        1.1.5 野艾蒿提取方法的研究
    1.2 抑菌活性的研究进展
        1.2.1 抑菌活性的研究现状
        1.2.2 抑菌活性研究方法
        1.2.3 抑菌机制的研究方法
    1.3 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研究现状
        1.3.1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概述
        1.3.2 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研究现状
    1.4 野艾蒿抑菌活性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与意义
2 野艾蒿醇提物及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
    2.1 材料与仪器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野艾蒿醇提物的提取及工艺优化
        2.2.2 醇提物的萃取
        2.2.3 野艾蒿挥发油的提取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醇提物提取工艺优化结果
        2.3.2 醇提物的萃取结果
        2.3.3 挥发油提取结果
    2.4 本章小结
3 野艾蒿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3.1 材料与仪器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培养基配制
        3.2.2 体外抑菌实验
        3.2.3 小鼠体内抑菌实验
        3.2.4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野艾蒿各萃取组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测定
        3.3.2 野艾蒿各萃取组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测定
        3.3.3 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曲线的影响
        3.3.4 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小鼠体内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实验结果
    3.4 本章小结
4 野艾蒿提取物抑菌机制研究
    4.1 材料与仪器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溶液的配制
        4.2.2 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通透性的影响
        4.2.3 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通透性和完整性的影响
        4.2.4 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胞内蛋白含量的影响
        4.2.5 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呼吸代谢作用的影响
        4.2.6 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形态的影响
        4.2.7 乙酸乙酯萃取物与金黄色葡萄球菌DNA的相互作用
        4.2.8 统计学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通透性的影响结果
        4.3.2 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通透性和完整性的影响结果
        4.3.3 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胞内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
        4.3.4 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呼吸代谢的影响结果
        4.3.5 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
        4.3.6 乙酸乙酯萃取物与金黄色葡萄球菌DNA相互作用的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5.3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靶向CrtN色素合成通路的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候选新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抗生素的发展及市场
1.2 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1.2.1 抑制细胞壁的合成
    1.2.2 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1.2.4 抑制叶酸的合成
1.3 耐药性的产生
    1.3.1 过度使用抗生素
    1.3.2 耐药性产生机制
    
1.3.2.1 药物外排
    
1.3.2.2 目标修正
    
1.3.2.3 药物代谢
1.4 金黄色葡萄球菌及MRSA
1.5 抗细菌毒力
    1.5.1 细菌毒力介绍
    1.5.2 抗细菌毒力研究的优势
    1.5.3 抗细菌毒力研究的挑战
    1.5.4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重要毒力因子
    
1.5.4.1 金黄色色素
    
1.5.4.2 金黄色色素抑制剂 第2章 抗耐药菌候选药物研究之苯并呋喃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药理研究
2.1 苯并呋喃类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
    2.1.1 先导化合物的确定
    2.1.2 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
2.2 苯并呋喃类衍生物的药理活性评价
    2.2.1 S.aureus Newman色素抑制活性评价
    2.2.2 苯并呋喃类衍生物构效关系讨论
    2.2.3 胚胎肾细胞(HEK-293)和肝癌细胞(HepG-2)的毒性评价
    2.2.4 23对MRSA菌株的体外色素抑制实验
    2.2.5 23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2.2.6 23的水溶性,hERG抑制活性和CrtN抑制活性测试
    2.2.7 23对人的肝微粒体代谢稳定性实验
    2.2.8 23在体外的抗真菌活性
    2.2.9 23使得S.aureus易于被免疫清除
    2.2.10 腹腔注射给药,23在体内削减S.aureus的毒力实验
    
2.2.10.1 23在体内削减Newman的毒力实验
    
2.2.10.2 23在体内削减Mu50和NRS271的毒力实验
    
2.2.10.3 23在体内削减Newman的死亡曲线
    
2.2.10.4 23在体外对其余9株MRSA的色素抑制活性
    
2.2.10.5 23在体内削减LRSA56,LRSA202,NF65Y和XN108菌株的毒力实验
    2.2.11 口服给药,23在体内削减Newman,Mu50和NRS271的毒力实验
2.3 23的安全性评价
    2.3.1 23在体外对CYP酶的抑制活性
    2.3.2 23在大鼠体内的毒性实验
2.4 23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2.5 23的耐药性检测
2.6 本章小结
2.7 实验部分
    2.7.1 药理实验方法
    
2.7.1.1 菌株培养条件
    
2.7.1.2 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2.7.1.3 化合物色素抑制实验
    
2.7.1.4 化合物对S.aureus生长影响作用实验
    
2.7.1.5 HEK-293和HepG-2细胞毒实验
    
2.7.1.6 hERG心脏毒性实验
    
2.7.1.7 CrtN酶抑制实验
    
2.7.1.8 人肝微粒体代谢实验
    
2.7.1.9 抗真菌实验
    
2.7.1.10 细菌体外免疫清除实验
    
2.7.1.11 小鼠体内药效实验
    
2.7.1.12 CYP酶抑制实验
    
2.7.1.13 药物代谢实验
    
2.7.1.14 药理毒性实验
    
2.7.1.15 耐药性实验
    2.7.2 化合物的合成 第3章 抗耐药菌候选药物研究之苯并含氧脂肪环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药理研究
3.1 苯并含氧脂肪环类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
    3.1.1 先导化合物的确定
    3.1.2 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
3.2 苯并含氧脂肪环类衍生物的药理活性评价
    3.2.1 S.aureus Newman色素抑制活性评价
    3.2.2 苯并含氧脂肪环类衍生物构效关系讨论
    3.2.3 候选化合物的水溶性和hERG抑制活性
    3.2.4 112和115对CrtN酶抑制和MRSA色素抑制活性
    3.2.5 112和115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3.2.6 112和115使得S.aureus易于被免疫清除
    3.2.7 112和115对小鼠的肝微粒体的代谢稳定性实验
    3.2.8 112和115在体外的抗真菌活性
    3.2.9 112和115对胚胎肾细胞(HEK-293)和肝癌细胞(HepG-2)的毒性评价
    3.2.10 112和115在体内削减Newman的毒力实验
    3.2.11 112和115在体内削减Mu50的毒力实验
    3.2.12 112和115在体内削减NRS271的毒力实验
    3.2.13 112和115在体内削减Newman的死亡曲线
3.3 本章小结
3.4 实验部分
    3.4.1 药理实验方法
    
3.4.1.1 菌株培养条件
    
3.4.1.2 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3.4.1.3 化合物色素抑制实验
    
3.4.1.4 化合物对S.aureus生长影响作用实验
    
3.4.1.5 HEK-293和HepG-2细胞毒实验
    
3.4.1.6 hERG心脏毒性实验
    
3.4.1.7 CrtN酶抑制实验
    
3.4.1.8 小鼠肝微粒体代谢实验
    
3.4.1.9 抗真菌实验
    
3.4.1.10 细菌体外免疫清除实验
    
3.4.1.11 小鼠体内药效实验
    3.4.2 化合物的合成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 专利 致谢

(10)四株植物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Abbreviation
第1章 前言
    1.1 二苯并-α-吡喃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1.1 二苯并-α-吡喃酮类化合物的来源
        1.1.2 二苯并-α-吡喃酮的生物活性及功能
        1.1.3 二苯并-α-吡喃酮的生物合成及生物转化
        1.1.4 展望
    1.2 真菌中十四元二羟基苯甲酸内酯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2.1 十四元二羟基苯甲酸内酯化合物的类型
        1.2.2 十四元二羟基苯甲酸内酯化合物的活性
        1.2.3 十四元二羟基苯甲酸内酯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和生物转化
        1.2.4 展望
    1.3 内生真菌Ponipodef12、Ponipodef09、Sigrf05和Sigrf10的研究概况
        1.3.1 内生真菌Ponipodef12研究概况
        1.3.2 内生真菌Ponipodef09的研究概况
        1.3.3 内生真菌Sigrf05的研究概况
        1.3.4 内生真菌Sigrf10的研究概况
    1.4 论文设计
        1.4.1 立题依据
        1.4.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内生真菌Poniodef12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内生真菌Ponipodef12
        2.1.2 仪器设备和材料试剂
        2.1.3 培养基
        2.1.4 次生代谢产物粗提物的制备
        2.1.5 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
        2.1.6 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衍生
        2.1.7 次生代谢产物抗细菌活性的测定
        2.1.8 次生代谢产物抗真菌活性的测定
        2.1.9 次生代谢产物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测定
        2.1.10 次生代谢产物抗线虫活性的测定
        2.1.11 次生代谢产物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的测定
        2.1.12 次生代谢产物抗病毒活性的测定
        2.1.13 次生代谢产物杀蚊幼虫活性的测定
        2.1.14 高速逆流色谱法制备内生真菌Ponipodef12主要二苯并-α-吡喃酮类化合物
        2.1.15 大孔吸附树脂制备内生真菌Ponipodef12的主要二苯并-α-吡喃酮类化合物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
        2.2.2 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衍生
        2.2.3 次生代谢产物的抗细菌活性
        2.2.4 次生代谢产物的抗真菌活性
        2.2.5 次生代谢产物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
        2.2.6 次生代谢产物的抗线虫活性
        2.2.7 次生代谢产物的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
        2.2.8 次生代谢产物的抗病毒活性
        2.2.9 次生代谢产物的杀蚊幼虫活性
        2.2.10 高速逆流色谱法制备内生真菌Ponipodef12的主要二苯并-α-吡喃酮类化合物
        2.2.11 大孔吸附树脂制备内生真菌Ponipodef12的主要二苯并-α-吡喃酮类化合物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内生真菌Ponipodef09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
    3.1 材料和方法
        3.1.1 内生真菌Ponipodef09
        3.1.2 仪器设备和材料试剂
        3.1.3 培养基
        3.1.4 次生代谢产物粗提物的制备
        3.1.5 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
        3.1.6 次生代谢产物抗细菌活性的测定
        3.1.7 次生代谢产物抗真菌活性的测定
        3.1.8 次生代谢产物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的测定
        3.1.9 次生代谢产物杀蚊幼虫活性的测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
        3.2.2 次生代谢产物的抗细菌活性
        3.2.3 次生代谢产物的抗真菌活性
        3.2.4 次生代谢产物的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
        3.2.5 次生代谢产物的杀蚊幼虫活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内生真菌Sigrf05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
    4.1 材料和方法
        4.1.1 内生真菌Sigrf05
        4.1.2 仪器设备和材料试剂
        4.1.3 培养基
        4.1.4 次生代谢产物粗提物的制备
        4.1.5 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
        4.1.6 次生代谢产物抗细菌活性的测定
        4.1.7 次生代谢产物抗真菌活性的测定
        4.1.8 次生代谢产物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的测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
        4.2.2 次生代谢产物的抗细菌活性
        4.2.3 次生代谢产物的抗真菌活性
        4.2.4 次生代谢产物的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内生真菌Sigrf10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
    5.1 材料和方法
        5.1.1 内生真菌Sigrf10
        5.1.2 仪器设备和材料试剂
        5.1.3 培养基
        5.1.4 次生代谢产物粗提物的制备
        5.1.5 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
        5.1.6 次生代谢产物抗细菌活性的测定
        5.1.7 次生代谢产物抗真菌活性的测定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
        5.2.2 次生代谢产物的抗细菌活性
        5.2.3 次生代谢产物的抗真菌活性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讨论
    6.3 创新点
    6.4 不足之处
    6.5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新化合物波谱图)
    化合物P12-11波谱图
        Figure S1. 化合物P12-11的HR-ESI-MS谱图
        Figure S2. 化合物P12-11的IR谱图
        Figure S3. 化合物P12-11的~1H-NMR谱图(CDCl_3,400 MHz)
        Figure S4. 化合物P12-11的~(13)C-NMR谱图(CDCl_3,100 MHz)
        Figure S5. 化合物P12-11的HMQC谱图(CDCl_3)
        Figure S6. 化合物P12-11的HMBC谱图(CDCl_3)
        Figure S7. 化合物P12-11的ROESY谱图(CDCl_3)
        Figure S8. 化合物P12-11的CD谱图(CH_3OH)
    化合物P12-14波谱图
        Figure S9. 化合物P12-14的HR-ESI-MS谱图
        Figure S10. 化合物P12-14的IR谱图
        Figure S11. 化合物P12-14的~1H-NMR谱图(DMSO-d_6,400 MHz)
        Figure S12. 化合物P12-14的~(13)C-NMR谱图(DMSO-d_6,100 MHz)
        Figure S13. 化合物P12-14的DEPT谱图(DMSO-d_6)
        Figure S14. 化合物P12-14的HMBC谱图(DMSO-d_6)
    化合物P12-16波谱图
        Figure S15. 化合物P12-16的HR-ESI-MS谱图
        Figure S16. 化合物P12-16的IR谱图
        Figure S17. 化合物P12-16的~1H-NMR谱图(DMSO-d_6,400 MHz)
        Figure S18. 化合物P12-16的~(13)C-NMR谱图(DMSO-d_6,100 MHz)
        Figure S19. 化合物P12-16的HMBC谱图(DMSO-d_6)
    化合物P12-17波谱图
        Figure S20. 化合物P12-17的HR-ESI-MS谱图
        Figure S21. 化合物P12-17的IR谱图
        Figure S22. 化合物P12-17的~1H-NMR谱图(DMSO-d_6,400 MHz)
        Figure S23. 化合物P12-17的~(13)C-NMR谱图(DMSO-d_6,100 MHz)
        Figure S24. 化合物P12-17的H-H COSY谱图(DMSO-d_6)
        Figure S25. 化合物P12-17的HSQC谱图(DMSO-d_6)
        Figure S26. 化合物P12-17的HMBC谱图(DMSO-d_6)
        Figure S27. 化合物P12-17的NOESY谱图(DMSO-d_6)
        Figure S28. 化合物P12-17的CD谱图(CH_3OH)
        Figure S29. 化合物P12-17R的~1H-NMR谱图(CDCl_3,400 MHz)
        Figure S30. 化合物P12-17R的H-H COSY谱图(CDCl_3)
        Figure S31. 化合物P12-17R的NOESY谱图(CDCl_3)
        Figure S32. 化合物P12-17S的~1H-NMR谱图(CDCl_3,400 MHz)
        Figure S33. 化合物P12-17S的H-H COSY谱图(CDCl_3)
        Figure S34. 化合物P12-17S的NOESY谱图(CDCl_3)
    化合物P12-18波谱图
        Figure S35. 化合物P12-18的HR-ESI-MS谱图
        Figure S36. 化合物P12-18的IR谱图
        Figure S37. 化合物P12-18的~1H-NMR谱图(DMSO-d_6,400 MHz)
        Figure S38. 化合物P12-18的~(13)C-NMR谱图(DMSO-d_6,100 MHz)
        Figure S39. 化合物P12-18的H-H COSY谱图(DMSO-d_6)
        Figure S40. 化合物P12-18的HSQC谱图(DMSO-d_6)
        Figure S41. 化合物P12-18的HMBC谱图(DMSO-d_6)
        Figure S42. 化合物P12-18的NOESY谱图(DMSO-d_6)
        Figure S43. 化合物P12-18的CD谱图(CH_3OH)
        Figure S44. 化合物P12-18R的~1H-NMR谱图(CDCl_3,400 MHz)
        Figure S45. 化合物P12-18S的~1H-NMR谱图(CDCl_3,400 MHz)
    化合物P12-20波谱图
        Figure S46. 化合物P12-20的HR-ESI-MS谱图
        Figure S47. 化合物P12-20的IR谱图
        Figure S48. 化合物P12-20的~1H-NMR谱图(DMSO-d_6,400 MHz)
        Figure S49. 化合物P12-20的~(13)C-NMR谱图(DMSO-d_6,100 MHz)
        Figure S50. 化合物P12-20的HSQC谱图(DMSO-d_6)
        Figure S51. 化合物P12-20的HMBC谱图(DMSO-d_6)
        Figure S52. 化合物P12-20的NOESY谱图(DMSO-d_6)
        Figure S53. 化合物P12-20的CD谱图(CH_3OH)
        Figure S54. 化合物P12-20R的HR-ESI-MS谱图
        Figure S55. 化合物P12-20R的~1H-NMR谱图(CDCl_3,400 MHz)
        Figure S56. 化合物P12-20S的HR-ESI-MS谱图
        Figure S57. 化合物P12-20S的~1H-NMR谱图(CDCl_3,400 MHz)
    化合物P12-21波谱图
        Figure S58. 化合物P12-21的HR-ESI-MS谱图
        Figure S59. 化合物P12-21的IR谱图
        Figure S60. 化合物P12-21的~1H-NMR谱图(DMSO-d_6,400 MHz)
        Figure S61. 化合物P12-21的~1H-NMR谱图(CD_3OD,400 MHz)
        Figure S62. 化合物P12-21的~(13)C-NMR谱图(DMSO-d_6,100 MHz)
        Figure S63. 化合物P12-21的~(13)C-NMR谱图(CD_3OD,100 MHz)
        Figure S64. 化合物P12-21的HSQC谱图(DMSO-d_6)
        Figure S65. 化合物P12-21的HMBC谱图(DMSO-d_6)
        Figure S66. 化合物P12-21的CD谱图(CH_3OH)
    化合物P12-21-1波谱图
        Figure S67. 化合物P12-21-1的HR-ESI-MS谱图
        Figure S68. 化合物P12-21-1的~1H-NMR谱图(CD_3OD,400 MHz)
    化合物P12-23波谱图
        Figure S69. 化合物P12-23的HR-ESI-MS谱图
        Figure S70. 化合物P12-23的IR谱图
        Figure S71. 化合物P12-23的~1H-NMR谱图(DMSO-d_6,400 MHz)
        Figure S72. 化合物P12-23的~(13)C-NMR谱图(DMSO-d_6,100 MHz)
        Figure S73. 化合物P12-23的CD谱图(CH_3OH)
    化合物P12-24波谱图
        Figure S74. 化合物P12-24的HR-ESI-MS谱图
        Figure S75. 化合物P12-24的IR谱图
        Figure S76. 化合物P12-24的~1H-NMR谱图(DMSO-d_6,400 MHz)
        Figure S77. 化合物P12-24的~(13)C-NMR谱图(DMSO-d_6,100 MHz)
        Figure S78. 化合物P12-24的HMQC谱图(DMSO-d_6)
        Figure S79. 化合物P12-24的HMBC谱图(DMSO-d_6)
        Figure S80. 化合物P12-24的NOESY谱图(DMSO-d_6)
        Figure S81. 化合物P12-24的CD谱图(CH_3OH)
    化合物P12-25波谱图
        Figure S82. 化合物P12-25的HR-ESI-MS谱图
        Figure S83. 化合物P12-25的IR谱图
        Figure S84. 化合物P12-25的~1H-NMR谱图(CDCl_3,400 MHz)
        Figure S85. 化合物P12-25的~1H-NMR谱图(DMSO-d_6,400 MHz)
        Figure S86. 化合物P12-25的~(13)C-NMR谱图(CDCl_3,100 MHz)
        Figure S87. 化合物P12-25的~(13)C-NMR谱图(DMSO-d_6,100 MHz)
        Figure S88. 化合物P12-25的DEPT谱图(CDCl_3)
        Figure S89. 化合物P12-25的HMQC谱图(CDCl_3)
        Figure S90. 化合物P12-25的HMBC谱图(CDCl_3)
        Figure S91. 化合物P12-25的CD谱图(CH_3OH)
    化合物P12-25a波谱图
        Figure S92. 化合物P12-25a的HR-ESI-MS谱图
        Figure S93. 化合物P12-25a的~1H-NMR谱图(CDCl_3,400 MHz)
        Figure S94. 化合物P12-25a的H-H COSY谱图(CDCl_3)
        Figure S95. 化合物P12-25a的NOESY谱图(CDCl_3)
        Figure S96. 化合物P12-25aR的~1H-NMR谱图(CDCl_3,400 MHz)
        Figure S97. 化合物P12-25aS的~1H-NMR谱图(CDCl_3,400 MHz)
    化合物P12-25-1波谱图
        Figure S98. 化合物P12-25-1的HR-ESI-MS谱图
        Figure S99. 化合物P12-25-1的~1H-NMR谱图(CD_3OD,400 MHz)
    化合物P12-25-2波谱图
        Figure S100. 化合物P12-25-2的HR-ESI-MS谱图
        Figure S101. 化合物P12-25-2的~1H-NMR谱图(CDCl_3,400 MHz)
    化合物P12-26波谱图
        Figure S102. 化合物P12-26的HR-ESI-MS谱图
        Figure S103. 化合物P12-26的IR谱图
        Figure S104. 化合物P12-26的~1H-NMR谱图(CD_3OD,400 MHz)
        Figure S105. 化合物P12-26的~(13)C-NMR谱图(CD_3OD,100 MHz)
        Figure S106. 化合物P12-26的HMQC谱图(CD_3OD)
        Figure S107. 化合物P12-26的HMBC谱图(CD_3OD)
        Figure S108. 化合物P12-26的CD谱图(CH_3OH)
    化合物P12-28波谱图
        Figure S109. 化合物P12-28的HR-ESI-MS谱图
        Figure S110. 化合物P12-28的~1H-NMR谱图(CDCl_3,400 MHz)
        Figure S111. 化合物P12-28的~(13)C-NMR谱图(CDCl_3,100 MHz)
        Figure S112. 化合物P12-28的HMQC谱图(CDCl_3)
        Figure S113. 化合物P12-28的HMBC谱图(CDCl_3)
        Figure S114. 化合物P12-28R的HR-ESI-MS谱图
        Figure S115. 化合物P12-28R的~1H-NMR谱图(CDCl_3,400 MHz)
        Figure S116. 化合物P12-28R的H-H COSY谱图(CDCl_3)
        Figure S117. 化合物P12-28S的~1H-NMR谱图(CDCl_3,400 MHz)
        Figure S118. 化合物P12-28S的H-H COSY谱图(CDCl_3)
    化合物P12-29波谱图
        Figure S119. 化合物P12-29的HR-ESI-MS谱图
        Figure S120. 化合物P12-29的~1H-NMR谱图(CDCl_3,400 MHz)
        Figure S121. 化合物P12-29的H-H COSY谱图(CDCl_3)
        Figure S122. 化合物P12-29的HSQC谱图(CDCl_3)
        Figure S123. 化合物P12-29的NOESY谱图(CDCl_3)
    化合物P09-4波谱图
        Figure S124. 化合物P09-4的HR-ESI-MS谱图
        Figure S125. 化合物P09-4的~1H-NMR谱图(CD_3OD,400 MHz)
        Figure S126. 化合物P09-4的~(13)C-NMR谱图(CD_3OD,100 MHz)
    化合物S05-3波谱图
        Figure S127. 化合物S05-3的HR-ESI-MS谱图
        Figure S128. 化合物S05-3的~1H-NMR谱图(CD_3OD,400 MHz)
        Figure S129. 化合物S05-3的~(13)C-NMR谱图(CD_3OD,100 MHz)
        Figure S130. 化合物S05-3的CD谱图(CH_3OH)
    化合物S05-4波谱图
        Figure S131. 化合物S05-4的HR-ESI-MS谱图
        Figure S132. 化合物S05-4的~1H-NMR谱图(CD_3OD,400 MHz)
        Figure S133. 化合物S05-4的~(13)C-NMR谱图(CD_3OD,100 MHz)
        Figure S134. 化合物S05-4的HMBC谱图(CD_3OD)
        Figure S135. 化合物S05-4的NOESY谱图(CD_3OD)
        Figure S136. 化合物S05-4的CD谱图(CH_3OH)
    化合物S05-5a 波谱图
        Figure S137. 化合物S05-5a的HR-ESI-MS谱图
        Figure S138. 化合物S05-5a的~1H-NMR谱图(CDCl_3,400 MHz)
        Figure S139. 化合物S05-5a的~(13)C-NMR谱图(CDCl_3,100 MHz)
        Figure S140. 化合物S05-5a的HMBC谱图(CDCl_3)
        Figure S141. 化合物S05-5a的CD谱图(CH_3OH)
    化合物S05-5b 波谱图
        Figure S142. 化合物S05-5b的HR-ESI-MS谱图
        Figure S143. 化合物S05-5b的~1H-NMR谱图(CDCl_3,400 MHz)
        Figure S144. 化合物S05-5b的~(13)C-NMR谱图(CDCl_3,100 MHz)
        Figure S145. 化合物S05-5b的CD谱图(CH_3OH)
    化合物S05-6波谱图
        Figure S146. 化合物S05-6的HR-ESI-MS谱图
        Figure S147. 化合物S05-6的~1H-NMR谱图(CDCl_3,400 MHz)
        Figure S148. 化合物S05-6的~(13)C-NMR谱图(CDCl_3,100 MHz)
        Figure S149. 化合物S05-6的HMBC谱图(CDCl_3)
        Figure S150. 化合物S05-6的CD谱图(CH_3OH)
    化合物S05-7波谱图
        Figure S151. 化合物S05-7的HR-ESI-MS谱图
        Figure S152. 化合物S05-7的~1H-NMR谱图(CDCl_3,400 MHz)
        Figure S153. 化合物S05-7的~(13)C-NMR谱图(CDCl_3,100 MHz)
    化合物S05-8波谱图
        Figure S154. 化合物S05-8的HR-ESI-MS谱图
        Figure S155. 化合物S05-8的~1H-NMR谱图(CDCl_3,400 MHz)
        Figure S156. 化合物S05-8的~(13)C-NMR谱图(CDCl_3,100 MHz)
        Figure S157. 化合物S05-8的HMBC谱图(CDCl_3)
        Figure S158. 化合物S05-8的CD谱图(CH_3OH)
    化合物S10-5波谱图
        Figure S159. 化合物S10-5的HR-ESI-MS谱图
        Figure S160. 化合物S10-5的~1H-NMR谱图(DMSO-d_6,400 MHz)
        Figure S161. 化合物S10-5的~(13)C-NMR谱图(DMSO-d_6,100 MHz)
        Figure S162. 化合物S10-5的HMBC谱图(DMSO-d_6)
        Figure S163. 化合物S10-5的NOESY谱图(DMSO-d_6)
        Figure S164. 化合物S10-5的CD谱图(CH_3OH)
    化合物S10-6波谱图
        Figure S165. 化合物S10-6的HR-ESI-MS谱图
        Figure S166. 化合物S10-6的~1H-NMR谱图(DMSO-d_6,400 MHz)
        Figure S167. 化合物S10-6的~(13)C-NMR谱图(DMSO-d_6,100 MHz)
        Figure S168. 化合物S10-6的HMBC谱图(DMSO-d_6)
        Figure S169. 化合物S10-6的NOESY谱图(DMSO-d_6)
        Figure S170. 化合物S10-6的CD谱图(CH_3OH)
    化合物S10-12波谱图
        Figure S171.化合物S10-12的~1H-NMR谱图(CD_3OD,400 MHz)
        Figure S172.化合物S10-12的~(13)C-NMR谱图(CD_3OD,100 MHz)
        Figure S173.化合物S10-12的HMBC谱图(CD_3OD)
        Figure S174.化合物S10-12的CD谱图(CH_3OH)
    化合物S10-14波谱图
        Figure S175.化合物S10-14的~1H-NMR谱图(CD_3OD,400 MHz)
        Figure S176.化合物S10-14的~(13)C-NMR谱图(CD_3OD,100 MHz)
        Figure S177.化合物S10-14的HMBC谱图(CD_3OD)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葡萄球菌中毒性休克毒素的分离纯化及其体外抗肝癌活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优势种海蛇毒多组学分析、抗毒血清制备以及毒腺中活性组分淘选[D]. 王博.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2]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调查及裂解性噬菌体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D]. 屈云.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3]茯苓的抗乳腺癌活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D]. 蒋瑜. 江南大学, 2020(04)
  • [4]芜菁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研究及代谢组学分析[D]. 魏婕.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3)
  • [5]牦牛养殖源MRSA菌株的分子流行特征及抗生素和消毒剂亚抑制浓度胁迫对菌株抗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 白凤岚.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6]基于南瓜蛋白和曲妥珠单抗的免疫毒素的制备及抗肿瘤作用研究[D]. 熊佳妮.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7]沙葱黄酮类化合物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王翠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
  • [8]野艾蒿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及机制研究[D]. 胡家欢. 陕西科技大学, 2019(09)
  • [9]靶向CrtN色素合成通路的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候选新药研究[D]. 李宝力. 华东理工大学, 2018(08)
  • [10]四株植物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D]. 毛子翎. 中国农业大学, 2017

标签:;  ;  ;  ;  ;  

葡萄球菌中毒性休克毒素的分离纯化及其体外抗肝癌活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