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企业的再生——韩国大公司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李鹏飞[1](2013)在《株洲冶炼集团新材料事业部盈利模式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拥有优秀的盈利模式是一个企业求生存、得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根据株冶新材料事业部的实际需求,以其为案例,进行企业盈利模式的研究。力争在对企业盈利模式进行研究的同时,能够为株冶新材料事业部设计出一个优秀的盈利模式,指导企业未来的发展。论文首先总结了盈利模式的相关理论,然后在现有盈利模式的四要素理论基础上,创造性的采用函数关系式的方式对盈利模式中“客户”、“商品”、“运营方式”和“核心竞争力”这四个要素与企业利润之间的关系进行量化描述,进而建立了四要素盈利模式的“钻石模型”,并对“钻石模型”可能产生的五种基本形态逐一进行分析研究。该模型的建立,使得我们能通过简单的图形对企业的盈利模式进行非常直观的评定。同时通过该模型,我们能诊断出企业现有盈利模式优劣的具体所在,并能针对性的提出盈利模式改进策略,为企业进行未来的盈利模式改造。最后通过该模型的研究,成功为株冶新材料事业部进行了未来盈利模式的优化设计,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
石忠国[2](2012)在《生物技术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与培育策略》文中指出生物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高技术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相关研究已经占据了科学研究的主导地位,生物技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义和经济社会价值已成为共识,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产业已成为我国面对国际竞争谋求迎头赶上的战略选择。从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角度来看,生物技术具有迥异于传统技术的一系列特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生物技术产业在成为各区域产业发展重点的同时,区域间不平衡的现象突出,且还未出现能够匹敌于生物技术强国的产业基地或产业集群。基于此,研究生物技术产业的系列特性,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探究我国区域间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不均衡状态,找出创新差异的原因所在和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给出针对性的具体政策建议,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生物技术的内涵和发展演化规律进行了归纳研究,指出了生物技术所具有的技术特征、产业特征、价值特征以及创新特性,对统计学意义上的生物技术产业的界定进行了比较研究,对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产业结构利用区位熵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以上述研究为基础,本文重点研究内容包括:1.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区域创新效率问题。以我国省际区域为研究对象,基础数据来源于2004-2010年的《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和随机前沿函数分析方法,从静态的角度对生物技术产业不变规模报酬和可变规模报酬下的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在不考虑时间因素和具体变化过程的前提下,分析了创新投入与产出的均衡状态,以及达到均衡状态所需要的条件。研究发现:(1)在全国范围内,生物技术产业区域创新效率的总体水平不高,达到最高值2005年也只有0.671,尚有32.9%的效率改善空间,而且整体上升的趋势不明显,六年间基本上在0.5至0.7间波动;(2)创新资源投入中,新产品研发经费普遍存在不足,人力资本投入在个别省份存在冗余;(3)西部地区的区域创新效率普遍高于东部地区。对上述研究发现进行了合理解释,并为促进创新效率提高,引导创新资源合理投入提出了建议。2.生物技术产业区域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以波特的钻石模型为理论依据,对促进生物技术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因素从生产要素、区域创新能力、企业规模等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文献研究基础,将影响因素具体化为七个方面,即区域的生命科学研究基础、生物技术研发活动、高素质人力资本的可获得性、设立科技机构开展研发活动、政府资金对科技活动的资助、区域整体创新能力、支柱性生物技术企业的存在等。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1)生产要素中,区域内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科技机构数和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中政府资助金额三个要素与生物技术产业从业人员显着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2、0.90和0.64,说明上述三个要素对促进我国生物技术产业集群式发展的重要性最高;(2)区域内生物技术企业总数与大型企业数量显着相关,泊松相关性达到0.87,说明当区域内大型企业存在时,会带来生物技术产业的聚集化发展;(3)区域创新环境因素中,生物技术产业从业人员数量与区域创新能力综合值显着相关,说明区域整体创新环境对发展生物技术企业具有重要影响。以上述研究发现为基础,对因变量和自变量数据进行一元或多元回归分析,进一步研究了一个或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变化的影响程度,并进行了残差分析。3.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区域竞争力综合评价。构建了包括我国省际区域生物技术产业财务指标、研发活动指标、创新活动指标等八大类共26个指标的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因素分析研究了我国各区域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潜力,提取了产业创新活动因子、产业投资活动因子和产业财务状况因子三个主成分,以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每个主成分的权重,构建了生物技术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研究发现:(1)产业创新活动因子、产业投资活动因子和产业财务状况因子构成的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7.88%;(2)生物技术产业区域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中,产业创新活动因子的权重最高,为0.6956,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作为高技术产业的生物技术产业,创新活动对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性;(3)综合评价模型的计算结果显示,竞争力排名前三强分别是江苏、山东和浙江。以上述因子分析为基础,对生物技术产业区域间发展情况进行了聚类分析,给出了聚类分析树状图。4.提升生物技术产业区域竞争力的政策建议。以前面章节的研究为基础,提出了提升生物技术产业区域竞争力的三个具体政策建议:(1)加强产业技术规划,制定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路线图。分析了产业技术规划的重要性和主要方法,给出了制定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基本方法;(2)加强生物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培育生物技术产业集群。分析了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基地的建设情况,结合对杭州生物技术产业基地调研报告的分析,提出了促进生物技术产业集聚化发展的具体建议;(3)构建生物技术产业协同创新平台,促进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以生物制药产业为例,构建了包括创业激励系统、专业孵化系统和接力握手系统的产业协同创新平台体系,并针对最为重要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的组织运行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张长新[3](2011)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文中指出近年来,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迅速,呈现出一系列令人关注的新特点和新模式。正如1997年爆发的东亚金融危机唤醒了东亚各国的合作意识,催生了具有东亚特征的新地区主义一样,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东北亚各国意识到,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提高抗风险抗危机的能力,才能给东北亚的经贸合作带来新的发展动力和契机。因此,研究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在介绍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介绍了本文的结构安排、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第二章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关理论问题研究,主要探讨了新地区主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及东北亚地区新地区主义的发展。第三章论述和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前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包括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进程、主要领域和主要制约因素。第四章介绍了全球金融危机的过程并分析了此次危机对东北亚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危机不仅对东北亚各国的实体经济产生了影响,导致东北亚各国贸易出口额大幅下降、外国投资急剧减少以及失业率上升等一系列问题,还对东北亚各国的金融部门产生了影响。但是危机给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即东北亚各国将积极通过区域经济合作来摆脱危机的影响。第五章探讨了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路径选择。认为东北亚各国应在正确选择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基础上,加强区域内的经济合作。第六章提出了中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思考。中国应该明确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角色定位,发挥引领作用,正确处理与东北亚其他国家的关系,以保障区域经济合作的健康发展。在与其他东北亚国家密切沟通和协商的基础上,提出符合东北亚地区实际情况的区域合作方案,把该地区的经济合作逐步引向深入。
李晓[4](2008)在《东北亚地区能源合作研究》文中认为能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和重要的战略资源。能源短缺问题已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当然也是东北亚各国关切地焦点之一。在东北亚国家中,俄罗斯是能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而中国、日本、韩国分别是当今世界第二、三、四位的主要能源进口国,蒙古和朝鲜是两个潜在的能源需求国家。东北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能源需求持续上升,而国家之间的能源合作仍比较滞后,主要局限于双边合作的形式,为能源进口展开恶性竞争,多边合作进展缓慢。但是东北亚多边能源合作具有较强的必要性和现实的可能性,它既可以实现优势互补,降低能源开发风险,保障能源战略安全,又能加速区域一体化进程,获得良好的区域经济效应。这符合地区内各国的共同利益。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东北亚多边能源合作存在障碍和制约因素,如地缘政治因素、美国因素等。当前,要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需要加强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这是建立在经济互利基础上的双赢和共赢,是实现我国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进一步解决东北亚各国的能源安全问题,避免恶性竞争,需要在多边合作的基础上构建东北亚能源合作共同体,实现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繁荣与稳定。
宋小保[5](2007)在《控股股东代理条件下的利益侵占及其经济后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内外的证券市场实践表明,多数公司的控股股东不仅在监督管理者方面作用不大,而且常常侵占中小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使公司治理状况趋于恶化。正如La Porta等学者所言,在世界大多数大企业中,主要的代理问题已经转变为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而非Berle和Means公司治理模式下管理者侵占外部股东的利益。从Shleifer和Vishny的研究开始,有关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代理的问题研究不断涌现,并逐渐成为公司治理研究的主流方向之一。对现有文献的分析发现,目前关于控股股东的研究多从公司绩效着手,研究控股股东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而较少从投资与破产时机,以及委托代理成本等角度进行研究。而且,国内外大量的研究都暗含了一个假定:控股股东的价值侵占行为不会直接影响到债权人的利益,从而忽视了控股股东的价值侵占行为对资产替代产生的影响;同时,以往的研究也较少考虑到债权人的存在对控股股东侵占的反向抑制作用。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将以控股股东的利益侵占为研究主线,探讨其利益侵占途径及其经济后果,并尝试进行下面几个方面的研究:1)投资的非效率是否可以反映控股股东的价值侵占行为和侵占程度;2)破产的非效率是否可以反映控股股东的价值侵占行为和侵占程度;3)控股股东代理成本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4)控股股东的价值侵占是否会对负债融资代理成本产生影响,产生多大程度的影响。具体来说,本论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首先,对我国企业的投融资特征、制度背景与法律环境进行了比较分析。主要从制度变迁与法律规范演进的角度,阐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投融资体制的变迁路径及其配置效率状态。并重点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一股独大,即控股股东代理问题,并对正在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的进程和方向等进行了评述;分析了我国债权人保护的制度变迁,《破产法》的出台以及修订过程,为后续理论分析做背景铺垫。其次,基于与中小股东及债权人收益模式的区别,分析了控股股东非效率投资产生的根源;进而利用实物期权方法,根据控股股东控制下的公司投资政策与破产政策的扭曲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债权人的利益冲突,以及影响控股股东侵占的各种因素。再次,研究了控股股东对代理成本的影响,分析控股股东的侵占行为所导致的经济后果。控股股东价值侵占行为不仅直接影响了中小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投资和破产政策的扭曲同时也造成了企业投资期权价值的损失,损害了企业价值。因此,本部分首先定量分析了控股股东代理成本,并对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其次,考虑到控股股东代理对债权人的影响,论文进一步分析了控股股东的价值侵占行为对负债融资代理成本的影响,试图回答控股股东对资产替代的影响问题。最后,选取了我国证券市场上发生的典型案例,通过详细的案例分析,对前述理论研究结论进行经验验证。在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公司投资与破产政策扭曲现象进行了一些对策性思考,进而探讨了投资者保护机制,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从投资政策角度,建立实物期权模型,研究了控股股东代理对企业投资政策的影响。通过对模型分析发现,收益模式的区别是造成控股股东利益侵占的根源。进而从投资时机角度分析了控股股东、中小股东以及债权人之间的冲突,发现非效率投资为控股股东利益侵占的途径之一,主要表现为控股股东控制下企业投资政策对最优投资时机的偏离,且该非效率程度受控股股东控制权、现金流权、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以及负债比率的影响。②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控股股东控制下的企业破产政策的实物期权模型,研究了控股股东代理对企业破产政策的影响。模型分析表明,基于自身价值最大化,控股股东控制下的企业破产决策也存在非效率情况,主要表现为企业的破产政策对最优破产时机的偏离,以实现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及债权人的利益侵占。同样,该非效率程度受控股股东控制权、现金流权、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以及负债比率的影响。③为了进一步研究控股股东代理造成的价值损失,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与负债融资代理成本两个方面,建立实物期权模型研究了控股股东代理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1)与控股股东获得的控制权私利相比,控股股东代理成本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控股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督作用;2)控股股东的存在加大了债权人与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了负债融资的代理成本,增加了债权人的风险。该结论为研究股东债权人代理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罗跃武[6](2006)在《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与民营大企业的成长》文中认为本文首先从中国目前正处于大企业“干中学”自主创新模式为主的创新阶段及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性两方面论证中国必须发展大企业,接下来论证在政府经济、外资经济、民营经济三大经济板块中,只有民营企业才能担负起中国经济振兴的使命。
王秋兰[7](2005)在《东亚家族企业的制度分析》文中提出本文试图从企业制度的视角入手,对东亚家族企业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全文分七章。第一章概述了家族企业理论。第二章分析了东亚家族企业所有权制度的形成基础,指出家族所有权制度是投资者对历史的路径依赖因素和既存的经济制度约束做出的制度适应。第三章分析了东亚家族企业内部的所有权、管理、决策和信息传递以及员工雇佣和激励制度。第四章拓展了家族企业制度的概念,详细分析了环绕企业的外部制度互补结构,包括非市场、弱银行型银企关系、政府统制型政企关系和中间型企业间关系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第五章分析了东亚家族企业制度的竞争优势及其经济绩效。第六章则深入剖析了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东亚家族企业制度的失衡与变革的必要性以及变革的成效与问题。第五章和第六章共同对东亚家族企业早期的成功和近期的失败做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第七章分析了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现状和其发展面临的内外部制度约束,并以东亚家族企业为借鉴,为中国家族企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四点建议。
刘玉梅[8](2005)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吸引外资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跨国公司资本推进国有企业的重组、改造,是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和国有经济调整的重要途径。我国政府为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革步伐,已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然而外商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只是持观望态度,大量外资流入东北的现象并未像人们所预期的那样出现。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外资、制定正确的引资策略是东北老工业基地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引资模式及引资策略尚处于探讨阶段,鉴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外资规模及投资环境等问题尚未解决,本论文将以此为创新点、突破点。通过分析比较东北老工业基地外资“适度规模”与“实际规模”,得出辽宁省外资的“实际规模”与“适度规模”基本一致,而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外资“实际规模”远远小于“适度规模”,因此,辽宁省应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而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应加快提高引进外资的数量和质量。本论文通过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外商投资环境进行评估分析,得出投资环境评估得分远低于引资成效好的省市,因此,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尽快改善投资环境。东北老工业基地拥有庞大国有资产和众多国有企业,本论文在选择引资方式时,更注重让外资通过兼并收购,重组国有企业资产。 本论文就当前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中吸引外资问题,采用比较分析、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利用外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与吸引外资成效好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相比较,探讨东北三省吸引外资的有效方式及适度规模,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投资环境进行评估,从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利用外资问题的解决有所借鉴,进而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顺利发展。
陈洪明[9](2004)在《企业核心能力研究》文中认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原来一些经营业绩不错的企业败下阵来,而有的企业却能够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立于不败之地,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关键在于这些公司具有并发挥自己的核心能力。通过对核心能力的内涵、特性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在对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核心能力的内容、管理、构建的分析后,提出了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加强企业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建设,转变传统的市场营销策略,建立知识经理制度,促进知识生产率的提高,不断学习等方面加强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与管理。在对企业重组中企业核心能力分析后,提出关于企业的外部重组,企业的内部重组,企业的市场重组等方面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与管理。在对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和实际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通过资本运营提高产业集中度,制定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建立高效的组织与管理系统,更新营销观念,加强营销与市场工作,构件虚拟科研网,获得规模效益和持续发展能力,培育企业持续不断创新的能力和机制等方面提升企业核心能力。同时从在实体认定上、在本质内涵上、在顾客导向上、在利润机制上、在市场开发上、在品牌档次上、在战略形式上、在技术定位上、在经营方式上、在企业文化上等十个方面划清的界限。最后对长虹和海尔两个企业的核心能力作了案例的对比分析。
周一[10](2004)在《大企业的再生——韩国大公司的启示》文中提出惊慌失措的韩国大企业如何越过了他们的冬天?“韩国大企业模式”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在韩国高速发展的镜子里,中国政府和企业看到了什么?
二、大企业的再生——韩国大公司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企业的再生——韩国大公司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株洲冶炼集团新材料事业部盈利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结构和框架 |
1.2.1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2.2 论文的结构和框架 |
1.3 国内外盈利模式的研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盈利模式的四要素理论 |
1.4 盈利模式钻石模型的研究 |
2 株冶新材料事业部的基本情况分析 |
2.1 株冶集团公司基本情况及新材料事业部的成立起因 |
2.2 株冶新材料事业部的现有基本情况 |
2.3 株冶新材料事业部主营业务行业分析 |
2.3.1 国外靶材行业发展现状 |
2.3.2 国内靶材行业发展现状 |
2.3.3 靶材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
3 株冶新材料事业部现有盈利模式的研究 |
3.1 株冶新材料事业部现有盈利模式的四要素分析 |
3.1.1 盈利模式要素之——“客户” |
3.1.2 盈利模式要素之——“商品” |
3.1.3 盈利模式要素之——“运营方式” |
3.1.4 盈利模式要素之——“核心竞争力” |
3.2 株冶新材料事业部现有盈利模式的“钻石模型”分析 |
3.3 株冶新材料事业部现有盈利模式的局限性分析 |
4 株冶新材料事业部未来盈利模式的设计 |
4.1 未来盈利模式的四要素设计 |
4.1.1 未来盈利模式要素设计之——“客户” |
4.1.2 未来盈利模式要素设计之——“商品” |
4.1.3 未来盈利模式要素设计之——“运营方式” |
4.1.4 未来盈利模式要素设计之——“核心竞争力” |
4.2 株冶新材料事业部未来盈利模式设计方案的评价 |
4.3 株冶新材料事业部未来盈利模式设计方案实施的保障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生物技术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与培育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现实背景 |
1.1.1 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占据了科学研究的主导地位 |
1.1.2 生物技术已成为国家竞争的战略重点 |
1.1.3 生物技术产业将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
1.1.4 生物技术产业具有独特的产业特征 |
1.2 研究的理论背景 |
1.2.1 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有其内在机理 |
1.2.2 有关集群动力机制和集群环境的研究成为热点 |
1.2.3 区域创新效率为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
1.2.4 针对生物技术产业创新平台的研究还几乎是空白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范围的界定和研究意义 |
1.4.1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2 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的基本逻辑思路 |
1.5.2 研究的数据资料来源 |
1.5.3 研究方法 |
1.5.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西方经济学关于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理论阐释 |
2.1.1 基于一般经济学理论的分析 |
2.1.2 基于创新理论的分析 |
2.1.3 基于集群理论的分析 |
2.2 国内学者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
2.2.1 基于影响因素和资源配置的研究 |
2.2.2 基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
2.2.3 基于产业创新能力的研究 |
2.2.4 基于集群竞争优势的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物技术的内涵和特征分析 |
3.1 生物技术的内涵 |
3.1.1 国外对生物技术的定义 |
3.1.2 国内对生物技术的定义 |
3.1.3 生物技术的内涵 |
3.2 生物技术的演化特征 |
3.2.1 生物技术的物种特性及形成机理 |
3.2.2 现代生物技术的演化路径 |
3.3 生物技术的特征分析 |
3.3.1 生物技术的技术特征 |
3.3.2 生物技术的产业特征 |
3.3.3 生物技术产业的价值特征 |
3.3.4 生物技术产业的创新特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区域分布 |
4.1 生物技术产业的界定 |
4.2 全球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 |
4.2.1 发展现状 |
4.2.2 产业结构 |
4.3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
4.3.1 产业环境 |
4.3.2 产业规模与增长 |
4.3.3 生物技术专利的区域分布 |
4.3.4 产业集中度——基于区位熵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物技术产业区域创新效率研究 |
5.1 指标确定和数据处理说明 |
5.2 数据与变量 |
5.3 研究方法与模型设计 |
5.3.1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
5.3.2 随机前沿函数分析方法 |
5.4 基于 DEA 方法的区域创新效率评价 |
5.4.1 测度数据结果 |
5.4.2 测度数据的分析 |
5.5 基于随机前沿分析的区域创新效率评价 |
5.5.1 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为输出指标的测度结果分析 |
5.5.2 以专利拥有量为输出指标的测度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生物技术产业区域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
6.1 研究假设、数据和方法 |
6.1.1 生产要素投入的研究假设和数据 |
6.1.2 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假设和数据来源 |
6.1.3 企业规模的研究假设和数据来源 |
6.2 实证研究方法与结论 |
6.2.1 相关性分析 |
6.2.2 回归分析研究结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生物技术产业区域竞争力综合评价 |
7.1 研究对象和变量的选取 |
7.1.1 指标体系设计 |
7.1.2 研究数据 |
7.1.3 研究变量描述性统计 |
7.2 主成分因素分析过程和结果 |
7.2.1 主成分分析过程 |
7.2.2 因子分析的统计学检验 |
7.2.3 综合评价结果 |
7.3 各区域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状况的聚类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提高生物技术产业区域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
8.1 加强产业技术规划,制定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路线图 |
8.1.1 产业技术规划的历史演变 |
8.1.2 产业技术规划的主要方法 |
8.1.3 技术路线图制定的主要方法 |
8.2 加强生物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培育生物技术产业集群 |
8.2.1 美国生物技术产业集群的经验借鉴 |
8.2.2 杭州生物产业集群调研报告的启示 |
8.2.3 促进生物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具体建议 |
8.3 构建生物技术产业协同创新平台,促进产业共性技术研发 |
8.3.1 建设生物制药产业创新平台的意义 |
8.3.2 生物制药产业创新平台体系 |
8.3.3 生物制药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的组织运行模式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不足 |
9.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简历 |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
(3)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金融危机前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研究 |
1.2.2 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有关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研究 |
1.3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3.1 结构安排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关理论问题研究 |
2.1 新地区主义的涵义及相关理论 |
2.1.1 新地区主义的涵义及特点 |
2.1.2 新地区主义的产生背景及必然性 |
2.2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2.3 东北亚区域新地区主义与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
2.3.1 新地区主义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联系 |
2.3.2 东北亚经济合作中的新地区主义范式 |
2.3.3 中国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
第3章 全球金融危机前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
3.1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进程 |
3.1.1 20 世纪70-80 年代: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酝酿阶段 |
3.1.2 20 世纪90 年代: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起步阶段 |
3.1.3 21 世纪初: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质发展阶段 |
3.2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领域 |
3.2.1 东北亚区域技术合作 |
3.2.2 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 |
3.2.3 东北亚区域贸易合作 |
3.2.4 东北亚区域金融合作 |
3.3 制约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因素 |
3.3.1 经济因素 |
3.3.2 地缘政治因素 |
3.3.3 历史、文化及社会制度因素 |
第4章 全球金融危机对东北亚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
4.1 全球金融危机概述 |
4.1.1 全球金融危机的过程 |
4.1.2 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 |
4.1.3 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特征 |
4.2 全球金融危机对东北亚各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
4.2.1 金融危机对东北亚各国实体经济的整体影响 |
4.2.2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俄、日、韩各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
4.3 全球金融危机对东北亚各国金融部门的影响 |
4.3.1 对中国金融部门的影响 |
4.3.2 对俄罗斯金融部门的影响 |
4.3.3 对日本金融部门的影响 |
4.3.4 对韩国金融部门的影响 |
第5章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路径选择 |
5.1 合作模式选择 |
5.1.1 合作的方式表现为时间上的渐次性和空间上的层次性 |
5.1.2 合作的原则体现为功能性合作模式 |
5.1.3 合作的基础是与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和东盟等国际组织和协议的协调发展 |
5.1.4 中国、日本和韩国的合作是东北亚区域内合作的核心 |
5.2 区域内贸易合作 |
5.2.1 东北亚区域贸易合作路径选择的战略构想 |
5.2.2 东北亚各国推进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 |
5.3 区域内金融合作 |
5.3.1 优化区域内的金融环境,促进区域金融合作发展 |
5.3.2 细化金融合作政策,振兴东北亚金融 |
5.3.3 通过货币互换,共同抵御金融风险,保障东北亚各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
5.4 区域内能源合作 |
5.4.1 政策上积极调整,途径上多边合作 |
5.4.2 相互合作,共同开发 |
5.4.3 成立区域能源合作组织,维护能源安全 |
5.4.4 倚重能源合作,淡化地缘政治 |
5.5 区域内环境合作 |
5.5.1 制定法规,共同防护 |
5.5.2 国家内政府部门协同努力,区域内国家间加强协作 |
5.5.3 开展区域内全民的环保教育 |
第6章 中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思考 |
6.1 明确中国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角色 |
6.1.1 中国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所处的地位 |
6.1.2 中国是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推动力量 |
6.2 发挥中国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引领作用 |
6.2.1 正确处理东北亚国家内外关系 |
6.2.2 注意保障区域经济合作的健康发展的前提 |
6.2.3 中国参与东北亚区城合作的具体战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东北亚地区能源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状况 |
1.1 日俄合作 |
1.2 韩俄合作 |
1.3 朝俄合作 |
1.4 俄中日韩蒙多边合作 |
第二章 实现东北亚多边能源合作的必要性和现实性 |
2.1 必要性 |
2.1.1 石油的特殊属性 |
2.1.2 保障区域能源安全的战略举措 |
2.1.3 避免市场风险 |
2.1.4 加速区域一体化进程 |
2.1.5 区域外激烈竞争的客观要求 |
2.2 现实性 |
2.2.1 俄罗斯能源外交的重点方向之一是亚太地区 |
2.2.2 中日韩对俄罗斯的能源有共同需求 |
2.2.3 符合相关国家共同利益 |
2.2.4 有利于避免恶性竞争和降低成本 |
2.2.5 各国进行的尝试 |
第三章 东北亚多边能源合作的主要障碍和制约因素 |
3.1 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地区合作 |
3.2 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和经验 |
3.3 内部因素的制约 |
3.4 美国因素的影响 |
3.5 争夺领导权问题 |
第四章 中国能源现状与中俄能源合作 |
4.1 中国的能源现状和未来需求 |
4.2 中俄能源合作 |
4.2.1 国际能源格局中的俄罗斯 |
4.2.2 中俄能源合作的现状 |
4.2.3 中俄能源合作的有利条件 |
4.2.3.1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确立及发展 |
4.2.3.2 俄罗斯能源战略的东移 |
4.2.3.3 中俄能源供需具有互补性 |
4.2.4 中俄能源合作的意义 |
4.2.4.1 有利于我国的石油安全 |
4.2.4.2 具有能源地缘安全的重大意义 |
4.3 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对策 |
4.3.1 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 |
4.3.2 建立能源及资源的战略储备 |
4.3.3 开发新能源 |
4.3.4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第五章 构建东北亚能源合作共同体 |
5.1 东北亚能源合作共同体的启动与运作 |
5.1.1 借鉴成功的经验 |
5.1.2 定期召开区域能源合作高峰论坛 |
5.1.3 成立东北亚能源合作组织 |
5.1.4 开展各国能源企业之间的合作 |
5.1.5 建立不同类型的专业能源合作网 |
5.1.6 搁置争议,促进合作 |
5.2 东北亚能源合作共同体的前景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控股股东代理条件下的利益侵占及其经济后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逻辑框架 |
1.6 本文的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1.6.1 研究特色 |
1.6.2 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传统的代理冲突:股东与债权人、管理者冲突 |
2.1.1 股东与债权人的代理冲突 |
2.1.2 股东与管理者的代理冲突 |
2.2 新的代理冲突: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债权人冲突 |
2.2.1 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 |
2.2.2 控股股东与债权人的代理冲突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价与启示 |
3 控股股东代理产生的制度背景与法律环境 |
3.1 引言 |
3.2 制度背景 |
3.2.1 转轨经济时期公司的投融资特征 |
3.2.2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与现状 |
3.3 法律环境 |
3.3.1 投资的法律环境 |
3.3.2 融资的法律环境 |
3.3.3 破产的法律环境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企业投资政策的控股股东利益侵占研究 |
4.1 引言 |
4.2 控股股东非效率投资产生的根源 |
4.2.1 无负债企业的非效率投资 |
4.2.2 负债企业的非效率投资 |
4.3 控股股东代理对企业投资政策的影响 |
4.3.1 模型构建 |
4.3.2 投资决策 |
4.4 利益侵占效应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企业破产政策的控股股东利益侵占研究 |
5.1 引言 |
5.2 模型构建 |
5.3 模型分析 |
5.3.1 利益侵占对破产触发的影响 |
5.3.2 负债融资的治理作用 |
5.4 利益侵占效应 |
5.5 本章小结 |
6 控股股东利益侵占的经济后果:基于代理成本的分析 |
6.1 引言 |
6.2 控股股东代理成本 |
6.2.1 模型构建 |
6.2.2 控股股东代理成本 |
6.2.3 数值模拟分析 |
6.3 负债融资代理成本 |
6.3.1 模型构建 |
6.3.2 负债融资代理成本 |
6.3.3 数值模拟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案例分析 |
7.1 引言 |
7.2 案例分析 |
7.2.1 非效率融资 |
7.2.2 非效率投资 |
7.2.3 非效率破产 |
7.2.4 资金占用与违规担保 |
7.3 本章小结 |
8 政策建议 |
8.1 健全法律体系 |
8.2 提高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作用 |
8.3 提高债权人的公司治理作用 |
8.4 建立和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
8.5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局限性及未来研究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性及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B. 参加的科研课题 |
(6)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与民营大企业的成长(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大企业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依靠力量 |
1.大企业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必经之路 |
2.大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导 |
三、只有民营大企业才能造就中国大企业梦 |
1.国有大企业的弱质性使之难以成为真正的跨国公司 |
2.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天然主体 |
3.促进民营大企业的成长 |
(7)东亚家族企业的制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本文研究涉及的范围 |
二、本文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四、论文结构安排与观点说明 |
五、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家族企业的一般分析 |
第一节 家族企业的含义及分类 |
一、家族企业的含义 |
二、家族企业的分类 |
第二节 家族企业起源的理论解释 |
一、亚当?斯密和马克思的分工协作理论 |
二、艾尔钦和德姆塞茨的团队生产理论 |
第三节 西方家族企业的历史演变与所有权变迁 |
一、古典家族企业阶段(从15、16 世纪到19 世纪中叶) |
二、近代家族企业(19 世纪60、70 年代-20 世纪40 年代).. |
三、现代家族企业(20 世纪40 年代以后) |
四、家族企业所有权变迁的其他推动因素 |
第四节 家族企业与经济发展 |
一、家族企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的代表性观点 |
二、家族企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的动态分析框架 |
第二章 东亚家族企业所有权制度安排的制度基础 |
第一节 企业所有权及其决定 |
一、企业所有权的含义及意义 |
二、企业所有权决定的不同维度 |
第二节 东亚家族所有权制度安排的路径依赖 |
一、儒家伦理维护的政治制度与法律制度传统的影响 |
二、华人移民历史的影响 |
三、韩国殖民历史的影响 |
第三节 二战后东亚家族企业所有权制度安排面临的制度约束 |
一、非正式的制度约束:深厚的儒家文化传统 |
二、正式的制度约束:法律制度与市场体系 |
第四节 制度适应:制度互补、制度替代 |
一、制度互补:家族所有权与深厚的儒家文化传统 |
二、制度替代:家族所有权与不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市场体系 |
第三章 东亚家族企业的制度结构——内部体制 |
第一节 东亚家族企业的所有权安排 |
一、东亚家族企业的所有权集中在家族手中 |
二、家族控股股东通过现金流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对企业实行超额控制 |
三、家族控股股东获得超额控制权的具体方式 |
第二节 东亚家族企业的管理、决策和信息传递体制 |
一、经营管理权多集中在家族成员手中 |
二、家长制管理:泛家族主义 |
三、家长制管理:权威型决策机制 |
四、A 型信息传递体制 |
第三节 双重雇佣与激励制度 |
一、东亚的人际关系模式与劳动契约 |
二、以亲缘关系为基础的双重员工聘用与激励制度 |
第四章 东亚家族企业的制度结构——环绕企业的外部制度互补结构 |
第一节 非市场、弱银行型银企关系 |
一、东亚家族企业银企关系的内容 |
二、东亚家族企业银企关系的特点:非市场、弱银行型 |
三、非市场、弱银行型银企关系形成的制度环境 |
第二节 中间型企业间关系 |
一、企业、市场与中间组织 |
二、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的企业网络 |
三、家族企业集团内外部网络 |
第三节 政府统制型政企关系 |
一、发达市场经济中的政企关系 |
二、赶超型经济与权威主义政府对政企关系的影响 |
三、东亚政府统制型政企关系的特点 |
第五章 东亚家族企业制度的竞争优势及经济绩效 |
第一节 东亚家族企业制度的竞争优势 |
一、家族企业具有创业优势 |
二、家族企业具有决策优势 |
三、家族企业具有成本优势 |
四、家族企业具有关系网络优势 |
第二节 东亚家族企业的实力及其在东亚经济中的地位 |
一、东亚家族企业的快速发展及实力 |
二、家族企业在东亚各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
第三节 东亚家族企业与经济发展 |
一、家族企业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 |
二、家族企业在出口中的作用 |
三、家族企业在提供就业与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 |
第六章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东亚家族企业制度的失衡与变革 |
第一节 东亚家族企业制度的内在矛盾与缺陷 |
一、获得金融资本和管理资本与家族控制权之间的矛盾 |
二、创业者有限的生命周期与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矛盾 |
三、家族式经营管理制度的弊端 |
四、家族上市公司中家族控股股东侵占小股东的利益 |
五、家族企业的外部制度互补结构会滋生企业道德风险 |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东亚家族企业制度的失衡 |
一、80 年代中期以后东亚家族企业面临的经济制度环境 |
二、80 年代中期以后东亚家族企业制度的失衡与金融危机 |
三、经济全球化对东亚家族企业制度的直接挑战 |
第三节 东亚家族企业制度的变革 |
一、东亚家族企业制度变革的内容 |
二、东亚家族企业制度变革的成效 |
三、东亚家族企业制度变革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七章 中国的家族企业及其未来的发展 |
第一节 中国家族企业的快速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家族企业内部体制的制约 |
二、融资体系的制约 |
三、法律法规及外部政策环境的制约 |
第三节 对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一、循序渐进向现代企业转型,尽量延长两权合一的有效期 |
二、完善家族企业的融资体系,建立良性银企合作关系 |
三、理顺政企关系,提供良好政策环境 |
四、建立家族企业协作网络,提高企业竞争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着作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8)东北老工业基地吸引外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文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主要内容及研究创新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研究创新 |
2 东北老工业基地利用外商投资的历史、现状与问题 |
2.1 东北老工业基地利用外商投资的历史和现状 |
2.1.1 东北老工业基地利用外商投资的历史发展阶段 |
2.1.2 东北老工业基地利用外商投资的现实状况 |
2.2 外商投资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贡献 |
2.2.1 外商投资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的理论分析 |
2.2.2 外商投资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增长的贡献 |
2.3 东北老工业基地利用外商投资中的各种问题 |
3 东北老工业基地外资利用情况与其他地区比较研究 |
3.1 我国各个省市外资利用业绩比较与分析 |
3.1.1 我国各个省市外资利用业绩比较 |
3.1.2 我国各个省市外资利用业绩分析 |
3.2 外商投资在我国的地区流向分析 |
3.2.1 外商投资在我国的地区分布特征 |
3.2.2 外商投资在我国的地区流向趋势 |
3.3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吸引外资的策略 |
3.3.1 长江三角洲吸引外资的策略与效果分析 |
3.3.2 珠江三角洲吸引外资的策略与效果分析 |
3.4 东北老工业基地吸引外资的优劣势分析 |
3.4.1 东北老工业基地吸引外资的优势分析 |
3.4.2 东北老工业基地吸引外资的劣势分析 |
4 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外资“适度规模”的实证研究 |
4.1 东北老工业基地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情况分析 |
4.2 东北老工业基地外资“适度规模”的实证分析 |
4.2.1 利用外资“适度规模”的理论模型 |
4.2.2 运用回归模型估计东北老工业基地外资“适度规模” |
4.3 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利用外资实际规模的分析 |
5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外商投资环境评估 |
5.1 投资环境评估的基本理论 |
5.1.1 投资环境的概念 |
5.1.2 投资环境评估的方法 |
5.2 东北老工业基地投资环境的定量分析 |
5.2.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设计 |
5.2.2 影响投资环境的主要因素的选择与检验 |
5.2.3 投资环境的因子分析 |
5.2.4 投资环境的内部结构分析 |
5.2.5 各省市的投资环境指数 |
5.3 结论及建议 |
5.3.1 东北三省及广东、上海市投资环境评估结果分析 |
5.3.2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善投资环境的建议 |
6 东北老工业基地吸引外资的方式选择 |
6.1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方式 |
6.1.1 跨国并购与新设投资的比较分析 |
6.1.2 跨国并购逐步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 |
6.2 东北老工业基地吸引外资方式选择 |
6.2.1 东北老工业基地引资应注重跨国并购 |
6.2.2 东北老工业基地吸引跨国并购的优势分析 |
6.3 利用跨国并购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改革 |
6.3.1 外资并购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资产重组的契机 |
6.3.2 外资并购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的趋势分析 |
7 东北老工业基地吸引外资的政策建议 |
7.1 有效利用外资并购,改组改造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 |
7.2 对外商投资制定适宜的优惠政策,不断改善投资环境 |
7.3 加强东北三省的区域经济建设,增强东北地区吸引外资的区位优势 |
7.4 加大宣传力度,降低外商直接投资的信息成本 |
7.5 制定正确的引资策略,充分发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区位优势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9)企业核心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概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企业核心能力研究的意义 |
1.3 企业核心能力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企业核心能力的研究内容 |
1.5 企业核心能力的研究方法 |
1.6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 |
2.企业核心能力及其形成 |
2.1 核心能力的内涵 |
2.2 企业核心能力的构成要素 |
2.3 核心能力的基本特征 |
2.4 影响核心能力形成的主要因素 |
2.5 核心能力的评价 |
2.6 核心能力的形成 |
3.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核心能力 |
3.1 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核心能力的内涵 |
3.2 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核心能力的管理 |
3.3 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 |
3.4 企业核心能力问题对我国的启示 |
4.企业重组中的核心能力 |
4.1 企业重组的必要性和意义 |
4.2 企业重组与核心能力的培养 |
4.3 欧美国家购并浪潮的动力源分析 |
5.提升企业核心能力 |
5.1 通过资本运营提高产业集中度 |
5.2 制定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 |
5.3 建立高效的组织与管理系统 |
5.4 更新营销观念,加强营销与市场工作 |
5.5 构件虚拟科研网,获得规模效益和持续发展能力 |
5.6 培育企业持续不断创新的能力和机制 |
6.培育、强化企业核心能力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6.1 在实体认定上 |
6.2 在本质内涵上 |
6.3 在顾客导向上 |
6.4 在利润机制上 |
6.5 在市场开发上 |
6.6 在品牌档次上 |
6.7 在战略形式上 |
6.8 在技术定位上 |
6.9 在经营方式上 |
6.10 在企业文化上 |
7 结论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10)大企业的再生——韩国大公司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韩企“过冬” |
拯救大企业 |
危机的烙印 |
中国向韩国学什么 |
“中国没有大企业” |
仅有市场还不够 |
四、大企业的再生——韩国大公司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株洲冶炼集团新材料事业部盈利模式的研究[D]. 李鹏飞. 中南大学, 2013(03)
- [2]生物技术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与培育策略[D]. 石忠国. 电子科技大学, 2012(12)
- [3]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D]. 张长新. 吉林大学, 2011(08)
- [4]东北亚地区能源合作研究[D]. 李晓. 青岛大学, 2008(03)
- [5]控股股东代理条件下的利益侵占及其经济后果研究[D]. 宋小保. 重庆大学, 2007(05)
- [6]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与民营大企业的成长[J]. 罗跃武. 企业家天地, 2006(01)
- [7]东亚家族企业的制度分析[D]. 王秋兰. 吉林大学, 2005(03)
- [8]东北老工业基地吸引外资问题研究[D]. 刘玉梅. 沈阳工业大学, 2005(05)
- [9]企业核心能力研究[D]. 陈洪明. 西南石油学院, 2004(02)
- [10]大企业的再生——韩国大公司的启示[J]. 周一. 中国企业家,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