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流技术与装备的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赵皎云,任芳[1](2022)在《凝心聚力 迎接行业变革与机遇——记2021第九届全球智能物流产业发展大会暨2021全球物流装备企业家年会》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物流装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行业与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是现阶段所有物流装备企业关注的话题。众多业界精英出席本次大会,分享经验,交流感悟,为行业发展带来有益的参考借鉴。12月9日,由《物流技术与应用》主办的"2021第九届全球智能物流产业发展大会暨2021全球物流装备企业家年会"在苏州石湖金陵花园酒店隆重召开。
张颖川[2](2021)在《数字化技术驱动智能物流提速——2021全球物流技术大会侧记》文中指出在"2021全球物流技术大会"上,"数字化"成为核心话题之一。参会代表们围绕"数字化"展开了热烈研讨,展示新技术,分享新理念,探讨新趋势,为业界带来了一场关于"数字化技术驱动智能物流变革"的深度思考。"数字化转型是今后十年的主要趋势,几乎各个行业都会有所涉及,物流行业也不例外。"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工信部科技委委员吕廷杰在2021全球物流技术大会上的观点,道出了业内对于物流产业数字化升级的普遍共识。
任芳[3](2021)在《“十四五”规划与中国物流业发展——对话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副会长王继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简称"十四五"规划)。其中,提出了哪些物流相关内容?将对整个物流业的未来发展带来哪些影响?物流装备行业又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针对这些行业关心的问题,物流行业着名专家王继祥进行了详细解析。
任芳[4](2021)在《深化创新 内外兼修 智能融合——记2020全球智能物流产业发展大会暨2020全球物流装备企业家年会》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对于整个物流行业来说意义非比寻常,在新技术进一步与物流行业深度融合,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对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冲击,"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等种种因素影响下,物流装备企业需要不断寻求突破,行业需要持续构建新生态、新秩序。"全球智能物流产业发展大会暨2020全球物流装备企业家年会"在此背景下召开,无疑对行业理清发展思路、紧跟时代步伐提供了良好助力,平台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谢梦姣[5](2020)在《基于产业集聚的区域智慧物流创新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物流业不断发展,智慧物流从理念探讨走向了实际应用。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作为智慧物流发展的基本动力,对物流行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影响深远。智慧物流既要求技术与方法的不断创新,更强调新技术、新方法在实践中运用,这意味着技术与方法创新和应用的经验及体会对智慧物流快速发展和成效体现意义重大。作为处于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中观物流层面,区域智慧物流产业的集聚和创新发展对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区域物流产业的转型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已有研究,对区域物流、智慧物流、国内外智慧物流创新发展研究现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通过明晰智慧物流的概念,在产业集聚、创新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产业集聚对区域智慧物流创新发展的影响途径及作用机制,构建区域智慧物流创新效应测算模型,并提出区域智慧物流创新发展体系框架,以此为基础,选取我国智慧物流发展领先地区——长三角进行例证分析,从不同角度剖析长三角区域智慧物流发展现状,搜集整理江浙沪两省一市2009-2018年10年间面板数据,应用本文所提出的区域智慧物流创新发展指标体系及模型,对长三角区域的智慧物流创新发展状况进行测算分析,以进一步验证区域智慧物流创新发展的影响途径及作用机制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实证结果显示:人力资本投入、创新环境和资金支持,都对区域智慧物流创新发展产生正向积极的影响,其中集聚区域内创新环境的影响最为显着。(1)长三角地区物流行业集聚基础好、集聚程度高、为智慧物流创新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地区经济及物流行业的发展,集聚程度逐年增强。(2)区域智慧物流人力资本投入越多,会带动区域智慧物流行业创新发展,使得集聚区内的交流更加频繁,形成良好的知识、信息、技术传播渠道,知识溢出更加便利,从而使得创新氛围和创新环境都有所改善和提升。(3)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对教育和科技方面的支持、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数以及相关基础性工程的建设规划等在内的相关环境因素,对区域智慧物流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效用。(4)智慧物流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充足的资金保障是智慧物流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增强智慧物流及相关行业技术创新的源动力,能够有效提升区域智慧物流行业创新研发能力,推动智慧物流行业及相关产业升级发展。综上,区域智慧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创新人力资本投入、创新环境、资金支持等方面,都对区域物流创新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殷艳娜[6](2020)在《面向服务型制造的区域物流体系均衡度测量与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重要目标,服务型制造正成为国内外制造企业竞相选择的运营模式。特别是随着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不断融入,使得由多家制造企业协同制造提供产品或服务解决方案成为可能。而在其运营中作为重要连接纽带与桥梁的物流业,尤其是区域物流体系也必然进行变革与转型。但由于服务型制造升级进程不同,及其所需物流协作程度也不相同,故其所需外部协作的物流体系要素、功能及运行模式也不尽相同。因此,这就需要有针对性识别服务型制造与区域物流体系的匹配性关系,根据服务型制造的目标与要求,研究确定区域物流体系要素、结构与控制策略则是对区域物流体系管理与控制的重要基础与客观需要。基于上述,通过文献回顾,梳理服务型制造与区域物流产业的关系、区域物流体系运行的规划与结构、区域物流体系运行测度与控制等方面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面向服务型制造的区域物流体系均衡度测量与控制策略作为主要研究工作,具体分为如下四个模块的研究内容:(1)面向服务型制造的区域物流体系均衡分析及测量理论架构。在分析服务型制造内涵及目标属性与区域物流体系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分析面向服务型制造的区域物流体系均衡形成的外部条件、基础条件、效应及具体表现,进而研究提出区域物流体系均衡度测量理论模型,给出测量理论模型的核心构成与相关理论基础,为本文研究奠定理论前提。(2)面向服务型制造的区域物流体系均衡度条件要素识别与结构分析。在要素识别的原则与总体思路指导下,应用扎根理论范式,研究面向服务型制造的区域物流体系均衡度条件要素,并对各要素的关系进行分析;基于此,提出面向服务型制造的区域物流体系均衡度条件要素结构的研究假设,结合具体实践案例,应用模糊组态比较分析方法,研究探索面向服务型制造的区域物流体系均衡度条件要素的结构,并对要素结构特征进行分析。(3)面向服务型制造的区域物流体系均衡度测量体系构建。在对物流均衡度内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面向服务型制造的区域物流体系均衡度测量思路,并确定包括测量指标体系、测量方法和判别标准的测量体系构成。基于物流均衡度的内涵,提出包括数量均衡、结构均衡和时间均衡的均衡度测量指标体系,并提出均衡度的判别标准,同时选择适合均衡度的测量方法,并给出测量流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所提出的指标体系、测量方法与测量标准的科学合理性。(4)面向服务型制造的区域物流体系均衡运行控制策略。基于均衡度内涵与测量结果分析,针对区域物流体系运行过程的不同阶段,提出了面向服务型制造的区域物流体系均衡运行的控制机理,包括服务主体甄选、体系协同运行和服务主体预警控制。服务主体甄选是通过提出计算物流辐射能力选择服务主体,服务主体运行控制是将区域物流体系超网络均衡模型作为控制目标,服务主体预警控制是借鉴控制图思想,提出区域物流体系运行控制的预警标志。针对三个控制策略分别通过应用实例与模拟仿真进行了验证。通过识别面向服务型制造的区域物流体系要素,研究提出了物流均衡度是调节服务型制造与区域物流体系关系的关键因素,进而提出均衡度的测量体系与控制策略,目的是要解决面向服务型制造的目标要求,区域物流体系构成要素选择、测量与控制的问题,为基于制造业发展的物流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研究视角,可以为区域物流宏观调控部门、制造企业及物流企业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
王继祥[7](2020)在《物流装备产业周期分析与2020年发展趋势》文中研究指明一、我国物流技术发展路径如何看待目前物流技术装备发展现状,如何分析在今后"十四五"期间我国物流技术装备的发展趋势?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出相对科学的判断分析?回答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分析我国物流技术发展的路径。根据物流技术发展历史,推动我国物流技术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信息连接,具体发展路径如下:
李洋[8](2020)在《我国物流产业政策措施与目标的协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物流发展速度飞快,2012年到2018年,社会物流总额从177.3万亿元上升至283.1万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也从18%下降至14.8%,社会物流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强势增长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指出我国物流产业政策混乱空泛、未形成完备的政策体系,一定程度阻碍了物流产业发展。因此,如何进一步完善物流产业政策以助于构建完备的物流产业政策体系对促进物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尝试从政策协同的角度出发,采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政策量化分析和统计分析法等对我国物流产业政策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包括三方面:(1)物流产业政策量化分析。首先,本文从政策力度、政策措施和政策目标三个维度出发构建了物流产业政策量化框架,并定义相应的量化标准与流程。其次,采集了我国2001年至2019年5月颁布的298篇物流产业政策作为数据基础,并根据上述量化框架对收集的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分析发现:(1)我国颁布的物流产业政策逐年增多,参与政策颁布的部门机构十分纷杂,政策类型也十分丰富,但是缺乏专业系统的物流产业政策文件。(2)政策力度普遍较低,缺乏政策力度高的法律、条例等政策,政策措施以行政措施和引导措施为主导,政策目标主要聚焦于提升物流社会化、专业化水平和加强物流标准化建设。(3)政策总效力和平均效力逐年增强,物流运行状况也越来越好,但这主要由于政策数量的累积,而不是政策力度的提升。(2)物流产业政策措施与目标的协同分析。基于上述量化结果,本文构建了物流产业政策效力协同度量模型、政策措施协同度量模型、政策目标协同度量模型和政策措施与目标协同度量模型,据此对物流产业政策的协同演变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表明:物流产业政策正逐渐由依靠单一措施向综合搭配各种措施转变,由单一目标向综合实现各种目标转变,但仍存在部分政策措施或目标与其主要政策措施及目标的协同度相对较低。此外,不同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措施也具有一定差异性。总体来看,各政策措施间、目标间、措施与目标间既表现出良好的协同又呈现出显着不同,协同的使用还有待进一步完善。(3)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根据上述分析,本文发现了我国物流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物流产业政策的科学建设,适度提高政策力度,均衡运用政策措施和政策目标,加强政策措施与目标的协同等政策建议,指导物流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完善,进而推动物流产业健康发展。在理论层面,本文将内容分析法引入到物流产业政策研究中,为物流产业政策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丰富了传统对物流产业政策进行定性分析的做法。在实践层面,本文研究成果将对于我国政府制定和完善物流产业政策提供有针对性的借鉴,有助于推动物流产业政策体系的构建以及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
王肖肖[9](2020)在《制造企业智慧物流采纳的影响因素研究与对策建议》文中研究表明工业4.0时代的到来,全球掀起了第四次工业革命,智能制造、智慧工厂和智慧物流建设成为工业4.0时代的主题,我国积极面对工业4.0时代的到来,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把握住新的发展机会。智慧物流的发展和应用,是工业4.0时代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制造企业建设智慧工厂、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支撑。然而智慧物流技术出现至今,还没有得到制造企业广泛的认同,如何增强制造企业采纳智慧物流的意愿,推进智慧物流在企业之间的应用和推广,成为目前需要加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在查阅了智慧物流和技术采纳理论研究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向和理论模型。采用TOE模型和TAM模型相结合方法,构建了本文的研究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获得研究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技术组织兼容度、高层管理者态度、运行风险、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对于企业智慧物流的采纳意愿有显着影响。中介作用方面,运行风险、隐私风险、强制压力对于采纳意愿具有完全中介效应,技术组织兼容度、竞争压力、技术任务适配度,对于采纳意愿具有部分中介效应,资源就绪度则对采纳意愿不具有中介效应。最后,针对上述研究结论,本文还分别站在政府、行业协会和智慧物流技术服务提供商以及企业的角度,对智慧物流技术服务的发展、推广和采纳提出了建议。
秦永成[10](2020)在《湖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饮食观念正在发生改变。现今市场冷冻生鲜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在不断提高,生鲜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新鲜质量和新鲜程度备受人们关注。正因消费需求的变化,冷链物流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冷链物流从最初生产到最终消费为生鲜农产品提供了适宜的储藏场所和流通条件,在保证流通质量,减少运输时间的前提下,也提升了生鲜农产品的附加价值。本文首先介绍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历程以及冷链物流的相关概述,详细阐述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相关特性特点和基础理论。然后运用比较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对比分析法,具体研究分析了湖北省农产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当前湖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来看,快速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论文基于基础理论并结合大量数据的分析来总结出制约湖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过程中的盲点及关键问题,同时通过借鉴国内、国外冷链物流发展中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湖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实际,提出适合湖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过程中需要提升的关键点,主要包括提高湖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效率以保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质量;提升农产品现代冷链物流一体化模式的整体规划;建立健全运输设备,市场建设,冷库设施建设的供给配送联运机制;加快培养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流通信息化,减少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障碍,培养专业冷链物流和冷链技术研发人才。论文提出的对策及建议给湖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二、物流技术与装备的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物流技术与装备的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凝心聚力 迎接行业变革与机遇——记2021第九届全球智能物流产业发展大会暨2021全球物流装备企业家年会(论文提纲范文)
市场驱动技术服务升级 |
机遇、挑战与策略 |
创新驱动产业发展 |
趋势与方向 |
不忘初心携手共进 |
(2)数字化技术驱动智能物流提速——2021全球物流技术大会侧记(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字化驱动智能物流提速 |
二、关键技术集中呈现 |
AI技术 |
Io T技术 |
区块链技术 |
无人化技术 |
运筹优化技术 |
智能仓储技术 |
三、引导物流技术新航向 |
一是从理论到实践。 |
二是从数字化到数智化。 |
三是从技术到服务。 |
◎四是从技术驱动到生态共建。 |
(4)深化创新 内外兼修 智能融合——记2020全球智能物流产业发展大会暨2020全球物流装备企业家年会(论文提纲范文)
方向引领趋势前瞻 |
数字化时代下的新思考 |
新技术助力深化创新 |
思维碰撞共诊发展脉搏 |
“无为”中“有为”传承中升级发展 |
(5)基于产业集聚的区域智慧物流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智慧物流及区域物流 |
1.3.2 智慧物流创新发展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及技术路线图 |
1.5.1 创新点 |
1.5.2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产业集聚 |
2.2 区域创新 |
2.3 产业集聚与创新 |
2.4 智慧物流的产业集聚与创新 |
第3章 基于产业集聚的区域智慧物流创新发展因素及模型 |
3.1 区域智慧物流创新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
3.1.1 政策环境方面 |
3.1.2 经济转型方面 |
3.1.3 社会发展方面 |
3.1.4 技术进步方面 |
3.2 区域智慧物流创新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
3.2.1 区域智慧物流创新发展外部因素分析 |
3.2.2 区域智慧物流创新发展内部因素分析 |
3.3 基于产业集聚的区域智慧物流发展创新效应模型提出 |
3.3.1 知识生产函数 |
3.3.2 基于产业集聚的区域智慧物流创新效应模型 |
第4章 区域智慧物流创新发展体系框架分析 |
4.1 区域智慧物流创新发展体系构建的目标与原则 |
4.1.1 区域智慧物流创新发展体系构建的目标 |
4.1.2 区域智慧物流创新发展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 区域智慧物流创新发展体系框架构成要素 |
4.3 区域智慧物流创新发展体系框架 |
第5章 基于产业集聚的长三角区域智慧物流创新发展例证分析 |
5.1 长三角区域智慧物流集聚发展现状 |
5.1.1 长三角区域智慧物流集聚发展的基础 |
5.1.2 相关产业支撑 |
5.1.3 技术创新能力 |
5.1.4 人才培养和供给 |
5.2 长三角智慧物流创新发展效应测算分析 |
5.2.1 数据来源 |
5.2.2 模型验证及结果分析 |
5.3 基于产业集聚的长三角智慧物流创新发展体系构建 |
5.3.1 管理系统 |
5.3.2 组织系统 |
5.3.3 网络系统 |
5.3.4 业务系统 |
5.3.5 保障系统 |
5.3.6 信息管理平台系统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和建议 |
6.1.1 结论 |
6.1.2 对策建议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6)面向服务型制造的区域物流体系均衡度测量与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依据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3 研究采用的方法 |
1.5 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有关服务型制造与区域物流体系关系的研究 |
2.1.1 关于服务型制造领域的研究 |
2.1.2 关于区域物流领域的研究 |
2.1.3 关于服务型制造与物流业关系的研究 |
2.2 关于区域物流体系要素及结构的研究 |
2.2.1 关于区域物流体系规划及要素的研究 |
2.2.2 关于区域物流体系结构的研究 |
2.2.3 关于区域物流体系功能的研究 |
2.3 有关区域物流体系运行测量及评价的研究 |
2.3.1 关于区域物流运行监测评价的研究 |
2.3.2 关于区域物流体系评价指标的研究 |
2.3.3 关于区域物流体系评价方法的研究 |
2.4 关于区域物流体系运行控制策略方面的研究 |
2.4.1 关于区域物流体系协同整合的研究 |
2.4.2 关于区域物流体系协同运作的研究 |
2.4.3 关于区域物流体系预警与优化控制的研究 |
2.5 现有研究的不足与对本文研究的启示 |
第3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框架构建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服务型制造的内涵与属性分析 |
3.1.2 区域物流体系的内涵与功能分析 |
3.1.3 物流体系均衡度的内涵与特征 |
3.2 面向服务型制造的区域物流体系均衡形成过程与状态分析 |
3.2.1 服务型制造运行对物流服务的新要求 |
3.2.2 区域物流体系对服务型制造运行的支撑 |
3.2.3 区域物流体系均衡形成的过程分析 |
3.2.4 区域物流体系均衡运行的状态分析 |
3.3 面向服务型制造的区域物流体系均衡度测量与控制理论框架 |
3.3.1 理论框架模型 |
3.3.2 理论框架的核心内容 |
3.3.3 框架的理论基础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服务型制造的区域物流体系均衡度条件要素识别 |
4.1 均衡度条件要素识别的原则与总体思路 |
4.1.1 识别遵循的原则 |
4.1.2 条件要素识别的总体思路 |
4.2 面向服务型制造的区域物流体系均衡度条件要素扎根调研与分析 |
4.2.1 区域物流体系均衡度条件要素的扎根调研 |
4.2.2 区域物流体系均衡度条件要素的扎根分析 |
4.2.3 区域物流体系均衡度条件要素的关系分析 |
4.3 面向服务型制造的区域物流体系均衡度条件要素结构的定性比较分析 |
4.3.1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4.3.2 因素赋值标准与数据搜集 |
4.3.3 定性比较分析的结果 |
4.4 面向服务型制造的区域物流体系均衡度条件要素结构分析 |
4.4.1 均衡度条件要素结构具体表现为不同要素组合 |
4.4.2 均衡度条件要素结构的不同形式支撑服务型制造不同层级目标 |
4.4.3 均衡度水平对条件要素结构有调节作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服务型制造的区域物流体系均衡度测量体系构建 |
5.1 基于要素结构的区域物流体系均衡度测量体系分析 |
5.1.1 区域物流体系均衡条件要素的协同关系模型 |
5.1.2 区域物流体系均衡条件要素的协同过程分析 |
5.1.3 区域物流体系均衡度测量体系构成及功能分析 |
5.2 面向服务型制造的区域物流体系均衡度测量指标体系设计 |
5.2.1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与流程 |
5.2.2 区域物流体系均衡度测量关键指标的选择 |
5.2.3 区域物流体系均衡度测量具体指标的筛选 |
5.2.4 区域物流体系均衡度测量指标体系解构 |
5.3 面向服务型制造的区域物流体系均衡度测量流程与方法 |
5.3.1 区域物流体系均衡度测量的流程 |
5.3.2 区域物流体系均衡度测量方法 |
5.3.3 区域物流体系均衡度的判别与分析 |
5.4 实例分析 |
5.4.1 实例选择依据 |
5.4.2 数据调研与均衡度测算 |
5.4.3 物流体系均衡度的评估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服务型制造的区域物流体系均衡运行控制策略 |
6.1 面向服务型制造的区域物流体系均衡运行控制思路与总体架构 |
6.1.1 区域物流体系均衡运行控制总体思路 |
6.1.2 区域物流体系均衡运行控制的总体架构 |
6.2 面向服务型制造的区域物流体系服务主体甄选策略 |
6.2.1 基于均衡度测量的区域物流体系服务主体甄选过程设计 |
6.2.2 面向服务型制造的区域物流体系服务主体甄选方法 |
6.2.3 基于均衡度与辐射能力的服务主体甄选策略 |
6.2.4 实例分析 |
6.3 面向服务型制造的区域物流体系运行超网络均衡控制策略 |
6.3.1 区域物流体系运行的超网络均衡属性分析 |
6.3.2 区域物流体系运行的超网络均衡模型构建 |
6.3.3 区域物流体系超网络均衡模型求解与分析 |
6.3.4 基于超网络的区域物流体系均衡运行控制策略 |
6.4 面向服务型制造的区域物流体系均衡运行预警策略 |
6.4.1 基于均衡度的区域物流体系均衡运行预警过程设计 |
6.4.2 区域物流体系均衡运行预警分析方法 |
6.4.3 区域物流体系均衡运行预警方案及策略 |
6.4.4 实例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样本的编码数值表 |
附录B 均衡度测量关键指标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C 均衡度测量指标体系筛选调查问卷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8)我国物流产业政策措施与目标的协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物流产业政策研究 |
1.2.2 政策措施与目标的协同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物流产业政策概念及构成要素 |
2.1.1 物流的概念 |
2.1.2 物流产业政策的概念 |
2.1.3 物流产业政策的构成要素 |
2.2 政策协同内涵 |
2.2.1 协同理论 |
2.2.2 政策协同的概念 |
2.2.3 政策协同的内容和方式 |
2.3 内容分析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物流产业政策量化分析 |
3.1 物流产业政策的采集 |
3.2 物流产业政策的量化模型及流程 |
3.2.1 量化框架及标准 |
3.2.2 量化流程 |
3.3 政策力度的使用情况分析 |
3.4 政策措施的使用情况分析 |
3.5 政策目标的使用情况分析 |
3.6 政策效力演变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物流产业政策措施与目标的协同分析 |
4.1 协同度量模型的构建 |
4.2 政策措施间的协同分析 |
4.2.1 其余措施与行政措施的协同 |
4.2.2 其余措施与引导措施的协同 |
4.3 政策目标间的协同分析 |
4.3.1 其余目标与提升物流社会化、专业化水平的协同 |
4.3.2 其余目标与加强物流标准化建设的协同 |
4.4 政策措施与目标的协同分析 |
4.4.1 提升物流社会化、专业化水平与政策措施的协同 |
4.4.2 加强标准化建设与政策措施的协同 |
4.4.3 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与政策措施的协同 |
4.4.4 推进物流技术装备现代化与政策措施的协同 |
4.4.5 推进区域物流协调发展与政策措施的协同 |
4.4.6 推进国际物流发展与政策措施的协同 |
4.4.7 发展绿色物流与政策措施的协同 |
4.5 协同规律分析 |
4.5.1 政策措施协同规律分析 |
4.5.2 政策目标协同规律分析 |
4.5.3 政策措施与目标协同规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A 政策措施量化框架及标准 |
附录B 政策目标量化框架及标准 |
(9)制造企业智慧物流采纳的影响因素研究与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 |
1.5 研究特色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智慧物流相关研究 |
2.1.1 智慧物流概念与核心框架 |
2.1.2 智慧物流的特征 |
2.1.3 智慧物流的国内外研究 |
2.2 技术采纳行为理论的相关研究 |
2.2.1 基于个体层面的技术采纳研究 |
2.2.2 基于组织层面的技术采纳研究 |
2.2.3 采纳理论总结 |
第三章 假设提出与研究模型建立 |
3.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3.1.1 技术维度变量定义及假设 |
3.1.2 组织维度变量定义及假设 |
3.1.3 环境维度变量定义及假设 |
3.1.4 风险维度变量定义及假设 |
3.1.5 中介变量定义及假设 |
3.2 理论模型 |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
4.1 调查问卷设计思想 |
4.2 调查问卷测量题项设计 |
4.2.1 技术维度题项设计 |
4.2.2 组织维度题项设计 |
4.2.3 环境维度题项设计 |
4.2.4 风险维度题项设计 |
4.2.5 中介变量题项设计 |
4.2.6 采纳意愿题项设计 |
4.3 实证分析 |
4.3.1 分析工具与方法 |
4.3.2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
4.3.3 多重共线性检验 |
4.3.4 信度效度检验 |
4.3.5 结构模型 |
4.3.6 制造业三大类企业结构模型拟合 |
4.3.7 大中小型企业结构模型拟合 |
4.4 结果分析 |
4.4.1 技术维度 |
4.4.2 组织维度 |
4.4.3 环境维度 |
4.4.4 风险维度 |
4.4.5 中介因素 |
4.4.6 制造业三大类企业的角度 |
4.4.7 大中小型企业的角度 |
4.5 对策建议 |
4.5.1 对企业的建议 |
4.5.2 对政府及行业协会的建议 |
4.5.3 对智慧物流服务提供商的建议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结果 |
5.2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装备制造企业智慧物流应用的影响因素调查 |
在校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湖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1.6.1 可能的创新点 |
1.6.2 本文研究的不足 |
第2章 冷链物流概述及其理论基础 |
2.1 冷链物流的概述 |
2.1.1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概念 |
2.1.2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特性 |
2.2 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理论 |
2.2.1 供应链管理理论 |
2.2.2 产业融合理论 |
2.2.3 交易成本理论 |
第3章 湖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
3.1 湖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现状 |
3.1.1 湖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供给现状 |
3.1.2 湖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需求现状 |
3.2 农产品冷链物流交通运输设施现状 |
3.2.1 交通运输网络建设 |
3.2.2 交通运输营运能力 |
3.3 农产品冷链物流仓储设施现状 |
3.3.1 冷库基础发展建设 |
3.3.2 冷库节点经营方式 |
3.4 第三方冷链物流市场主体现状 |
3.4.1 第三方冷链企业营运模式 |
3.4.2 第三方冷链企业数量规模 |
3.5 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现状 |
第4章 湖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 湖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发展不完善 |
4.1.1 冷链物流市场分布不均匀 |
4.1.2 冷链物流市场管理模式落后 |
4.2 农产品冷链物流交通运输效率不高 |
4.2.1 农产品冷链运输协调性有待提高 |
4.2.2 农产品冷链运输比例偏低 |
4.3 冷链仓储设备布局不合理 |
4.3.1 冷库区域发展不均衡,技术设备陈旧 |
4.3.2 冷库管理核心理念缺失,经营水平落后 |
4.3.3 冷库建设的积极性与观望性并存现象严重 |
4.4 第三方冷链物流市场集中度不高 |
4.5 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
4.6 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短缺 |
第5章 国内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先进的发展经验及启示 |
5.1 国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先进的发展经验 |
5.1.1 美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先进的发展经验 |
5.2 国内农产品冷链物流先进的发展经验 |
5.2.1 天津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先进的发展经验 |
5.3 国内外成功经验对湖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启示 |
5.3.1 政府大力推进发展相关法律及标准完善 |
5.3.2 技术创新先,规范管理手段新 |
5.3.3 逐步构建适合当地社情民情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
第6章 湖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冷链市场发展 |
6.2 完善冷链物流交通运输网络建设 |
6.3 提升冷链物流仓储技术装备水平 |
6.4 壮大第三方冷链物流产业 |
6.5 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 |
6.5.1 整合优质资源打造物流网络服务平台 |
6.5.2 推进冷链物流企业对信息化重视程度 |
6.6 加大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培养力度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四、物流技术与装备的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凝心聚力 迎接行业变革与机遇——记2021第九届全球智能物流产业发展大会暨2021全球物流装备企业家年会[J]. 赵皎云,任芳. 物流技术与应用, 2022(01)
- [2]数字化技术驱动智能物流提速——2021全球物流技术大会侧记[J]. 张颖川. 物流技术与应用, 2021(06)
- [3]“十四五”规划与中国物流业发展——对话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副会长王继祥[J]. 任芳. 物流技术与应用, 2021(05)
- [4]深化创新 内外兼修 智能融合——记2020全球智能物流产业发展大会暨2020全球物流装备企业家年会[J]. 任芳. 物流技术与应用, 2021(01)
- [5]基于产业集聚的区域智慧物流创新发展研究[D]. 谢梦姣.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0(06)
- [6]面向服务型制造的区域物流体系均衡度测量与控制策略研究[D]. 殷艳娜. 沈阳工业大学, 2020
- [7]物流装备产业周期分析与2020年发展趋势[A]. 王继祥. 2020中国仓储配送行业发展报告(蓝皮书), 2020
- [8]我国物流产业政策措施与目标的协同研究[D]. 李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9]制造企业智慧物流采纳的影响因素研究与对策建议[D]. 王肖肖.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5)
- [10]湖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研究[D]. 秦永成. 长江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