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ppa分析在肝活检病理诊断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Kappa分析在肝活检病理诊断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一、Kappa分析在肝穿刺活检病理诊断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皮芹[1](2021)在《Hsa-circ-0009158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环状RNA在多种生物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然而,hsa-circ-0009158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的作用目前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hsa-circ-0009158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143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肝正常细胞系及4个肝细胞癌细胞系中检测hsa-circ-0009158的表达,同时分析在组织中hsa-circ-0009158的表达水平差异与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之间的潜在相关性。结果:Hsa-circ-0009158在肝细胞癌组织及肝癌细胞系中呈高表达(P<0.001)。而且,hsa-circ-0009158的表达水平与肿瘤脉管癌栓、组织学分型、肿瘤复发有显着关系(P<0.05)。此外,hsa-circ-0009158高表达的肝细胞癌患者具有更高的复发率和更短的总体生存时间(P<0.001)。多变量COX分析表明,hsa-circ-0009158高表达的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危险比率分别是3.333(95%CI:2.127、5.221)和17.505(95%CI:9.223、33.222)。结论:Hsa-circ-0009158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高表达,被认为是预测肝细胞癌患者不良预后及复发的有希望的生物标志物。

柴森[2](2020)在《HSP70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和比较血清甲胎蛋白(AFP)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血清HSP70浓度水平与肝细胞癌分期及肝功能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86例被确诊为肝细胞癌患者作为PHC组,和同期住院肝硬化患者48例作为肝硬化组以及来我院健康体检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ELISA法检测血清AFP和HSP70的浓度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比较HSP70和AFP的诊断效能,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血清HSP70浓度水平肝癌分期与肝功能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原发性肝癌组和肝硬化组患者血清HSP70浓度水平显着高于健康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肝细胞癌组和肝硬化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血清AFP和HSP70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2和0.903;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的血清HSP70显着高于中期和早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hild-Pugh C级患者的血清HSP70平均浓度明显高于A级及B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AFP相比,HSP70对早期肝癌的诊断更为敏感;血清HSP70浓度水平有助于肝细胞癌的分期和肝功能的分级,肝癌进展到晚期,肝脏储备功能越差,HSP70浓度水平越高。

王武生[3](2020)在《基于乙肝患者生化信息的肝纤维化无创预测模型构建及其可视化》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旨在确定合理的降维和变量筛选方法来选择合适的预测因子,利用现有的已接受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的乙肝患者的血清生化水平指标,建立无创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的预测模型,并实现模型的可视化,用以筛选需要进行肝穿确诊的人群,或者实现患者自检,提早筛查的功能,从而达到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更好地支持临床决策和诊治的目的。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2009年至2014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采集的共计1224例的全部肝病门诊患者,经过纳入和排除标准的筛选,867例乙肝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频数及构成比来描述离散型变量的情况,中位数和上下四分位数来描述连续型变量的情况。随后将数据按照7:3分为两组,分别用于模型构建和外部测试,建模组数据经过LASSO(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降维和随机森林两种变量筛选方法综合筛选模型的预测因子,确定候选变量。筛选后的变量经过决策树分箱后纳入到模型中,利用Logistic回归拟合模型,得出各预测变量指标模型系数。利用校正曲线和受试者工作曲线及曲线下面积进行模型预测能力的评定,利用决策曲线判对模型的最终收益进行评定,最终实现模型的可视化。结果:经过基本情况描述单变量分析,保留21个预测因子。867例患者按照7:3的比例分成建模组和验证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衡可比。随后对建模组内数据进行降维和变量筛选,其中LASSO降维分析排除6个变量,而随机森林分析剔除7个变量,综合二者变量选择排除10个预测因子,保留TT、APOB、DD、CHOL、AST、ALPK、APTT、TBA、GGT、PLT、AFP这11个随后用于模型构建的预测因子。单变量决策树分箱将这11个变量离散化,其中4个转化成二分类指标,5个转化成三分类指标,2个转化成四分类指标。分箱后的变量作为解释变量,二分类的肝穿结局变量作为因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最终7个变量纳入模型中,其中APOB和PLT可以解释为肝纤维化的保护因素,而其他的5个变量AFP、GGT、TBA、APTT、TT可以认为是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对模型单变量拟合的检验发现,模型整体拟合良好,没有变量出现过度拟合状况。另外,建模组和校正组校正曲线显示预测与实际情况贴合紧密,预测符合实际。而在受试者工作曲线中,建模组曲线下面积为0.834(0.802-0.862),验证组曲线下面积为0.818(0.765-0.863),两组面积均超过0.8,模型预测准确度高。而决策曲线结果显示模型收益高于现有的几个简单纤维化诊断模型。结论:本研究中LASSO降维和随机森林联合筛选11个候选变量,决策树分箱将他们离散化,而最终模型提示载脂蛋白B(APOB)和血小板计数(PLT)是纤维化的保护因素,γ-谷氨酸转肽酶(GGT)、血清总胆汁酸(TBA)、甲胎蛋白(AFP)、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凝结时间(TT)是纤维化的危险因素。模型整体表现优异,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34和0.818,准确度和综合效益均高于一般模型,转化后的诺谟图更加直观和快捷,值得广泛推广,同时也可以给其他的纤维化研究提供依据。

戴琳[4](2019)在《斗篷遮盖推拿法在儿童临床研究中的盲法有效性评价》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可应用在小儿推拿临床研究中的盲法,并评估该盲法的有效性,初步分析影响该盲法有效性的潜在因素,为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盲法研究设计,将60例受试者按照1:1 比例随机分为真实推拿组和安慰推拿组。两组都采用研发的斗篷遮盖盲法,真实推拿组在斗篷遮盖下进行真实的小儿推拿操作,安慰推拿组在斗篷下进行安慰推拿操作,完成真实或安慰推拿治疗后,分别由家长和第三方观察者对受试者接受何种推拿方法进行主观猜测并记录结果,同时记录家长对小儿推拿的主观看法、孩子(≥3岁)在治疗完成后对小儿推拿的感觉等信息,以判断家长和观察者在斗篷遮盖推拿法的盲法作用下,是否能准确区分真实推拿和安慰推拿,从而评估斗篷遮盖推拿法的盲法有效性及潜在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受试者60人,真实推拿组30人,安慰推拿组30人,所有受试者完成了试验的整个流程。所有受试者的家长中,仅有28位家长正确的猜出了孩子所接受的操作,即猜对率为46.67%。;没有任何一位家长认为孩子所接受的操作是安慰推拿,只有极少一部分家长选择不确定,多数家长均认为孩子接受了真实推拿,其中真实推拿组的猜对率为93.3%,可能与安慰推拿在斗篷下的假推拿动作给家长带来的视觉效果等因素有关,但仍不能排除部分家长确实猜对了孩子的分组;观察者的猜对率为35%,猜对率较低的原因是其中38.3%的观察者选择了不确定。所有受试者患儿中,其中大于3岁的有10位患儿,均表示真实推拿或安慰推拿没有使他们感到不舒服。两组家长猜测的构成情况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观察者的猜测构成情况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家长的猜对构成情况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观察者的猜对构成情况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60例家长对小儿推拿的认知度,目睹小儿推拿的频次,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其猜对率没有显着影响(P>0.05)。结论:综上分析,家长和观察者在斗篷遮盖推拿法的实施时并不能准确地判断是真实推拿还是安慰推拿,在需要盲法设计的临床研究中应用斗篷遮盖推拿法可以保证盲法的有效实施。

王芳华[5](2019)在《慢性乙肝患者肝脏病理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慢乙肝病号的肝组织学病理活检特征,筛查同明显的组织学损伤病变相关的常规临床生化指标。对慢乙肝患者肝脏病理改变的相关联因素进行了解,逾期为慢性乙肝患员的实际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262例完善肝穿的乙型肝炎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在不同ALT水平下患者的病理特点,从而对其在组织学变化与常规临床生化指标的关系深入分析。SPSS18.0软件为该研究所使用的数据统计分析软件,用均数±标准差或数量(%)表示数据资料,采用精确概率法或卡方检验法进行组间计数资料比较并采Spearman进行相关分析。对各参数与显着性肝脏组织学异常的关系,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多种检查的诊断价值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评估。取双侧检验法行统计学检验,检验标准以a=0.05为主,P<0.05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LT水平不同分组下,纳入研究的慢性乙肝患者,较严重的炎症(即G>2)发生率为:ALT≤ULN组17.31%(9/52)、ALT 1-2 ULN组44.21%(42/95)、ALT>2ULN组92.12%(92/115)。不同ALT水平分组下,较严重的肝纤维化(>S2)的发生率为:ALT≤ULN组19.23%(10/52)、ALT 1-2ULN组37.89%(36/95)、ALT>2ULN 61.74%(71/115)。结果显示,在较为严重的肝脏炎症发生率和较严重的肝纤维化发生率方面,ALT>2ULN组患者均比ALT 1-2ULN组与ALT≤ULN呈现出显着增高的结果(P≤0.001)。对ALT、AST、ALb与严重的炎症相关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显着性炎症ROC曲线下面积在ALT、AST预测下,为(0.8360.869±0.03)。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AST、PLT、AKP、AKP与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相关,肝显着性纤维化ROC曲线在APRI、PLT、AKP、GGT所组成的预测模型进行预测,面积为(0.8410.882±0.03)。结论:在慢性乙肝患者肝脏显着性组织学中,比较常见ALT正常或轻度升高的现象,通过对APRI、APAG与肝纤维化分级的相关性分析发现,APRI、APAG与纤维化分期都有非常密切的相关性。

雷凡[6](2019)在《代谢组学分析用于辅助肝癌诊断及预后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当今世界致死率第三高的恶性肿瘤。早期肝癌无特异性临床症状、无明显阳性体征或仅有类似肝硬化体征,当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时肝癌已处于中晚期,极大地影响了肝癌的治愈率及预后。代谢组学是继转录组学和基因组学之后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是系统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原理是通过分析生物体内小分子代谢物的生物变化,来研究整体的生物代谢状况。代谢组学技术已经在疾病分型、标志物发现、药物毒性评价等方面展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学者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对肿瘤等疾病进行研究并寻找潜在的代谢生物标志物。本研究通过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采用DBS直接注射质谱技术对41例首次确诊的肝癌、48例肝硬化、40例肝癌未复发、41例肝癌复发患者的血样标本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筛选出用于辅助肝癌及判定预后的差异代谢物,希望为肝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方法1.研究对象及实验分组:本研究选取我院住院患者170例(其中包括41例首次确诊肝癌、48例肝硬化、经治疗后41例复发肝癌和40例未复发肝癌患者),分为三个实验组。实验组1为41例首次确诊肝癌患者和48例临床确诊肝硬化患者。实验组2为41例治疗后肝癌未复发和40例肝癌复发患者。实验组3为48例肝硬化与41例肝癌复发患者。诊断标准参照2017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发布的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指南,收取上述受试者的全血标本。2.实验方法:基于干血滴(DBS)的直接注射质谱代谢组学方法。检测的目标代谢物包含23个氨基酸和26个酰基肉碱。3.生物标志物的筛选及鉴定:将实验结果进行提取、预处理等分析后通过谱库检索对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随后将所得数据进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模型分析,通过分析数据后寻找差异性代谢产物,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用ROC曲线验证差异性代谢物的判别能力。结果1.通过多因素分析:肝硬化组中10个检测分子(3种氨基酸Ala,Orn,Ser和7个肉碱(C4-OH,C4,C5,C5-OH,C10,C10:1,C14:1)和2个比值C4/C3,Orn/Cit高于肝癌组。而肝癌组中4个检测分子C16:1-OH,C18,C22,C24和2个比值C5DC/C5-OH,Gly/Ala高于肝硬化组。2.通过多因素分析:在肝癌未复发组与肝癌复发组之间发现了6种差异代谢物。基于这6种代谢物进行回归分析,建立诊断模型,用于判定肝癌复发与否。3.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肝硬化组患者与经治疗肝癌复发患者之间存在13种差异性代谢物及6种比值异常。结论代谢组学方法可以为肝癌的早期诊断与预后评估提供新的生物标记物,为肝癌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段星星,彭娅,刘凌萍,张杰,徐香芬,陈文娟[7](2018)在《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超声诊断胆道闭锁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 SWE)在超声诊断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 B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8例临床表现为持续性黄疸的新生儿及婴儿行常规超声及SWE检查。以手术诊断或肝穿刺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分为BA组与非BA组。应用ROC曲线得到SWE诊断BA的肝脏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最佳阈值及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性,并得到各二维灰阶超声征象及多种征象联合诊断BA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138例患儿中经手术及病理确诊为BA者51例,余87例由临床排除BA后均归为非BA组。在所有黄疸患儿中,LSM诊断BA的最佳阈值为12.35 kPa,AUC为0.936,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84.3%、89.7%。在并联试验中,三角索带征(triangular cord sign, TC)联合胆囊异常(abnormal gallbladder,AbGB)在所有患儿及日龄≤30d的患儿中具有最佳的诊断效能;在日龄>30d的患儿中,LSM联合TC征与TC联合AbGB一样具有最大的AUC及诊断准确性,分别为,0.987、98.6%。结论 SWE及二维灰阶超声对BA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LSM可作为超声诊断BA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李超[8](2018)在《磁共振IVIM-DWI、IDEAL-IQ评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我国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viral hepatitis B,CHB)高发地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造成肝纤维化的主要原因,如果不进行有效治疗,肝纤维化将最终进展为不可逆转的肝硬化。临床检测肝纤维化的方法较多。肝穿活检存在很多弊端。超声弹性成像FibroScan不适于肋间隙过窄、腹水和过度肥胖的病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评价肝纤维化能力有限。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理论使用双指数模型,可区分组织中水分子布朗运动与毛细血管微循环运动,因此,IVIM成像有可能更加准确地诊断与评价肝纤维化。目的优化3.0T磁共振IVIM肝脏成像的技术参数,分析单纯扩散系数(Pure diffusion coefficient,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Pseudo diffusion coefficient,D*)及灌注分数(Perfusion fraction,f)值与慢乙肝肝纤维化程度相关性,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对慢乙肝肝纤维化程度评估的价值。材料与方法81例慢乙肝患者根据肝穿病理分为轻度肝纤维化组、中度肝纤维化组和重度肝纤维化组,22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3.0T超导磁共振仪(Discovery MR750,GE Healthcare,USA),8通道相控阵腹部表面线圈,使用呼吸门控,行磁共振T1WI(T1Weighted imaging)、压脂T2WI(Fat suppression T1 Weighted imaging)平扫、IVIM-DWI等检查。扫描数据传输到GE ADW4.5后处理工作站处理。分析对照组与肝纤维化组之间以及肝纤维化各组之间的D、D*及f值的差异。结果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肝组织的D、D*及f值均逐渐减低,D、D*及f值在对照组与肝纤维化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值在轻度肝纤维化组与中度肝纤维化组、轻度肝纤维化组与重度肝纤维化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中度肝纤维化组与重度肝纤维化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值在肝纤维化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在轻度肝纤维化组与重度肝纤维化组、中度肝纤维化组与重度肝纤维化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轻度肝纤维化组与中度肝纤维化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肝纤维化组的D、D*及f值分别是(0.540±0.030)×10-3mm2/s和(0.422±0.054)×10-3mm2/s、(0.381±0.025)×10-1mm2/s和(0.321±0.047)×10-1mm2/s、(0.252±0.004)和(0.231±0.012)。轻度肝纤维化组的D、D*及f值分别是(0.489±0.026)×10-3mm2/s、(0.349±0.039)×10-1mm2/s、(0.237±0.007),中度肝纤维化组的分别是(0.401±0.031)×10-3mm2/s、(0.319±0.036)×10-1mm2/s、(0.235±0.006),重度肝纤维化组的分别是(0.370±0.045)×10-3mm2/s、(0.269±0.053)×10-1mm2/s、(0.208±0.011)。结论磁共振IVIM-DWI参数D、D*及f值可反映慢乙肝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在慢乙肝肝纤维化的无创性诊断和分期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背景有研究表明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与铁过载有关。肝铁沉积可能是慢乙肝肝纤维化的协同风险因素,也可以影响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有较多研究认为肝铁沉积与肝纤维化程度显着相关。R2*值经常被用来作为一个反映肝铁浓度的可靠指标。通过MR IDEAL-IQ序列(Iterative decomposition of water and fat with echo asymmetry and the least squares estimation quantification sequence,定量不对称回波的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序列)可以获得如R2*值等定量信息。因此,IDEAL-IQ具有区分肝纤维化程度的潜力。目的本研究目的是探讨IDEAL-IQ序列R2*值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定量评估和分期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根据Scheuer法进行肝纤维化病理分期、分组。共入选慢乙肝肝纤维化患者55人,其中S1期(21例)、S2期(13例)、S3期(10例)、S4期(11例)。将S1定义为轻度肝纤维化组,S2和S3定义为中度肝纤维化组,S4定义为重度肝纤维化组。另外招募健康志愿者20名。所有受试者都接受3.0TMRI检查,扫描包括IDEAL-IQ等多个序列。扫描得到的数据传输到ADW 4.5后处理工作站,自动生成R2*图等。在重建的R2*图上选取感兴趣区域(ROI),并测量R2*值。最后得到的R2*值为所有ROI的平均值。采用统计学分析正常对照组和肝纤维化组之间、肝纤维化分组之间肝脏R2*值的差异,并分析评价肝脏R2*值和肝纤维化分组之间的相关程度。结果正常对照组与肝纤维化组的R2*值分别是(29.24±1.84)Hz、(31.19±2.10)Hz。轻度肝纤维化组、中度肝纤维化组和重度肝纤维化组的R2*值分别是(29.90±1.65)Hz、(31.28±1.80)Hz和(33.47±1.45)Hz。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进展,肝脏R2*值逐渐增大。R2*值在正常对照组和肝纤维化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方差分析和Bonferroni校正表明R2*值可以区分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R2*值与肝纤维化分组之间存在中度正相关。结论慢乙肝纤维化肝脏的R2*值高于正常肝脏,并随病理分期的进展而增加。由IDEAL-IQ序列获得的定量参数R2*可准确区分纤维化肝脏或正常肝脏,评估不同程度慢乙肝肝纤维化。

王思云[9](2017)在《18F-FDG PET/CT纹理分析在评价食管癌分期和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和意义]探讨18F-FDG PET/CT纹理分析在评价食管癌TNM分期和评估食管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和PET/CT结果。纹理分析采用PET/CT的原始DICOM数据进行处理。1.对2007年7月至2015年9月137例术前行PET/CT检查和手术治疗患者进行分析。测量原发病变PET的纹理分析参数。以病理为金标准。分析临床资料和纹理分析与T、N分期的关系,界值由ROC曲线得出。比较有无潜在淋巴结转移组间的纹理参数;比较早期和局部晚期食管癌组间的纹理参数;分析能否预测潜在淋巴结转移和局部晚期食管癌。2.对2007年7月至2016年12月63例首诊食管癌伴远处转移和38例同时伴发其他恶性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比较食管癌有无转移组间纹理参数的差别。分析食管癌远处转移和伴发肿瘤的分布情况。3.对2007年7月至2016年12月38例术前新辅助化疗前和14例新辅助化疗前后序列PET检查患者进行分析。以病理为金标准。比较术前PET纹理参数和化疗前后变化值在新辅助化疗反应组和无反应组的差别,选取有预后价值的纹理参数,分析有价值的纹理参数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1、食管鳞癌原发病变的长度、SUVmax、SUVmean、MTV、TLG、Entropy、Homogeneity、LRE、Busyness 与病理 T 分期呈正相关,Contrast、Dissimilarity、SRE、Coarseness、Complexity、SZE、SNE与病理T分期呈负相关。食管鳞癌患者年龄和原发病变长度、分化程度、病变位置、SUVmax、TLG、SUVmean、MTV、Contrast、Entropy、Homogeneity、Dissimilarity、SRE、LRE、Coarseness、Busyness、Complexity、SZE、LZE、SNE和LNE与食管癌N分期不相关;在临床NO期食管癌患者区域淋巴结转移组和非转移组间的差异无显着性意义。食管鳞癌病变长度、TLG、SUVmean、Entropy、Homogeneity、Coarseness、Busyness在早期食管癌和局部晚期食管癌组间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2、SUVmax、TLG、SUVmean、MTV、SULpeak、Contrast、Entropy、Homogeneity、Dissimilarity、SRE、LRE、Coarseness、Busyness、Complexity、SZE、LZE、SNE和LNE在食管癌远处转移组无远处转移组间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食管癌远处转移部位包括肝、肺、骨、脑、肾上腺、肾、软组织结节、颈部和腹盆腔淋巴结。食管癌伴发其他恶性肿瘤包括肺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口咽癌、肝癌、甲状腺癌、喉癌、前列腺癌、胆管细胞癌、上颌窦癌和睾丸生殖细胞肿瘤。3、食管鳞癌新辅助化疗前SUVmax、SULpeak和新辅助化疗前后△SUVmax、△SUVmean、△TLG、△MTV、△entropy在新辅助化疗反应组和无反应组间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SUVmax和SULpeak预测食管癌新辅助化疗有无反应的最优阈值为12.97和-100994.80。以最优阈值为界值的组间PFS差异有显着性意义。[结论]18F-FDG PET/CT纹理参数在食管鳞癌T、M分期评价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预后中具有一定价值,但在N分期中价值不大;在评价首诊食管癌远处转移部位和伴发其他恶性肿瘤中具有重要价值。18F-FDG PET/CT纹理参数有可能提供更多肿瘤评估和预后信息,尚需大样本多中心数据进行进一步研究。

任恬恬[10](2017)在《ARFI技术无创定量评价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中声触诊组织量化(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无创评价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脂肪变性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全部病例均来自2016年9月-2016年12月的住院患者,行腹部超声、计算机体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并根据二维超声声像图、CT结果将目标人群分成:健康人群65例与NAFLD患者155例,后者包括轻度脂肪肝组71例,中度脂肪肝组48例,重度脂肪肝组36例。四组间一般人群特征、血生化指标、肝脏及脾脏弹性超声指标多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之间比较采用LSD法。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分析。截断值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 operating charaeteristie curve,ROC),选取灵敏度与特异度相加最大值时。双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单因素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肝VTQ、肝/脾VTQ、APRI均与NAFLD分度具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1、0.47、0.37(P<0.001)。正常组与轻度组肝VTQ、肝/脾VTQ、APRI、ALT、AST无统计学意义,重度组的肝VTQ、肝/脾VTQ、APRI、ALT、AST高于正常及轻度组;TG、GT、APO B及HDL均高于正常组;Cys C高于轻度组。中度组的肝VTQ、肝/脾VTQ、APRI、HDL、ALT、AST均高于正常及轻度组;TG、GT、APO B均高于正常组。NAFLD患者轻度脂肪肝组:肝VTQ、肝/脾VTQ和APRI平均值分别为1.16±0.28m/s、0.46±0.14m/s、0.39±0.22,中度脂肪肝组:肝VTQ、肝/脾VTQ和APRI平均值分别为1.45±0.41 m/s、0.59±0.16m/s、0.52±0.23,重度脂肪肝组:肝VTQ、肝/脾VTQ和APRI平均值分别为1.62±0.34 m/s、0.65±0.04m/s、0.57±0.22。三种测值均与NAFLD的严重程度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肝VTQ 0.61(P<0.001)、肝/脾VTQ 0.47(P<0.001)、APRI指数0.37(P<0.001)。ARFI诊断NAFLD程度的轻中重度脂肪肝的肝VTQ截断值分别为:1.00m/s、1.22m/s、1.42m/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7、0.86、0.97,灵敏度分别为:76%、94%、94%,特异度分别为:60%、71%、92%。ARFI诊断NAFLD程度的轻中重度脂肪肝的肝/脾VTQ截断值分别为:0.30m/s、0.51m/s、0.56m/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1、0.74、0.84,灵敏度分别为:94%、88%、94%,特异度分别为:20%、68%、80%。APRI诊断NAFLD程度的轻中重度脂肪肝截断值分别为:0.33×109、0.43×109、0.50×109,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5、0.71、0.81,灵敏度分别为:57%、58%、70%,特异度分别为:60%、75%、83%。肝VTQ和CT结果的一致性检验,Kappa=0.7721,P=0.007。结论:肝VTQ、肝/脾VTQ和APRI指数对NAFLD的轻中重度脂肪肝的定量评价中都是有意义的,ARFI技术作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较APRI指数能更准确的无创定量评价NAFLD严重程度,经ARFI技术测定的肝VTQ值较肝/脾VTQ值更能准确、全面的定量评价NAFLD严重程度。Kappa=0.7721,P=0.007,说明ARFI技术中的肝VTQ与CT检查这两种检测方法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定量评估一致性较好。

二、Kappa分析在肝穿刺活检病理诊断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Kappa分析在肝穿刺活检病理诊断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Hsa-circ-0009158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明确纳入、排除标准
        1.2 临床标本的收集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qPT-PCR
        2.3 细胞株
    3 质量控制
    4 统计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环状RNA概述及在肝癌分子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2)HSP70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内容与方法
    1 研究材料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3 研究资料收集
        1.4 标本采集及要求
    2 内容与方法
        2.1 主要仪器
        2.2 甲胎蛋白的测定
        2.3 HSP70 的测定
    3 统计学分析
    4 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3)基于乙肝患者生化信息的肝纤维化无创预测模型构建及其可视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组织学检查
    2.3 预测因子
    2.4 统计分析方法
        2.4.1 数据降维与变量筛选
        2.4.2 回归模型构建
        2.4.3 模型评估
        2.4.4 模型可视化
3 结果
    3.1 患者的基线特征描述
    3.2 数据分组
    3.3 降维与变量筛选
        3.3.1 LASSO降维结果
        3.3.2 随机森林变量筛选结果
    3.4 回归模型构建
        3.4.1 建模前分箱
        3.4.2 Logistic回归模型
    3.5 统计模型检验
        3.5.1 变量校准
        3.5.2 校正曲线
        3.5.3 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价
        3.5.4 决策曲线
    3.6 模型可视化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实践报告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斗篷遮盖推拿法在儿童临床研究中的盲法有效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盲法概念、实施及其有效性评价的意义
    1.2 临床研究中盲法和对照的研究现状
        1.2.1 药物疗法
        1.2.2 中医非药物疗法
        1.2.3 补充替代医学中其他非药物疗法的对照模式
    1.3 盲法的有效性评估
    1.4 小儿推拿对照方法的研究现况
        1.4.1 国外的发展现况
        1.4.2 国内的发展现况
    1.5 小儿推拿安慰对照的研发
        1.5.1 斗篷遮盖推拿法的研发
        1.5.2 小儿推拿安慰装置有效性评价
第二章 研究方法及内容
    2.1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2.1.1 研究目的
        2.1.2 研究意义
        2.1.3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案
        2.2.1 研究类型
        2.2.2 研究对象
        2.2.3 研究地点
        2.2.4 纳入标准
        2.2.5 排除标准
        2.2.6 样本估算
        2.2.7 随机分组及盲法的实施
        2.2.8 实施方案
        2.2.9 干预措施
        2.2.10 效应指标
        2.2.11 病例观察表
    2.3 斗篷的概念及SOP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说明
    2.4 试验结束后的补偿性治疗
    2.5 统计分析
    2.6 重点解决的问题
        2.6.1 随机分组过程中的分配隐匿和随机化
        2.6.2 研究实施过程中的盲法
    2.7 预期的研究成果
        2.7.1 发展切实可行的小儿推拿安慰方法,增强小儿推拿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等级
        2.7.2 利用家属及研究人员的信息反馈评估斗篷遮盖安慰推拿法的有效性,并利用统计学分析证实了这种新型的安慰推拿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2.7.3 探究可能影响斗篷遮盖推拿法盲法有效性的潜在影响因素
    2.8 伦理审查和临床注册
第三章 结果
    3.1 基本信息分析
    3.2 猜对率分析
        3.2.1 家长猜对率分析
        3.2.2 观察者猜对率分析
        3.2.3 家长与观察者猜测情况分析
    3.3 一致性分析
        3.3.1 家长与观察者的一致性分析
        3.3.2 信任度的一致性分析
        3.3.3 依从性的一致性分析
        3.3.4 家长猜测对错情况与观察者猜测情况的一致性
    3.4 认知度分析
    3.5 信赖度分析
    3.6 连续三天接受小儿推拿治疗的依从性分析
    3.7 影响因素分析
        3.7.1 性别对猜测对错的影响
        3.7.2 不同年龄阶段对猜测对错的影响
        3.7.3 受教育程度对猜测对错的影响
        3.7.4 职业对猜测对错的影响
        3.7.5 认知度对猜测对错的影响
        3.7.6 目睹小儿推拿操作的频率对猜测对错的影响
        3.7.7 家长对小儿推拿的信赖度对猜测对错的影响
        3.7.8 家长对连续三天小儿推拿治疗接受的可能性对猜测对错的影响
    3.8 观察者对家长的猜测的相关信息分析
        3.8.1 观察者对家长能否猜出的猜测情况分析
        3.8.2 观察者对家长信赖度猜测的分析
        3.8.3 观察者对家长接受连续3天治疗可能性的猜测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基本信息分析
    4.2 盲法有效性分析
    4.3 家长和观察者的一致性分析
    4.4 认知度分析
    4.5 信赖度分析和连续三天接受小儿推拿治疗的依从性分析
    4.6 相关性分析
    4.7 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5)慢性乙肝患者肝脏病理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室检测及资料收集
        2.2 肝穿刺术及肝组织病理学诊断
    3 质量控制
    4 统计方法
    5 研究技术路线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6)代谢组学分析用于辅助肝癌诊断及预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实验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8)磁共振IVIM-DWI、IDEAL-IQ评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MR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评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研究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磁共振 IDEAL-IQ 序列评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初步研究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乙肝肝纤维化成像技术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9)18F-FDG PET/CT纹理分析在评价食管癌分期和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18)F-FDG PET/CT纹理分析在食管癌T分期和N分期中的应用
    1.1 材料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显像仪器与显像剂
        1.1.3 显像方法及条件
        1.1.4 图像重建及融合
        1.1.5 图像分析
        1.1.6 纹理分析
        1.1.7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患者基本数据
        1.2.2 ~(18)F-FDG PET/CT纹理分析参数与食管癌T分期的关系
        1.2.3 18F-FDG PET/CT纹理分析参数与食管癌N分期的关系
        1.2.4 ~(18)F-FDG PET/CT纹理分析参数在评价早期和局部晚期食管癌中的价值
    1.3 讨论
        1.3.1 ~(18)F-FDG PET/CT纹理分析软件及参数的选择
        1.3.2 ~(18)F-FDG PET/CT纹理分析在食管癌T和N分期中的价值
第二部分 18F-FDG PET/CT纹理分析在食管癌M分期和食管癌伴发其他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显像和图像分析
        2.1.3 纹理分析
        2.1.4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2.1 患者基本数据
        2.2.2 食管癌远处转移数据结果
        2.2.3 食管癌伴发其他恶性肿瘤的数据结果
    2.3 讨论
第三部分 ~(18)F-FDG PET/CT纹理分析在局部晚期食管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显像仪器与显像剂
        3.1.3 显像方法和图像分析
        3.1.4 纹理分析
        3.1.5 研究步骤
        3.1.6 统计学方法
    3.2 结果
        3.2.1 患者基本数据
        3.2.2 治疗前PET/CT纹理参数在食管癌新辅助化疗反应组和无反应组的对比
        3.2.3 治疗前后PET/CT纹理参数变化在食管癌新辅助化疗反应组和无反应组的对比
    3.3 讨论
结论
不足之处和展望
附图及说明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10)ARFI技术无创定量评价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方法
        2.1 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
        2.2 超声检查
        2.3 实验室检查
        2.4 CT值检测
        2.5 统计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读研究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四、Kappa分析在肝穿刺活检病理诊断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Hsa-circ-0009158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 皮芹. 新疆医科大学, 2021(10)
  • [2]HSP70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 柴森.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3]基于乙肝患者生化信息的肝纤维化无创预测模型构建及其可视化[D]. 王武生.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4]斗篷遮盖推拿法在儿童临床研究中的盲法有效性评价[D]. 戴琳.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5]慢性乙肝患者肝脏病理及其相关因素分析[D]. 王芳华. 新疆医科大学, 2019(08)
  • [6]代谢组学分析用于辅助肝癌诊断及预后研究[D]. 雷凡.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
  • [7]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超声诊断胆道闭锁中的应用价值[J]. 段星星,彭娅,刘凌萍,张杰,徐香芬,陈文娟.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8(11)
  • [8]磁共振IVIM-DWI、IDEAL-IQ评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研究[D]. 李超. 新乡医学院, 2018(11)
  • [9]18F-FDG PET/CT纹理分析在评价食管癌分期和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中的应用研究[D]. 王思云. 南方医科大学, 2017(11)
  • [10]ARFI技术无创定量评价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初步研究[D]. 任恬恬. 皖南医学院, 2017(01)

标签:;  ;  ;  ;  ;  

Kappa分析在肝活检病理诊断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