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端胆管癌的外科治疗

近端胆管癌的外科治疗

一、近端胆管癌的外科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刘文东[1](2021)在《腹腔镜手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肝门部胆管癌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是手术切除,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开始被应用到临床工作中。本研究回顾性分析30例因肝门部胆管癌而行腹腔镜或开腹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的患者资料,旨在评价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及其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的优势与不足。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胆外科自2015年3月至2021年4月的30例因肝门部胆管癌而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组(腹腔镜组)与开腹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组(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输血情况、R0切除率、携带胃管时间、进流质饮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肝功能变化、住院费用、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两组病人围手术期均无死亡。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术前肝功能水平、Bismuth-Corlette分型等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分别完成腹腔镜和开腹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开腹组(10.71±4.92cm vs 24.625±2.16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输血情况、R0切除率、携带胃管时间、进流质饮食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13.29±4.14天vs 17.50±4.69天),有显着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中及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围手术期肝功能变化及住院费用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与开腹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相当的,但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具有腹壁切口小、机体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因此,在完善的术前评估、适当的病例选择下,肝门部胆管癌可以作为腹腔镜手术的适应症,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程军,李红伟,罗威,李霞[2](2012)在《肝门胆管癌47例外科综合治疗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肝门胆管癌的诊断、外科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2年9月~2009年11月47例肝门胆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对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综合分析,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结果:47例肝门胆管癌患者中行保肝治疗5例,非手术胆道引流术6例,手术胆道引流术8例,姑息性切除13例,根治性切除15例。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8、12、16、27个月。结论:影响肝门胆管癌预后的决定性因素是早期诊断和肿瘤本身的生物学行,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能给患者提供最长的生存期和最好的生活质量。

姜小清,易滨,罗祥基,刘辰,谭蔚锋,张柏和,吴孟超[3](2009)在《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单个治疗组10年经验》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种相对少见的肿瘤,胆管癌仅占所有消化系统肿瘤的大约3%。在过去的30年里,胆管癌(包括肿瘤切除的患者)的总体5年生存率并没有显着改变,低于5%。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A),或称为近端胆管癌、Klatskin肿瘤仍然是最常见类型的胆管癌。不仅60~70%的胆管癌起源于肝管的左右分叉部,而且肝门胆管癌临近并且向胆管周围侵犯、甚至累及肝门部血管和肝实质,这给我们的外科根治性切除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实际上,肝门部胆管癌的总体生存率也不尽人意,无论目前其根治或姑息性治疗上已经取得了许多进展。幸运的是,获得根治性切除的肝门胆管癌患者能够得到确定的改善的生存时间,这被全球的学者们不断地证实,我们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根治性切除仍然是肝门部胆管癌治疗的首选。

田峰,丁维宝,李森[4](2009)在《BismuthⅢ型肝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体会》文中认为目的:总结BismuthⅢ型肝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07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39例BismuthⅢ型HCC患者资料。其中Ⅲa型16例,Ⅲb型23例。结果:30例完成切除手术,其中R0根治性切除16例,R1姑息性切除8例,R2姑息性切除6例,手术切除率77%(30/39),根治性切除率53%(16/30)。R0根治性切除组14例获得随访,1年生存12例,3年生存7例;R1姑息性切除组全部获得随访,1年生存5例,3年生存2例;R2姑息性切除组4例获得随访,1年生存2例,3年生存0例。另9例未完成病灶切除,行经肿瘤切开放置Y管内支架引流6例,胆囊桥式肝管-十二指肠吻合3例。9例患者中6例获得随访,1年生存1例,3年生存0例。结论:BismuthⅢ型HCC应积极手术治疗,根治性切除能明显改善预后。

李晓鸥,崔彦[5](2007)在《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治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肝门部胆管癌是指肝总管、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发生的恶性肿瘤,也称近端胆管癌或高位胆管癌。1957年Altemeier首先描述该症,1965年Klatskin报道13例后才被广泛重视并被命名为Klatskin瘤

邵永孚[6](2006)在《重视肝外胆管癌的诊断和治疗》文中研究说明

黄志强,周宁新,黄晓强[7](2003)在《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分析一个单位 1986-2 0 0 2年间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经验。方法 回顾 1986-2 0 0 2年在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治疗 2 91例肝门部胆管癌的纪录 ,全部治疗均在单一的科室技术领导下进行 ,有一定的连贯性。外科治疗手段主要是依据手术中所发现的病理情况决定。根治性切除术的标准是指切除的边缘病理上未发现残留癌细胞者。结果 在我国 ,肝外胆管癌是并非少见的疾病 ,近年来手术治疗的病例数有增多倾向。然而 ,根治性切除手术有困难 ,甚至联合肝切除亦难以达到根治目的 ,因而根治性切除率只分别为 3 7.6%和 41.2 %。无切除术后 3 0d内死亡。有 4例病人于切除术后长期无瘤生存 ,5年以上生存率为 13 .3 % ;另有 2例病人亦生存达 5年以上 ,但癌复发 ,现仍在接受进一步治疗。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是多态性的疾病 ,只是极少数表现为较“良性”的倾向 ,而绝大多数则于手术切除后易于复发 ,虽然手术似乎是已达治愈性。切除性治疗 ,甚至是姑息性切除 ,仍可以达到延长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扩大手术切除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治疗作用尚未能确定

吴学军[8](2002)在《影响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的预后因素》文中认为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是肝外胆管癌中的主要类型,约占整个胆道肿瘤总数的58%~75%,是一组发病率高,处理困难、预后差的恶性肿瘤。关于影响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预后因素的文献报道,各家不尽一致,我们拟回顾性分析1986年1月至2001年5月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61例肝门部胆管癌资料,进行探讨。 目的:对61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影响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的预后因素。 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86年1月至2001年5月间因肝门部胆管癌行手术治疗的61例病人病历资料,均经病理证实。共49例得到完整的随访资料,随访率80.3%(49/61)。郑州大学医学院200二硕土研究生论文 影响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的预后因素其余12例为截尾数值。根据手术方式,分成切除、内引流。外引流三组/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肝脏转移。门静脉浸润、远处转移、BismuthCorlette分型、组织学类型。术前总胆红素、术前血清白蛋白等门 个因素作为研究变量。生存率的统计采用Kaplan-Meter乘积限法、单因素生存时间的比较采用LOg-rank时序检验。单因素检验有显着性意义的因素再用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C。X风险比例模型评估。平均生存时间以均数土标准差* Is)表示。以 Q二0刀5为检验水准。 结果 按手术方式分为切除组、内引流组、外引流组,其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 428上45天、203 129大、169士52大,总体差异有显着性仔<0刀5卜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切除组与内引流组。切除组与外引流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1刀5卜 内引流组与外引流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J刀5卜 按组织学类型分为高分化腺癌组、中分化腺癌组、低分化腺癌组、粘液癌组,其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459士37天、256士46天、144士40天、200士88天,总体差异有显着性卜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高分化腺癌组与中分化腺癌组、高分化腺 2郑州大学医学院200二硕士研究主论文 影响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的预后因素癌组与低分化腺癌组、高分化腺癌组与粘液癌组比较,有显着性意义(<0刀5X 中分化腺癌组与低分化腺癌组、中分化腺癌组与粘液癌组、低分化腺癌组与粘液癌组比较,无显着性意义(P>.05)。 无淋巴结转移组和有淋巴结转移组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345上36天、196土40天,差异有显着性(<0.05)。 无门静脉浸润组和有门静脉浸润组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338士33天、173土44天,差异有显着性(<0.05)。 无远处转移组和有远处转移组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305f 30天、87士 20天,差异有显着性 (<0.05) 男性和女性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306土37大、260土43天,差异无显着性?列刀5卜 年龄<叩岁组、叩60岁组、>6O岁组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 435土 132 天、266土 37 大、291土 46 大,差异尤显者。肛(P>0.05)。 无肝脏转移组和有肝脏转移组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282i32大、289士59大,差异无显着性(P>.05)。 Bismuth(orlette分型中,I型、11型、Ill型、IV型的平均 3 郑州大学医学院2002硕士研究生论文 影响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的预后因素生存时间分别为404 i 57天、291土46天、245土69天、213上16天,差异无显着性什卜刀5卜 术前总胆红素分组中,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3if土50天、253土45天、288土sl大,差异无显着性(叩刀5\ 术前血清白蛋白d0g/L组、30上5g/L组、>35g/L组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255上60天、273士54天、306士40天,差异无显着性卜0刀5卜 切除组、内引流组、外引流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70.83%、17.39o、28.57o,切除组与内引流组、切除组与外引流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1刀5X 内引流组与外引流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0刀5)。 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方式、组织学类型、有无门静脉浸润。有无淋巴结转移进入COX比例风险模型,有无远处转移未进入COX比例风险模型。手术方式、组织学类型、有无门静脉浸润。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有显着性意义(1刀5),为影响预后的因素。按影响肝门部胆管癌预后重要程度从大至小依次为:手术方式、组织学类型、有无门静脉浸润、有无淋巴结转移。 4郑州大学医学院2002硕士研究生论文 影响肝门部胆营癌外科治疗的预后因素 结论 1.手术方式、组织学类型、有无门静脉浸润、有无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肝门部胆管癌的重要须后因素。 1肝门部胆管癌行手术切除预后好于内引流、外引流,对有切除可能者,应尽量施行切除术:组织学类型中,高分化腺癌者预后好于中、低分化腺癌者和粘液癌者;?

张柏和,刘扬,吴孟超[9](2002)在《近端胆管癌的外科治疗》文中认为目的 探讨近端胆管癌的外科治疗及疗效。方法 57例近端胆管癌患者中21例行外科手术治疗,36例行非手术外引流治疗。结果21例手术治疗患者中17例存活14月以上,36例行鼻胆管引流或内置管引流术患者均在8月内死亡。结论 外科手术治疗近端胆管癌疗效明显优于鼻胆管引流术(ENBD)或内置管引流术(EHBD)胆管内外引流。

刘国河,霍景山[10](2001)在《右肝管-空肠间置管内引流治疗近端胆管癌24例临床分析》文中认为

二、近端胆管癌的外科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近端胆管癌的外科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腹腔镜手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围手术期处理
    3.研究资料的采集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肝门胆管癌47例外科综合治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讨论

(4)BismuthⅢ型肝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BismuthⅢ型HCC入选标准
    1.3 手术情况
2 结果
3 讨论
    3.1 建立对Ⅲ型HCC根治性切除的观念
    3.2 提高胆管癌探查的手术技巧
    3.3 附加肝切除
    3.4 对合并血管侵犯的处理
    3.5 淋巴清除的合理范围

(5)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治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情况及病理特征
2 临床分期与分型
3 诊断
4 外科治疗
    4.1 根治性切除术
    4.2 胆道内引流术
    4.3 胆道置管外引流术
    4.4 原位肝移植术 (OLT)

(7)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选择
    1.3 手术程序
2 结果
3 讨论
    3.1 肿瘤定期
    3.2 扩大淋巴结清扫的价值
    3.3 外科治疗结果
4 结论

(8)影响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的预后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部分
    影响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的预后因素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部分
    肝门部胆管癌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近端胆管癌的外科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腹腔镜手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应用研究[D]. 刘文东. 山东大学, 2021(09)
  • [2]肝门胆管癌47例外科综合治疗分析[J]. 程军,李红伟,罗威,李霞. 中国伤残医学, 2012(06)
  • [3]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单个治疗组10年经验[A]. 姜小清,易滨,罗祥基,刘辰,谭蔚锋,张柏和,吴孟超. 中国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全国胆道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9
  • [4]BismuthⅢ型肝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体会[J]. 田峰,丁维宝,李森.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09(04)
  • [5]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治进展[J]. 李晓鸥,崔彦. 实用医学杂志, 2007(04)
  • [6]重视肝外胆管癌的诊断和治疗[J]. 邵永孚. 癌症进展, 2006(03)
  • [7]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J]. 黄志强,周宁新,黄晓强. 消化外科, 2003(04)
  • [8]影响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的预后因素[D]. 吴学军. 郑州大学, 2002(02)
  • [9]近端胆管癌的外科治疗[J]. 张柏和,刘扬,吴孟超. 消化外科, 2002(01)
  • [10]右肝管-空肠间置管内引流治疗近端胆管癌24例临床分析[J]. 刘国河,霍景山. 河北医药, 2001(12)

标签:;  ;  ;  ;  ;  

近端胆管癌的外科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