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能量多普勒和三维血管重建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白雪,李晓芳[1](2021)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在乳腺恶性肿瘤与癌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在乳腺恶性肿瘤与癌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间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乳腺恶性肿瘤与癌前病变患者,将35例癌前病变患者纳入癌前病变组,将25例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纳入恶性组,另取同期体检的30例良性乳腺肿瘤患者纳入良性组。三组患者均应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对比检查结果与相关参数。对60例恶性肿瘤与癌前病变患者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进行治疗,利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治疗前后相关参数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患者三维能量多普特超声图像病灶形态、边界、纵横比、后方回声、血流分级和微钙化超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三组患者超声图像显示的病灶生长方位、内部回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恶性组均高于癌前病变组和良性组,且癌前病变组上述指标均高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60例恶性乳腺肿瘤患者与癌前病变患者应用高强度聚集超声治疗后,VFI、R、MP和MG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图像能够判断乳腺肿瘤的良性、恶性和癌前病变;高强度聚焦超声对于乳腺癌具有重要治疗价值,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诊断与高强度聚焦超声两者联合,对乳腺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唐天虹[2](2020)在《应用光声成像技术评估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血管形态与功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机械臂自动扫描三维光声/超声(PA/US)双模态成像系统的临床应用可行性,并探索年龄相关的女性乳腺血管形态及功能变化。方法本研究应用机械臂自动扫描三维PA/US双模态成像系统对不同年龄段的健康女性志愿者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分别获取正常乳腺目标区域的PA/US双模成像数据及定量的光声生理参数信息,PA/US双模成像数据包括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CDUS)、PA/US双模态二维图像(750nm、830nm和双波长)及三维血管重建图像;光声成像定量的生理参数包括相对血管密度(r-Vas)、相对氧合血红蛋白含量(r-Hbo)、相对脱氧血红蛋白含量(r-dHb)、相对总血红蛋白含量(r-tHb)、光声血氧饱和度(PA-SO2)。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估不同年龄组间的生理参数差异,并进一步应用Bonferroni法进行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5名健康女性志愿者,按照年龄分为3组:N1组(18-35岁,n=17)、N2 组(36-50 岁,n=18)和 N3 组(51-67 岁,n=20)。PA/US 双模成像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年轻女性的乳腺组织倾向于具有更多血管和更低水平的PA-SO2。定量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如下:不同年龄组间的光声生理参数有显着性差异(r-Vas,p<0.001;r-Hbo,p=0.007;r-dHb,p=0.001;r-tHb,p<0.001;PA-S02,p<0.001);N3组r-dHb、r-Hbo、r-tHb、r-Vas 的含量低于 N1 组(r-dHb,p<0.001;r-Hbo,p=0.006;r-tHb,p=0.001;r-Vas,p<0.001);N3 组的 PA-S02水平高于 N1 组和 N2 组(N3 组 vs N1 组,p<0.001;N3 组 vs N2 组,p<0.001)。结论机械臂自动扫描三维PA/US双模态成像系统对乳腺供血特点评估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可行性,并能够无创性的定量评估年龄相关的乳腺血管形态及功能变化,展现出了良好的临床应用潜能。
王忆原[3](2020)在《乳腺癌HER2、Ki67表达及其超声征象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是肿瘤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致癌基因,Ki67是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最可靠的指标,本研究探讨二者的表达情况与其超声征象其超声征象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本研究纳入了 2016年-2018年在张家港市中医医院乳腺科首次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的1 18例乳腺癌患者,术前均行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术后均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HER2、Ki67的表达水平,按照一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保留104个结节,根据超声征象设定各评价参数,具体包括:肿块大小、纵横比、毛刺、后方回声衰减、微钙化、淋巴结转移、血供及血流分级情况,根据免疫组化HER2、Ki67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超声各征象的相关性。结果:1.乳腺癌Her2高表达与肿块大小、纵横比、毛刺征象、后方回声衰减、微钙化、淋巴结转移、肿块丰富血供均无明显相关性,P值分别为0.707、0.501、0.283、0.226、0.886、0.136及0.518。2.乳腺癌Ki67表达与其超声征象的相关性:(1)乳腺癌Ki67高表达与肿块大小、毛刺征象、微钙化、淋巴结转移及肿块丰富血供有明显相关性,P值分别为0.004、0.044、0.006、0.038及0.001;(2)乳腺癌Ki67高表达与肿块纵横比、后方回声衰减无明显相关性,P值分别为0.450及 0.188。结论:超声征象很难提示乳腺癌HER2的表达水平,但部分超声征象与乳腺肿瘤标记物Ki67的表达存在相关性,可以为临床预测乳腺癌的恶性程度、预估患者预后,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信息。
王亚梅[4](2016)在《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定量分析卵巢肿块良恶性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应用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three-dimensional power Doppler transvaginal ultrasound,3DPD-TVS)定量分析卵巢肿块血管血流情况并评估其鉴别诊断卵巢肿块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应用常规超声及3DPD-TVS对2012年2月至2013年7月因卵巢肿块就诊并手术的患者检查并测量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血管化指数(vascularization index,VI)、血流指数(flow index,FI)及血管化血流指数(vascularization flow index,VFI);依据病理结果将卵巢肿块分为良性组、交界性组和恶性组;应用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VI、FI和VFI值并比较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估以卵巢肿块血流最丰富处10cm3为感兴趣区分析早期鉴别诊断肿块良恶性的价值。结果卵巢肿块恶性组VI、FI、VFI值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RI无明显差异(P>0.05);VI、FI、VFI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0、0.717、0.838,VFI曲线下面积最大,其截断值为0.436时,敏感度为89.8%,特异度为68.0%;取卵巢肿块血流最丰富处10cm3为感兴趣区分析,恶性组、交界性组、良性组VI、FI、VFI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均高于交界性组,交界性组均高于良性组。结论3DPD-TVS定量参数VI、FI、VFI鉴别诊断卵巢肿块良恶性均有较大价值,其中VFI价值最大;选取卵巢肿块血流最丰富处10cm3为感兴趣区分析对诊断交界性肿块及早期诊断恶性肿块有较大价值。
杨晓婧[5](2016)在《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诊断及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及超声造影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70例可疑乳腺恶性肿块患者进行乳腺超声造影检查,造影检查后均行手术切除或组织活检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结合病理结果分析肿块的形态学增强特征和时间一强度曲线。其中9例确诊为乳腺癌但未经手术切除的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治疗,分别行二维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新辅助化疗前、后病灶的增强特征,评价超声造影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的效能。结果:乳腺良恶性肿块造影的形态、周围有无穿行血管、造影剂分布情况、峰值强度(PI)、达峰时间(TTP)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例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后,二维超声与超声造影在测量化疗前后病灶最大横径、上下径变化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在显示病灶血流灌注强度及病灶坏死上优于二维超声(P<0.05)。结论:超声造影后病灶增强分布不均匀、不规则形态、周围穿行粗大扭曲血管、病灶内充盈缺损区、病灶大小变化、定量参数值PI及TTP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与二维超声比较,超声造影在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中具有明显优势。
刘聪,田家玮,李紫瑶,张蕾,李海茹[6](2016)在《三维能量多普勒联合超声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对乳腺病灶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S)联合超声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在乳腺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5年7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乳腺肿瘤手术的患者257例,共282个病灶,于术前行二维超声及3D-PDS检查,根据病理学诊断结果,分成良性组与恶性组。比较2组病灶二维超声特征及3D-PDS特征是否存在差异。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比较2种方法单独应用以及联合应用对乳腺病灶鉴别诊断的能力。结果 282个乳腺病灶中,良性病灶175个(62.1%),恶性病灶107个(37.9%)。2组病灶二维超声特征比较,病灶形状、生长方位、边界、边缘、后方回声、钙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3D-PDS血管特征比较,血管分布、形态、有无穿入血管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D-PDS与超声BI-RADS联合应用诊断乳腺病灶ROC曲线下面积为0.866,大于单独应用超声BI-RADS及3D-PDS(0.820、0.727)。结论超声BI-RADS与3D-PDS联合应用可提高乳腺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效能。
程玉玲,周军[7](2015)在《二维、三维超声及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诊疗中的应用进展》文中指出超声检查在乳腺肿瘤的诊断及治疗评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二维超声是乳腺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最基本检查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获取肿瘤内部的血流信息,根据血供丰富与否进行良恶性的鉴别;超声造影可以动态观察乳腺肿瘤内微血管血流灌注情况,借助辅助软件进行量化分析,从而提高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随着超声设备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超声、弹性成像和联合超声造影也逐渐应用于乳腺肿瘤的诊断及评价。
张娜,张连仲[8](2015)在《超声在乳腺肿瘤血管生成诊断中的应用进展》文中指出超声检测乳腺肿瘤血管是最简便可靠的非侵入性方法,已被临床认可并广泛应用。本文对目前几种评价乳腺肿瘤内血管生成及血流分布情况的超声成像技术作一综述。
张露[9](2013)在《常规超声、压迫式弹性成像及声脉冲辐射力成像鉴别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乳腺肿瘤是我国女性常见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环境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社会压力的增大,乳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并趋于年轻化,且男性发病率也逐步上升。乳腺疾病的早发现和早诊断对于病人的诊疗、预后以及提高生命质量至关重要。常规超声是乳腺体检和肿瘤筛查最普及的检查手段,但对乳腺肿瘤的定性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压迫式弹性成像(CE)及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是超声检查手段的新发展,文献报道这两种新技术对于乳腺良恶性肿瘤均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但目前尚缺乏关于常规超声、CE及ARFI鉴别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价值的对比研究。目的研究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常规超声、CE以及ARFI的声像图特征,探讨和比较常规超声、CE以及ARFI这三种超声检查技术及其各诊断指标对于鉴别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资料和方法2012年4月到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并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76个病人共95个乳腺肿块。采用西门子公司ACOUSON S2000超声诊断仪,配备有ARFI技术软件,9L4高频探头,频率为4MHz~9MHz;以及日立公司ALOKA ProsoundF75超声诊断仪,配备有CE技术软件,高频探头,频率为6.4MHz。对所有肿块分别行常规超声、CE以及ARFI检查,获取乳腺肿块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CE的弹性评分和弹性应变率比值(strain ratio-SR)、ARFI的声触诊组织定量(VTQ)值,然后分别采用常规超声、CE以及ARFI三种超声检查方法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进行鉴别诊断,结果采用双盲法进行分析。计算出个各方法及指标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通过绘制ROC曲线获取VTQ、SR的曲线下面积(AUC)及其最佳截断点,并评价其诊断效能。最终结果以病理结果(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作为诊断金标准,对常规超声、CE以及ARFI这三种超声检查方法在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诊断率及准确性分别进行评价,比较三种超声技术在乳腺肿瘤中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常规超声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81.0%、81.7%、80.0%;良、恶性组SR平均值分别为6.20士10.56、28.71士21.57,两组间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当SR截断点为3.71时,其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约登指数和AUC分别为97.1%、83.3%、88.4%、80.4%、91.6%;良、恶性组VTQ平均值分别为(2.86±0.82)m/s、(5.33±1.37)m/s,两组间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当VTQ截断点为3.78m/s时,其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约登指数和AUC分别为94.3%、91.7%、92.6%、86.0%、92.0%;应用弹性评分法对良性组(60例)和恶性组(35例)进行评分,良性组中有52例得分为1~3分,占本组百分比为86.7%;恶性组中有30例得分为4~5分,占本组百分比为85.7%。两组间评分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超声、CE及ARFI对乳腺肿瘤的鉴别诊断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其中ARFI对于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效能要优于CE和常规超声。三种技术可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图5幅,表5个,参考文献23篇。
贾晓菲,闫国珍[10](2013)在《乳腺疾病超声影像学研究新技术及新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50年代超声技术开始应用于乳腺疾病的诊断,迄今历时60余年,乳腺超声检查不受乳腺组织类型的限制,无创、无辐射、可重复、显像清晰、方便快捷、费用低廉,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之一。近些年来,各种超声新技术,包括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实时三维超声成像等超声新技术在临床广泛开展,晚近"萤火虫"技术也伴随而生,相继应用于乳腺疾病的诊断,使超声检查乳腺疾病的检出率、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增高,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已成为乳腺疾病检出的主要影像学手
二、能量多普勒和三维血管重建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能量多普勒和三维血管重建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在乳腺恶性肿瘤与癌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2)应用光声成像技术评估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血管形态与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1.研究背景 |
2.资料方法 |
2.1 成像仪器 |
2.2 数据分析 |
2.3 研究对象入组 |
2.4 成像方法 |
2.5 统计分析 |
3.结果 |
4.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论文图表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综述 光声成像技术及其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
在学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乳腺癌HER2、Ki67表达及其超声征象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2.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2.2 研究对象 |
2.3 检查方法与研究参数 |
结果 |
3.1 患者年龄范围27-95岁,均值55±12岁,具体情况如下 |
3.2 104个乳腺肿块病理情况如下 |
3.3 104个乳腺肿块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超声及病理情况如下 |
3.4 乳腺癌HER2表达与各超声征象之间的关系 |
3.5 乳腺癌Ki67表达与各超声征象之间的关系 |
讨论 |
4.1 患者年龄与乳腺癌肿块病理情况的分析 |
4.2 乳腺超声检查发现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分析 |
4.3 乳腺癌HER2表达与各超声征象之间的关系分析 |
4.4 乳腺癌Ki67表达与各超声征象之间的关系分析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乳腺超声检查技术发展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致谢 |
(4)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定量分析卵巢肿块良恶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主要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定量评估卵巢肿块良恶性的初步探讨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应用ROC曲线分析3DPD-TVS各参数鉴别诊断卵巢肿块良恶性的价值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探讨不同感兴趣区的选择对3DPD-TVS早期诊断卵巢肿块良恶性的影响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5)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诊断及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仪器与方法 |
2.1 仪器与造影剂 |
2.2 方法 |
3.质量监控 |
4.统计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6)三维能量多普勒联合超声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对乳腺病灶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对象 |
二、仪器与方法 |
三、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一、病理结果 |
二、二维超声特征 |
三、3D-PDS特征 |
四、联合诊断肿块性质 |
讨论 |
(7)二维、三维超声及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诊疗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二维超声 |
2 三维超声 |
3 展 望 |
(8)超声在乳腺肿瘤血管生成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彩色多普勒超声 |
二、三维超声 |
三、超声造影 |
(9)常规超声、压迫式弹性成像及声脉冲辐射力成像鉴别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2 资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2 使用仪器及检查方法 |
2.3 诊断标准 |
2.4 研究结果分析 |
2.5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病理结果 |
3.2 常规超声检查结果 |
3.3 ARFI检查结果 |
3.4 CE检查结果 |
3.5 三种超声诊断方式及其各指标的诊断效能比较 |
4 讨论 |
4.1 常规超声检查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
4.2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
4.2.1 CE的应用 |
4.2.2 ARFI的应用 |
4.3 CE及ARFI在鉴别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优势和局限性 |
4.4 本研究的局限性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乳腺疾病超声影像学研究新技术及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超声造影技术 |
1. 概述: |
2. 研究现状: |
3. 具体操作及诊断标准: |
4. 存在问题与展望: |
二、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
1. 概述: |
2. 研究现状: |
3. 具体操作及诊断标准: |
4. 存在问题与展望: |
三、三维超声 |
1. 概述: |
2. 研究现状: |
3. 具体操作及诊断标准: |
4.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四、萤火虫技术 |
1. 概述及研究现状: |
2. 具体操作及诊断标准: |
3. 存在问题与展望: |
五、总结与展望 |
四、能量多普勒和三维血管重建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在乳腺恶性肿瘤与癌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J]. 白雪,李晓芳.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1(10)
- [2]应用光声成像技术评估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血管形态与功能的研究[D]. 唐天虹.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3]乳腺癌HER2、Ki67表达及其超声征象的相关性研究[D]. 王忆原. 苏州大学, 2020(02)
- [4]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定量分析卵巢肿块良恶性的研究[D]. 王亚梅.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1)
- [5]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诊断及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D]. 杨晓婧. 新疆医科大学, 2016(10)
- [6]三维能量多普勒联合超声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对乳腺病灶的诊断价值[J]. 刘聪,田家玮,李紫瑶,张蕾,李海茹.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6(01)
- [7]二维、三维超声及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诊疗中的应用进展[J]. 程玉玲,周军. 海南医学, 2015(13)
- [8]超声在乳腺肿瘤血管生成诊断中的应用进展[J]. 张娜,张连仲.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5(05)
- [9]常规超声、压迫式弹性成像及声脉冲辐射力成像鉴别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对比研究[D]. 张露. 中南大学, 2013(05)
- [10]乳腺疾病超声影像学研究新技术及新进展[J]. 贾晓菲,闫国珍.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03)